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395节

  “远得不提,隋朝时期的沙钵略可汗,后来的都蓝可汗,西突厥达头可汗,启民可汗的长子始毕可汗。”

  “中原的朝代由魏变成了北周,又换成了隋朝,现在轮到我唐朝,而草原上的可汗也是一茬接一茬,循环往复,除之不绝,杀掉一个,又换来另一个。总是在一开始和我中原交好,实力强大了就反叛攻略中原,如今颉利可汗又开始重复他们先辈的老路。”

  “儿臣相信,以父皇的雄才大略和英明睿智,解决掉颉利不难。但颉利之后,草原依然会选出一个新的大汗,继续和中原的战争,重复着隋朝和现在的旧事,无休无止,直到我大唐遇到一任孱弱天子。”

  “或许又会改朝换代,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而且还不单是对外的问题,我们大唐四周敌人委实不少,除外突厥外,高句丽、吐谷浑、吐蕃、高昌等西域诸国。”

  “要对付那么多的敌人,军队少了不行,可养那么多军队,一样成本很高。而且疆域大了,距离远了,军队多了,不但开支比较庞大,而且还容易在地方边锤形成军镇,尾大不掉。”

  “六镇之乱、河阴之变,可都改变了天下大势,殷鉴不远,父皇不可不慎啊!”

  “是以,父皇完全可以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互呼应,一硬一软,一刚一柔,平时以经济的方式来应对羁糜,削弱控制和影响,若经济手段达不到效果,则可以施以军事雷霆手段,一举定乾坤。”

  ‘呼’

  李世民一脸的惊愕,神情巨震,显然受到的冲击极大。

  李言所说,若是能够施行的话,完全颠覆了李世民对于战争和扩张的理解,从另一种前所未有的角度,以国家为主体,以经济商业为触角,伸向敌国内部,润物细无声的将敌国消解于无形当中。

  而且经济战相对于传统的军事战争,明显优点大很多,可以大幅度减少国内军队的数量,也少了海量的军费开支,只保留一些精锐军卒,减少了将领坐大的隐患。

  经济战可以随时发起,依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受国家军队将领的影响,给敌国造成极大的麻烦。

  李言停了停,拿起羊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拿在手上慢慢的品着,等待着李世民慢慢消化。

  思虑良久,李世民神情复杂的看着李言,他当然知道,做为太子,李言也会巩固自己的实力,确保太子的地位,所以李世民才会投其所好,让李言参与朝政。

  见其并不是很乐意,以为他更看重军权,所以放出了左屯卫五千禁卫军来帮其稳定东宫,另一方面也是试探。

  但这个长子比自己想像的更加优秀,没有学着走自己的老路,而是用另外一种更加新颖温和的方式来发表着对于国事的看法,而且还不是说随便想想,所说的内容很是成熟,更让自己眼前一亮,用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待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但是,不得不说,太子虽然年少,但视角和格局很是广大,已经超出了一般臣子那种揽权扩张实力的老套路,用一种新的思想来解释国家大事,一边影响着自己,一边扩大着太子的影响力。

  李世民想到前段时候还夸过英武类已的李恪,他当然知道,李恪其实就是在模仿自己,走自己的老路,用以来争宠。可实际上,李世民虽然靠着铁血手段上位,却非常讨厌自己的孩子们有样学样儿,这正是他所忌讳的。

  很明显,李言意识到了这一点儿,从来不去主动争权夺利,一心扑在太子宫里,和诸位老臣们学习治国理政,对待军权,更是避而唯恐不及,像这次左屯卫翊府中郎将空缺一事。

  就是李世民有意放给两个儿子,让他们去争的。

  本来两边都推出了自己人,李世民还比较得意,因为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都不出自己意料之内。

  而今天,李世民将这个问题主动抛出,更是想试探一下长子的态度,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有去争的意思,反而主动将这个位置让给了李恪的人。对于履行太子的职责,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却有自己的看法。

  本来李言提出要建立一个物殊的部门,发展一批卧底潜入突厥,打探消息,以供朝庭在应对突厥的时候帮助决策,就已经让李世民高看一等了。

  李言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经知道了权力和责任是一体的,想要扩张权力就要承担责任,在为朝庭做贡献的同时,将自己的实力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李世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他能坐稳大唐皇帝,决非仅靠着一时冒险赢得的玄武门之变,而是从他起兵以来,征伐各方诸侯,为大唐打下一块又一块地盘的时候,就已经在打基础了。

