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87节

  他当即便一溜烟跑进大队部,正好杨书记他们几位领导都在,便将事情这么一说。

  听完朱公安的话,杨书记人都愣了,“你说啥?23万?还美元?”

  肖队长三人都面面相觑,有点不相信耳朵听见的是真的?

  朱公安也不管是谁的茶缸子,拿起来就喝了一口,抹了一把嘴,喘着气说道,“事情我跟你们说了,可别说我没跟你们通气,现在唯一的障碍就是文化口审批,不过这事别人办不了,只有小陈他才能办。

  你们最好跟小陈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才能尽快完成审批,这样也能早点签合同,把外汇落袋为安。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什么,把你们自行车给我用用,我去跟领导汇报完就赶回来,省里那几个干部肯定都动了心思,咱不能让他们抢在前面。”

  终究是一个公社的,如果是县里发话,杨书记他们都懒得去理,可公社不一样,说到底,南湖镇和周边的五个生产大队,才是真正的一个大集体,其他单位不管什么来历,都要靠边站。

  所以杨书记二话不说,直接甩了一把钥匙过去,“院子里靠墙的第一辆就是。”

  朱公安接过钥匙转身就跑。

  杨书记又把张文良叫过来,“你现在去找小陈,让他赶紧过来。”

  旁边肖烈文直接站起来就走,“还让他来什么,咱们一起去找他啊,不是更快。”

  旁边三位闻风而动,跟着一起鱼贯而出。

  只有张文良满脸莫名其妙,跟在后面叫道,“找他干嘛?你们倒是说呀!”

  十分钟后,他们骑着自行车先去了陈凡家里,结果连条狗都没有,只有三只熊猫趴在栅栏前好奇地看着他们。

  他们又不能问熊猫,当即马不停蹄往前面6队赶去,幸好最后那户村民告诉他们,陈老师去了杨队长家里,便直接冲了过来。

  所以此时陈凡看见的,不是只有张文良一个人,而是五个。

  杨书记刚进门,喘了两口气,便对着陈凡问道,“那什么,你要跟小本子签约,然后赚外汇,这个是真的?”

  陈凡点点头,“啊,真的。”

  杨队长一家人在旁边都傻了眼,齐齐转头看向陈凡,陈老师都能赚外汇了?

  杨书记紧接着问道,“那朱公安说的那个什么审批,只有你能去跑,最快多久能办好?”

  陈凡想了想,“要是拍电报,估计他们明天应该能收到,要是打电话,那就不好说,毕竟长途电话多久能接通,谁都没个准数。不过最快的还是直接开车过去,现在出发的话,天黑能赶到。”

  他抬起头呵呵直笑,“我只是说理论情况,这东西又不着急,回头我去拍个电报、或者打……”

  杨书记拉着他就走,“你就别打了,反正你在家里也没事,还不如出去溜溜,那什么,你现在开船到地委,然后开车过去也不费什么事,完了再回来。

  等这件事办完,我给你放长假,今年都不用你上工。”

  陈凡,“我本来就不用上工啊。您看我才刚回来……”

  然后看着几道火辣辣的目光,他轻轻叹了口气,“唉,行吧。”

  杨书记满意地点点头,“我就知道你是讲奉献的好同志,你算计我给熊猫喂竹子的事,我就不追究啦。哎,我说你到底知不知道那熊猫这么能吃?一天上百斤竹子啊,猪都没它能吃。”

  肖烈文也喜笑颜开,丝毫看不出刚才还是一脸黑色,满脸欣慰地说道,“小陈还是讲原则滴,那什么,我那里还有一把好枪,是我个人的,装轮子的那种,美国货,从来不卡壳,等你回来就给你!”

  陈凡,“是不是真的啊?”

  肖烈文,“那肯定不能骗你啊,还有持枪证,我也给你包了,保证没有后顾之忧。”

  陈凡,“那我等着了哦。”

  在六大金刚的押送下,对,杨队长也跟过来了。陈凡拿起自己最早自制的小皮包,往里面塞了几件衣服,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大礼包。

  等他整理完,不一会儿张文良也送来了跑回大队部开的介绍信,便背着行李悻悻然上了小游艇,往地委赶去。

  等他回头看了一眼码头上挥手的几个人,竟然笑得嘴都合不拢。

  没错,他就故意等着他们来呢,要不然会告诉他们开车去省城最快?!

