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的话,陈凡轻轻拉了拉缰绳,将马勒停。
被问到的那人晃了晃脑袋,好不容易才清醒过来,看了看那老爷子,问道,“你要去卢家湾几队?”
老爷子笑道,“我要去5队,也就是他们的大队部。”
那人找准方向指过去,说道,“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了头上,会有几条岔路,其中一条是通往卢家湾6队的,一条是通向5队,还有两条是去附近别的地方,到时候你再问一下人。”
老爷子笑着拱拱手,“谢谢。”
那人笑着摆了摆手,“不用客气。”
就在这时,下车抽烟的司机大声说道,“还问什么人啰。”
他说着便指向陈凡,“这位就是卢家湾大队的陈老师,你跟着他走就行。”
陈凡嘴角微抽,我已经这么有名气了吗?连公车司机都认识我?
心里吐着槽,动作却不慢,他当即翻身下马,牵着马走过去,笑道,“老先生要去卢家湾5队,正好我要回去,可以和我一起走。”
那老爷子立刻点头笑道,“好哇,那就麻烦陈同志了。”
陈凡笑了笑,说道,“不用客气,您年纪应该比我大很多,叫我小陈就行。”
随即去拿他手里的旅行包,也不放在马背上,提着便往前走。
那老爷子也不推辞,笑眯眯地跟在他旁边,看了一眼光秃秃的马背,说道,“陈同志,伱这马,是挽马?”
陈凡转头看了看他,笑道,“以前是,不过一个多月前被我买下来,打算训练成乘用马,只是这里没有马鞍卖,就没有套马鞍。”
顿了一下,他又问道,“老先生怎么称呼?您到卢家湾5队找什么人?”
老爷子恍然点了点头,笑道,“我姓林,你叫我一声老林就行,这次去卢家湾,是找一个老兄弟。”
陈凡笑着说道,“我还是叫您林老伯吧,林老伯,您那个老兄弟叫什么名字啊,说不定我还认识。”
林老爷子步伐稳健地跟在陈凡身边,笑道,“他是你们大队部的副队长,叫肖烈文。”
陈凡顿时一惊,转头看向他,“喲,您是去找肖队长啊,我出来的时候他还在大队部,到了可以直接去大队部找他。”
随即又笑道,“听说肖队长从部队退役回来的战斗英雄,您是他老兄弟,难道是肖队长的战友?”
林老爷子眼里闪过一丝异彩,若无其事地问道,“哦,你们都知道老肖是从部队退役的战斗英雄?”
陈凡笑着说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县里武装部的曹部长还亲自过来找过他,所以应该假不了,倒是肖队长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是什么战斗英雄,只承认在部队当过兵。”
听到这话,林老爷子眼里的异彩才散去,又恢复成笑眯眯的样子,“哈哈,他自己不说,我肯定不能替他说了。”
陈凡转过头,笑道,“所以您真是他战友,对不对。”
林老爷子仰头哈哈大笑,点着头说道,“对,对,是战友。”
陈凡看了一眼这位林老爷子,心里犯起了嘀咕。
肖队长一身功夫,水平可不低,自己跟他交手,还从来没有占到过便宜。
这位林老爷子刚才从车上下来的姿态,看着就不普通,可是等落到地上,看他走路的姿势,却又不像是练过的。至少陈凡能看出张文良和肖队长都是练家子,却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他既然是肖队长的战友,怎么可能没有练过呢?
再加上从车上下来时的反应,陈凡心里便猜测,莫非这位老爷子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是个高手高手高高手?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只是陪着林老爷子赶路。
至于说请他上马?那不可能。
又不是老弱病残孕,哪有放着自己的马不骑,让别人骑马,然后自己牵马的道理。
他又不是二师兄。
一路说说笑笑,时间倒也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两人便回到卢家湾5队。
将小母马顺便存到5队的牲口棚,陈凡才带着林老爷子进了大队部,刚进院子,他就开口直嚷嚷,“肖队长、肖队长,有人找你来啦。”
肖烈文闻讯从办公室出来,“谁啊?”
话音刚落,他便看见跟在陈凡身边的林老爷子,顿时两眼放光,甩开手臂就往前跑,“哈哈哈,你怎么亲自跑来啦?”
