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508节

  说着转身画了个圆圈,“就凸出来的这块地,外加岸上几亩,给你们凑个十亩地,或者二十亩也行。回头你们把这块地建个围墙围起来,岸上就建筒子楼,楼房呢多建一两栋,这个是有用的,至于什么用,放在后面讲。

  完了咱脚下这块地方好好规划一下,搞个职工活动中心什么的,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到时候你分一小块地出去,建几个你想要的那种院子,等建好之后,……”

  黄天志一拍巴掌,看着陈凡笑道,“诶,你猜怎么着?”

  陈凡眼珠微转,“房子多了?”

  黄天志一听,不禁咧着嘴哈哈直笑,“可不是吗,这年头哪个单位住房不紧张?咱们这里虽然比不上京城、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可也是全国数得上的大码头,住房问题就从来没有真正缓解过。

  尤其是今年回城的知青越来越多,七八口人挤在一个屋檐下的也不在少数,要是有机会换个大点的房子,哪怕远一点也肯定有人接受。

  再看看你们,建了新房、竟然还有多的,到时候你们文化系统的其他单位肯定看着眼红,”

  他一边说着、一边打着手势,跟策划什么阴谋诡计一样,“然后你们就可以顺水推舟,把多出来的房子有偿让一部分出去,你自己夹在里面、顺便买个‘没人要’的大院子,那是在给单位解决麻烦呢,谁能说什么?!”

  陈凡看着他,轻轻咬咬牙、嘴角忍不住往两边咧开,“黄哥,你行啊!”

  黄天志得意洋洋地昂起头,“常规操作,不值一提。”

  ……

  作协,何青生办公室。

  听完陈凡的话,何青生哼哼冷笑两声,斜眼瞄着他,“我就说你不适合混体制吧。”

  陈凡当即垮着脸,“我是没想混啊,是你非要拉我进来的!”

  何青生脸色微僵,下一秒笑容爬上脸,和声细语地说道,“我的意思是说,这回你是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呐!”

  陈凡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何青生抓起桌上的“特制甲级品、优等过滤嘴”云烟,抽出一支扔给他,笑着说道,“这一次,黄天志是一箭三雕。”

  他擦燃火柴点燃,顺便将烧了一截的火柴递给陈凡,解释道,“第一雕,现在各个单位都在打申请要地皮建宿舍,可是正如黄天志所说,除了不能挪作他用的公共地块,哪还有地皮批给他们?

  城建委也多次提出,建议各个单位考虑把宿舍楼放在郊区,但是没人乐意啊。”

  何青生呵呵笑道,“各个单位的领导、谁敢答应?他们虽说是领导,可越是领导,就越要考虑为职工谋福利,人家单位在城里,你给人往郊区赶,就不怕回单位被职工骂?”

  陈凡听到这话,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小声说道,“不至于吧?”

  何青生摇摇头,“至不至于的,先不说,但是只要咱们同意在‘城外’建宿舍区,就等于开了一个口子,到时候城建委就有足够的理由,让其他单位也考虑郊区。”

  他竖起一根手指,嘴角带着一抹冷笑,“只要有一家、只需要一家单位跟风,这道口子就会被撕开、扩大,之后的事情,我不说你也应该能明白了吧?”

  陈凡咬着烟蒂,轻轻点了点头,“有了先例,就可以变成惯例。”

  何青生身体前倾、手肘撑在办公桌上,对着陈凡说道,“我再跟你讲这第二雕,射的就是咱们单位刚揣进兜里的钱!”

  陈凡眼珠微转,“函授中心收到的学费?!”

  何青生笑着点点头,叹口气说道,“20万的收入,给下面12个地区分3万6、教材和面授教室租赁费,加起来也要不了1万4,人工用的是现成的,回头顶多给他们发一个月10块钱的补贴,几十号人只要3000块。

  算算,全部成本还不到5万5,净收入14万多,就算要往省里和主管单位上缴一部分,你们函授中心至少也能留10万在手上,这么大一笔钱,谁看了不眼红啊?!”

  陈凡呵呵干笑,“弄了半天,黄哥是在给建筑公司揽活儿呢?”

  “不止呢。”

  何青生看着他笑道,“他不是还建议你多修两栋楼吗,完了用不完的再让给其他单位,你觉得这里面,他能不能占点便宜?”

