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365节

  当即一个闪身上了墙头,对着两只猫喵喵叫了几声,随即跃上树枝,闪了几下就消失不见。

  两只猫顿时怒火冲天,你个小不点还敢主动挑事?当即毫不犹豫跟了上去。

  主人只说不许在院子里放肆,可没说外面也不行。前天就看这只猫不顺眼了,今天非得给它点厉害瞧瞧不可!

  陈凡理都没理三只猫,和两人打过招呼,“新年好新年好。”

  随即从姜甜甜手上接过网袋,领着她们往里走,“要我说,你们就该去跟叔叔阿姨一起过元旦,我一个人怎么都行。”

  姜甜甜跟着他身后进门,摘下脖子上的围巾,笑道,“我们都在这里,哪能让你一个人过节。”

  姜丽丽也笑道,“我们上午在这边,下午再回家,也一样的。”

  陈凡在地委有了家,自然不会瞒着她们,来这里的当天晚上他就去了她们住的地方,告诉新家的地址。

  第二天两姐妹下了班就找上门来,还因为陈凡在厂里忙活、在门口等了好久。

  又正好马上就要过元旦了,她们知道陈凡自己一个人在这边,就说要过来陪他过节。

  要不是因为这个,陈凡现在还在厂里拼零件呢。

第451章 优先权

  陈凡将她们领进书房,随手将东西放到角落,请她们到沙发上坐下。

  这才转过身好奇地问道,“你们可以回家了?”

  姜丽丽调来地委也有一段时间,可是她父母家却一次都没去过,每到周末都是姜恒和沈雪怡去她们住的地方团聚,就是担心惹来麻烦。

  今天怎么不怕了呢?

  听到陈凡的话,两姐妹第一时间都没有说话。

  姜甜甜看了一眼突然有些激动的妹妹,默默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张报纸,抬起头时,已经红了眼眶,站起来说道,“小凡,除了谢谢,我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所以我只能说,谢谢你。”

  姜丽丽这时也控制好情绪,跟着姐姐走过来,对着陈凡笑道,“小凡,谢谢。”

  陈凡将两杯茶端过去放到茶几上,掏出手绢递给她,“怎么还哭了呢?”

  见姜甜甜将报纸递给自己,他顺手接过去,打开来看了看。

  这是一份今天出版的云湖日报,而且是头版和底版的那张。正面是头版、反面是底版,其他版面的报纸都被这张纸夹着。

  就在头版下半截,他一眼就看到自己写的那篇文章。

  《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落实李先生的干部政策》

  下面还有个副标题,“尽快清查过往案件,还无辜之人一个清白”。

  这是那天朱公安来找陈凡,告诉了他的“身世”之后,陈凡当时提出的一个想法。

  朱公安回头就将这件事上报,引起云湖地委的高度重视。

  以陈凡现在的名气,他的文章根本封不住。

  他们能管的只有云湖地区的报刊,而陈凡却可以直接给省报投稿,甚至如果投给二流报纸和光明日报这样的大报,人家也会认真审稿对待。

  更别说这个主题非常切合上级要求,尤其是立意建立在二流报纸11月27日发表的文章上,不被采用的可能性极低。

  至于说服陈凡不要写这样的文章?他们也考虑过这個问题。

  只是地委领导和地区专员商量过之后,觉得如果处理得当,这件事不仅不会成为负面,反而是一次机会。

  要知道现在有很多老领导也正等着调查组过去呢,如果他们能借这股东风,推动调查加速,绝对能收获很大一波人情。

  而且陈凡在其中的作用还必不可少。

  如果只是他们自己操作,那是属于本职工作,而且影响范围只在云湖地区,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肯定会挨批评。

  而陈凡参与进来,就可以将影响力扩散到全省、甚至全国大部分地区。

  他们作为推动者,只要让调查组的成立时间放在文章见报之前,就能变劣势为优势,突出地委的作用和影响力。

  当然,其中的节点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就会变成失职。

  总的来说,只要操作到位,利大于弊。

  他们商量好之后,发现陈凡已经到了机械厂,便通过杨厂长带话,希望陈凡能够把稿件交给他们,他们保证只要文章没有大问题,就一字不改、安排在1月1日的云湖日报上发表,并向省报推荐。

  陈凡一想也行,既然地委是这种配合的态度,那就卖一次人情。

  反正他已经把姜家父母的事作为私货夹带在里面,只要文章见报,那么无论地委的工作推进怎么样,姜恒和沈雪怡绝对在第一批被调查的名单之内。

  如此一来,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姜甜甜此时也控制好情绪,除了眼眶还有几根红丝,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

  她看着陈凡轻声说道,“昨天我爸妈突然过来找我们,说前两天地委要求所有部门都要成立专项调查组,轻工处的调查组当天就组建完成,统计了全地区下属单位的相关情况,棉纺厂就是他们深入调查的第一家单位。

  昨天调查组就开始工作,他们到了棉纺厂之后,处理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我爸妈的事情。

  他们当天就查明了所有事实,……”

  姜甜甜说着,声音突然有些哽咽,情不自禁地低下了头。

  姜丽丽赶紧挽着她的手,转头看向陈凡,继续说道,“我爸妈他们没事了,所有的污点档案都会撤销,我们家……”

  说到这里,她也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陈凡抿着嘴缓缓点头,轻声笑道,“好啊,没事了就好。”

  他将报纸放到茶几上,转身从柜子里拿了一块手绢递给姜甜甜,“没事了应该开心嘛,来,擦擦。”

  姜甜甜接过手绢,再看看妹妹手里的那块,不禁脸色飞红。

  这是第几块手绢了?