林老爷子瞟了陈凡一眼,随即往前走了几步,笑着说道,“你信上写的是天花乱坠,我要是不亲自过来看一眼,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说话的时候,还对着肖烈文使了个眼色,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肖烈文一时间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却也没有乱说话,便干脆转移话题,对着陈凡笑道,“小陈,今天中午还得你出手,帮忙弄桌菜,我要招待老兄弟。”
陈凡自无不可,点头笑道,“行啊。”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食材您家里有没有,要不要我回去给你弄点过来?”
肖烈文摆摆手,“老兄弟见面,吃什么不重要,待会儿就杀只鸡,再弄个甲鱼锅子,我那里还有点耕田的时候顺便抓的泥鳅鳝鱼,完了再加个汤,也就够了。”
陈凡当即点头,“行,我知道怎么做了。”
他将手里的旅行包举起来,“这是林老伯的行李。”
林老伯?
听到这个词,肖烈文满脸古怪地看向林老爷子。
林老爷子却不为所动,笑眯眯地接过陈凡手里的旅行包,“这个给我自己拿着就行,谢谢你带我过来啊。”
肖烈文赶紧将他手里的旅行包抢过去,“到了这里,哪能要你自己拿。”
然后便挽着他的手臂往外拉,“走走,先去我家里安顿下来,咱哥俩可有好些年没见过了,这回可得多住一段时间,我有好多话要跟你说呢。”
陈凡看着他们走出院门,越走越远,抿嘴笑了笑,转身便准备去看看张翠娥那边怎么样。
结果张文良将他拦住,问道,“听说你写小说啦?”
陈凡点点头,“啊,刚寄走。”
张文良满脸八卦的样子,“回执给我看看,我还没见过写小说的呢。”
陈凡有点懵,“什么回执?”
第256章 试行
什么回执?
张文良听到这话,不禁瞪大眼睛看着他,“挂号信回执啊,你不会寄的平信吧?”
陈凡呆呆地看着他,“我就买了两张4分钱的邮票,贴上去,再把信投进了邮筒。”
张文良满脸无语,“寄平信可能会弄丢,寄挂号信会做好登记,一般不会丢件,这么重要的东西,你肯定要寄挂号信啊。平信8分钱,挂号信只要两毛钱,难道你还舍不得两毛钱?”
(73年的挂号信,两毛钱邮票)
陈凡目光呆滞,“我忘了。”
他是真忘了,后世谁还寄信啊?平时邮寄东西,基本上都是快递,偶尔跟邮局打交道,也是寄EMS。
挂号信?他知道倒是知道,却从来没有寄挂号信的概念。
邮局倒是还有这个业务,除了挂号信,平信、机要(涉密单位信件)、包裹这些业务都还继续保留,只是这个业务量,属实堪忧。
他今天去邮局寄信,还沉浸在寄信的猎奇心理中,哪还记得什么重要信件必须要寄挂号信。
张文良看到他的样子,也很是无奈,“还好伱留了底稿,寄的是小姜帮你誊抄的稿件,真要是寄丢了,还能重新抄一份。”
陈凡回过神,一张脸垮了下来,“不会是肖队长跟你说的,是小姜帮我誊抄的吧?”
张文良立刻干咳两声,抬头看了看天,“这天气阴沉沉的,搞不好待会儿还要下雨。那什么,我得去田里看看。”
他说着就往外走,等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跟你讲啊,你最好是让小娥再帮你誊抄一份,那万一要是寄丢了,你还可以马上再重新寄,对不对。”
看到陈凡黑着脸,他咧着嘴呵呵一笑,“没别的意思,人家小姜也是要上工的对不对,小娥跟着你做学徒,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嘛,就这个,啊,走了啊。”
说完之后,这才赶紧溜走。
陈凡撇撇嘴,看看他的背影,再看看大队部办公室,嘴里直犯嘀咕,“哼哼,多大的人了,看上去一本正经,还这么八卦。”
然后便背着手摇头往里走。
刚走了两步,后面就有自行车铃声响起,他转身一看,只见杨书记正提着自行车的横杠跨过门槛,看见陈凡,他立刻仰头大声说道,“正好,有事找你。”
陈凡看着他将自行车停在墙角,问道,“您去公社开会啦?”
