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多的,还是黄宾虹。
因为以前他的画卖不出去啊。
然后就是90年代香港黄宾虹画展的“价值发现”,再到零几年天价拍卖,黄宾虹的画这才一夜爆红,成为收藏界的宠儿。
现在嘛,陈凡只买了3幅,用来平衡徐悲鸿、张大千的“高价画”。
哦,还有齐白石,这时候的一尺画竟然也只要10块钱一幅,价格比十几年前还跌了,就离谱。
当前最贵的还是吴作人、李可染他们这些人,所以陈凡就多买了几张齐白石的大尺寸画,还有几本花鸟或山水册。
但总数不多,主要还是给什刹海旁边的房子准备的。
离书画大热还早着呢,不着急,以后再慢慢收。
回到内厅,大佬们还围着书画桌议论纷纷,只是屋子里多了一个人。
陈凡刚进门,那人便飞奔而来,紧紧抓住陈凡的右手,激动地说道,“陈同志,加入我们中国画创作组吧,你的书法水平极高,完全可以作为艺术品出口创汇!”
“中国画创作组”,就是后来的中国画研究院,是77年由文化部、美协和荣宝斋合作组建,主要任务有三,一是外交礼品,二是美协或美术馆收藏,第三个便是由荣宝斋经销出口创汇。
国内的书画水平高,国外华侨的书画需求高,这年头除了农产品和矿业资源,文化出口也是创汇的一大来源。
陈凡被他的突如其来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时巴金走过来笑道,“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荣宝斋的侯经理,也是荣宝斋掌舵人。”
随后介绍陈凡,“这是陈凡,我们作协最年轻的会员,等下个月全国作协复建,增选会员时,也将会是最年轻的全国会员。”
陈凡在一旁咧着嘴呵呵直笑,巴老都明说了,那入会就稳了呗。
侯经理一听,不禁有些失望,“这么好的书法,怎么能去写书呢?”
随即满眼期望看着陈凡,“来我们荣宝斋搞书画吧!”
巴老顿时笑骂道,“好你的老侯,我给你介绍认识,你就这么挖我的人?”
陈凡凑空赶紧说道,“感谢侯经理厚爱,只是我志不在此,让您错爱了。”
侯经理见陈凡态度坚决,只能连连惋惜叹气,“浪费人才、浪费人才啊!”
启功等几位书法大师也颇为惋惜,经过十几年的断层,老一辈的渐渐老去,而新一辈的还没起来,他们也希望能有个后起之秀来承前启后、推动书画发展。
想到这里,他们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巴金对这个年轻人如此厚爱。
何止书画界,这文学界不也一样么?!
或者应该说,整个文艺界,都是如此啊!
幽幽叹了口气,启功突然问道,“小陈同志,你国画水平如何?”
陈凡眨眨眼,“尚可。”
尚可?
十几位大佬立刻满脸希冀地让开位置,陈凡终于再次站在书画桌前。
陈凡提起毛笔,略作沉吟,笔尖便落于纸上。
片刻后,一株莲花便跃然成形。
启功走到书画桌前,仔细看着这幅画,片刻后,他直起腰来,满脸郑重地说道,“这画的不是凡莲,而是仙莲。”
王雪涛走近轻轻点头,“此莲无水,着于虚空,意境似远似近,却又仿佛充斥寰宇,确实画出仙莲的韵味。”
随即抬头看着陈凡,“可有什么讲究?”
陈凡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是重新落笔,在角落里题了一行字。
“万古青天一株莲”。
几位书画家几乎同时吸气,其中一位脱口而出,“好气魄!”
启功目不转睛看着画作,“不着颜色,只以墨染,却能画出如此意境,已经远胜于‘出淤泥而不染’的常意。”
他缓缓抬起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陈凡放下毛笔,轻声笑道,“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这时何青生走过来,眉头微微皱起,眼里有几分难色,他深深看了看这幅画,小声说道,“画是好画,可是,画仙莲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对啊,大风天刚过,就敢画仙莲?
要不在下面添点水?再把那行字抹了?
就在大家有些为难的时候,张玄松突然说道,“没事,这小子是我徒弟,以后要当几天道士的,老政委都已经批准了,别说画一株莲花,就是画玉皇大帝都没事。”
道士?
十几双眼睛看向陈凡,一个个都不知道该给什么表情?
不过,道士画仙莲倒是天经地义哈。
于是现场气氛为之一松。
随后何青生很好奇地问道,“张同志,您老政委是谁啊?”
张玄松淡定地说道,“老政委就是谁谁谁咯。”
林远祥和李尚德分坐左右,平淡得就好像在说咱家村长是谁一样。
现场再次鸦雀无声。
就连带他们进来的巴金也眼神复杂起来。
一群人看看他们三位,再看看陈凡。
原以为是个有才华的普通作家,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背景。
得,这是钦定道士,谁也甭抢。
他爱咋咋地!
尽管如此,一群人还是一拥而上。
人抢不走,请陈凡留下墨宝总可以吧。
就画那种别人不能画的!
