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烟头丢掉,吐了吐嘴里的烟丝沫,“肖师父,你怎么还抽这种没烟嘴的。”
肖烈文瞟了他一眼,“你还嫌弃上了,这可是牡丹烟。我看你啊,就是那个什么奢什么俭的。”
陈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肖烈文,“反正就这个意思。你这样可不行,那什么,等双抢过后,民兵连要搞集训,你也跟着,一起吃忆苦饭。”
一听这话,陈凡顿时打了个哆嗦。
集训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可那个忆苦饭就算了,他是真的不想再碰。
便赶紧转移话题,“水电站建不成怎么办?不能耽误生产啊。”
说实话,以前熟食坊哪有什么冷柜,饲料厂也是今年才建起来的,有电没电都没什么影响。
可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有些必要的设备也逐渐被买回来,如果因为没电而用不了,那也太可惜了。
最关键的是,耽误赚钱啊!
肖烈文瞟了他一眼,“你小子果然变质,明天就让三虎给你做忆苦饭!”
陈凡顿时愁眉苦脸。
肖烈文掸掸烟灰,继续说道,“拦河建电站肯定不行,后来老杨就想办法去找了县电力局,想请教他们,看看能不能建个柴油发电站。”
听到这话,陈凡眼里闪过几分笑意。
可以啊,杨书记竟然都会自己去跑关系了,以前他在队里的时候,这种事基本上都是他和安全两人的,最多再加个张文良。
现在自己和安全都指望不上,杨书记却放着张文良不用,自己去找人。
看来他也在逐渐适应生产队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薄脸皮,不好意思去跑关系。
肖烈文还在说着,“电力局当时就跟他掰开了讲,建个柴油发电站并不困难,发电机组也都是小事,可最关键的,是咱们生产队能不能搞到固定的柴油批文。
卢家湾本来就养着几条货船,靠着水运公司的帮衬,柴油还能勉强解决,可还想再建个柴油发电站,那几乎不可能。”
陈凡也轻轻点头,“柴油是重点管控物资,生产队也不是重点工业或运输单位,不可能给咱们批太多柴油。”
现在上级批给卢家湾的柴油,还是为了满足农机的使用需求,就这也是孤峰县独一份。
除了卢家湾,还没说有哪个生产队能有固定的柴油来源。
肖烈文点点头,“是啊,所以这一条路也断了。”
陈凡笑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微型柴油发电机也不算紧俏,多了买不了,一两台应该没问题。如果碰到停电,就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呗,好歹也能顶一顶。”
肖烈文却笑着摆摆手,“本来啊,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什么柳什么村?”
陈凡呵呵直笑,“柳暗花明又一村。”
肖烈文,“对对。”
他咧着嘴笑道,“老杨跑了公社跑县城,卢家湾想建发电站的事,也被传了出去,你猜怎么着,有人送上门来了!”
陈凡眉头微皱,眯着眼睛想了想,突然转身指着东边,“青山公社?他们有适合建小水电站的地方!”
肖烈文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他,“杨传福跟你说过?”
陈凡笑着摇头,“刚才来的时候,确实碰上杨队长,还聊了一阵子,但是他没提这件事。”
肖烈文咂咂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都能想得到?”
陈凡笑道,“怎么样,现在相信我没吹牛了吧。”
肖烈文嘴巴一撇,“那就只有你自己知道。”
他将刚才扔掉的半截火柴棍捡起来,插在只剩一厘米的烟头上,咬着火柴棍继续抽,随即说道,“就在6队河对岸,那片小山包里,恰好有一条小水沟,不大,只有十来米宽,水流也不算急,而且冬天还有枯水期。但是建个小水电站也差不多够了。”
陈凡咂咂嘴,“那青山公社有什么条件?”
肖烈文耸耸肩,笑道,“还能是什么条件?不就是想让他们公社的几个生产队,也学卢家湾养鸡养鸭,然后跟着卢家湾一起赚钱呗。”
陈凡眉头微皱,问道,“如果再多一个公社,这么大的量,能够消化得掉?”
肖烈文哈哈笑道,“有机械厂、棉纺厂,还有地委那么多工厂在,别说多一个,再多两个公社,咱们都能卖得出去。”
第599章 快点回来
上次陈凡陪老舅一家回卢家湾,就听张文良他们说过,现在卢家湾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倒不是说多开了几家门店,主要是他们通过陈凡的关系,搭上了机械厂和棉纺厂的线。
这两家工厂,可不是去年起步时、那些水运公司、卫生院等单位能比的。
一方面是人数多,都是万人大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越是大厂子,福利就越好。
卢家湾便给两家工厂后勤供货,熟食活禽都有,正是开辟了这两条渠道,才能顺利吃下白浪湖等四个生产队的禽畜。
也正因为如此,大队部的几个领导,听青山公社的要求就是带着他们一起发财,自然是满口答应。
陈凡看了看满脸笑容的肖烈文,掏出不知道从谁那里顺来的云烟,递过去一支,随后自己也点上。
吐出一口烟雾,他才满脸纠结地看着肖烈文,“队长,我记得朱师傅之前说过,曾经有一段时间,猪肉取消了票,还卖不出去,是有这回事吧?”
肖烈文刚拿起烟、凑到眼前看,发现竟然是过滤嘴的云烟,正要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这时听到陈凡的话,不禁愣了一下,转头看着他,想了想说道,“我记得是有这么回事。当时听说买猪肉不用票,我还让儿子到街上去买了半斤回来。”
他歪了歪脑袋,不解地看着陈凡,“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陈凡笑了笑,说道,“那时候,不要票的猪肉,你就买了半斤?”
