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439节

  大佬让你写字是看得起你,肯定不会是故意骗字帖的啦。

  行书完了,不出意外又写了一张篆书、一张隶书。

  五种字体到手,内容还各不相同,巴老这才满意地点头微……嘴都合不拢了,应该是大笑吧?只是没有出声而已。

  笑了好一会儿,巴老才反应过来,“诶,怎么没有落款和印章呢?”

  说完又将字重新摊在桌子上,还从抽屉里翻出自己珍藏的印泥,“来来来,补上补上。”

  陈凡照旧乖乖听话,一一题了落款,又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印章,嗯,就是卢四爷送他的那块田黄石,然后他自己刻的,在印泥上摁了一下,再给几张字盖上印。

  总算是齐活了。

  巴老将5张字平摊在桌子上,后退几步双手紧握,此时眼里再没有别的东西……和人。

  姜甜甜双手吊着巴老的手书,眼睛直愣愣地看向陈凡,眼里也没有别的东西和人。

  陈凡慢条斯理地将印章收好,看到她的眼神,很无辜地耸了耸肩。

  书法这种事没办法藏的,总不可能故意把字写得很难看吧,那样很容易穿帮的啊。

  过了许久,巴老总算回过神来,他先看清楚纸上的字,心里暗暗点头,顿了两秒,转头看着陈凡,“江南省没有书法家协会,你肯定没有入会吧。不过没关系,上海有,61年就有了,有不少作协会员同时也是书协的会员,明天我安排你入会。

  书协虽然级别不如作协高,但也是文联的一员,而且等文联复建之后,肯定是要成立全国书协的,到时候凭你的书法,进去肯定没有问题。

  你的书法很有艺术价值,加入书协,对你、对全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都有益处。”

  他一连串的话说出来,都没给陈凡考虑的机会。

  陈凡抿嘴微笑,倒是没有拒绝,只是在心里猜测,不知道书协有什么福利没有,否则加入没什么意义啊。

  只有一个头衔的话,又不能变现?!

  巴老当然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见他没有提出异议,这件事便定下来了。

  顿了两秒,他想了想问道,“你的书法造诣如此高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

  陈凡迟疑了一下,说道,“书法传承了几千年,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篆刻,到三国时期的飞白体,再到二王的登峰造极,这么多的先贤,早已经将书法的奥秘道尽、说透,我练书法的时候也没有别的什么特别好的经验,只是多写、多练、多临摹,写得久了,自然就稍微好一些。”

  巴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这可不是稍微好一些,我练了几十年,比你的字还差了一大截。”

  陈凡呵呵干笑,“不敢不敢。”

  巴老摆摆手,没理他的假谦虚,感慨地说道,“你说的也对,书法的奥秘,早已经在千年先贤的笔下道尽,确实没有什么更多的诀窍可以挖了。”

  说着摇了摇头,又去欣赏桌上的五幅字。

  陈凡迟疑了一下,说道,“巴老,虽然毛笔书法没有诀窍,但是我自己倒是研究了一点点硬笔书法。”

  巴老猛地回过头,眼里满是好奇,“硬笔书法?”

  他这下连欣赏书法都顾不得了,拉着陈凡走向书桌,“我还是头一回听说硬笔书法,写几个字来看看。”

  姜甜甜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陈凡无奈地坐在椅子上,接过巴老塞到手里的钢笔,在一叠白纸上写下一句话。

  “浅谈硬笔书法”。

  只是几个字而已,便让巴老和姜甜甜眼中异彩连连。

  此时姜甜甜才忽然明白妹妹的话,原来妹妹说小凡的钢笔字写得特别特别好,是这样的好法!!