  反正他又不着急,急的是想要外汇的人。

  正好他也打算今天去拜访一下老丈人,上次出差回来后还没去过,就一起把这件事给办了。

  本来只想落点人情,却没想到还能混一把手枪,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

第545章 占便宜

  小游艇在流花河上飞驰,东南岸青山公社的小山包上,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说漫山遍野也不对。

  因为云湖这一带属于丘陵地带,几乎没什么山,方圆几百里,能算得上“山”的地方也没几个,而青山公社的“山”和卢家湾各个小队聚居的村落一样,都是一些只有十几米到三十多米高的小土包子。

  矮的地方只有十几米,最高的地方也超不过40米,也就是差不多10层楼的高度,在真正的山区来看,顶多就是个小踏板。

  但在这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山头,便成了所谓的“山区”,青山公社也因此得名,还因为山多地少的原因,也混了个“半经农户”的身份,主要承担孤峰县油菜种植任务,粮食全部自产自销,与经农户的区别就在粮食自理,没有额外的粮食配额。

  单单这一点,就给他们减了很大的负担。

  而且油的价格可比粮食贵多了,零售价豆油8毛一斤、菜籽油能卖到2块2。

  即便是直接交油菜籽,收购价也是2毛3分2厘一斤,与粮食的收购价格比达到3.5:1。

  而且油菜籽的亩产量也不低,在以傅廷栋为代表的油菜籽育种专家努力下,油菜产量从50年代的每年每亩不足百斤,提升到年平均亩产量255斤。

  再一个,种油菜不挑地啊,种植面积比水田大多了。

  所以以前青山公社的生活还不错,和南湖公社专门养鱼卖鱼的白浪湖大队一样,几个油菜种植生产队也成了周围广大农村姑娘次要向往的地方。

  首要当然是嫁镇上的工人,拿粮食本。

  当然,不管是“首要”还是“次要”,都不能跟现在的卢家湾比。

  如今卢家湾的单身汉都挑剔得很,找媳妇儿首选本大队,本大队实在没有合适的,才会考虑镇上的姑娘,那几个经农大队已经被排到第三。

  没办法,谁让去年卢家湾的分红爆了呢,随便一个社员的收入都是镇上工人的好几倍,壮劳力的收入更是普通工人的十倍。

  这还只是分红,不包括分到手的口粮、猪肉、菜籽油等。

  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不再来一次割尾巴,卢家湾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风水轮流转哦。

  眼下正值清明时节,是油菜花开得正艳的时候,陈凡开着船儿、顺便欣赏那蜿蜒起伏的油菜花,正想着等回来之后,挑个时间去那边逛逛,拍个照片给姜丽丽寄过去,然后便看见油菜花田里竟然还有一群游客?

  游客?

  陈凡看着那群拿着照相机在油菜花里拍照的人,差点把船开上岸。

  有男有女十几个人,这是哪里来的精神青年?

  竟然还有人跟自己一样,刚解决生存问题、就追求精神享受的?

  不过现在还有事,不是追寻真相的时候,他晃了晃脑袋,将速度开到最大,小游艇在水面上一蹦一跳地往前飘。

  等稿费到手,先换个最新款的操舟机。

  要最快的!

  一个小时差一点,小游艇停靠在货运码头,陈凡熟稔地跟管理员打了个招呼,丢下两包烟,找到自己前天停在这里的嘎斯车便走。

  先去棉纺厂,工作日嘛,姜家理所当然没人在,他便直接开车去了棉纺厂机关楼。

  陈凡找过来的时候,姜恒和沈雪怡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是看见他过来,还是放下手上的工作、热情接待。

  姜恒先将同事送出门,顺手便将门关上,也不召唤秘书,亲自动手倒茶。

  沈雪怡则坐在陈凡身边,笑着嘘寒问暖,“你这一去就是近两个月,在外面累坏了吧?什么时候回来的?”