肖烈文一听,不禁哑然失笑,“怎么,听你这意思,半斤太少?”
他呵呵笑道,“你也不出去打听打听,那时候有几户人家天天吃肉的?逢年过节、称上二两肉就不错了。”
陈凡咂咂嘴,“那也太可惜了吧,猪肉都不要票了,还不多买点?”
肖烈文翻了个白眼,“谁不想天天吃肉?可也要兜里有钱才行啊!”
抽了口烟,他忽然反应过来,转头看着陈凡,“你这话里有话啊?”
陈凡嘿嘿笑了笑,说道,“队长,您刚才说,再多两个公社,也能都卖出去。我就想问问,真的能都卖出去吗?”
肖烈文眉头紧皱,目不转睛看着他,“有话你直说。”
陈凡点点头,“我是这么想的。整个云湖地区,福利好的单位就那么几个,机械厂,包括刚成立的云湖汽车厂,算一个,棉纺厂算一个,再就是咱们卢家湾算一个。
剩下的呢,不能说不好。比如日化厂、水运公司、客运公司、供销社、等等,这些个单位,哪个都可以算好福利。
可是呢。”
陈凡半靠在桌子上,对着肖烈文笑道,“就跟当年的猪肉不要票一样,难道就因为不要票,这些单位的职工就天天吃肉啦?”
肖烈文眉头紧皱低眉思索,一声不吭。
陈凡抽了口烟,继续说道,“再看现在,卢湾熟食店占着码头的便利,又有卫生系统、棉纺厂和机械厂几个大单位的客户,确实把生意做得是红红火火。
可是,然后呢?”
他看着肖烈文,脸上的笑容逐渐褪去,正色说道,“好单位就那么几个,更多的是普通单位。江南省是6类工资区,高级工就不说了,一个普通正式工的工资是30出头,除非是双职工家庭,否则一个工人要养3到5口人。
要是再有几个穷亲戚,东补一点、西借一点,用在吃上头、一个人一个月能有6、7块钱算是好的。
当年猪肉不要票,买猪肉的人却不多,为什么?普通人买不起,买得起的也不敢造。
指望其他单位、都像机械厂、棉纺厂的职工那样,天天吃鸡、吃鸭、吃肉,可能吗?”
改开以后,不再限制农村搞养殖,也确实有不少养殖户、种植户率先富起来。京城最早买私家车的那位,便是养鸡专业户,养殖场里每天能产几千枚鸡蛋,赚到钱之后,便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辆二手丰田车。
可这毕竟是极少数。
在农村里面,更多的还是看天吃饭。
是他们不想多养鸡、拎到菜市场去卖?……小老百姓没人脉没渠道,也只能拎着去菜市场卖。
可是城里人也不是天天都吃肉啊。一只鸡拎进拎出半个月才卖出去,这种情况绝不鲜见。
需求不旺,供给自然萎缩。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菜篮子工程,那也是在80年代末,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以后,才根据需求提出来的。
没有高收入、何谈高消费?!
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卢家湾带着南湖公社的另外四个生产队一起发财,在陈凡看来是刚刚好。
可要是再加上隔壁的青山公社,他就要持保留态度了。
听完陈凡的话,肖烈文不禁头皮发麻,刚才的得意洋洋早已丢到九霄云外。
他狠狠抽了两口烟,突然站起身,打开身后的柜子,拨开几把56半,从最里面拿出一只对讲机。
对讲机???
陈凡看着跟砖头一样大的对讲机,眼睛眨也不眨,这玩意儿什么时候买的?
肖烈文拿着对讲机,先看了一下频道对不对,随即举到嘴边,脸色宛如正在战场上指挥打仗的将军,沉声喊道,“喂喂喂,我是肖烈文、我是肖烈文,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不一会儿,对讲机里便传来几道声音。
“我是老杨、我是老杨,在的在的。”
“我是老张、我是老张,在的在的。”
“我是老叶、我是老叶,在的在的。”
“我是三虎、我是三虎,师父,咋地啦?我这儿正忙着呢,刚从阳山公社那边跑来几头野猪,从河里游过来的,正忙着打野猪呢。”
陈凡:竟然人手一台?阔气啊!
肖烈文黑着脸,“都什么时候啦,还在打野猪?我看你才是头猪。”
陈凡:憋笑。
下一秒,张队长的声音传出来,“咳咳,老肖,骂徒弟归骂徒弟,别扩大打击范围啊。”
肖烈文翻了个白眼,“少扯点有的没的。小陈回来了,你们一个个都赶紧回来。”
杨书记,“小陈回来了?那好啊,三虎子那边不是打了野猪吗,正好让他露一手。”
陈凡也顾不得偷笑了,赶紧说道,“我徒弟还没处理过野猪,拉到我家里,交给黄鹂处理。”
肖烈文也愣了,“那丫头会宰猪?”
陈凡嘿嘿笑道,“机会难得啊。又不是杀猪,让三虎哥打下手,她来操刀,我在旁边指点,保证没问题。”
肖烈文黑着脸,拿起对讲机说道,“三虎子,拉一头去小陈家,我们马上过去。”
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都别看了,出事了。青山公社那边的合同有问题,小陈刚跟我说的,都赶紧过来,我是说去小陈家,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这话一出,杨书记他们也不再开玩笑,纷纷回复“收到”。
赶在肖烈文把对讲机收起来之前,陈凡凑到他跟前,“这个给我看看。”
肖烈文这时正烦着呢,当即说道,“不就是个对讲机吗,有什么好看的。”
说是这么说,还是递给陈凡。
陈凡拿着先掂了掂,“好家伙,可真够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