穿在1977 第552节

  杨书记几人面面相觑,罐头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真空包装?那是什么东西?

  不懂就问。

  张文良不解地看着陈凡,“真空包装是什么?”

  陈凡比划了一下,“就是用塑料袋装着,再用机器把里面的空气都抽干净,造成厌氧环境,这样包装的食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不等他说完,张文良便瞪大眼睛说道,“用塑料袋包装?那得多贵啊?!”

  我们目前塑料产量还很低,而且主要供应工业和农业方向,用作日常生活品的话,价格非常感人。

  比如之前张文良去上海买种苗,回来的时候给老婆带了一个塑料包包做纪念品,就花了10块钱。

  后世白送人家都被嫌弃的东西,在这年头也属于奢侈品了。

  要到80年代中期左右,陆续有多个大型项目落地投产,这种西方早已普及的日用品,才逐渐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

  听到这话,陈凡笑了笑,说道,“这个我当然知道,塑料袋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顿了一下,他却突然停住,随即将话风一转,“这样,反正青山公社发展养殖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出栏最快也要半年左右。

  那就利用这段时间,先把食品加工厂的手续办下来,同时考察一下生产工艺,到时候再做决定。”

  其实要解决塑料袋的问题也很简单,塑料在国内是紧俏工业品,在国外却是早已普及的东西。

  只要他给老舅打个电话,别说塑料袋,就是把卢家湾出产的熟食都包圆了也没问题。

  而且那时候大方向也已经确定下来,他们正好可以作为第一批外资公司引进来,还能起到榜样作用,说不定以后在历史书上也能留下一笔。

  另一方面,除了塑料袋,用锡纸包装也是一个办法。锡纸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只要稍微改进一下,就能生产出适合食品使用的锡纸袋。

  无论哪一种,都不会对卢家湾办食品厂造成阻碍。

  只不过呢,陈凡不想什么事都给他们包圆。

  让他们多一些参与,更能体会到创业的艰辛,这样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

  从陈凡这里得到解决方案,杨书记他们也松了口气。

  虽说怎么办厂、甚至能不能办厂,他们心里都还没底,但只要有方向,就能克服困难去做。

  当初搞养殖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趟过来的么。

  接下来,陈凡一边指导黄鹂将野猪一点点拆开,一边和杨书记他们闲聊。

  “要我说,卢家湾现在有这么多食材,还有那么多跑来参观学习的人,干脆开一家食堂。”

  杨书记一听便来了兴趣,“怎么说?”

  张文良也跟着凑热闹,“应该是饭馆吧?”

  陈凡,“直接叫饭馆不合适,饭馆都是归食品公司管理,你还要听人家的吩咐。但是开食堂就不一样了,以前村里就办过食堂,现在再开,可以说是重启。

  只不过以前的食堂是服务社员、属于对内,现在的食堂是专门针对外面来的客人。

  而且以前的食堂免费,现在的食堂收费。客人来了,咱们给他定几个套餐,然后按照套餐收费、丰俭由人。还省了他们跑去公社吃饭的麻烦。”

  张队长琢磨了两秒,问道,“那公社国营饭店不会有意见吧?”

  陈凡呵呵笑道,“有什么意见?嫌咱们帮他们分担麻烦?”

  他转头看着张文良,“你要不信,明天去问问饭店朱师傅,看看他有没有意见?他肯定巴不得!”

  这年头饭店从大厨到服务员,都是拿死工资,什么提成、奖金,一概没有。

  哦,不对,也不能说完全没奖金。

  每年年底,多发10块钱的奖金,那基本属于保底福利,哪怕一年到头饭店也没几个客人过来,这10块钱还是少不了的。

  所以卢家湾办食堂,公社饭店里的职工应该是最开心的一批人。

  有意见?绝对不可能!

  张文良根本没打算去问,他又不傻,陈凡稍微一解释,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是他也有问题,“大厨呢?总不能把你们队里的刘掬匠请过去吧?”

  陈凡拿着烟杆一转,指着默默给野猪扒皮抽骨的黄鹂,“让她去不就行了。”

  黄鹂茫然抬起头,去干嘛?