杨书记将自行车锁好,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点点头说道,“对,讲了几个事,走,去办公室,我跟他们一起说。”
陈凡跟在他后面,走进大队部办公室,里面只有张长江在。
杨书记扫了一眼,“老叶和老肖呢?”
张长江昂起头,“老叶去盯养殖场的建设进度,老肖刚才来了个朋友,带人回家去了。”
杨书记点了点头,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对着陈凡打了个手势,“不管他们,你坐。”
陈凡见他们又要卷烟球,便掏出烟一人散了一支,随后到旁边的长条椅上坐好。
杨书记拿着烟竖着在桌上敲了几下,抽出一根火柴,撅掉火柴头,将剩下的小木棍插到烟屁股上,这才塞到嘴里,咬着小木棍点燃。
吐出一口烟雾,他看了看两人,说道,“今天去公社就两件事,一个是汇报春耕情况,这个反正都大差不差,就不多说了。另外我私下里还找钱书记汇报了一下养殖场的事,现在公社的态度就是,精神上支持,物资上没有。”
张长江晃了晃脑袋,呲笑一声,“早就猜到了。”
杨书记嘿嘿笑了笑,“也正常,公社资源有限,偏向哪一队都不好,我现在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其他几个队不要给我们捣乱,看见我们搞养殖,他们也瞎跟风办养殖场。”
张长江掸了掸烟灰,摇头晃脑地笑道,“跟风办养殖场?他们拿什么办?是有兽医呢,还是能买得到兔苗?”
他说着指了指坐在一旁的陈凡,“我们的兔苗是小陈一窝窝抓来的,虽然不如专门的养殖肉兔兔苗,也不如长毛兔苗,但能攥在手里的,才是好东西。
别的队想跟风,他们上哪儿买兔苗去?别说兔苗,鸡鸭鹅、马牛羊,随便什么东西,到处都缺货,要不然公社养殖场连猪苗都要到各个小队去收购?还不是上面没有足够的猪苗发下来,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保障生猪供应。
还有兽医,……”
他抽了口烟,吐出一口烟雾,笑着说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没有兽医,他们办个养殖场试试,亏不死他们。”
杨书记在一旁笑呵呵地听着,等他说完,才点了点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挡不住有些死脑筋啊。从来都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瞎跟风的事又不是一次两次,到时候真有哪个大队办起了养殖场,还出了疫病,求到你头上来,你管是不管?”
张长江听到这话,低着头不吭声了。
别的不说,他们张家就有几个其他生产队的亲家,十里八乡沾亲带故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真要出了事,条件可以谈,但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陈凡靠在椅背上,看了看两人,眼珠微转,轻声笑道,“想个办法,让他们办不成养殖场,不就好了。”
嗯?
杨书记和张长江两人一起看着他,眼里满是迷惑。
难道这小子在憋什么坏?
陈凡看到他们的眼神,立刻说道,“我是说,咱们去他们队里收购种苗,什么鸡鸭鹅、猪牛羊马都可以收,反正养殖场办起来,也是要买种苗的,公社养殖站的种苗肯定不够,没有公社支持,也没钱去县里的种苗场搞批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附近的几个生产队去收,只要价格开高一点,再算上利息,应该可以找他们打白条吧?”
听到这话,杨书记两人齐齐拍大腿。
张长江指着陈凡,转头对着杨书记笑道,“还得是文化人的脑子啊,就是比我们好使。”
杨书记连连点头,盘算着说道,“养殖场马上就要办起来,我也在为种苗的事发愁,一来是本钱不够,二来是种苗去哪里买,小陈这个办法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顺便还能堵死其他生产队办养殖场、和我们抢生意的后患,可以可以。”
说完之后,他立刻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将这件事记下。
十里八乡都是亲戚,我找你们买种苗,还是高价收购,用生产队做保,你能不让我打白条?
这样一来,种苗也有了,还不用一开始投入太多本钱,等养殖场开始赚钱,再将种苗钱还回去,两边都得利,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