  写了标题之后,陈凡见巴老还眼巴巴地看着,只能继续往下写。

  “世人说到书法,皆以为指毛笔,然世事革新、去旧推新,今人大多以钢笔书写,愚以为既然是笔,落于纸上成字,亦可称为书法。

  是以研究钢笔书写的方法,经多年研究总结,且浅谈硬笔书法的要点和写法。与传统书法一样,硬笔书法需要兼顾三要素,即笔法、结构和章法。

  其要点有‘头点高正’、‘点竖互对’、‘中直对正’……”

  6级书法技能的特点,不仅仅是字写得好,更要写得快。

  陈凡拿着大张的书法纸当草稿纸,手速更是堪比打字机,一分钟上百字,十分钟一千字,一个小时不到,便将他构思的《浅谈硬笔书法》完完整整地写了出来。

  期间还加了一次墨水。

  等他写完,还没来得及收起钢笔,巴老便已经迫不及待地将纸拿了过去。

  他先简单地看了几眼内容,再仔细琢磨纸上的字体。

  陈凡为了更直观的体现硬笔书法的特点,整篇几千字的文章,竟然用了5种字体书写,而且每一行、每个字都工工整整,从头到尾完全无需修改。

  几分钟后,巴老抬起头来,缓缓呼出一口长气,看着他问道,“这个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

  陈凡笑了笑,很自然地将钢笔揣进兜里,引得巴老眼角直抽抽。

  只是他先算计陈凡的书法作品在先,不过一支在高丽战场上得到的派克金笔而已,……好心疼啊。

  这可是王成的原型赵功臣所属部队的领导送给他的纪念品,就这么没了?自己怎么就正好抽到这支笔了呢?!

  随即便听见陈凡说道,“如果您没有在其他地方听说这个硬笔书法,那应该就只有我自己在研究这个。”

  巴老点点头,随即干咳一声,“那支笔保管好,别弄丢了。”

  陈凡微微一愣,顿时明白这支笔不简单,赶紧掏出来要还回去,却见巴老摆了摆手,“送给你了,这支笔是当年北方战场上的战利品,到你手里也算物尽其用,好好收着。”

  听到这话,陈凡只能讪讪笑了笑,重新揣进兜里。

  姜甜甜在一旁看着,忍不住低头憋笑。

  果然是到哪里都不肯定吃亏,连巴老的便宜都敢占。

  当然,陈凡还是很有分寸的,如果不是看见巴老对他印象极佳,还故意算计了几幅字,肯定会中规中矩,绝对不逾矩半步。

  等陈凡收好笔,巴老对着他说道,“你这篇文章很有出版的价值,但是投递哪本杂志都不合适,刊登在报纸上呢,字数篇幅又有点超标。”

  顿了两秒,他想了想说道,“不如这样,我给你找一家出版社,单独出一本书如何?”

  陈凡眨眨眼,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故作犹豫地说道,“可是何主席那边?”

  《江南文艺》杂志社也有自己的出版单位,若是自己的第一本书不留给“自己人”,恐怕何主席要找自己的麻烦呐。

  若不是他那眼睛眨呀眨的,巴老还真以为何青生那家伙小鸡肚肠,敢随意打压青年作家了。

  当即没好气地说道,“我给你找出版社出书,你还不乐意。说吧,想要什么条件?”

  顿了一下,又赶紧说道,“可别说稿费,这个是有规定的,死规矩,我顶多给到你千字7元,别的什么办法都没有。”

  随即又干咳一声,“那什么,最多在其他福利方面给你争取一点。”

  陈凡眨眨眼,“什么福利?”

  巴老看看他,不禁哑然失笑,“你这小年轻,稿费也没少赚,怎么就掉到钱眼里了呢?”

  本来他是不太喜欢谈钱的,但此时看见这个小家伙有点财迷的样子,不仅不反感,反而有些好笑。

  便想了想说道,“钱你就别想了,如果你要买什么东西,我可以帮你找找票证。”

  陈凡两手一拍,“如果能帮忙买一辆小吉普,那就最好不过了。”

  听到这话,巴老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还小吉普?你想什么美事呢?!”

  说着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一辆小吉普要4万块,你有这么多钱?”