  陈凡笑道,“还好,时间长也就没那么赶,所以也不太累。”

  姜恒端着一杯茶放到他面前,转身坐在另一边,笑着说道,“不管怎么样,出差肯定没有家里舒适。”

  沈雪怡脸色颇有不忿,“你不是给生产队培养了那么多兽医么,怎么买个种苗还要你亲自过去?”

  她现在是直接拿陈凡当女婿看待,话里话外咱们都是一家人,对于“折腾”自家女婿的生产队自然有些不满。

  陈凡呵呵笑了笑,“其实主要是丽丽她们不是要去上学吗,再加上3月份的时候我也要去一趟京城,所以就干脆提前几天,和卢家湾的人一起过去,给丽丽她们打个前站。”

  沈雪怡脸色早已变化,笑得合不拢嘴,“她们又不是小孩子,哪还需要你提前过去安排。不过你倒是有心了,就是太过辛苦自己。”

  陈凡,“也还好,年轻力壮嘛。”

  姜恒在一旁笑着轻轻点头,等他们说完,才轻声问道,“那工作完成得怎么样?都还顺利吧?”

  陈凡转过身正对着他,“都挺顺利,我也是前天回来的,那天不方便拜访,就先回了卢家湾,然后今天过来。”

  他说着将大礼包提起来放到茶几上,“这是我带回来的一点东西,叔叔阿姨尝个新鲜。”

  随即将包裹解开,“这几个油纸包的是野兽肉,我都已经做好了,是熟的、可以直接吃,不过最好是热一下,还有天气逐渐转暖,最好尽快吃完,但一次也不要吃太多,这个是蛤蟆油、这个是林蛙干、这个是人参……”

  姜恒看着包裹里的东西,眼里满是惊奇,“这些都是东北的特产吧,我听说机械厂跟一汽有合作,所以你们是去了长春?”

  陈凡笑着点点头,“去那儿待了几天,不过主要是杨厂长他们在谈工作,我就混了点特产。”

  沈雪怡看他的眼神是越看越满意,笑着说道,“我听到的可不是这样,要是没有你呀,他们可去不了京城,更别说还跟一汽谈合作。”

  随即又看向满满一包袱东西,“你这孩子,这么远的路还带这么多东西回来,也太用心了。都是一家人,用不着这样。”

  陈凡呵呵笑了笑,没有吭声。

  沈雪怡又说道,“阿姨知道你忙,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在这里吃顿饭,再忙也不能耽误吃饭,对不对!”

  陈凡赶紧说道,“这个真不成,我现在还得赶去省城。”

  姜恒两口子相视一眼,齐齐惊讶地看着他,“现在去省城?”

  陈凡点点头,转头看着姜恒,压低声音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所以我要赶去省城,尽快拿到批准,这样才能签约,对方也才能打款。”

  听到这话,姜恒心里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女婿竟然有这么好的机缘,能够用文章创汇。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反正把文章卖到小本子、赚到了外汇,那是事实。

  喜的自然是有计划外的外汇入账。

  自从他恢复工作之后,就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能进口几台国外的先进机器,一方面用来替换部分老旧的机器,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和机械厂合作,看看有没有条件仿制。

  但这是需要外汇的,而且还不是一笔小数字。

  而现在倒是有了一丝希望。

  如果这笔外汇到账前,自己就先去做做工作,那到时候不说全部批准,买一两台行不行?

  或者再退一万步,我不要机器了,给我买点国外纺织方面的科技资料总可以吧?!

  想到这里,姜恒不敢耽误,立刻起身说道,“创汇是大事,那你早点出发,也好早点到达,但是路上一定要小心,无论如何,安全第一。”

  陈凡也不客套,站起身笑道,“放心,我会小心的。”

  随即便跟两人告辞,“叔叔阿姨,再见。”

  沈雪怡将他送出门,“等你平安回来,阿姨再给你做好吃的。”

  陈凡笑着挥挥手,“好。再见。”

  ……

  从棉纺厂出来,陈凡开着车拐向省道,往省城开去。

  紧赶慢赶,连晚饭都没吃,终于在天边还有一丝微光的时候,赶到了文化宫招待所。

  就是上次省作协开会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48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