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谁喜欢在红土球场打球啊?”薛鹏有些不以为然,“打完后浑身都脏兮兮的,鞋子、衣服、裤子,浑身上下全是红土,难受死了!”
“哈哈……”陈然大声笑了笑,“我们华夏人口基数这么大,或许有不少人就喜欢打完球浑身沾满红土的感觉。”
“倍儿爽……”
“还有我觉得自己也一定会爱上红土。”
所有能够成为红土高手的球员都有这么一个心路历程:忍受红土、享受红土,以及爱上红土。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矫情的球员无法克服在红土球场比赛的心理障碍。
他们就会以伤病为理由退出红土赛季,然后在草地赛季满血复出。
不过陈然的内心对于红土球场没有抵触心理,也就直接跳过了“忍受红土”这一步。
按照原时空的轨迹,差不多在2010年左右,魔都才有正规的红土球场。
因为陈然引起的蝴蝶效应,这个时间点已经大幅度提前了。
“小陈,你现在毕竟是浙东体育的标杆人物,就像姚名之于魔都。”
“这也是浙东省的体育局愿意出资建一座红土球场训练中心的主要原因。”
“他们相信你会带动华夏的网球热。”
陈然听后有些恍惚。
这就标杆了?不过想想姚名,似乎也说得通。
无论是魔都还是浙东省,都不缺奥运冠军,偏偏这两个没拿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成为了各自省市的代表人物。
……
一个星期后,刚刚退役的华裔球星张德培正式抵达燕京,将会出任陈然的主教练。
经纪公司特意为此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不少媒体也蜂拥而至。
因为张德培的中文很一般,这次采访基本是以英文交流。
“张德培先生,你为什么会接受这个邀请?”
“我在陈然身上看到了无与伦比的天赋和才华。”
“你认为陈然有机会赢得大满贯吗?”
“大满贯不单只依靠实力,还需要一些运气,但我相信陈然有这个机会,或许他未来还不止一个。”
“陈然有机会打破您的最年轻大满贯得主的记录吗?”
“这……”张德培揉了揉眉心,“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有机会,但希望不大。确切地说,陈然还有3次机会来打破这个记录。”
他嘴里的三次是指今年的法网、温网,以及美网。
过了今年,陈然就没机会打破这个记录了。
“陈然目前都没任何红土或者草地的经验,所以这很难……”张德培非常坦诚地说道,“所以理论上有三次机会,但他只有一次美网机会。”
“不过你们别忘了,我还有一个记录是最年轻的大师赛冠军,或许陈然首先应该以这个为目标。”张德培笑著说道。
他在18岁的时候拿到了蒙特娄大师赛冠军,这个记录即使到了2023年依然没人能够打破。
这些记者们,立即“唰唰”开始做起了笔记。
至于他们发表报纸上的内容,就跟采访时有些出入了。
“惊喜!张德培看好陈然问鼎美网!”
“史上最年轻的大师赛和大满贯冠军?陈然大有可为!”
网友们有些不乐意了,你们这是在赤裸裸地捧杀啊。
大家一致认为陈然这一次的澳网四强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也许和历史上许多如流星一般的新星一般,出道即巅峰。
“陈然太年轻了,还没足够的人生阅历。你们再这么吹捧下去,他迟早会迷失的。”
“妈的,这些记者就是不要脸,为了关注度,不择手段!”
因为张德培和陈然之间的强强联合,让媒体们一下子将期待值无限拔高。
更有人开始掐指掰算陈然今年可以拿下几个巡回赛的冠军,在网络上讨论的热火朝天。
这时候,一向喜欢以老大哥形象出来息事宁人的央视终于也坐不住了。
它主动出来降温,希望大家能够适当降低对于陈然的期待值,别给人家压力。
“或许人家之后三个大满贯的成绩都不如澳网……”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可千万不要赢了夸上天,输了狠心踩。”
此刻,陈然并没有在乎外界的纷纷扰扰。
在确定主教练人选后,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训练课。
不过让张德培颇感意外的是,这第一堂训练课的场地竟然在红土球场。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令张德培更为震惊。
陈然在红土球场上的表现完全不像一个生涩的新手,而像是一个在红土球场混迹了许久的老油条。
“陈,你之前真的没在红土球场训练过?”
