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9节

第84章 明天开播

  哄笑间,陈凡和刘师傅两人都开锅上菜。

  中间两盆是甲鱼和酸菜鱼,周围摆着八只大碗,相比那两个硬菜,这些菜就便宜许多,除了一点腊肉腊鱼,基本上都是取自自家菜园里的蔬菜,再加上甲鱼是自己挖的,做酸菜鱼的黑鱼是自己钓的,这一大桌菜还真没花费多少钱。

  不过这么多菜摆在一起,尤其是酸菜鱼上面飘着一层油花,引得所有人都食指大动。

  吃席的时候没那么多讲究,黄老四端着酒杯讲了几句感谢的话,大家便动筷子开吃。

  等吃了一圈,坐在主桌的杨队长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借黄老四办席这个机会,我讲两个事啊,就省了再召集各家各户开会的时间。”

  所有人都转身看着他,背对着他的干脆跨坐在板凳上,没有一个人不当一回事。

  陈凡刚准备放下筷子听杨队长讲话,突然发现所有人手里的筷子都抓得牢牢的,有的还不耽误夹菜。

  难怪那些人是跨着坐不是反着坐,这是吃饭开会两不误啊。

  杨队长双手撑在桌上,看了一圈周围的人,大声说道,“刚刚接到大队的电话,让我通知大家两个事。第一个,广播线已经全部牵好,明天就开始广播,……”

  话才说到一半,就有人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好!”

  下一秒,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地议论纷纷。

  “那以后我们也有大喇叭听啰。”

  “有收音机听戏,大队里有事也可以用喇叭喊,多好哦。”

  “原来就听人说,有些地方几年前就村村通广播,还给家家户户都发一个小喇叭收音机。结果白天下地干活,小喇叭喊话都听不到,后来才在外面装大喇叭,我们这是一步到位哦。”

  “要我说还是大喇叭好,声音一响到处都能听见,那小喇叭声音小得很,只能坐在喇叭底下听,隔远一点都听不清楚。”

  包括建筑队的几个师傅也是喜上眉梢,他们也都是卢家湾4队的人,卢家湾大喇叭开播,自然跟他们息息相关。

  只有陈凡两眼懵逼,明天就要上岗,却没人来通知他这个广播员?

  咋地,offer飞啦?

  杨队长满面红光的咧着嘴直笑,也不像往常一样拍桌子让人安静,等到大家声音小一点,才大声说道,“这个广播装好以后,每天上午7点到9点播一次,下午呢,冬天是4点到5点,夏天是5点到6点,基本上就是上午广播一响,就要出工,下午广播一停,就可以收工。”

  立刻便有社员笑道,“那不成了上班铃和下班铃。”

  然后有人接话,“就跟上班一样的呢。”

  还有人冲着杨队长喊道,“队长,有没有星期天呢?”

  话音刚落,顿时引起一阵哄笑。

  杨队长指着那人笑骂道,“你还想要星期天?行啊,不拿工分,你天天都是星期天。”

  那人立刻投降,“不拿工分我吃啥?就这几天没有事情做,挣不来工分,心里都没有底。”

  这句话似乎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便有人问道,“队长,今年还挑不挑堤呢?”

  “河沟还修不修?”

  “今天都腊月11啰,再不安排就要过年了呢。”

  杨队长举起手,周围的声音立刻停了下来。

  他随后说道,“上河工这件事大队上还没有通知,不过我找人打听了一下,应该马上就有通知下来,今年多半不大修,估计就三五天的工,很快就能弄完。”

  一听这话,大家又开始议论。

  “三五天的工也行啊。”

  “总比坐在屋里强。”

  “今年到这时候还没动静,我就猜到肯定不会大修,去年是刚进冬月就开工,一连干了大半个月。这都快过年了还没动静,想大修也来不及啊。”

  “每年一小补、三五年一大补,去年才大修过,今年小补一下也正常。”

  杨队长又挥了挥手,等安静下来,接着说道,“虽然挑堤的工不多,不过另外还有一个任务。”

  看了一圈所有人,他才继续说道,“公社发了通知,血防站要求把所有的水沟、池塘都清理一遍,池塘翻淤培田,水沟水渠也要清淤,要保证不留一颗螺丝。”

  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陈凡眼珠微转,血防站?血吸虫?

