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 第174节

  “这……这也太难了吧。”德约科维奇显然不怎么看好,“陈然哪怕能够复制澳网的四强奇迹,都已经不可思议了。”

  “这样吗?”伊万诺维奇歪著小脑袋,低语了一声。

  她偷偷望向远处,双眸里有光芒闪过。

  ……

  陈然在返回酒店房间后,缓缓地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小纸条。

  正是刚才和那位塞蒙美女伊万诺维奇合影时,对方悄悄地塞给自己的,上面写著她的电话号码。

  傻傻的小德光顾著拍掌,估计根本没发现这个小插曲。

  可这个到底算什么意思?是意味著我对她有开火权吗?

  陈然根据后世的那些经验,在开火之后有可能存在被对方写小作文,然后翻车的危险。

  当然,陈然是顶级的网球运动员,即使真被媒体曝光了,也只是被大家当做一段八卦谈资,不会存在翻车的情况。

  何况将来的伊万诺维奇也是网坛里赫赫有名的球员,应该不会去做“写小作文”这么没品的事情,她自己也要面子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写“小作文”那是天朝小仙女的专利,在国外基本没人吃这一套。

  陈然坐在椅子上,沉吟了半天。

  想必那位塞蒙美女一定眼巴巴地盯著自己手机,期待著能够收到一条短信。

  换一个角度想,这是不是他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以来,第一个有给他主动塞纸条的女运动员呢?而且对方的颜值还不低。

  坦诚地讲,如果换成其他一个阿猫阿狗的女运动员,这么主动给自己塞纸条,陈然即使收下了纸条,转身之后就会直接扔入垃圾桶里。

  可对方是伊万诺维奇,是集实力与美貌于一身,将来会名扬整个职业网坛。

  所以陈然非常肯定,这没什么风险,也不存在仙人跳什么的。

  “还是回一个信息吧,要不然让人家姑娘等著心急了,甚至惹人家伤心难过就不好了。”陈然非常“善良”地想著。

  于是,他照著小纸条里的号码给伊万诺维奇回了一条信息。

  果然,对方很快回了信息:上帝,我还以为你会将小纸条扔入垃圾桶呢!真是我第一次给喜欢的球员送纸条,我真的非常紧张。

  这是真话吗?不过陈然也不关心。

  “不会,我不会做这么无礼的事情。”陈然回了一句,“这是我的私人号码,给别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的同胞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放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伊万诺维奇立即回了一句,保证道。

  “你很出色,我祝你早日登上成人赛场。“

  “我也希望你可以在这次法网夺冠!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这小姑娘嘴还真甜,而且这说话语气的确很像小迷妹和偶像之间的。

  记得在前世,伊万诺维奇最崇拜的对象是费德勒,但如今费德勒的风头几乎被陈然给盖过了。

  “姑娘,你太过赞誉了,这可是会让我迷失的。坦白地讲,我的目标是四强。”陈然如此说著。

  当然这四强目标,只是他的底限,不过他从未对人说起。

  “如果是四强,那也很厉害了,毕竟你还这么年轻,已经拿到了三座大师赛的冠军。”

  “我相信你将来也会赢得大师赛,甚至大满贯的冠军。”

  不知不觉当中,陈然竟然反客为主夸起了对方。

  “是吗,这离我实在太遥远了,不是如今的自己该考虑的。”

  这个小姑娘的情绪有些激动,一条信息未发完,然后又发了一条。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什么?”

  “如果我将来参加成人比赛了,我希望可以在大满贯的赛场里和你组成混双!”

  陈然不禁轻抚了自己的额头,是欧洲的姑娘都这么直接,而是所有小迷妹都这么直接。

  应该是后者吧?

  毕竟在华夏,小迷妹们花几千,上万买一张演唱会门票,还穿著婚纱去看,现在这才到哪?

  陈然到现在为止,都没参加过任何混双和双打的比赛,主要原因还是他想专注於单打。

  有些球员选双打,那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些比赛状态。

  有著“模拟训练场”的陈然不存在这个问题,便没必要多此一举了。

  “混双?可以的,如果你觉得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单打成绩,我这边没问题。当然,前提是我的精力和身体都允许。”

  “你知道的,男子大满贯是五盘三胜。如果某一场比赛我打满了五盘,而且非常激烈的话,可能就会失约了。不过你也一样,要首先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伊万诺维奇开心地回道:“嗯,这是应该的。那么我们就这么约定了,我可要努力了,希望能够早日参加成年组的大满贯正赛。”

  陈然揉了揉眉心,收起了手机。

  伊万诺维奇什么时候能够参加大满贯正赛?

  她并不是像莎拉波娃那种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怎么也得等到十八岁吧?

  还有……玛利亚·莎拉波娃,你看看人家伊万诺维奇是多么主动。你怎么不主动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呢,你可是太清高了啊。

  不过能直接被伊万诺维奇送小纸条,陈然的心里还是有那么几分得意的。

  他默默地在手机上备注了“伊万诺维奇”的名字,这似乎是他手机通讯录里第一个外国姑娘的名字吧?嗯,是第一个姑娘,不是那种大妈。

  此刻,陈然只觉得自己精神抖索,又去了酒店的健身房里锻炼了一会儿,也看到不少参加法网的球员。

  但大家非常有默契,都是各顾各的锻炼,互不打扰。

  等到陈然大汗淋漓回到房间里时,看到自己的手机又有几条未读短信,不用猜就知道是谁发的。

  这是陈然的私人手机,知道的人很少,平时基本没什么人给他发信息。

  这姑娘显然在找话题,比如问了一些关于华夏的问题,如美食、旅游景点等等。

  他简单地回复了几句,并说明自己刚刚在健身房训练。

  伊万诺维奇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么频繁发信息似乎不妥,自己的职业梦想还未实现,并不是一个纯粹追星的小迷妹。