  陈凡笑道,“那肯定能啊,不管哪个单位要房,也不能绕过房管局,他又是城建委的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能沾点好处。”

  何青生哈哈一笑,“看看,这就是他射的第三只雕。”

  陈凡抹了把脸,感觉有些郁闷。

  好嘛,自己就想弄个房子躲清净,竟然就被一箭三雕了?

  闷闷地抽了口烟,他抬头看向何青生,“那、这事儿不能做?”

  何青生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可以做。”

  他看着陈凡哈哈笑道,“他有他的算计,不等于我们就吃亏啊,而且我们不一定要按照他说的去做!”

  随即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轻声说道,“说实话,正好我也在头疼,怎么用好这10多万,要不然肯定会被上级扣走很大一部分。

  本来我还没想好怎么用这笔钱,现在看来,申请地皮建房子,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陈凡有些犹疑,“十几万建宿舍楼,够不够用?”

  何青生,“够啦。就比如一套50平米、带厕所厨房的两居室,建造价也就3500到4000,要是建筒子楼还更便宜。

  咱们抢在上级抽款之前,把这个项目落实下来,单单套房就能建36到40套。

  要是把出版社也算上,他们那里也还有十几万,凑到一起就是80多套房,建那种一梯两户的单元楼房,4层楼的能建10栋。”

  说到这里,何青生身体后仰,脸上满是得意,“无论任何时候,房子就是资源,手里握着80套房,不管是给本单位没有房子的分配新房、还是老职工换房,那都是天大的福利。”

  陈凡倒抽一口冷气,“有偿出让呢?不做啦?”

  那他忙活什么劲?就图单位分他一套50平米的小两居室?

  何青生呵呵笑道,“换啊,怎么不换。不过必须优先考虑咱们自己人,有多的才能拿出来让给别人。再说了,老职工腾出来的老房子,那也是咱们的资源啊,谁规定一定要用新房子去做交换?老房子不是房子啊?!”

  陈凡默默竖起大拇指,“高、真高。”

  他将烟头摁进烟灰缸,正色说道,“那我的小院子还有没有?”

  何青生笑道,“你想住独院?那还不简单,到时候就多建几栋独门独院的房子,作为作协高级干部的住房,你喜欢住自己的房子,就匀一套给你。”

  陈凡脸上立刻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何青生脸色微变,眼神里带着几分古怪,似乎还憋着笑,“确实有点小麻烦。”

  陈凡眨眨眼,“什么麻烦?”

  何青生干咳两声,“以后肯定会有人夸你大公无私,然后背地里骂你傻!”

  他见陈凡似乎还没明白过来,忍不住呵呵笑道,“放着免费的公房不住,偏偏要自己掏钱把房子买下来,凭白多花几千块,你不傻谁傻?”

  现在根本没人会想到,十几年后竟然会进行房产改革,逐渐用商品房全面取代福利分房。

  如今大家都躺平享受着分房的福利,不花一分钱、住单位分的房子,干嘛要自己掏钱去买房?

  只有那种没有正经工作,或者单位福利不好、家里住房条件又差的人,才会苦哈哈地自掏腰包去买房。!

  等这个项目建起来,明明单位不缺房,陈凡还非要花钱买,不是傻子是什么?

  陈凡搞明白里面的逻辑,默默将桌上的云烟抓进兜里,站起来说道,“一云二贵三中华,下次弄点贵烟尝尝。”

  说完站起身挥挥手,轻飘飘地走了出去。

第562章 青莲道人

  何青生嘴上挺嫌弃,什么一箭三雕、被算计,行动却很果断。

  当天便拉着许启珍一起去打申请、跑手续。

  而上级单位也很干脆。

  和黄天志说的一样,只要他们打申请,上级就给批,一副生怕他们反悔的样子。

  于是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短短两天时间,便将各种手续办下来。

  地皮就在陈凡亲自考察过的那片地方,区别是何青生更狠,直接选中与江大北门只有一路之隔的位置作为起始点,然后沿着湖岸线往北推,直到将那片小半岛囊括在内,再以这条线为标准往西扩。

  最终围起来一片纸面面积20亩,实际面积未知的地皮。

  20亩是他们能申请的最大面积,没办法,尽管这里属于郊区,可他们单位的人数实在太少,作协机关48人、江南文艺出版社112人、文学创作函授中心1人!