  他还来不及多想,周围的人就已经热闹起来。

  “水沟清淤那是个大动作啊,没半个月恐怕做不完。”

  “还好只是清淤,要是翻新,那比挑堤的工还多。”

  “那说个鬼,挑堤最多也就是个把月,翻新水沟少说也要两个多月,收完晚稻就要开始,要翻也不是今年翻呐。”

  耳朵里听着社员们的话,陈凡两眼一抹黑,他们说的都是啥啥啥啊?

  什么叫翻新水沟?为什么要两个多月?

  可惜现在姜丽丽不在身边,没人跟他解释。

  等大家议论完,杨队长就大声说道,“主要就是这两个事,明天开始播广播,再就是要水沟清淤,挑堤再等通知,不过估计也快了,箢子扁担铁锹该准备的准备好,不要等通知下来再去修,耽误时候不说,浪费的是你们自己的工分。”

  顿了一下,又说道,“还有,这次还是和往年一样,搞大包干,就我们6队这一段河堤,挑完验收就算完工,有些人就不要拖拖拉拉,要不然等刘会计扣伱们的工分,不要到我面前喊冤。”

  最后大手一挥,“就这样,你们继续吃。”

  说完便坐下拿起筷子,却又端起酒碗抿了一口,对周围的议论声充耳不闻。

  陈凡正要发问,杨队长哈出一口酒气,对着他说道,“刚才叶副队长在电话里,让我通知你一声,明天早上早点过去,大队第一次播广播,宁肯早不要晚,知道了吧。”

  听到这话,陈凡终于松了口气。

  还好,offer还在。

  真是的,我跟你坐一个桌子上,刚才那么多时间也不提前跟我说一下。

  不过他也只敢在心里吐槽,表面上则恭恭敬敬,“知道了队长,明天早上我天不亮就起床出发。”

  杨队长微微一笑,满意地点点头,“好好干,全大队三千多人都看着你呢。”

第85章 上班

  就在陈凡想着,明天早上是不是让姜丽丽起床后叫自己一声的时候,杨队长又小声说道,“你的户口簿下来了,待会儿跟我去拿。”

  陈凡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好,谢谢队长。”

  说着便端起自己的小酒盅,“我敬您一杯。”

  杨队长捏着大酒碗哈哈笑道,“我都不敢跟你碰杯,怕把你这个小酒盅撞翻了。”

  陈凡便将酒杯凑过去,笑着说道,“那我跟您碰。”

  随即在碗沿下方碰了一下,端着酒抿了一口。

  这一顿饭吃得特别久。

  本来男人喝了酒就话多,何况刚才杨队长还爆出两个大消息,无论是大喇叭开播,还是要挑堤、水沟清淤,都成为大家话题的焦点。

  就连建筑队的师傅们,也因为房子基本完工,不再急匆匆地要去忙工作,屁股便一直粘在板凳上,跟社员们一起吹牛打屁。

  有的在讨论大喇叭会播什么内容,有的在讨论这次挑堤和水沟清淤能挣多少工分,喧闹声持续到下午两点才散场。

  陈凡没喝那么多酒,也基本上不吭声,只有旁边的人跟他讲话,才回应几句,其他时候都在倾听,努力接收信息。

  可有些关键内容缺失,他也只能听个七八分明白。

  期间他注意到姜丽丽早已吃完饭,坐在屋檐下捧着茶杯发呆,便借着倒茶的机会走过去,让她先回去。

  自己则陪着杨队长他们直到散场,他还得去拿户口簿呢。

  直到酒席散场,陈凡才跟着杨队长往回走。

  到了他家里,杨队长走进左边那间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这个就是我们队里的集体户账册。”

  随即直接翻到本子中间,又倒翻了两页,指着上面的表格说道,“伱的单独给你写了一页,你现在就是户主,不过暂时跟知青点共用一个房子。”

  陈凡看了一下,上面都是一些基本个人信息,姓名、别(化)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籍贯、民族、家庭出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等。

  除了前面少数几栏做了登记,后面的几乎都空着。

  看完之后,陈凡好奇地问道,“知青点的人也都登记在上面?”

