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半决赛,阿加西和费德勒。
老当益壮的阿加西凭借全面的技术和丰富的比赛经验,一度将年轻的费德勒拖入苦战,甚至把对方逼入了绝境。
或许在四大满贯里糟糕的运气,幸运女神终于垂青了费德勒一次。
关键时刻,他凭借着一个略带运气的擦网球,率先来到了赛点。
费德勒成功把握住了这个赛点,通过三盘大战艰难战胜阿加西,率先锁定了一个决赛名额。
至于他的对手会是谁?
陈然还是罗迪克?
数以千万计的球迷和成百上千的记者都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场半决赛。
自美网之后,陈然和罗迪克之间的中美大战再度上演。
美国文体界的名流也纷纷涌入了休斯顿的比赛球馆,出现在了豪华的包厢里。
第二场半决赛精彩纷呈!
陈然和罗迪克之间的较量,丝毫不亚于美网决赛的那场经典战役。
第一盘,双方互相破发,最后陈然在完成二度破发之后,以7比5艰难取胜。
第二盘,双方再战成5比5之后,罗迪克愈战愈勇,再度以凌厉的攻势,完成了对陈然的破发。
第二盘比分和第一盘比分如出一撤7比5,但胜利者是罗迪克。
第三盘开始后,双方异常小心谨慎,但也会恰到时机地在对方发球局施加压力。
然而十二局结束之后,双方都没能完成破发,再度进入抢七局里。
在以往的比赛里,陈然对罗迪克的“抢七局”是全胜。
然而在今天的这场比赛里,异变突起。
陈然的一个精彩击球明明压在底在线了,可裁判员一口咬定出界了,并且表现出丝毫不容置疑的态度。
于是,陈然用中文骂骂咧咧了几句,顺便送上了“国骂”,这个裁判员虽然听不懂中文,还是给陈然送去了警告。
6:5!
因为这个小插曲,罗迪克拿到了赛点,而他还同时握有发球权。
最终,他以一个漂亮ACE球拿下比赛。
2003赛季结束了。
……
第313章 赛季结束和鹰眼挑战
陈然在和罗迪克握手时,后者也颇为遗憾地说道:“陈,坦诚地讲……我也感觉那球应该压线了。”
罗迪克倒是显得很诚实。
但是诚实归诚实,比赛结果已经不可能改变。
同样,他也是裁判员误判的受益者。
不过罗迪克虽然闯入了年终决赛,但心情是尤为复杂的。
因为这个误判,原本那种胜利的喜悦被冲淡了不少。
这可不是他所想要的结果。
可是转念一想,如果陈然那个击球没有被误判的话,的确是胜负难料。
错的是那个裁判员又不是他罗迪克,何况他也没拿钱去贿赂那个裁判员。
如此一想,罗迪克的心情就好受多了。
陈然对那个误判的主裁可以没有任何好脸色,直接无视对方,走向了自己的椅子。
握手?那是不可能的!
故意恶心人的判罚,也想让老子笑脸相迎?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大不了赛后被ATP方面开罚单。
有脾气,你就必须得表现出来,绝不能让人以为你是好好先生,可以随意被欺负。
那个击球,绝不是边缘部分压倒了底线,而是球的大部分压在了在线。
这狗日的裁判员真是眼瞎!
虽然陈然是客场作战,不过当地的休斯顿观众有不少他的球迷和支持者,也对这样的结果极为不满。
这些人毫不客气地对著当值裁判员最为激烈的嘘声。
同时,相对于华夏一些传统体育媒体还会隐晦地表示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判,那些门户网站为了博人眼球,那就一点都不客气了。
“黑幕!这一定是黑幕!”
“ATP方面不愿意看到我们华夏选手垄断这么多重量级的荣誉!”
是啊,陈然在今年已经拿到了两个大满贯和五个大师赛冠军,这要是再拿一个年终冠军,简直要把网球玩成了桌球了!
所以不少华夏球迷提出了阴谋论,认为这是来自ATP方面的打压。
他们不愿意看到陈然一家独大的情况。
尤其是这一届的年终还在美国举办,把罗迪克送入决赛显然会有更大的收益。
不过ATP方面或许知道自己理亏,对于陈然赛后拒绝和裁判员握手的行为,保持了沉默,也没开出罚单。
在面对媒体的质疑时,也表示会仔细复盘这场半决赛,总结裁判员出现的问题。
显然他们也知道这个误判有些严重。
伱可以稍微照顾一下罗迪克,可不能表现得如此明显啊。
不过陈然并没在赛后直接抨击裁判员,而是耐人寻味地说道:“我知道ATP和WTA方面已经在考虑将鹰眼引入到比赛当中。这是一个好主意,而且我觉得这个计划必须加速了。”
“最好在明年就能开到鹰眼进入职业网球。”
“我相信这是众望所归!”