第601章 各有安排

  得到解决办法,肖烈文几人都放下心来,站在一旁看陈凡教徒弟。

  陈凡此时教学技能全开,却只针对黄鹂三人,效果好得惊人。

  虽说杨梅主要学酿酒、刘璐主要学缝纫,其实陈凡教她们的时候,只要另外两人在旁边,也从来不会避讳。

  所以实际上,她们除了自己的主业,其他两人的技能也都会一些,这样一来也方便互相帮忙。

  在教学技能的笼罩下,剥皮、剔骨、分肉、清理内脏……,没费多少功夫,一整头猪便被拆解得整整齐齐,最后只剩一张带毛的猪皮。

  野猪皮也是好东西,硝制过后也能做皮革使用,而且这东西还是一味药材,经过处理之后,可以解毒生肌,托疮,主治鼠瘘,恶疮,疥癣。

  陈凡一边指导分解,一边讲解各处猪肉的肉质特点,连野猪皮也没放过。

  等教完之后,黄鹂三人都感觉自己牢牢记住。她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天才,只会感叹陈老师教人的本事真大,跟听别的人讲课、完全是天壤之别。

  将野猪血倒进坡下的坑里、挖点土埋上,黄鹂和杨梅抬着分解好的猪肉回厨房,刘璐拎着卷起来的野猪皮跟在后面。

  陈凡一手拿着烟杆,另一手背在身后,大摇大摆地往上走。

  张文良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咂咂嘴,转头看着肖烈文,“肖叔,怎么感觉他最像个老头子呢?”

  杨书记几个本来还能憋住,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都咧着嘴哈哈大笑。

  陈凡在前面听在耳里,却毫不在意。

  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提前退休,在20多岁时过上60多岁的生活,那才叫安逸!

  今天的晚餐,陈凡让黄鹂做主厨,他在旁边检查指导。

  等到下午5点钟,杨队长他们下工回来,便准备开饭。

  陈凡站在场坪边上的坡口迎接,看着杨队长、黄保管员和刘会计三人,不禁笑道,“我说,队长,你怎么跟黄保管员学习,尽穿补丁衣服啊?”

  黄保管员两眼一翻,“去了趟大学本事见长啊,一句话骂两个,咋地,补丁衣服差了?”

  杨队长撸了撸袖子,“等一下晚上还有点活要干,就干脆懒得换。”

  等他们走近,陈凡立刻递上烟,笑道,“我倒不是看不上补丁衣服。不过现在你们都住着两层楼的砖瓦小别墅,这衣服穿着不配啊。”

  刘会计接过烟,打了个哈哈,“别说,我那新屋子里都刷了白灰,地上导的是水泥地坪,要是穿这一身坐在屋子里,确实有点不好看。”

  黄保管员凑到陈凡递来的打火机上点燃,刚才不爽的表情早已丢到天边,咧着嘴哈哈笑道,“以前呐,这种补丁衣服叫……”

  他突然打了个等,转头看着杨队长,“叫什么来着?”

  杨队长正对着大队部的领导们挥手,听到他的话,顺口说道,“常服。”

  “对,常服。”

  黄保管员点点头,和他们一起往前走去,同时对着陈凡说道,“常服就是天天穿,干活休息都是它。现在呢,条件过好了,但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以前的补丁衣服,就成了现在的工作服。”

  他说着还抖了抖,“穿这个衣服下地,不心疼。”

  陈凡深以为然地点头,“嗯,这是您的作风。”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笑成一片。

  黄保管员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是大家都这样好吧。”

  他们三人一到,人便到齐了,陈凡给黄鹂打了个手势、示意上菜。

  饭桌就摆在场坪上,杨梅和刘璐抬出来一张圆桌,黄鹂便端着托盘过来摆碗筷。

  一番谦让后,陈凡和杨队长并列坐在上首。

  他对着众人解释道,“我教黄鹂的,是正儿八经的宴席菜,这宴席菜第一道,不是上菜,而是摆盘。”

  随后指着桌上的餐具,“碟托、小碗、汤勺、筷子、筷架这是最基本的,正规的还有水杯、饮料杯、白酒杯、洋酒杯,洋酒又分红酒、白兰地、香槟、冰酒等等,不同的酒用不同的杯子,一个普通宴席,面前单单玻璃酒杯最少就要三四只,……”

  等他讲完,杨书记忍不住摇头,“那哪是吃饭啊,看都看饱了,跟遭罪差不多。”

  张文良也转头看着陈凡,“食堂里也这么摆?”