  对,函授中心只有1个,那就是边慧芳,陈凡是属于作协机关的,在函授中心那是兼职,义务干活儿没有工资只有奖金的那种。

  反正3个单位加起来才161个人,还没有大工厂里一个车间的人多。

  就这么点人,哪怕给所有人都分房,人均也有82.8平米的土地面积,何况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双职工”呢,盖的又是楼房,20亩地怎么算都够用了,要是再给多,上级单位也交代不过去。

  只不过陈凡跟着勘探员过去看的时候,发现围起来的地方,怎么看都不止20亩。

  虽说包括了那座四五亩的小岛,但沿湖岸弯弯曲曲的那条线,应该肯定没有算在内,而是取了个直线,似乎还留出一条双向车道?

  车道作为公共用地,将与环山路相连,不占审批面积。

  这是薅羊毛没够哇。

  单位要建宿舍楼,这么重要的事,自然是第一时间传得人尽皆知,甚至连其他单位也都在议论纷纷。

  城区地皮紧张,当下能建宿舍楼的,基本上都是早早就圈了一大片地皮、在内部就有空地的单位。

  比如把厂区某个角落的树林子铲掉,就可以建两栋楼,顺便还解决了部分木材。

  除此之外,需要新申请地皮的单位几乎都在等着。

  现在听说作协竟然要了郊区的位置,他们也都起了心思,等着看职工反应。

  只不过作协内部情况有点不太一样,坦白说,作协的干部职工几乎不怎么缺房,对房子的需求也就不是很大,最多房子旧一点、人多的时候挤一挤,都还能住得下去。

  就连今年新分配过来的新人,也都是家里条件不差的,比如边慧芳这种。像那种等着单位分房才有地方生活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单位在郊区拿地建房,上上下下的职工干部都睁眼看着,怪领导要郊区地皮的,一个都冇。

  何况大家都已经打听清楚,首先宿舍区位置就在江大北门,说是郊区,离单位其实也不远。

  有性子急的人还特意分别骑自行车和坐公汽跑了两遍,回来后与众人分享体验:能接受,比有些住江边老城区、住城市另一头的甚至还近很多。

  那大家心里都有了底,建新房不会变差,只会更好。

  其次呢,据说这次要建的房子,有3栋共24套是80平米的三房、一栋带卫生间和厨房共48间的单身宿舍,其他全都是50平米的小两居室。

  这要是真的,放眼全省城,哪个单位能有这个条件?

  另外,在那个伸入湖水里的小岛上,还要建一个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什么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都给安排上,……文体两开花嘛。

  当然少不了图书馆、小电影院和内部供销门市部。

  要是再弄个小诊所就更完美了,听说陈主任之前在卫生单位工作过,不知道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小诊所建起来?

  陈凡坐在单位门口的收发室里,抽着烟跟守门老大爷扯淡,“这事儿说难挺难,毕竟除了西苑,就没听说哪个宿舍区还配小诊所的,人家单位都是建在厂区,为宿舍服务只是附带。

  可要说简单,其实也简单,就看怎么去操作。但是靠我一个人可不成,需要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才能把咱们的‘文艺新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老大爷一听,心思立刻活泛起来,“怎么说?”

  陈凡嘿嘿笑道,“江南大学有个医务室,人不多,正式编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坐诊的都是江大医学院的专家教授、打下手的也是高年级学生……”

  老大爷瞬间了然,“你打上了他们的主意?”

  陈凡摆摆手,“准确的说,应该是合作多赢!”

  见老大爷还不明白,陈凡小声解释道,“江南大学好歹也是咱们全省最好的重点大学,却只有一个小小的医务室,放着医学院那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是浪费?

  恰好,这事儿不用跟他们的直属单位教育部汇报,如果江大能向省卫生厅打个申请,将医务室升格成为校医院,医生都不用去外面找,学校里多的是,学生也能多个实习的地方。

  至于医院地点,就不要放在校园里面了嘛,北门外那么多空地,批块地皮能有多难?”

  老大爷两眼发亮,“就在文艺新村旁边弄块地建医院,建起来那就是大家的!”

  陈凡眉角轻扬,“不止啊,那里是什么地方?郊区!不远处就有生产队,到时候医院建好,也对那些生产队开放,您想想,这算不算工农学紧密团结的典范?!”

  老大爷巴掌一拍,“好主意!”

首节 上一节 508/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