  陈凡讪讪笑了笑,“其实我自己可以弄到车,也不用花多少钱,就是没有单位挂靠,若是……”

  巴老脸上笑容微收,惊讶地看了看他,“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他想了想说道,“只要你能搞来车,我可以帮你挂在作协下面,手续的问题都可以办好,归你个人使用。”

  这回陈凡也惊讶了,他只是漫天要价而已,没想到巴老竟然会真的答应。

  这时巴老又说道,“若是你弄不来,我也不亏待你,出版社还有一辆用了十几年的长江750摩托车,加个挎斗也能当小汽车用,明天你去作协开会,可以把车子开走。”

  他说着扬了扬手里写有《浅谈硬笔书法》全文的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不过这本书的出版权和出版单位,就要归我们作协所独有,你不能再给江南作协出版。”

  陈凡没脑子地点头,“行。”

  别说还有一辆摩托车,就算什么都没有,他也干不出一书二卖的事。哪怕这种事在现在也不少见。

  既然他把这个拿出来,就是打算交给巴老来帮忙出版。

  这时候没有稿费没关系,反正他后面还有一连串的字帖等着发布,回头等可以挂靠办自己出版社的时候,有了巴老的关系,多少钱赚不回来?!

  反倒是这辆摩托车,还真是意外之喜,而且另外还有一辆小汽车的挂靠牌照承诺。……别的作者也是发书,同样的稿费,他们有这样的待遇吗?!

  这不是赚大了是什么?!

  巴老见陈凡笑的像个傻子,自己也在暗暗偷笑。

  他有一种预感,这种破天荒的硬笔书法,一经出版发布,绝对会在全国掀起练习硬笔书法的热潮。

  这一波,自己单位稳赚!

  至于给陈凡如此优厚的条件,不过是顺手为之,方便拉拢罢了。

  毕竟这么优秀的小伙子是人家的,若是不多给点,以后还怎么要呢?!

第514章 初体验

  从巴老家里出来,姜甜甜将装有巴老手书的画筒抱在怀里。

  这个画筒自然也是陈凡顺来的,理由是怕弄褶了巴老的书法。

  然后这个画筒上有林风眠的款识,应该是他以前用过的。

  若是不认识林风眠,他还有几个学生,名字叫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

  若是也不认识这几位,那他还有个粉丝学生叫艾青。

  就是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那位诗人。

  艾青在杭州西湖艺术学院学习的时候,林风眠便是校长,也是他怂恿并支持艾青去巴黎学画。……结果艾青在法国移情别恋上了现代诗,后来写诗比画画还出名。

  本来陈凡还盯上了巴老客厅里挂着的林风眠作品《鹭鸶图》,可惜上面有“巴金先生正画,一九六四年沪”的提款。

  据说林风眠画画从不落款,只在周公去世时,画了一幅画,落款“敬献给周公。风眠”。而客厅里的那副画却有款,可见他与巴老的交情。

  陈凡便没好意思下手。

  不过没关系,整個国内文艺界,再没有哪位像巴老这样,拥有那么多立场迥异却情感坚定的朋友,朋友之间互赠作品很正常,所以只要经常过去走动走动,机会多得是!

  还不要钱。

  姜甜甜抱着画筒,此时她脑子里想着的却不是巴老真迹,而是陈凡那几十篇小说的手稿。

  等坐上自行车后座,她试探着问道,“小凡,你以前写小说的手稿,巴老他们都没有见过吗?”

  咳咳,这句只是引子,其实那些手稿在哪里,她心里门清。

  陈凡还盘算着巴老客厅墙上的那些画,想着自家房子墙上太空,明天去作协参加交流会的时候,是不是讨几幅作品挂上?

  别以为写书的跟画画的没关系,这年头你要是不会几手书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所以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和作协的会员重叠比例非常高。

  那么找作协会员求几幅字画,岂不是很正常?!

  此时听到姜甜甜的话,便随口说道,“我寄出去的都是誊抄版,原来的手稿都在卢家湾书房里放着呢。”

  说完之后,他忽然反应过来,“你问这个干啥?”

  姜甜甜躲在他背后,俏脸微红,“就、就是想借一下你的手稿,临摹练习硬笔书法。”

首节 上一节 43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