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325节

  (上海7120手表)

  棕色的表带,布纹表盘,看上去就有一种时尚感,跟傻大粗的全钢手表有着本质区别。

  看到陈凡的眼神,姜甜甜直接拿过母亲手里的盒子,推到他面前,笑着说道,“我听丽丽说过,你不买表,是因为商店里的表不好看,这款表虽然是几年前买的,却是上海牌最好看的表,你不会还看不上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而且看着确实喜欢,陈凡便不再推脱,抬起头笑道,“叔叔、阿姨,那我就厚颜收下了。”

  姜恒是技术出身,虽说工作多年逐渐磨得圆滑,可骨子里就喜欢直来直往,看见陈凡的做派,当即仰头大笑,“喜欢就收下,你要是假客套,我反倒觉得太假。”

  陈凡呵呵笑着,正准备去接,突然又顿住,对着姜丽丽说道,“你帮我拿着吧,我这手不好拿东西。”

  姜甜甜笑了笑,转身便递给妹妹。

  姜丽丽这时才回过神来,见姐姐将东西递给自己,便准备接过去,这时才看清楚手表,突然就瞪大眼睛,再猛地抬头看着姐姐。

  结果就看见姐姐对着自己使了个眼色,合上盖子塞到她的包里。

  陈凡看到姜丽丽的表情变化,心里想着,难道这块表还有什么意义不成?

  如果是的话,等回到卢家湾,再还给姜丽丽便是。

  反正他又不差这点东西,大可不必拿人所好。

  再次告别,姜丽丽跟在陈凡身后上了船。

  等陈凡打水洗手,擦干净之后,便收起铁锚,驾驶游艇缓缓驶离岸边。

  姜恒、沈雪怡和姜甜甜一直站在江边挥手,直到看不见小船,才相携离开。

  小船上,陈凡转头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姜丽丽,笑着说道,“今天是星期天,等下个星期天,我再带你过来。”

  姜丽丽转头看着他,眨了眨眼睛,“这样不好吧?”

  陈凡呵呵笑道,“有什么不好的,其实今天就是个试探,看看杨书记他们对你的问题怎么看。事实证明,他们根本就不在意你的背景和过去,既然如此,只要你还回去,我带你出来一趟又有什么关系?”

  顿了一下,又说道,“你要是不放心,就让小莺她们陪着,我带她们一起出来。”

  姜丽丽眼波流转,等了几秒,便咧嘴笑道,“谢谢。”

  如果今天没见到父母,可能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见了一面之后,思念反而更加浓烈,要是陈凡能再带她过来,她当然会很开心。

  陈凡将船开进流花河,往卢家湾方向驶去,随后看了看她,问道,“那块手表有什么意义吗?”

  姜丽丽顿时愣住,“啊?”

  陈凡笑了笑,“别想骗我,我刚才看到你的表情了,一句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姜丽丽撅了撅嘴,又沉默了几秒,才轻声说道,“这块表,是爸妈给姐姐准备的结婚礼物。”

  陈凡猛地转头看着她,“啊?”

  姜丽丽脸色也有些尴尬,“你别多心,那时候姐姐还在上学、没有毕业呢,也没有相亲,是妈妈想提前给她准备嫁妆,正好百货公司进了一批最新款的手表,她就买了一对,打算给她做结婚礼物用。”

  说着低下头,声音也低沉下来,“后来我姐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有人介绍相亲,什么都谈好了,就等我姐满年龄了去领证,结果……”

  后面的事,陈凡也都知道了,他便干咳一声,说道,“所以说你姐运气好。”

  姜丽丽转头看着他,脸上满是茫然,“啊?”

  陈凡将当初跟姜甜甜说的话又说了一遍,“显而易见,那个男人根本就不是喜欢你姐这个人,否则的话,干部怎么样、工人又怎么样?难道工人家庭的他就看不上了吗?

  要我说,能够提前看清楚那家人的真面目,真的是再好不过,这不是运气好是什么?