  不能为朝庭解决问题,而获得巨大的权力,不过是痴心妄想。

  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军权是第一位的。

  李言只要不表现出对军权这个暴力机构的贪婪和野心,至于其他的一些辅助性的部门,就算没有左屯卫翊府中郎将的事情,只要李言想做事,有想法,李世民都会无条件的支持,让他去尝试。

  但他还是小看了李言,李言从一个密探的机构谈到涉及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后面更是用商业经济的方式,辅助正面的军事战争,甚至李世民隐隐感觉到,似乎李言的方式才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求的更加柔和的扩张治理方式。

  但李言又说的不是很清楚,东一句西一句的,让李世民总觉得有些意尤未尽的感觉,恨不得钻到李言的脑子中,看看这小子脑袋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父皇,这些事情,都是儿臣闲来无事,观看历来治国理政的典籍,还有和各位老师们的探讨,启发出来的一些想法。嗯,也不是很成熟,儿臣无论是人生的阅历还是对治国经验都不如父皇丰富,想来和父皇探讨一下,父皇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

  李言也有些无耐,自己三世为人,原世界中也只是一个高中生,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对于经济对国策的影响,也只能是通过大国之间的博奕,知道个一鳞半爪的。

  在李言生存过的两个现代世界中,自己所在的国家基本上都脱离了直接的军事暴力冲突,而大国之间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领域不断的争锋。

  后世的鹰酱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发起对外战争,扩大国际影响力,遇到小国就挑拨内斗,发起代理人战争。

  遇到大国就搞经济制裁、发起金融贸易壁垒,通过军事竞赛,文化入侵,价值观影响等各种非直接冲突的方式消弱分化瓦解之。

  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赤膊上阵,以军事手段介入。

第581章 承庆殿父子对话(五)

  2024-07-13

  而李言现在所处的大唐时代,大唐在已知的区域中,就扮演着鹰酱的角色,完全可以把他的那一套拿来使用,一来更加适合大国博弈,二来也可以增加自己和文臣的重要性,削弱这个时代大国争霸中对于武将和军权的依赖。

  李言相信,这一定也是李世民希望看到的,和平年代的竞争,自己在文臣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避免刺激到这个时代当权者十分敏感的军事权力,而又能潜移默化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李言知道,无论自己在文臣中的影响力有多大,势力有多大,只要不去触碰军权,李世民这样思想传统,将军权看得无比重要的土著都不会介意,反而还会支持自己。

  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要自己握住了刀枪,大局都翻不了天。

  而如何在合情合的方式下增加影响力,而又避免引起皇帝的忌惮,就成为李言是否能顺利接班的基本保证。

  而从一个国家的发展上来看,经过了李渊和李世民这样开疆拓土的君主打下基业后,他们更加看重继任者守江山的能力,将他们传下的基业治理的国泰民安、海清河晏。

  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治理江山上显示出卓越能力的皇子,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更符合大势的发展。

  所以李言在将杨岌送到李世民身边,掌握了最核心的一道程序后,就不再涉及其他的军事权力,而是一心将重心放在如何辅助李世民治理天下上来。

  毕竟,守江山可比打江山要难多了。

  李言说完后,就一脸渴求的看着李世民,指望着李世民用‘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来为自己解惑。

  但李世民却有些傻了眼,李言说的那些东西,自己从来都没想过,这和自己以往学习的治理天下的经验完全不同,一时之间,也卡住了,尴尬的愣了半响,和李言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

  然后咳了两声,讪讪的说道:“承乾啊,你能想到这些,父皇很是欣慰啊,这证明你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渎,心里也一直装着江山社稷。”

  “父皇平时呢,整天忙于国事,也是精力憔悴,除了应对国内的那些政务,每年都要将大半的精力放在应付突厥入侵上,根本就没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不过,你说的这些,也给了父皇很大的启发,虽然不是很成熟,但也不失为一条路子,也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备战,并没有冲突,而且不旦放在打击突厥身上管用,就算是以后打败突厥后治理草原也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还有东北的室韦和高句丽新罗等势力,西北的吐番、吐谷浑、以及高昌诸国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这方面,伱还要多下点功夫,将这些件事情当成重要的国事来对待。”