  于是她最后回了一句“期待未来去华夏比赛”,便结束了这次断断续续的聊天。

  ……

第207章 今日辱法,抽签仪式(4K)

  法国网球公开赛是在罗兰·加洛斯球场举行,这里一共有三座大型球场,中央球场,苏珊·兰格伦场球场,以及一号球场。

  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综合性网球场一致,只有中央球场可以容纳1万5000名观众,其他两个球场能容纳的观众数量分别是1万人和3000人。

  赛事组委会还规定,在赛事正式揭幕前,所有球员都不允许在罗兰·加洛斯球场训练。

  这除了红土球场的维护比较复杂之外,主要原因是场地有限。

  巴黎市政府拒绝了法网的扩容请求,以至于场地数量不足,当资格赛进行时,便难以满足球员们的训练需求。

  只有前8号种子在开赛之前享有训练三次的机会。

  但球员们需要训练,需要适应巴黎的气候与环境。即使是对于前8号种子而言,三次的训练机会远远不够,所以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在私人俱乐部里进行日常训练,陈然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如此,资格赛球员在法网往往能够占据更多优势,毕竟他们已经在这里经受住了三轮考验,从而也稍微增加了一些爆冷的概率。

  这一日,是陈然第一次在罗兰·加洛斯球场进行训练。

  因为享受到这个待遇的球员很少,而且训练时间也很短暂,球迷们也更加容易遇到自己喜欢的球员。

  于是,许许多多的球迷们都蜂拥而至,希望一睹这些顶级网球运动员的风采。

  陈然虽然现在罗马大师赛只打了一场比赛,止步第二轮,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巴黎的人气。

  马德里大师赛强势夺冠,再加上“阳光双冠”的荣耀,为陈然积累了巨大的人气。

  毕竟如今的欧洲球员还没有一人完成过“阳光双冠的”成就,甚至这次参加法网的欧洲球员里赢得过大满贯的人都寥寥无几。

  在陈然并不算久的训练时间里,训练场被挤得水泄不通,除了那些来看热闹的球迷,还来了许多记者,不止华夏的,各个国家的都有。

  视线所及之处,密密麻麻了罗列著一堆长枪短炮,阵势著实不小,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倾巢而出吧。

  陈然看著这幅热闹的景象,也终于意识到法网已经临近了,自己也将迎来第二个大满贯赛季。

  五个月的时间,从澳网资格赛选手再到法网4号种子,如此巨大的反差,让陈然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签名、合影、拥抱,在结束今天的训练以后,陈然一一完成这些动作。

  这只是基本礼貌,也是网球运动员创建良好形象的必修课。

  虽然对陈然而言,很多情况下他都是顶著客场的嘘声去战斗,但那是在赛场上。今天会来训练场看你的,基本会是你的球迷和支持者。

  可惜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陈然已经放慢脚步,但周围的汹涌人群似乎怎么都看不到尽头,他终究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愿望。

  在一片欢笑和喧哗之中,陈然足足逗留了十五分钟,才挥挥手和众人告别。

  “马上就要抽签了,希望你能有好的签运!”

  “希望伱可以走到最后!”

  陈然一再表示感谢,在安保人员的护卫下,迈开脚步离开了法网的训练场。

  这几天,除了训练就是在酒店休息,偶尔参加法网组委会安排的活动,陈然来到巴黎之后,还没去过任何旅游景点。

  什么艾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任何一个地方还都没去过。

  陈然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太过紧张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他需要找到一些感觉,就是上次参加澳网时,那种轻装上阵的感觉,来给自己减压。

  陈然当即决定准备去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以及塞纳河畔这三处景点走走。

  不过在出发前,陈然想到前世一些记忆,灵机一动,让助理找当地华人购买了一些冥币和手机模型的玩具。

  随即陈然又觉得只带一些冥币还不够带劲,他又入手了一叠津巴布韦币。

  张德培对巴黎很熟悉,这里是他职业生涯最为高光的时刻,体能教练谢尔盖也来过巴黎,再加上陈然雇的保镖,又喊了几个熟悉的华夏记者,一行数人悠哉地走在巴黎的街头。

  他们花了将近半天的时间,走了这三处景点。

  每一处景点都有很多的人流,前拥后挤,有法国本地人,也有外国游客。

  像陈然这一行人,一看就是外国游客,而且个个看上去似乎都是身价不菲的,尤其陈然还戴著一顶帽子和一副酷酷的太阳墨镜,这对那些混迹在巴黎街头小巷的小偷而言,可太有吸引力了。

  北非移民,非洲移民,以及那些吉卜赛人,是最喜欢朝著那些外国游客下手的。

  在他们的认知里,这群人就是人傻钱多的代表。

  尤其当陈然在旅游景区里,“不小心”口袋里的一叠钞票飘落在外时,一群在旁边游荡的吉普赛人立即蜂拥而上,捡起钞票立即就跑,这百米冲刺的速度一点都不亚于专业运动员。

  不少人为了抢那些钞票,和还那些北非移民打闹了起来,嘴里还叽里咕噜说著什么。

  这时候,无论是外国游客还是本地法国人,似乎都知道这两类人是什么成分,纷纷嫌弃至极地跑开,唯恐殃及到自己。

首节 上一节 174/6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