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安全嗖地一下蹦起来,拍着手哈哈大笑,“好好好,这个好!”
张文良则满脸通红,羞愤地照着陈凡就一头撞了过去,“胡说什么呢、败坏人家清誉……”
陈凡淡定地转身就跑,却不是往门口冲,而是直接冲向围墙,三两步便连蹬带爬攀上墙头,还有闲心转头去看张文良,笑道,“放心,提亲礼就交给我了,一定帮你准备好。”
张文良跳起来打人,“你还说。”
可惜没打到。
陈凡早已跳下墙头,不一会儿,便骑着小母马嘚哒嘚哒地离开。
大队部办公室里,杨书记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那脸色别提有多难看。
肖烈文哈哈大笑,“哎呀,没想到啊没想到,戳破窗户纸的,竟然是小陈。”
叶树宝抽着自卷烟,嘿嘿笑道,“他们两个年纪也够大的,是时候把亲事给办了。”
杨书记冷哼一声,“连说声喜欢都不敢,一点出息都没有。”
张队长死劲憋着笑,说道,“要不是你非得让三虎自己说,还不许我们提醒他,至于等到现在吗?他小子别的什么都好,就是脸皮太薄……”
杨书记打断他的话,“他脸皮薄?脸皮薄还敢到处惹是生非、敢一个人骑着车去外地推销?我看他就是没出息。”
肖烈文好不容易忍住笑,喘了口气,说道,“没出息你能等他好几年?不早就请媒人把兴秀嫁出去了!”
随后笑道,“现在这样也挺好,让小陈给他捅破窗户纸,这回总不能再逃了吧。”
叶树宝咂咂嘴,用下巴点了一下,“看看,已经逃了。”
几人转头看去,院子里只剩下安全一个人在狂笑,至于张文良,早已经没了踪影。
……
陈凡骑着马回到家里,几个女生已经将楼上楼下的卫生打扫完,还给滚滚一家熊补充了竹子。
至于其他牲口,离开这一两天,除了两头猪需要请人帮忙煮猪食喂一下、再给那群鸡子撒点饲料,两匹马和两只羊都能自己取草料吃,完全不用人打招呼。
至于燕隼和八两,那更是在放养。
蛇?
这大冬天的,谁家的蛇不在洞里睡大觉啊?!
陈凡到了屋前,自有杨菊去给小母马卸下马鞍、牵着它回马厩。
他自己则换好棉布鞋,一溜烟跑上楼,翻找嘎斯69的资料。
说到这个年代的进口汽车,可能最多人知道的就是伏尔加。
而嘎斯69便和伏尔加同出一门,出自高尔基汽车厂。只不过伏尔加是轿车,嘎斯69是越野车。
这款越野车几乎贯穿了5、6、7三个时代,直到212大规模量产,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退出的原因还不是因为质量不行,而是因为关系不行。
时至今日,在蒙古一带还能经常看见这款车,可见寿命力之长。
而且嘎斯69跟212之间也有很深厚的关系,如果算起来,嘎斯69可以算是212的爷爷。
很多人都以为我国第一款自制越野车是BJ212,其实不然。
早在212诞生之前,原456机械厂,也就是今天的长安汽车,就已经参考丰田生产的美国JEEP M38A1(CJ-5),生产出“长江46型吉普车”。
只不过后来根据上级要求,456机械厂停止生产,并将所有的技术资料交给了北汽工厂,配合他们完成“新型自主越野车”的任务。
北汽就是参考了“嘎斯69”和“长江46型吉普车”,又以嘎斯为主,才研制出BJ212越野车。他们中间隔了一个长江46,就当爷爷论了。
嘎斯69有两个特点,是绝大部分越野车都不具备的。
首先就是它的发动机。
嘎斯69的发动机,用的是嘎斯51轻型卡车的发动机,出口的型号更升一级,安装的是压缩比6.5、气缸容积2.43升的直列四缸发动机,3800转时、功率62马力,满载的情况下,还能挂一辆拖车,轻易拉动半吨的货物。
(嘎斯69民用版,车头和卡车头一样)
第二个特点,就是这款车的底盘,后来被用作制造2P26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所以这款车的越野性能毋庸置疑,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的路况,再没有什么比一辆擅长越野的车更合用的。
除此之外,嘎斯69还配备了当时最酷的汽车装备:电动雨刷器、暖气和特殊的启动加热器。
众所周知,老毛子那边一到冬天就冷得要命,如果没点特殊的本事,汽车打不着火便是常事,而这款车却能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冰天雪地中正常启动,秘诀就在特殊的启动加热器上。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中启动发动机,只需要将方向盘一直向右转动,打开发动机舱左侧的一个小舱口,在里面放上一个点燃的喷灯,就可以同时加热油箱和水箱。
启动前,再将5升的热水倒入散热器,然后再灌满水箱,就可以正常启动。这样的启动方式非常简单,即便在野外环境也能完成。
如果说这款车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太颠了!