止步年终四强,没能进入最后的决赛,对于陈然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他也意识到这次机会难得,直接呼吁让“鹰眼”进入职业网球。
以如今的科学技术而言,引入“鹰眼”系统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但之所以会拖拖拉拉这么久,理由非常简单,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鹰眼”系统地引入,会极大削弱裁判员手里的权力。
这就像足球比赛,国际足联一开始也拒绝引入人工技术,这也导致比赛里各种错判、漏判层出不穷,但依然嘴硬无比:错判是足球比赛里的一部分。
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对阵德国,墨西哥对阵阿根廷都出现了惊天冤案。
国际足联这才不得不引进人工技术,同样也极大削弱了裁判员的权力。
任何一项体育赛事的技术变革,裁判员往往是第一个受到影响的。
陈然作为这次误判的受害者,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具备了,便顺势而为。
其实他参加巡回赛一年以来,也遇到一些错判,但基本是模棱两可的。
因为网球的球速太快,而在硬地球场很难像在红土球场那样落地并反弹之后,会留下清晰的球印,所以完全只能靠著裁判员的肉眼来判断。
那么误判的确是在所难免的,陈然也能接受。
但直觉告诉他,这一次的误判却是带著任务而来,是有目的性的。
其实在体育界里,这种“任务哨”无处不在,你既然无法去改变,那只能去适应。
陈然没有去责怪裁判员,而是一口咬定“想要减少误判,只要引入鹰眼。”
他不厌其烦,反复强调“鹰眼挑战”。
在原来的时空里,“鹰眼挑战”系统直到2006年初的时候才被应用到ATP巡回赛上。
还要足足等上两年多的时间,这实在太久了。
在这场年终半决赛结束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从陈然的脑海里浮现。
他希望“鹰眼挑战”可以提前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真能如此,也算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之一。
陈然发话了,无数媒体记者纷纷跟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都希望能看到公平公正的体育比赛,而不是被人为因素所干扰的。
很快,围绕著“鹰眼挑战”舆论攻势开始愈演愈烈。
“我们需要公平,所以我们需要引进鹰眼!”
“让那些该死的、黑心的,又喜欢抢戏的裁判员没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球迷还是赞助商,没有人是来看裁判员的,可他们偏偏喜欢抢戏!”
C5体育的一位主持人甚至如此说著:体育比赛需要一个公平的竞赛环境,我们绝不能让2002年世界杯的那一幕重演了。
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敏感而脆弱的南朝鲜人在听闻了此事之后,便觉得对方在说自己,于是又第一时间送来了抗议信,要求这位主持人道歉,然后又引发了一系列的小风波。
……
年终总决赛继续进行著。
由于有过半决赛这极具争议的一幕,年终决赛进行地有条不絮,也没有哪个裁判员再敢顶风作案。
罗迪克虽然打得很兴奋,也很积极,但迟迟拿不出最大的竞技状态,全场比赛被费德勒牢牢压制。
最终,客场作战的费德勒顶著全场球迷的嘘声以3比1的比分,击败了罗迪克,第一次捧起了年终大师杯的冠军奖杯。
这个赛季,费德勒虽然两度和大满贯失之交臂,好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终于捧起了另一座十分重量级的年终冠军,有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结尾。
五战全胜,费德勒除了拿走高达150万美金的奖金和1500积分之外,还可以当场开走一辆奔驰轿车。
同时他的世界排名反超了罗迪克,位列第二。
继美网决赛之后,罗迪克又一次郁闷地端著一只盘子。
止步年终四强的陈然,依然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所以他也出席了年终的颁奖仪式,当著全场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举起了代表年终第一的奖杯。
尽管他被恶心的裁判员坑了一把,但陈然依然是无可置疑的“年终第一”,也是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年终第一,17岁零2个月。
总体而言,陈然、费德勒、罗迪克三人在2003赛季各有收获。
陈然拿到两个大满贯,费德勒拿到年终冠军,而罗迪克也有一个大满贯。
当然,西班牙费雷罗也有一座大满贯,也曾经短暂地成为过世界第一,但在后续的比赛里逐级掉队,而被这三个人拉开了差距。
如今,网坛五大巨星里费雷罗和阿加西已经开始掉队,他们虽然分列第四、第五,但在积分上与前三名有很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