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59节

  李主任立刻眼睛发直,随后两耳封闭、眼神涣散、神游物外。

  我看不见、我听不见、我看不见、我听不见……

  咦,听说许将军以前当过和尚,莫非这位老同志以前是个道士?

  组织内果然人才济济啊!

  就在他神游物外的时候,突然感觉好像有人在叫自己。

  陈凡,“李主任、李主任……?”

  一连叫了两三声,他才看见李主任回过神来,“啊?怎么啦?”

  陈凡神情自若地笑道,“是这样,我们想看看现场,再决定买哪一个,可以吗?”

  李主任连连点头,“当然可以,我带你们过去。”

  随即连东西都不收拾,扯着嗓子便喊,“小王、小王。”

  一个年轻人赶紧跑进来,稍息立正站好,“李主任,我在。”

  李主任,“叫司机班准备,我要送几位老同志出去看房。”

  小王立刻点头,“是。”

  说完转身便往外跑。

  李主任看见陈凡略带惊讶的眼神,赶紧咧嘴笑了笑。

  哼哼,谁还不是个领导!

  接着整理一下衣服,将挂在一旁的大衣穿好,伸手往外示意了一下,“请。”

  便抬头挺胸跟在几人后头走了出去。

  坐着小拉达看房,效率还挺高。

  先去第一个院子,后海旁的大花园。

  这是一片靠“海”的地方,有一圈院墙围着,通过一个铁栅门出入,门口就开在后海边上,妥妥的海景房。

  隔海相望的便是大藏龙华寺。

  张玄松一看就不喜欢,“对面是个和尚庙,这怎么建道观?不要不要。”

  陈凡还在院子里转,这个大院面积真不小,只是形状不是十分规整,略微呈弧形。在院子南端有几座房子,其他地方都是泥土平地,看上去跟农村的大场坪似的,地面还有车轮轧过的痕迹。

  东西不多,也不像四合院还有几进,一眼就看到底,正好也听见张玄松的声音,他便走过来说道,“不喜欢就去看下一个呗。”

  乐春坊的院子太小,已经被张玄松抛弃,便略过不看。

  车子直接开到北海旁、景山下。

  李主任亲自拿钥匙开门,走进一座院子。

  这里跟刚才去过的花园相比,又是另一个极端。

  进门一条道,两旁是一整排青砖青瓦的库房,满满当当,都没有多少空地。

  只不过正如李主任所说,这些房子的房梁、墙壁都已经变形,除非肯花大价钱加固或重建,否则这地方是不能用了。

  张玄松撑着拐杖,从头走到尾,还绕到库房后面的巷子里去看了一圈。

  再看看东边的景山,又往西望了望,嗯,被院墙挡着看不见东西。

  随后转过身,对着一只跟在他身后的陈凡说道,“这里比那里好,形状规整,地方也不错,南边是皇城,东边有靠山,西边有活水,是个藏风聚气的好地方。就这儿了吧。”

  陈凡嘴角微抽,说好的让我定呢?

  张玄松似乎看出来他在想什么,当即说道,“你来定,这里行不行?”

  陈凡嘴角微抽,“行。”

  “好。”

  张玄松转身看向李主任,“小李,就要这个,1万5。”

  李主任脸上刚挂起笑容,听到这话不禁一愣,“老同志,这里只要1万2啊。”

  张玄松哼哼两声,“我可不要什么最低价,本来让我儿子带着过来找伱,就已经坏了规矩,哪还能压价?

  你都说了,这钱是要拿去修缮房屋、给人分配房子的,我能省这个钱?我说的,1万5,就这么定了。”

  李主任顿时满脸激动,上前两步紧紧握住他的右手,“不愧是老同志,就是高风亮节。成交!”

  随即说道,“我们城建委有建筑公司,都是一个单位的,您要改成什么样子,跟我说,我去找建筑公司,保证给您保质保量、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他没敢提价格优惠这几个字,反正跟这种老同志做生意,肯定不会亏。

  当然也不敢坑人,他可承担不了这个后果。

  见李主任这么激动,张玄松不禁眨眨眼,“呃,好意就多谢了,不过暂时还不打算改,等以后再说。”

  李主任也眨眨眼,再想到刚才他们口中的“朝阳观”,瞬间心中了然,便赶紧点头,“明白明白,回头您什么要改造,还来找我,我一定服务到位。”

  达成意向,接下来便要去办手续。

  回到房管局,李主任亲自准备资料办手续。

  陈凡坐在木条沙发上,取下挎着的帆布包,揭开袋盖,直接提着底部倒出来。

  一扎扎的钞票散落在茶几上,吓了李主任一大跳。

  陈凡将钞票一摞摞码好,一扎就是一千块,这里整整有36扎。

  张玄松在一旁喝着茶,撇着嘴说道,“亏你说得那么吓人,害得我把所有存款都取出来,结果一半都没用上。”

  林远祥也深以为然地点头,“我连存折都带了,就怕你钱不够,结果也没用上。”

  李尚德咧着嘴呵呵直笑,“不是小陈说得夸张,是你们太有钱了。我那小院子才值多少?再怎么喊价也到不了一千,你买个院子花了15000,那才叫吓人。”

  陈凡嘴角微抽,数出一万块,又装进包里,随即将茶几上的两万六分成两堆,抬起头说道,“李主任,麻烦您顺便把后海旁的那个院子也办一下手续,我要了。”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所有人都齐齐看向他。

  李主任目光呆滞,“你、你要了?”