  再说了,你姐不是也什么都没损失,比结了婚再离婚,要强一万倍吧。”

  从头到尾,他连家庭背景提都不提。

  姜丽丽眨眨眼睛,昂起头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诶。”

  她喃喃说道,“我记得听姐说过,她其实对那个男的没什么感觉,最多不讨厌,就是妈妈总是催着她,她才同意的,到分开那天,他们连手都没拉过。”

  陈凡嘴角微抽,“这种私密的事情就不要说了。”

  姜丽丽脸色微红,“这不是你吗,我可从来不跟别人说这些。”

  话音刚落,她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顿时血气上涌、满脸发烫。

  陈凡转头看了看她,微微一笑,直接略过这个话题,“所以这块表没送出去?”

  姜丽丽回过神,强行镇定下来,“嗯,没有结婚,当然没有送出去,所以这对表一直在家里放着。”

  陈凡眼珠微转,“你说这表是一对?”

  姜丽丽五官挤成一团,脸色似乎能苦出水来,“一对是一对,可是、可是……”

  陈凡转头看看她,“可是什么?”

  姜丽丽憋了好半天,才喃喃说道,“可是我听姐姐说她不想要了。”

  她便双手捂着脸,不敢抬起头看人。

  这话不是说,给陈凡的礼物是别人不要的吗?

  如果不是话赶话说到了这里,她绝对不会把这个说出来。

  陈凡却不以为意,笑着说道,“那就是你姐钻牛角尖了,或者说,她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但是嘛,有错的是人,又不是东西,何况还没送出去,东西何错之有呢?”

  姜丽丽转头看着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不介意?”

  “这有什么好介意的?”

  陈凡看了她一眼,直接伸出左手,“来,给我戴上。”

  姜丽丽眨眨眼睛,眼珠转了两圈,见陈凡似乎是认真的,便从包里取出表盒,将那块手表摘下来,再按捺住怦怦乱跳的心脏,屏住呼吸,将手表给陈凡戴上。

第412章 时间定了

  一个星期转眼就过去,这几天倒也发生了几件事。

  卢家湾图书室有全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消息不胫而走,除了南湖公社的外地知青,还滞留在孤峰县的其他公社的外地知青们都带着行李干粮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在这里抄书。

  不仅如此,没多少学生的南湖高中校长也在打这套书的主意,他跟杨书记掰扯了两三天,最后在公社钱书记的见证下达成合作。

  卢家湾出资料,南湖高中出老师,火线成立了南湖高考复习班。

  所有人只需要到南湖高中登记,再缴纳1块钱的资料费,就可以加入这个学习班。

  1块钱不白交,学校发动了几十名老师和学生,用借来的数理化丛书和知青的手抄本,火速刻了油印蜡板,然后用学校的油印机印刷复习资料,1块钱也就顶个材料费。

  作为交换,等高考过后,南湖高中要与卢家湾村小结成帮扶对子,协助卢家湾村小培养老师、指导教学。

  虽说高中没有多少老师,可那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年纪偏大的老教师,也就是说,他们最少都是十年前进的高中、走上教师岗位,所以知识基础还是相当扎实的。

  无论是给复习班的同学辅导,还是未来指导卢家湾村小的教育工作,都绰绰有余。

  如此一来,几乎所有想参加高考的知青和其他公社、生产队的应届生、往届生,都削尖了脑袋往南湖高中复习班挤。

  卢家湾的年轻人除外。

  张翠娥、杨志军他们不是没有到复习班听过课,可是听了一天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这里的老师没有自家的陈老师讲得好,而且好多人都找他们请教,反倒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便没有再过去。

  正好给其他人腾出地方。

  另一件事,便是陈凡带着姜丽丽和黄莺她们去了一趟地委,将之前拍的照片都取了回来。

  大队部办公室,陈凡将装着照片的盒子交给张文良,由他去分发,眼睛却看向杨书记,“杨伯,报名时间还没定下来吗?”

  “快了快了,应该就这两天。”

  杨书记靠在椅背上,抹了把头发,将帽子重新戴上,再拿起烟杆填烟丝,叹着气说道,“一个個的都不省心,半个孤峰县的高考生都在公社高中复习班上课,我想让咱们队的人也都过去,一来听听高中的老师是怎么讲课的,人家干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多少也有些心得吧。

  二来也跟其他学生拉拉交情,他们可都是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些人能考上好大学,等毕业以后,也是各个单位的干部啊。

  老话说得好,同窗关系是最铁的,好的同窗能交一辈子,趁现在大家都还是在老百姓、拉拉关系,以后也能互相帮助不是?”

