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南波万都听不懂,也不用来参加面试,直接回家去洗洗睡吧。
刘丹立刻弱弱地举起手,“我是1号。”
老师颇有些意外,看着她轻声问道,“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刘丹咽了咽口水,“老师您好,我的名字是刘丹,来自云湖地区孤峰县南湖公社卢家湾生产大队。”
一听这话,两位老师顿时两眼放光,齐声说道,“你就是刘丹?”
然后两人一起看向陈凡,“那伱就是陈凡了?”
陈凡瞪大眼睛,我这么有名的吗?
不过两位老师没有多说,只是笑道,“那就从刘丹开始吧。”
说完又看了一眼黄莺,轻轻点了点头,便走进会议室。
旁边的几十个考生则看着陈凡窃窃私语,还好没有指指点点,否则陈凡不介意给他们表演一下什么叫社牛。
这时才有教育处的一位办事员走过来守在门口,准备给后面的考生叫号。
会议室门关上,陈凡也不管那位守门的办事员,直接将耳朵贴在大门上。
办事员满脸无语地仰头叹了口气,随后直接转过身,当做没看见。
会议室里面,刘丹怯生生地拉开椅子,正准备入座,突然想到陈凡的交代,又赶紧后退两步,对着会议桌对面的两位老师鞠了一躬,“老师好。”
北大的梁教授刚刚坐下,看到鞠躬的刘丹,笑着点点头,“你好,请坐。”
等刘丹坐下,外贸大学的胡教授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盒子推到她面前,说道,“打开盒子,随机选择十张卡片。”
梁教授不满地瞟了他一眼,仿佛在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胡教授则微微一笑,回了他一个眼神:你们学校的?档案都没调,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梁教授翻了个白眼,决定暂时不理他这个“小人”,正脸看向刘丹。
刘丹看了两人一眼,打开小盒子,里面是一叠类似扑克牌的卡片,她将卡片摊开,从里面随意挑选了十张。
胡教授刚刚张嘴,旁边梁教授就用英文说道,“把这些卡片上的内容读一遍。”
刘丹抬起头,“哦,好的。”
随后捧着卡片,一张张地朗读。
读到第二张的时候,她就镇定下来。
不就是一点短文吗,半年前陈老师就教过的好吧,简直就是小儿科!
随着她的紧张情绪逐渐得到缓解,朗读也越来越快,一两分钟一张纸,没多久就全部读完。
胡教授立刻抬手鼓掌,“非常棒,你的英语是跟谁学的?”
刘丹还不知道现在是自由问答时间,听见胡教授的问题,便以为是随意聊天,心情愈加放松,笑着说道,“是跟陈老师学的,学了大半年呢!”
大半年?
胡教授忍不住看了看梁教授,却发现他也是满脸呆滞。
大半年就能练成这个样子,你确定是在学英文?不是在学普通话?
不过这种问题肯定不能问,那不是显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么。
梁教授便跟她聊起了家庭、生产队、还有一些生活中的杂事,等等等等。
以至于刘丹完全没发现现在是在面试。
等到最后,梁教授突然问道,“你学习英语有笔记吗?”
刘丹立刻点头,“有的。”
她刚要去摸自己的书包,手却突然顿住,讪讪笑道,“笔记在我书包里,刚才教育处的干事说不能带资料进来,就交给我同伴帮我拿着了。”
梁教授毫不迟疑指了指外面,“你去拿进来。”
刘丹立刻起身走出去,随后很快拎着一只书包进来,顺手关上门,再把资料拿出来放到梁教授面前。
梁教授翻了翻,立刻被里面工整的字迹吸引。
胡教授也赶紧凑了过来,顿时眼睛一亮,转头对着刘丹笑道,“刘丹同学,有没有想过报考我们外贸大学,我们大学是外贸部直属的唯一一所大……”
不等他说完,梁教授就一把捂住他的嘴,对着刘丹说道,“恭喜你,我现在正式宣布你被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录取,我们北大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一定……”
胡教授挣扎着拉开他的手,大声嚷道,“报新闻有什么好的,读外贸大学,可以为国家创汇、还能实现自己的……”
梁教授又将他的嘴捂住,脸色铁青地说道,“你要再敢抢人,我就跟你抢那个黄莺!”
胡教授毫不屈服,“呔,你个新闻专业要什么外语人才,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去外贸大学。”
梁教授,“呸,你再敢乱来,我就通知老王,他们外国语大学不比你们外贸大学更需要外语人才?!”
胡教授气得呼呼喘气,“你敢通知老王?你要通知他、我就、我就……”
他转头看向刘丹,一把挣脱钳制,整理了一下衣服,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小同志,你自己说,想不想报我们外贸大学呀?”
说完还瞪了梁教授一眼,“你憋说话,让人家自己选。”
梁教授蠕动几下嘴唇,不吭声了,随后满眼期待地看着刘丹。
刘丹人都看傻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喃喃说道,“我已经填了北大新闻系的志愿。”
连第二志愿都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新闻专业,怎么可能会去读外贸呢?
梁教授听到这话,立刻喜笑颜开,竖起大拇指,“明智的选择!”
胡教授却不甘心,苦口婆心地劝道,“如果只是因为填报了志愿的话,这个是可以重新填的!”
刘丹满脸茫然,陈老师不是说“买定离手”吗?志愿还能改?