侯经理此时也全力配合,拿出荣宝斋珍藏的国画颜料,免费给陈凡使用。
陈凡也是来者不拒,扑在书画桌上挥毫泼墨。
正好他书画等级上去以后,还没机会画这种色彩国画,现在就当是亲身体验了。
一个多小时后,四人从荣宝斋出来,依然空着手。
买的36幅画,在林远祥付过钱之后,会有熟人送上门。一起送过去的,还有刚才那些大佬留下的墨宝。
侯经理会安排人免费装裱,到时候再跟那些画一起送过去。
陈凡表示一点便宜都没占,自己是一换一换回来的。倒是三位师父每人都白赚了十几幅字画。
羡慕。
一路往回走,林远祥的兴奋劲还没过去,看着陈凡问道,“现在去哪里?”
没想到、没想到啊,陪着徒弟出来逛街,竟然能遇到那么多作家和书画家,嘿,回头等人家专门给自己的书画作品到手,一定要多请战友到家里来坐坐,让他们看看,什么是文化人!
谁要是再敢说咱是大老粗,就拿启功的字、王雪涛的画、巴金的赠言砸他!
志得意满之余,再转头看看两个老伙计,好嘛,都还余味无穷,没回过神来呢。
直到陈凡的声音响起,“去同仁堂看看吧,哎,师父,同仁堂的药贵么?”
林远祥回过神来,惊讶地看了看他,“没事你买药干什么?”
陈凡,“买了备用啊,同仁堂的药可不是一般的药店能比的,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紫雪散、局方至宝丸这些可都是各有妙用的好药,买点备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呢。”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另外我还想买点虎骨泡酒。”
他转头看向林远祥,笑道,“我有个方子,用虎骨做主药,搭配十几味药材泡酒,能滋阴壮阳强筋健骨,非常适合练武之人,回头买了药,我给你们泡一缸留着喝。”
林远祥呵呵笑了两声,“你倒是个有孝心的,可惜,虎骨太贵,而且量少,不好买,也买不起哦。”
陈凡眨眨眼,“虎骨很贵吗?”
张玄松在一旁说道,“哼哼,一张虎皮拿到国外能卖两三千美元,一副虎骨也能卖几百美元,你说同仁堂有没有便宜虎骨给你买?!”
陈凡脸色一垮,为什么别人回到年代都能买到便宜的虎骨虎皮,我就买不到?
这时李师父突然说道,“便宜的倒也有,而且还更好。”
陈凡转头看向他,“哪里有?”
李尚德嘿嘿一笑,“长白山就有啊,你要是能弄到狩猎证,自己去打一只老虎回来,一分钱不花,还能卖了换钱。”
自己去打?
陈凡眼珠一转,想到明天就要去长春,不禁轻轻点头,“倒也可以啊。”
第533章 哪里有老虎
京城开往长春的159次火车上,陈凡裹着被子睡得正香,忽然感觉到一股寒气,便将被子紧了紧。
过了几秒,他感觉有点不对劲,猛地睁开眼,挑起窗帘往外看,只见窗外是一片连夜色都遮不住的雪白,灯光笼罩处,还有雪花飘舞,便知道已经到了东北。
京城都开始迎接春风了,这里还在下雪。
抬起手撸起袖子,手表显示已经是凌晨5点,离火车到站还有两个小时。
如果不晚点的话!
反正已经醒了,他索性掀开被子起床,此时其他铺位上的人都还在熟睡。
一机部给的待遇还不错,十几位专家,加上杨厂长他们,全都是买的软卧票,加上几个行政人员,这节车厢他们就占了一半。
坐火车和坐轮船一样,硬座、硬卧和软卧都要按级别分配,普通人一般只能买硬座,小干部或年纪大、有较严重病患的人拿着证明信可以买硬卧,或者找大单位的熟人走走关系,也能买到硬卧票。
软卧票就不是一般的人能买到的了,就跟飞机票、轮船的一等舱一样,不仅需要单位证明,更需要本身级别达标,像陈凡这种副处,才堪堪达到软卧级别,只能自己坐,不能带人。
但是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歪果仁。
(70年代火车软卧车厢)
火车软卧车厢和涉外宾馆类似,都是遇见歪果仁概率最高的地方。
倒不是因为别的,就和现在的小胖家差不多,主要是希望外宾能多消费,这样才能留下更多的外汇。
此时这节车厢的另一半,就是被一群外国游客所占据。
只不过有旅行社的干事跟着他们,为避免麻烦,几乎没人和他们交流。
这时候大家都没醒,车厢里漆黑一片,只有火车咔嚓咔嚓行驶的声音。
陈凡拿着牙刷毛巾到装潢华丽的软卧厕所解决卫生问题,随后揣着手手,往前面走去。
餐车一般在硬座和硬卧车厢相连的地方,通常为9号车厢,在连接处还有铁路职工看守,前面的人进不来,后面的卧铺乘客则凭票通行。
陈凡穿过几节硬卧车厢,走到餐车连接处,晃了一下自己的铺位牌,掏出烟递过去一支,又掏出打火机点燃,抽了一口,说道,“这都2月11了,还这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