  李言心里微微一笑,于是一脸正色的说道:“是啊,父皇,我也是这样考虑,才想着这些东西。”

  “但如果只是空想,谁也不知道到底效果怎么样,所以才斗胆请父皇允准,在东宫下面建立一个部门,一边操作着,一边总结经验教育,观察具体效果如何?”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神色凝重的说道:“若是真的有效,那就不是一个东宫可以推动的了,需要整个大唐来主导。”

  “父皇所言及时,若是这样,等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由以前的单纯的军事观点,转变为军事和经济相互配合,确实需要整个朝庭来推动。”

  李言心里暗暗吐槽李世民的不要脸,这还什么都没有呢就想着摘桃子了?

  于是话锋一转,又忧虑的说道:“不过,目前来说,父皇主导的方式还是当前的主流,历来太过激进的变革,都会引发社会不安。冒然转变极易引起朝堂中的混乱,甚至会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利益,而引起朝中势力的失衡。”

  “最主要的是效果如何,还不好说?”

  “所以,儿臣这才想,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先做不说,甚至只限我们父子二人知晓,小规模的操作一下,一边摸索经验,一边总结教训。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搞出一套成熟的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再一点一点的配合父皇治理大唐的措施,悄无声息的去改变朝中众位大臣们的想法,这样最为稳妥。”

  李世民一听,确实有道理,在今天的谈话之前,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贸易经济还可以这么玩儿,若是一时冲动,拿来改变当前的政策,大家又都不熟悉,确实是太过冒险了。

  “即便这样,东宫来操作这件事情,依然有些显得力量太过弱小了,要不父皇在朝中成立一个部门,然后由你来主持如何?”

  李世民倒不是害怕李言权力过重,做为一个马上的天子,若是李言做些非军事性质的部门管理,都要害怕忌惮,那他也不是睥睨天下的李世民了。

  他这时是真的担心,东宫的力量太过弱小,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的去操作,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见到效果了,李世民治理天下是只争朝夕,唯恐时间不够。

  他想要在最短的时候,将大唐治理的海清河晏,成为傲视天下的大邦。

  大唐可不是后世的兔子,讲究的是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兔子的国力远超大唐,但那份独霸天下的雄心和志向,和古时的大一统王朝,还是差得远的。

  九五之尊,也不单单只是封建社会的糟粕,而是一种凌架于所有人之上,万邦来朝的显赫尊荣。

  “不可!”

  李言断然拒绝道:“父皇,这经济战中还夹杂着无数撒入草原的斥侯,而且朝堂上的人,也未必都和我们父子一条心。若是颉利得知了,依他的眼光,肯定知道这么做会削弱草原,反而会故意阻挠,那样凭空的为接下来的行动增添了不少麻烦。”

  “所以,此事,以东宫的名义,而且还要私下操作最好.”

  见李世民不解的神情,李言反问道:“父皇,当年颉利兵临渭水的时候,您得知突厥的二汗突利和契必何力等头人和颉利不是一条心的时候,您是怎么做的?”

  李世民顿时一怔,李言没待李世民回答自顾自的说道:“您下意识的就想收卖突利,甚至想扶持他,用以制约颉利。人同此心,事同此理,若是颉利知道我们派往草原的商队是大唐的朝庭商队,必然会种种限制,小心防范。”

  “但若是颉利得知,这些商队,都是大唐的太子,眼馋边境贸易利润,鼠目寸光,背着皇上和朝庭,偷偷这么干的。”

  “您说,颉利会怎么做呢?”