若是她知道陈凡早就拜托左秋萍去了解各个大学的填报信息,就不会这么想了。
那志愿表也就是一张纸,只要有人愿意帮忙,换张纸重新填不就完了,有什么难的?!
所以说,这个时候冒名顶替的真的很少很少,因为没必要啊!
随便找个名额没招满的大学,只要分数线达标,换张表格插进去就完了,何必去顶替别人的档案呢,那多危险啊。
如果分数线没达标?
这不是还有审核么,审核掉一批,不就可以达标了?!
等刘丹迷迷糊糊地出去,陈凡和黄莺立刻将她拉到一旁,询问里面的情况。
其他考生也都迅速凑近,希望能探听到一点内幕消息。
刘丹挠挠后脑勺,困惑地说道,“好像也没什么,就读了十张卡片的小短文,还挺简单的。然后两位老师就跟我聊天,别的什么也没有。”
嗯?这么神奇的吗?
别的考生听到这话,也都情不自禁地松了口气,脸上各自露出自信的笑容。
陈凡眉头微皱,沉吟两秒,随即若有所思地问道,“他们跟你聊天的时候,用的是英文还是普通话?”
刘丹眨眨眼,“英文啊。”
此言一出,刚才还自信满满的考生们,立刻有一大半如丧考妣,看向刘丹的眼神格外幽怨。
都特么纯英文对话了,你还说简单?
这时黄莺心里也有了底,既然刘丹可以,那没道理自己不行。
正好看见负责叫号的工作人员出来,她便整理好衣服,昂首阔步走进会议室。
看着大门关上,陈凡又拉着刘丹小声问道,“他们还说什么了没有?”
刘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瞟了一眼其他人,用只有陈凡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就是那位外贸大学的老师,想让我转报外贸大学,他说可以让我重新填报志愿。
然后北大的老师说我被录取了,我心想都已经被录取了,那就不麻烦了,所以就没填。”
陈凡抿着嘴疯狂眨眼,好半天后,才无语地竖起大拇指,“选得好。”
如果没有另一个人在也就罢了,只要条件给到位,改专业也不是不能商量。可是两边的人都在,就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否则的话,会给人一种漂浮不定的感觉。
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不够成熟稳重,这样的人,是不配被重点培养的。
又过了好一会儿,黄莺也拉开门走出来,陈凡又去问她的情况。
黄莺脸上也有点迷糊,“我和小丹说的流程差不多,先进去就是读卡片,还有音标,完了之后就是聊天。
聊的内容有我自己、家庭,还有生产队,我说了一些平时生活的情况,还有跟着你学习的情况,再就是聊理想,我说我想做外贸员,为国家创汇。
这时候北大的那位老师说除了创汇,还可以通过外交为国家做贡献,建议我报考北大西语系的英语专业,以后可以进外交部。
然后外贸大学的那位老师,当场就说我被录取了,让我回去等录取通知书。
我心想都已经被录取了,就不麻烦了吧,北大的老师也没多说什么,就让我出来了。”
陈凡咂咂嘴,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昨天他听说两位老师亲自过来给她们两个面试,就猜到可能是要抢人,没想到还真是。
如果他们只有一个人过来,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说不定这能把这两个傻丫头说晕,让她们转报志愿。
偏偏两个人一起来,那还有成功抢人的可能么?!
他搓了把脸,控制住脸上的笑容,便打了个手势,“走,今天咱们逛一逛地委,算我给你们考上大学庆祝。”
听到这话,刘丹和黄莺瞬间将刚才的面试抛到脑后,双手捧在胸前乐得直蹦,跟着陈凡身后蹦蹦跳跳地往外面走去。
只留下一群同样来参加面试的考生,眼里流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第438章 来历清白
陈凡没有带她们去找姜丽丽,今天人多眼杂,还是低调点好,省得给两姐妹惹来麻烦,便直接出了教育处,带她们两人在云湖“CBD”逛了一圈。
没给她们买礼物,反倒是她们用自己之前做陶坯赚的钱,一个买了一顶帽子,一个买了一条羊毛围巾,送给了陈老师。
让陈凡欣慰的是,那顶帽子不是最流行的绿色,而是一顶棕色的羊皮鸭舌帽,他也就欣然接受。
至于刘丹一开始想给他买绿色雷风帽、他在一旁满脸嫌弃的这种细节,大可以直接忽略。
逛了百货公司、旧货商店,又带着她们去工农饭店搓了一顿,这才到客运码头取了游艇、慢悠悠地往回赶。
坐在小船上,刘丹小脸红彤彤的,虽然身体很疲惫,可眼里依然满是兴奋,“陈老师,我是不是考上北大啦?”
陈凡双手握着方向盘,头也不回地说道,“人家老师都这么说了,肯定八九不离十。”
顿了一下,不等黄莺重复这个一上午已经问了八百遍的问题,又赶紧说道,“有个事你们两個一定要记住啊。”
两人齐齐看着他,“什么事?”
陈凡,“回去以后,千万别说你们已经被老师口头通知录取了,只说面试过程、然后考试结束就行。”
刘丹满脸不解,“为什么呢?”
陈凡抿抿嘴,转头瞟了她一眼,“容易挨打。”
两人相视一眼,一起吐了吐舌头,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感觉没过多长时间,便回到了卢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