  听到他的话,杨队长直接翻到最后面,“那些知青也是登记在这里,不过他们的户口在知青办,这里只登记基本信息和粮食关系,毕竟人来人往变动也很频繁,不登记又不行,就把他们单独放在最后面。”

  他指着上面的名单,“你看看,前前后后我们这里来了两百多个知青,最多的时候同时有20几个人在,四间屋子都挤不下,床都要横着放,并排睡五六个人。现在知青点的人只剩6个,等过完年啊,还能剩几个都不好说。”

  陈凡的视线在名单上扫过,在一行行被画了线的名单中,他发现了姜丽丽的名字。

  她后面的好多人都已经离开,只有她还排在前面,不注意看都不容易发现。

  陈凡扫了一眼,视线顿时停住。

  她的生日是腊月十七?正好跟三年前来这里是同一天?

  就在陈凡发愣的时候,杨队长啪地一下把户口簿合上,然后拿出一个薄薄的小户口簿给他,“这个就是你的。”

  陈凡欣喜地接过去,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一个不大不小的本子,封面和封底都是牛皮纸,翻开内页,里面是个人信息登记表,自己的信息就被写在上面,还有公安局的公章。

  杨队长看着他笑道,“以后你就是有集体的人,讲话做事,就要多考虑一些集体荣誉,不能毛毛躁躁,知道了吧。”

  陈凡用力点头,满脸严肃地说道,“明白。”

  杨队长哈哈笑了笑,挥了挥手,“行了,回去吧。”

  ……

  陈凡拿着自己的户口簿,开开心心地回到知青点。

  姜丽丽正在院子里忙碌,见到他回来,先是笑了笑,随即看到他手里的东西,顿时眼睛一亮,“呀,你的户口办好啦?”

  陈凡咧着嘴笑道,“对啊。”

  然后两手一拍,“今天晚上做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听到这话,姜丽丽笑得合不拢嘴。

  这两天说要节约,却天天都能见着荤,这要是庆祝,得是什么样子?

  陈凡先回房把户口簿放到柜子里,随后脱掉棉袄,换上姜丽丽刚刚给他做好的棉背心,再在外面套了一件罩衣,又到隔壁拎了个水桶走出来,“我到水沟里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抓点泥鳅鳝鱼。”

  地主家里也没余粮,总共就那么些肉,还得留出大部分去收购站卖掉换钱,所以他现在也学会了节约,尽量利用不要钱的材料做菜。

  比如这两天就是吃的从河里钓上来的鱼,除了煎鱼的时候用了点油,其他东西都没怎么动过。

  听到陈凡的话,看着他往外走,姜丽丽突然想到什么,赶紧说道,“你要抓泥鳅鳝鱼就去稻田里找洞,不要去水沟,水沟里可能有血吸虫,你没有长水靴,下水沟会有危险。”

  陈凡愕然地抬起头,“啊?”

  姜丽丽脸色非常严肃,“尤其是有大量钉螺的水沟,很多都会有血吸虫,如果光脚下水,虫子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要是不小心被污水溅到嘴里,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所以一定要小心。”

  陈凡这时想起来刚才杨队长的话,便问道,“那水沟清淤和翻新就是为了防治血吸虫?”

  姜丽丽点点头,“清淤就是把水沟里的一层淤泥挖出来,摊到旁边的田地里,等淤泥枯了,血吸虫就会死。翻新更直接,就是在原来的水沟旁边再重新开挖一条沟,挖的土将原来的水沟填埋掉,这样能大量杀死血吸虫。”

  见陈凡满脸呆滞,她还以为陈凡不相信自己的话,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走过来正色说道,

  “你别不相信血吸虫的危害,血防手册上面都写了,解放前江西那边有一个上千人的大村子,本来人丁兴旺,就是因为全村都感染了血吸虫,最后一个不剩,都没了。血吸虫的危害很严重,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听这话,陈凡顿时打了个寒颤,赶紧往回走,“我还是去钓鱼吧。”

首节 上一节 4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