“是的,这座红土球场是这个月刚刚租下来的。在教练你来之前,我在这里一共就训练了五次而已。”
……
第148章 这只是你的“小目标”?(求订阅)
后世有人这么形容“红土之王”纳达尔,他生在红土、长在红土,了解红土的性格就像了解自己兄弟一样。
在红土球场上,顶级的网球技术创建在低风险的多拍回合球上,而比赛比的是在多拍拉锯的过程中率先抓住机会向对手发起进攻的能力。
还有滑步击球是红土球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土选手,这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红土球场相对较软,急停急转后不容易蹬上地,所以如果不会使用滑步,在红土上很难移动自如。
其实在草地和硬地也有滑步击球,比如陈然在澳网的时候也偶尔使用滑步击球。
但区别在于,在红土球场滑步击球是一种常规手段。
你可以在红土球场经常使用滑步击球,而不会对自己的膝盖和跟腱造成太大负担,但在草地和硬地则会不同。
另一点,就是滑步的距离了。
无论是草地还是硬地的球场,你的滑步距离就是远远不及红土球场。
陈然在红土球场上表现出来的天赋让张德培惊讶不已。
他刚退役不久,身体机能尚未完全退化,和陈然试著各打一个发球局,结果毫无悬念被对方横扫。
这还是在张德培最为熟悉的红土球场。
“红土球场是底线型球员的天堂,发球上网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张德培惊叹之余有想起了自己的老对手,“桑普拉斯就是如此,有十四个大满贯,但没有一个法网。”
他唯一一个大满贯就是法网,另外还有一个法网亚军。
红土球场是张德培唯一一个可以压制桑普拉斯的地方。
“其实发球上网在未来的硬地球场也会慢慢淡出主流。”陈然在心里默默地想著。
“教练,在前往北美前我想一直在红土球场训练。”陈然想了想后如实说道。
他很清楚如果想在这个红土赛季有所作为的话,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张德培听后有些意外,回道:“你就对硬度球场就这么有信心?”
他以为自己的第一堂课会在硬地球场,结果被陈然带到了红土球场。
坦诚地讲,张德培是第一次当教练,自己也不清楚能不能带好球员。
陈然又是横空出世的网球天才,年纪轻轻成绩已经非常瞩目了,两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
很多情况下,张德培也会听取陈然的看法。
陈然笑了笑:“我对硬地球场的熟悉程度,已经融入了血液当中,所以到了美国后再练习完全来得及。”
何况硬地和红土也有相似之处,并不会因为伱在红土球场找到了竞技状态,就无法应用于硬地球场。
此时此刻,陈然在球场里做著训练,外面则是不少围观的球迷,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场地包围。
张德培和陈然,两大明星人物,显然是极具轰动效应的。
体能教练谢尔盖还特意去外面看了一眼,然后摇晃著脑袋露出惊讶之色。
仅仅一堂训练课,在外面就围观了至少有一千人,人潮汹涌,人气也太旺盛了。
如此巨大的关注度对于陈然而言这是压力,同样也是动力。
它可以成就运动员爆发出惊人能量去创造佳绩,也可以演变成为排山倒海的重担彻底压垮运动员的神经,如同一把双刃剑。
当外界对你的期待值提高后,他们潜意识里是只允许你进步,不允许你退步的。
他们会自动去描绘、想像关于你的未来,但不会去假设“新星陨落”或者“伤仲永”这种结果。
但当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他们又肯定会分析地头头是道,能找出好几种“你为何衰落”的原因。
陈然的心态非常好,享受压力,同样视压力为无物。
无论围观训练的人群有多喧哗,他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训练者,甚至还时不时对著球迷们挥手示意,引起阵阵欢呼。
“弓步压腿,三组,不要停下来,现在开始。”
“速度,放慢一些,保证每个动作做到位。”
“感受肌肉,注意力集中,感受到肌肉的运动轨迹和脉络,不要著急。”
在张德培执教后的第一堂训练课,也是陈然自伤愈复出后第一次给自己上强度。
如今他的身体属性84,而极限值是92。
陈然需要不断按计划增加训练强度,来提升自己的身体属性,尤其是体能这一块。
……
空气在燃烧,全场在沸腾。
一个星期的时间一晃而过,那些来围观陈然训练的球迷们,也目睹了他所进行的高强度训练。
有些人还曾幻想过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学网球,甚至试试能不能走职业球员这条道路。
但他们在目睹了陈然的训练强度后,都动摇了。
这太可怕了,自己的孩子能否承受得住?
可如果接受不了这样的训练强度,走职业球员的道路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