作为一款军用越野车,几乎没有考虑过舒适性,一旦时速达到40公里,坐在这里的人如果不拉着把手,完全没办法坐稳。
可是只有前座副驾驶有把手,后座的乘客只能听天由命。
还好这款车出了个民用版,被命名为嘎斯69A,但是改善也非常有限。
军用版的嘎斯69是两门八座,前面两个座位,后是两排竖着的长条座位,分别坐3个人,格局和陈凡的小游艇一模一样。
嘎斯69A则是四门五座,格局与普通越野车相当,也当做指挥官用车。
就这么一点区别,所以在称呼的时候,国内很多人都统一称为嘎斯69,并没有将两者进行区分。
说了半天嘎斯,是因为陈凡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伏尔加,直接将目光瞄准老式越野嘎斯69。
现在只希望杨厂长说的是民用版,这样改造的程序可以稍微少一点点。
好吧,如果按照陈凡的要求,不管是民用版还是军用版,都跟重新造车没什么区别。
换成别的单位,他还没那么大的野心,将车子全部改造一遍。
可谁让那里是机械厂呢!
别人有的工具,这里有,别人没有的工具,这里还有。
哪怕实在没有,陈凡也能用这里的设备,比如车床啥的,还有厂子里的十几位八级工,手搓一辆新车出来!
要手搓新车,自然要对这款车有足够的了解,陈凡这里的书很杂,却没有一本专业的汽修书,尤其是介绍嘎斯69车型的。
不仅他这里没有,可能全国的书店里都没有,唯有一些汽车机修厂、或者汽车驾驶学校可能会有这样的教材。
不过没关系,他记得有一本机械期刊上有对BJ212越野车的介绍,先参考一下,等明天见到实车,再见分晓。
……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两只新抓的狸猫,再次开着船去地委。
这两只猫不是准备给姜甜甜的八两,而是他昨天下午抓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看家。
虽说现在还没有开始乱,可再过一两年,那治安不就要开始乱起来了么。
而刚到手的新房子里什么保安措施都没有,他便抓了这两只猫,打算送到新房子里去看家。
本来看家用狗子最好,可惜狗子不方便找吃的。
猫就不一样了,给它们搭个猫窝,再弄个水盆,吃饭什么的都能自己解决,如果有小偷过来,战斗力比狗子还强,而且还不招人注意。
就两个字,完美!
带着提前准备好的东西,陈凡跳上自己的小木船,发动机器冲向汽车……啊不是,是地委是地委!
第446章 质疑?不存在的!
到了地委,杨厂长安排的司机果然已经等在码头。
不过他没有马上去机械厂,而是先将两只猫子丢到家里,给它们在厨房搭了个猫窝。
其实就是一个框子里面垫一层厚厚的稻草,框子和稻草都是从卢家湾带来的。又给它们留了一盆水和一碗小鱼干,算是这个月的工资,叮嘱它们好好看家、好好干活,以后奖金升职加薪都有,除了小鱼干还有小虾米。
两只狸猫都表示很满意,这种日子过得不比以前朝不保夕的强多了?
