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年龄能打入大满贯青少年组的四强,也足以说明德约的实力在同龄当中虽然不是拔尖的那几个,但也算是一流水准了。
别人不知道的是,陈然也在悄悄观察著德约科维奇的动静。
如今的小德还混迹在低级别的挑战赛,甚至可以说用煎熬来形容。
他打青少年组比赛,成绩的确突出,但一旦到了成人阶段,就感觉非常艰难了。
不过许多职业球员在青少年比赛和职业比赛转换期间,的确会遇到一个瓶颈期,但一旦突破了,从此之后便一飞冲天了。
回答完这个问题,陈然便离开了新闻发布厅。
……
不久之后,德约科维奇这个名字被无数记者所报导。
一个从未打过巡回赛,甚至在挑战赛的舞台上都没展现出足够统治力的球员,竟然受到了如此待遇。
这是一个有著怎么样潜力的青年才俊,竟然能够让如今的两届大满贯得主和世界第一的陈然如此看好。
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很快,德约科维奇的名字就走入了千千万万球迷的视野里。
许多人也开始好奇地打听这个名字。
尤其是在华夏,小德可以说是一夜成名。
不仅许多华夏媒体争相报导,连球迷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甚至有不少华夏的商家想请他来站台或者出席商业活动,如此巨大的效应也让许多人都叹为观止。
由此可见,陈然在华夏的巨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这一切,如今的小德却是完全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
没想到法网的那次活动,陈然还记得自己,德约以为以对方的地位早已经把自己忘得干干净净了。
“我一直渴望出名,却没想到以这个方式啊!”德约无奈地想著。
要怪就怪那个塞蒙记者吧,他不提,陈然也不会主动说起来。
……
当许多人伴随著“德约科维奇”是谁这个疑问时,澳网的第一场半决赛开始了。
陈然对战休伊特。
这一幕似乎和美网时期如出一辙,依旧是中央球场,依然面对著东道主选手,依然面对著全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嘘声。
不过陈然也已经习惯了“全球客场”作战!
……
第333章 明目张胆的黑哨
在澳网成年组半决赛开始之前,青少年组的半决赛已经告一段落。
一夜成名的德约科维奇,也是状态火热,击败了自己的对手闯入了青少年组的决赛。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是因为陈然引起的蝴蝶效应,因为在原来的时空,他仅仅止步于青少年组的半决赛。
年轻的德约科维奇希望在拿到一个青少年组的大满贯冠军之后,再彻底告别青少年比赛。
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后,重头戏上演了。
也是在这个气势宏伟的罗德·拉沃尔球场,陈然和休伊特的半决赛上演了。
另一场半决赛,则是费德勒对决另一个澳洲选手菲利普西斯。
能够闯入半决赛,也是后者迄今为止最为出色的大满贯战绩。
这固然是实力的原因,但东道主选手的签运和运气也占了不少因素,加上阿加西被爆冷淘汰,菲利普西斯可谓是一路畅通无阻。
至此,美国选手全军覆没。
阿加西止步十六强,而罗迪克止步八强。
而被美国媒体誉为早衰的休伊特和下一个“休伊特”陈然相遇了,而被他们誉为下一个网坛天王的罗迪克,却是止步于八强。
虽然这一次被打脸了,但傲娇的美国媒体还是酸溜溜地留下了一句“来日方长”。
陈然友好地和休伊特握著手,这是他们之间第三次交手。
“陈,无论如何我都会竭尽全力地去赢得比赛,即使全世界都以为你能够轻松获胜。”休伊特认真地说道。
论大满贯数量,休伊特和陈然是一样的;论年终冠军,休伊特还多一个;论世界第一的周数,休伊特也是遥遥领先对方。
他没有认输的理由。
“这是你的主场,大家都在为你加油。”陈然笑了笑,“不过我为了守住目前的排名,也会全力争取胜利。”
2004年是费德勒彻底崛起的一年。
他和陈然之间的积分差距,已经不足500分了。
另一场半决赛在这场比赛之后,费德勒大概率可以击败菲利普西斯晋级决赛。
只要陈然没拿下这场比赛,世界第一的宝座大概率就会拱手相让,这可不是他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从休伊特的眼里,陈然看到了强烈的斗志,同时他在心中也燃起了斗志。
虽然对方在上一轮和罗迪克打满了五盘,但这种级别的球员在打满五盘的情况下隔两天再比赛根本不算什么。
陈然在温布尔登可是连续四轮打满五盘的。
经过裁判员抛掷硬币之后,休伊特率先发球,他激动地握了握拳头。
看来这个家伙今天是异常兴奋,只是一个发球权就如此动容。
果然,休伊特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极佳的状态,似乎前一轮的五盘打满对他的体能没有丝毫影响。
至于陈然这一边,他倒是显得异常沉著冷静,采取了稳健的“防守反击”战术。
踏踏!
清脆的脚步声传来,轻柔而灵动。
紧接著,陈然便已经快马赶到网前。
只见他手腕握著球拍,轻轻一扭,将网球推线自己的右侧。
连贯的动作,包含著细腻的假动作,使休伊特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网球几乎压著边线弹地而走。
此时,比赛已经来到了第九局。
之前的8局当中,双方互相保下发球局,比分为4比4。
第九局里,陈然表现出现率先达到破发点,而刚刚的那球,就将兑现破发点。
破发了!
陈然正欲挥手庆祝,裁判员一声“出界”出来。
what?
陈然不可思议地望向了裁判员。
刚刚那个击球,他只是采用了取巧的方式,所以力道不大,球速也不快。
通常情况下,有没出界完全可以凭借肉眼来判断。
“裁判员,明明是压著线!”
“不,出界了,我很确定!”主裁耸了耸肩,非常肯定地说道。
陈然双手叉腰,大口喘著气,脸庞上全是苦笑的表情。
他很想骂人的,向那个裁判员送上各种华夏“国骂”,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能看慢动作回放吗?”
“没这个规定!”
陈然对著主裁竖了竖拇指,然后转头就走。
竖拇指应该没事吧?
可主裁觉得陈然这是在赤果果地挑衅,果断给予了他一个警告。
如果是第二次警告,就会被罚分。
陈然能怎么办?
再大牌的球员都不可能去对抗裁判员,任何体育运动都是如此。
虽然观众看比赛从来不是为了裁判员,但后者偏偏喜欢抢戏。
这座球场上,虽然大多数人是休伊特的支持者,但华人球迷显然也来了不少。
这些人骂骂咧咧,朝著裁判员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嘘声。
“又是误判!上一次是年终,这一次是澳网。该死,如果有鹰眼就好了!”
陈然暗骂了一句。
ATP方面虽然承诺会在今年引入“鹰眼系统”,但最快也要等到年终。
这个插曲过后,比赛继续进行。
然后,休伊特继续拿下一个发球分,达到了保发点。
陈然轻轻拍打著脑袋,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砰!
“出界了?”
陈然隐约觉得休伊特的这个发球出界了,他目光本能地望向了裁判员。
“ACE!”裁判员给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手势。
他示意这个球在界内,有效!
“FUCK YOU!”
这一次,陈然再一次憋不住火了,优美的语言破口而出。
声音很重,别说主裁了,连坐得近的观众都听到。
顿时,全场嘘声四起。
同样也有不少家伙趁机开始瞎起哄。
陈然还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示意对方“眼瞎”。
毫无意外,陈然收到了第二次警告。
他在接下来自己的发球局里,被罚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