  对哦,我自己包里有手绢,为什么要用他的?

  可是她接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擦了脸,自然不好再还回去,便强行镇定下来,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挤出几分笑容,“对,是应该开心。”

  她做了个深呼吸,正要说话,这时候姜丽丽也调整好情绪,笑着说道,“本来昨天晚上我们还以为是运气好,终于轮到我们家了。”

  她转头看了看姜甜甜,又转回头来,对着陈凡笑道,“直到今天早上,我们看到这份报纸,我姐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件事是你在帮忙。”

  陈凡赶紧摆手,“哪有,我就是写了篇文章而已。”

  姜甜甜抿了抿嘴,目光正视着他,“你不用隐瞒,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巧合,如果不是你写的这篇文章,绝对不会这么快成立调查组,我们家也不会是这次第一批被翻案的人!”

  姜丽丽也连连点头,“而且连江南日报也刊载了,全省的人都知道你写了这篇文章,如果不是这样,地委也不会反应那么快。他们一定是提前得到消息,才会在前天成了调查组。”

  看着两姐妹笃定的眼神,陈凡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虽然他的目的是为姜家父母翻案,可这件事的内情,他确实不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奇怪两姐妹为什么会选择回家。

  算了,这些小事都无关紧要,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

  等她们情绪平复,陈凡让两人在这里先休息会儿,自己去后面准备午饭。

  结果两姐妹都不肯坐着,跟着他到了厨房,非得一起帮忙。

  陈凡也不推辞。

  以前在卢家湾,姜丽丽就经常和他打配合,她负责准备材料,陈凡负责做饭,连人都养胖了一圈。

  反倒现在来了地委,好像又瘦了一点点。

  陈凡知道她们今天会来,昨天就已经买好菜。

  此时他一手抓着鸡子,一手拔掉一大块毛,操起菜刀手起刀落,将鸡血滴到碗里。

  转头看着姜丽丽,咂咂嘴说道,“你们教育处的伙食不行啊,都瘦了。”

  姜丽丽放下鱼,抬起胳膊摁了摁脸,“有吗?感觉一样啊。”

  姜甜甜正在一旁摘菜,抬起头看着妹妹,笑道,“比刚从卢家湾回来的时候是瘦了一点,不过不多,和你认识小凡之前比,就要好多了。”

  姜丽丽轻轻吐了吐舌尖,低下头不敢说话。

  遇到小凡前,和遇到小凡后,肯定不能比。

  以前连饭都不敢多吃,生怕粮食不够,也不敢吃肉,只在姐姐来看的时候,菜碗里才有点肉。

  遇到小凡后,一日三餐就没有不见荤腥的时候。

  连早餐都要放油,正餐更是丰盛得很,每天不是鱼就是肉。

  而且陈凡朋友多,张连长、安干部、杨队长他们经常过来找他喝酒,每次喝酒都是做一大桌宴席,陈凡还特意给她们留一份一模一样的菜,天天这么吃着,不长肉才怪呢。

  还好她不是易胖体质,只是稍微显得圆润了些,倒也算不得胖。

  等来了地委,因为嘴被陈凡养刁了,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又瘦了一点点。

  想到以前的日子,姜丽丽嘴角不自觉地浮现一抹笑意。

  姜甜甜在她对面,将她看个清清楚楚,再瞟了一眼给鸡子泡热汤的陈凡,情不自禁的抿了抿嘴,又迅速低下头去。

  陈凡给鸡子脱光衣服,举起来看了看,“清洁溜溜,完美!”

  正满腹心思的姜甜甜一听这话,本能地转头看去,顿时噗呲一下笑出声来。

  连杀个鸡都能逗趣,太有意思了。

  可下一秒她又反应过来,赶紧干咳一声,对着站起身的陈凡说道,“对了,有个事要跟伱说一下。”

  陈凡停下脚步看着她,“什么事?”

  这时姜丽丽也反应过来,立刻说道,“哦,是高考录取的事,卢家湾有没有报师范学校或农业学校的?”

  陈凡眨眨眼想了想,点头说道,“有,有4个女生、两个男生报了师范,原来的12个兽医,倒是有8个选择继续读兽医。”

  虽然兽医学的医,却属于农业类,是农学下面的一个分支。

  顿了一下,他问道,“怎么啦?”

  姜丽丽却看向姐姐。

  姜甜甜便顺势说道,“昨天开会,我听左主任说四大类学校有优先提档权,其中就有师范和农业。”

  (另外两个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还有一个好像是医学,也不确定。-_-||)

  陈凡呆呆地看着她,连手里的鸡都忘了放下,“优先提档权?啥意思?”

  姜甜甜解释道,“意思是说,只要考生填报的专业中有这类院校,而且分数达到标准线,这些院校就有权力优先挑选录取,而不是按照志愿顺序投档。”

  陈凡不禁瞪大眼睛,“还能这样?”

  我第一志愿报个北大、第二志愿报清华,完了第三志愿报江南师大,结果我考了个全省第一,北大和清华的招生办还没看到我的档案,就被师大给提走了?!

  还能这样?

  姜甜甜抿抿嘴,“他们报的都不是第一志愿吗?”

  陈凡歪着头想了想,“有几个是,有几个不是,不是的那几个,好像第一志愿都是江南大学。”

  姜甜甜,“那如果要保证他们被第一志愿录取,就要提前做准备了。”

  做什么准备?

  找人呗!

首节 上一节 36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