  他说着划燃火柴,没好气地说道,“结果那帮兔崽子,去了一天不到就跑回来,说人家高中老师讲得没你好,你说我气不气?”

  点燃烟抽了一口,他看向陈凡,“我不是说你讲得没人家高中老师好,你不也说过吗,三个人什么必有老师的,反正就那个意思。”

  陈凡呵呵笑了两声,正要说话,旁边肖烈文就将大茶缸子往桌子上一放,“我就不同意你的看法,什么拉拉关系、互相帮助?哦,你就敢肯定以后不会变成干部相护?好处都让干部占了,你让老百姓上哪里找活路去?”

  “呸。”

  杨书记针尖对麦芒,啐了他一口,“你把我当什么人啦?我这是在给小辈们铺路,但要说他们敢为非作歹,不用伱出手,我把他全家都赶出卢家湾!”

  顿了一下,喘了两口气,才继续说道,“我是拿小陈做标杆,你看看咱们那些熟食店,哪家不是小陈跑出来的?这是什么?这就是关系!

  你没关系、没人情,人家谁理你?有关系往正处使,这叫为集体做贡献,怎么,难道非要用在给个人牟利上面不成?”

  肖烈文顿时哑然,抽着烟不理他。

  陈凡笑了笑,这时才有机会说话。

  他对着杨书记笑道,“杨伯,反正现在也没外人,我就说句心里话,你指望跟复习班的人拉关系,那是急病乱投医。”

  杨书记顿时一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怎么说?”

  陈凡嘿嘿一笑,说道,“您不信等着看,就那些外地知青,他们考上了大学,有几个会过来报喜的?再看看那些本地的应届生、往届生,又有几个会拎着东西回来回礼的。”

  这话一出,不仅杨书记,张队长、肖烈文、叶树宝和张文良都看向陈凡,眼里满是怀疑。

  陈凡不等他们说话,便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始终相信一点,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咱们这批学生都能考上好大学,杨伯,您信不信,哪怕是不认识的人、甚至是之前拒绝过三虎哥的那些人,都会向我们示好。

  您刚才拿我举例子,我也能明白您的想法,但是您再回头想一想,要是我只会那三板斧,他们还会这么给面子吗?”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片刻后,张文良首先摇头,“不会。”

  他抬起头,看了看将视线投向自己的众人,正色说道,“当时我和大哥陪小陈去地委卫生处,他们领导虽然很客气,但是我能感受得到,他们身上还是有几分傲气的。

  直到大哥介绍说,小陈在《江南文艺》上发表了文章,通讯稿还经常登上云湖日报,是一名作家,他们才突然变得非常热情。”

  叶树宝缓缓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所以说,小陈在外面的关系,是靠自己的本事挣回来的,不是靠攀关系攀来的!”

  肖烈文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我就说嘛,打铁还要自身硬,你跟谁拉关系都不如把自己本事练好!”

  杨书记立刻翻白眼,“去你的,你刚才什么时候说了这句话?明明是人家小陈说的!”

  其他人当即憋着笑,就是有点困难。

  肖烈文脸皮多厚,哪能被他难倒?当即若无其事地抽着烟说道,“反正我就说你那个计划行不通。”

  杨书记看到陈凡奇怪的眼神,不禁打了个哈哈,笑道,“本来我是想跟南湖高中合作,薅他们一把羊毛之外,再借他们的位置,把我们的学生也送过去,跟那些人认识认识。

  其实要不是咱们这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村小又距离公社太远,也不至于把这个复习班拱手让人,让高中凭白占了这个便宜。”

  顿了一下,又呵呵笑道,“不过既然你这么说,那就算了,只当是我们给社会做贡献。”

  说完之后,他又有些不甘心,眉头紧紧皱起,问道,“那些老知青,他们真的会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走?”

  陈凡耸耸肩,“肯定会有回来表示感谢的人,但是绝对不可能太多。”

  事实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单位上的工人、还是插队的知青,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大部分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家!

  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离家短的一两年,长的十几年,怎么可能不想家?

  好不容易拿到回家的通行证,当然要第一时间跑回去。

  只不过在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看来,就有些薄情寡义了。

  所以他从来没想过去跟这一届的高考生去拉什么关系,安全是唯一的例外,那是因为之前他们就已经是朋友关系,否则也不至于安排他住进家里。

首节 上一节 32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