  陈凡很认真地点头,“对,我要了,您不是说1万吗,那肯定是压了价,我这儿给您一万一。”

  说话的时候还瞟了一眼张玄松,似乎在说,看看,就因为您,我多花了一千。

  不过说真的,如果没有张玄松在,就那么大的院子,还有8间大屋,人家开个一万五都不过分,总的来说,还是他赚。

  张玄松先是一愣,“你买这么大的院子干嘛?”

  陈凡咧嘴笑了笑,“我自己留着用。”

  这话一出,几个人眼睛都直了。

  你家多少人呐,买这么大的院子?

  林远祥更是问道,“你以后就定居京城了?”

  陈凡干咳一声,搬出自己早就想好的理由,“这院子也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比如卢家湾、云湖棉纺厂、机械厂这些单位,以后可能会在京城有些业务,回头直接在那里建个小楼,也省了找地方的功夫。”

  在京城有业务?

  三位老爷子面无表情,那两个什么厂也就罢了,企业单位在京城开设办事处的也不少,主要还是为了加强与领导单位的联系。

  可你一个生产队,开个什么办事处?

  不过他们也没多说什么,反正有个理由就行。

  至于李主任,早就扎着脑袋多拿一份资料办手续。

  在秘书小王的奔跑下,没多久便完成房产过户,两张新的房契新鲜出炉。

  户主都是陈凡!

  用张玄松的话来说,反正以后他是朝阳观的观主,房契当然要写他的名字。

  回头等道观重开之日,将朝阳观建起来,再把房契转移做观产也不迟。

  至于另一张,自然是陈凡的私产。

  两套院子在手,即日起,他也是京城的大户!

  陈凡将两张房契收好,对着张玄松说道,“您别这样看我,这钱算我借您的,回家就还您。”

  张玄松顿时松了口气,“咳咳,本来你是我关门弟子,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以后建新观要钱,……”

  然后小声问道,“你真有这么多钱?”

  陈凡嘴角微抽,不想理他,转头看向李主任,“主任,我那院子要改造一下,请问手续怎么办?”

  李主任走到茶几旁坐下,笑道,“这个简单,您只需要告诉我怎么改,再准备好钱,其他的我来负责解决。”

  他说着看了看三位老伯,“有了这笔款子,能够帮助区里解决许多问题,我来解决一些后续事宜,也是应该的。”

  刚才陈凡倒出来的钞票让他有些眼热,可惜现在还不能建道观,否则他真有心给建筑公司拉个大单回来。

  现在没有大单,弄个小单也不错。

  张玄松对李主任的表态不可置否,他是严守原则,却不是老古董,只要陈凡给钱,请他们帮忙又如何。

  陈凡笑道,“那就多谢李主任了。明天我会把房子设计图送过来,到时候再请您找人评估一下,看看要多少钱,还有能不能施工。”

  李主任连连点头,“可以可以,没问题。”

  陈凡又说道,“另一个,就是不知道这个建设材料要怎么解决?”

  李主任笑道,“这个您放心,建筑公司是专业干这个的,他们可以提供材料。包工、包料全都包。”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其实,如果您不是一定要求用新材料,我们可以给您把建筑成本降低许多,而且质量还比普通砖瓦更好。”

  陈凡有些不解,“您是说旧砖?”

  李主任哈哈笑了笑,说道,“我说的是城砖。”

第527章 大家都一样?

  城砖,便是组成京城城墙的大青砖。

  标准的老北京城砖尺寸,每块砖长约48厘米、宽约24厘米、厚度约为13厘米,重量都在24公斤左右,比建普通民居的青砖要大好几倍。

  什么?老砖头质量行不行?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下次别问!

  古代筑城墙的城砖都自带“溯源码”,这些砖头在制作过程中,每一批都会有几块刻着详细的铭文,记录了制作这些砖头的各级责任人的姓名、职务以及生产年份等信息。

  质量差的,后果很严重!

  所以在严格的质量管控下,这种城砖比普通的石头还硬。

  城砖不仅质地坚硬,还具有保湿、耐火、防水等优点,是古代最好的砖石建筑材料,尤其是筑造城墙的首选,能够保持几百年甚至千年不朽。

  若不是当年拆了,哪里轮得到给陈凡建房!

  不过现在嘛,这东西还真不稀罕,好多老京城人家里都有,区别只在多多少少的问题。

  对于老百姓来说,当年拆墙的时候,这种大城砖到处都是,他们是能拉多少拉多少,好多都用来搭偏房了。……因为大青砖尺寸过大,还经常被嫌弃占地方太多,于是常用作打地基,砌墙还是用红砖。

首节 上一节 45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