  李世民神情一正,思索着说道:“一个目光短浅,贪婪无度,偷鸡摸狗,为了私利会出卖大唐朝庭利益的太子符合颉利的要求。”

  “若朕是颉利,非但不会阻拦,反而还会大开方便之门,帮助你,让你在大唐的实力越来越大,最好大到能挑战皇帝的程度,让大唐内部生乱,以便给自己可趁之机。”

  李言微微一笑,狡黠的说道:“颉利有这种想法,那以东宫名义的商队,自然可以在草原肆无忌惮的到处横行。”

  “甚至于,东宫的商队还可以提供一些别的商队无法提供的更加暴利的违禁品,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坚定颉利在我们父子之间制造矛盾,利用我们不和的想法,来争取时间,更加了解草原。”

  “当然了,这些东西就算我们不往草原上交易,在巨大的利润之下,依然有朝中贵族和民间商队冒着杀头的风险往草原上送。而且,越是禁止,边地越是严防死守,这些东西的价格就会越高,利润越大,最后都便宜了那些商队和关中豪富,还间接了腐蚀了军队。”

  “若是由我们来做,我们可以控制流入草原的物资的种类、数量和方向,比如,多输入一些用于享受、腐蚀意志的奢侈品,少输入一些战略性的资源。”

  “再比如,往突利,契必何必,处罗等和颉利暗中不慕的大部落手中多输入一些,往颉利的铁杆部族少输入一些,此消彼涨之下,缩短他们和颉利军力的差别,制造势均力敌的矛盾和对抗。”

  “那样颉利只是对付他们,就力不从心,又哪有精力来侵略我大唐呢?”

  “虽然流入的这些物资,会间接的助长突厥的实力,可相对而言,我大唐的实力增加的更多,这样双方的差距就会尽一步的拉大,到时候父皇调动北方精锐,奋力一击,就可以击败颉利。”

  “或许有一天,父皇只靠经济策略的倾斜,就可以轻轻松松驾驭草原部族的局面,若是经济手段无效,再使用军队,多种方式交叉使用,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不用这样大动干戈了!”

  李言分析的,让李世民频频点头。

  对啊,太子说的对啊!

  若是任由那些商人无序走私,富了他们,穷了自己,还将自己在边境的军队给带坏了,还不如自己来做这笔买卖,稍微往突利那些人那里倾斜一下。

  不就可以给颉利找天大的麻烦,而反过来,颉利特意支持的‘太子走私’却间接的帮助自己深入草原,可以更加了解草原的详情,也便于在各部落之间制造矛盾。

  这样的话,对突厥发起的战争,不用等到军事情准备妥当,等待草原出现灾难。

  实际上,从现在,就已经可以开始了!

第582章 承庆殿父子对话(六)

  2024-07-13

  李世民越想越兴奋,最后强抑内心的激动,激赏的看着李言,眼里流露出欣慰的神色:“好,即然这样,承乾,这段时间,你就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了,一心一意的负责这件事,马上将这个部门给成立起来,不管是需要人手,还是资金,朕一律配合。”

  接下来,父子两人,好好的商量了一下这个部门的架构和职能,最后李世民决定,还是按照李言的想法,以东宫的名义来做,不要弄那么大的动静。

  由李言在东宫十卫率之外私下成立第十一卫率,对外密而不宣,名为锦衣卫!

  锦衣卫下辖一个东厂,东厂可以自由组织商队,前往全国各地经营,以弥补锦衣卫所用不足和为皇帝提供收入。

  为了区别于其他的卫,锦衣卫的负责人不再使用原本官职的率和中郎将,而是一个新的名称,指挥使。

  下面一应的郎将、长吏、参军、校尉、旅帅、队正等,也相应的改变为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使、千户、百户、总旗等职称,用以区别其它的军中职位。

  之所以要使用一套独立的体系,李言是为了打破以前的军中固有体系对这个特殊部门的限制和束缚,即然是新的体系,自然不会按照以前的军中传统方式运行。

  打破了枷锁,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而李世民则是有些拿不准这个特殊的部门和一般的禁军体系有什么不同,因为即涉及到一些军事方面的侦察,专门管理一些密探,似乎还够不上一个府的人数,严格来算,只能算是一个较大的校尉团和旅帅团。

  同时又有经济商业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尝试,他有些拿不准该划为武将体系还是文官体系。

  即然太子提出用一套新的不符合现下的东西,那也可以尝试一下,反正只是私下的运作和尝试,看看情况,若是好的话,可以加大投入,若是不妥的话,随时可以取消掉,反正都是一句话的儿。

首节 上一节 395/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