  陈凡笑道,“那不用,一人发个托盘,看中什么就打什么菜,除了饭碗大一点,菜碗全部用小碗,丰俭由人。”

  肖烈文歪着脑袋看了看面前的餐具,“那你这儿也没有洋酒杯啊。”

  陈凡干咳一声,抬头看向正在上菜的杨梅,哈哈笑道,“等哪天杨梅学会酿洋酒,我这儿就给你们摆洋酒杯。”

  杨队长灌了两杯茶,正靠在椅背上抽烟,听陈凡说到自己的女儿,不禁转头看了看,随即回过头来看着他,“听你们这话,今天这顿饭还不一般啊?”

  陈凡点点头,“本来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好久没回来,请大家过来聚聚。”

  随即指了指杨书记,笑道,“不过,刚才跟杨书记几位商量了一下,大队部准备重开食堂,专门招待外面来的客人,而且是收费的那种。

  开了食堂,不就需要炊事员吗,既然是招待外来客人的,那水平就不能太低。所以我就推荐了黄鹂,来当这个炊事员。”

  黄保管员顿时精神一震,“所以这是出师宴?”

  黄鹂正端着托盘上菜,听到这话,不禁吓得打了个哆嗦,“叔你别瞎说,我离出师还早着呢。”

  陈凡笑着摆摆手,示意没事,随即对着黄保管员解释,“这是上岗前的考察宴,要领导们吃着、觉得合格了,黄鹂才能当上这个炊事员,要不然,她还得继续学。”

  说是这么说,其实大家都知道,既然陈凡敢让黄鹂来主厨,就说明对她有信心。那么只要黄鹂做的菜不难吃、或者说比刘掬匠稍微强一点,这个炊事员的岗位就是她的。

  而早在几个月前,黄鹂刚跟着陈凡学习厨艺没多久,她做的菜就已经超过了刘掬匠,如今过了几个月,总不可能还退步吧。

  所以此时黄保管员笑得合不拢嘴,赶紧举起酒杯对陈凡表示感谢,“还要麻烦你这个师父多教教她,我先喝一个。”

  说着便仰头一倒,将一两装的酒杯举起来干掉。

  黄鹂当上炊事员,不仅仅是能拿大队部的工分,更重要的是代表黄家有了一门可以传家傍身的手艺。

  而且陈凡还不是敷衍了事、随意教几手就算了,看着架势,分明是要传下真功夫啊!

  他作为黄家的门面人,自然要及时表态。

  陈凡举起酒杯陪了一个,放下杯子说道,“黄鹂去食堂当炊事员,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多一些练习的机会,回头我再传她几本菜谱,等什么时候她能把食堂变成餐馆,就算是出师了。”

  随后看向并列站在一旁的三个女生,目光落在杨梅脸上,说道,“杨梅可以在食堂旁边开个酒坊,一方面是供应食堂,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土特产卖给那些客人。”

  他说着转头看着杨书记,“至于说这个酒坊是由大队部出面来办、给杨梅算工分,还是说把铺子租给她,她自负盈亏,就看大队部怎么决定。”

  听到这话,杨梅和杨队长都眼巴巴地看向杨书记。

  杨书记则咂咂嘴,颇有些为难。

  他沉吟两秒,决定将问题抛给其他人,“老张、老肖、老叶,你们怎么说?”

  肖烈文倒是很干脆,“我的意思是由大队部来办这个酒坊。”

  他说着端起面前的酒杯,一口闷掉,随后哈出一口长气,乐得嘴角往两边咧开,“这酒可不比云湖大曲差,而且我听说小姑娘还能酿黄酒和果酒,用的也只是不值几个钱的杂粮,保不齐这个酒坊,又是一个熟食作坊。”

  杨书记几人相视一眼,都不禁轻轻点头。

  他转头看着杨队长,哈哈笑道,“老杨,你这个闺女就先到大队酒坊来当个酿酒员,赚大钱的机会,等以后再说。”

  后面半句自然是玩笑话,没有大队部的支持和渠道,杨梅也做不出熟食作坊的效果啊,更别说赚大钱,顶多也就是和7队的老唐差不多,做个小个体户,赚点乡亲们的酒钱。

首节 上一节 55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