必须得好好干活、不能失业啊!
见两只猫子立刻去巡逻,陈凡满意地点点头。
忙完这些,他才坐着专车去机械厂。
机关办公楼,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工会赵主席早已经等在大厅,三人正抽着烟聊天。
杨厂长,“我已经打听清楚,小凡除了在卫生处挂职,他还是中级医师,医生岗位挂靠在第一人民医院,就是从来没去过。
卫生处那边咱们肯定撬不动,只能给他一个卫生顾问的头衔,可若是能把他这個医生岗位挪过来,这个顾问就名副其实了。”
李副厂长和杨厂长有竞争,但是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单位做大做强。
这也是当今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的共同点。
至于那种沆瀣一气把企业做垮的,得再过个大几年才会流行起来。
所以此时听到杨厂长的话,李副厂长便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个办法不错,最少对上上下下都能交代得过去,本来就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挂靠职位,调动之后对小凡也没什么影响,他应该会同意。
但是,咱们的目的并不真的是请小凡过来当卫生顾问,如你所说,他能够用大半年的时间,就推动卢家湾连上两个台阶,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咱们必须要把待遇给足,才好让他发光发热。”
说到这里,他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如果他不是老陈的孩子,咱们还没法跟他扯上关系。我听说,打他主意的人可不少。”
杨厂长神色微动,“还有别的单位在打他的主意?”
李副厂长转头看了看杨厂长和赵主席,正色说道,“棉纺厂的姜恒你们都知道吧?”
两人一起点头,杨厂长笑了笑,看着他说道,“姜恒是个人才,可惜出了事,情况和老陈差不多。只不过他的老领导还没有恢复职位,暂时还没办法帮他,但是也正在复查,估计翻案的时间也不远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心里一动,老李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他便故作怀疑地说道,“你是说姜恒知道了陈凡,想把他弄去棉纺厂?这个不可能吧,他现在自身难保,哪有时间去顾别人?”
李副厂长嘿嘿一笑,“当然不是姜恒,他现在也没那个能力。”
随即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姜恒有两个女儿,那个小的在他出事的时候,被安排去了生产队插队。”
杨厂长眨眨眼,怎么拐到他女儿身上了?
再看着李副厂长神秘微笑的样子,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她去的是卢家湾?”
李副厂长缓缓点头,笑道,“我也是因为找卫生处的熟人打听小凡的事,才意外发现,他和姜恒的两个女儿关系都很不错,就连他答应去卫生处挂职,也是为了帮姜恒的小女儿回城,才和卫生处的周科长做了交换,具体的经办人,却又是教育处的左副主任。”
云湖就这么大,只要有心人去查,不说没有查不到的东西,可但凡没有保密、有痕迹的,就经不起查。
尤其是人员调动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不住,稍加打听就能知道。
当然,那是因为李副厂长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如果换成普通人,恐怕连一个字都听不到。
李副厂长见杨厂长和赵主席若有所思,便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咱们云湖地处江南,也算是人杰地灵,可是像小凡这样年纪轻轻,就成为知名作家的却绝无仅有,更别说他在卢家湾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
所以棉纺厂新上任的宋厂长……”
不等他说下去,杨厂长便好奇地问道,“原来的那个徐主任呢?”
李副厂长还没开口,旁边的赵主席便笑道,“你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早在半年前,那个姓徐的就已经被一个姓李的副主任连累,不仅丢了职位,还被彻查、重判,早就进狱子里了。”
杨厂长满脸好奇,“什么情况?他不是有靠山吗,被连累一下就倒啦?”
李副厂长点燃一支烟,摇头叹道,“老杨啊老杨,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就算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好歹也要关注一下外面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