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87节

  刘玉珠不停点头,热泪盈眶,村里广播时常播放钢铁工人如何如何,纺织女工如何如何,听到后村里人都是满心的羡慕,哪敢想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眼前这个男人这么为她着想,她何德何能啊,不行,一定得给他生孩子。

  “不过具体啥岗位现在还没定,做纺织女工的话是很辛苦的,要三班倒,没日没夜的,还有一个是在食堂里做帮厨,这个工作强度不大,不会那么辛苦,嫂子你先考虑一下啊。”王向东分析道。

  “哦,还能选的啊,那东子你说我做啥好呢?”

  “这是你自己要考虑的,要伱自己拿主意。”

  “这,我也不知道啊,我想想。”

  “行了,回头慢慢想,现在赶紧收拾去,我车子还停在路边呢。”王向东拍了拍她的肩膀。

  一旁的张冬妹也惊呆了,原本以为王向东这次是路过进来看望一下的,没想到是让女儿跟他进城工作去啊,太意外了,居然有这等天大的好事,女儿这是跟对人了。

  “东子,我,我要带啥出去啊?”刘玉珠还在发懵,有些不知所措了。

  “呐,就带你们三个平时穿的用的,棉被被褥啥的,我那屋里也把被子衣服啥的带上,其他的你看着带,家具都不用拿,厨房里的东西我来整理。”王向东想了想说道,老家以后应该不会来住了,这些东西得搬走,要不然放久了就潮湿发霉。

  家具那些大样的都没动,那就没多少东西了,厨房里的东西一个箩筐就装下了,棉被卷了三捆,衣服也包了两大包,想了下,再把两盏煤油灯提上,其他也没什么要带的了。

  然后把院门锁上,四人就沿着小道来到马路,看到四轮的小车,刘玉珠越发不敢相信了,以为这些都是在做梦。

  张冬妹很自觉的爬上车斗,坐在包袱上,刘玉珠抱着妞妞坐上副座,等到车子开动起来,凉风扑面,这才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梦。

  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胡家园农家院子,王向东下车打开院门,分出一把钥匙给刘玉珠,她马上把钥匙串起来揣怀里。

  开车进入院子,王向东等三人下车后说道:“嫂子,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你们先熟悉一下环境,看看怎么安排,我先抽支烟。”

  “好的东子,娘、妞妞,走,咱们看看新家去。”刘玉珠开心的应了声,然后牵着妞妞的手朝房子走去,妞妞也好奇的东张西望。

  王向东抽烟是在考虑嫂子的落户问题,第二棉纺厂是在朝阳区,而住的这农家院子好像还是归东直门街道办管辖,是不是明天去找丁主任问问。

  “东子,你进来一下。”

  听到嫂子叫他,王向东走进堂屋,东边挨着厨房的炕上已经铺好了被褥,棉被也迭放一旁。

  “这堂屋还是给你布置的,我们娘三就住西屋,西屋的炕更大。”

  “行,嫂子你看着办,天快黑了,做饭吧,我饿了。”王向东看着刘玉珠说道。

  “哦,我这就去。”

  主食还是窝窝头,菜除了白菜萝卜,还多了个克拉古斯,王向东介绍说是东北的特产,切片跟白菜炒成一盘肉菜,一家子吃得津津有味。

  新的环境带来新的体验,刘玉珠三人已经在规划把新的院子如何如何布置,明天开始要打理哪边。

  这边还没通电,好在把煤油灯带出来了,正好放两个屋里,张冬妹很自觉的抱着妞妞去西屋睡觉了。

  晚上堂屋的动静并不大,嫂子很激动很主动,好在是在炕上,炕又是在东头挨着厨房,不像木架床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所以两人打了好久的友谊赛也没有影响到在西屋睡觉的一老一小。

  “嫂子,想清楚要做啥工作了吗?”等平静下来后王向东就搂着刘玉珠问道。

  “东子,你说嘛。”刘玉珠蹭着男人的胸膛撒起了娇来,女人都这样吗?

  “嘿嘿,要我说那就在食堂做帮厨,有机会你还能学学做菜,说不定以后还能考个炊事员做做。”

  “听你的,你是我男人。”

  刘玉珠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她紧紧的搂住王向东,甜蜜的进入梦乡。

  嫂子的味道很香,却也不能一直埋头嗅着,会窒息的,王向东有些不舍的放开嫂子,因为刘玉珠要起床做饭了,新的一天要开始了,她很想去看看将要上班工作的地方是啥样的。

  今天是周日,王向东也不知道第二棉纺厂有没有休息,反正方便,就跑一趟吧。

  进了工厂大门开到里头的大路上,就听到旁边围墙里头厂房车间的机器轰鸣声,还真是全天候不停歇的运转呀,机器不辛苦,纺织工人是真辛苦啊。

  转到行政楼下,王向东上楼找到吴本厚,言说要让嫂子去食堂做事,这倒正合他的意愿,马上开出了入职证明,然后下楼带着他们去往食堂。

  吴本厚昨天已经判断出来王向东的想法了,就先交待清楚,所以张尚荣主任很热情的接待了王向东和刘玉珠,叫来八级炊事员林峰,让他亲自带刘玉珠一段时间。

  林峰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看得出是个憨厚老实的本分人,脸上一直带着笑容,没有不情愿的表情,想来领导都已经交待好了。

  那王向东就放心了,寒暄几句后就离开了,他得去给刘玉珠办理迁户手续。

  “丁主任,您周日没休息啊,我又来麻烦您了。”

  原本想今天是周日,街道办会不会休息没上班,但到了这边一看还挺忙的,这年头的服务部门还真挺敬业的。

  “向东来啦,欢迎啊,瞧瞧这手头的一堆东西,哪还有时间休息。”

  丁光明看到王向东很是高兴,想到昨天一幕就感觉小伙子现在越来越机灵了。

  “主任您帮我看看这个户口能落在您这边吗?”王向东掏出几张证明递了过去。

  “好本事啊,我们这边才分到第二棉纺厂的几个临时工名额,你倒搞来正式工了,花了不少代价吧。”

  “嘿嘿,用三只野猪换的,这是我嫂子,必须帮的。”王向东低声应道。

  “嗯,应该的,有这些证明材料可以落户,我带你去办理,正好走动一下缓解缓解我的老腰,岁数大了熬不住啊。”丁光明揉了揉太阳穴,起身要带着王向东出门去。

  “主任,您这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哪能说岁数大啊,注意劳逸结合就没事的,我这里有些鹿血,您带回去泡酒喝,能缓解疲劳、增强体质的。”

  王向东从挎包里掏出一罐鹿血放在桌面上,就是黄桃罐头的那种玻璃罐子。

第186章 护城河钓鱼

  “这可是好东西啊,那我就不客气了。”丁光明眼睛一亮,笑着把罐子收到桌子下方的柜子里。

  有领导带着办事就很顺溜,半个小时后就拿到了户口本和粮油本,谢过丁光明后王向东就回到斜阳小院,换了自行车又骑出了东直门。

  王向东这回不急了,晃晃悠悠的骑在马路上,还悠闲的东张西望,出护城河刚过桥不远就被拦下了,去往东北的铁路线就是从东直门这边经过的,从轧钢厂过来的支线也是在这边汇合的。

  铁路是修建在护城河外头不远处,轨道的两侧都有护栏,在与公路交汇处还有值班室,值班人员举着小红旗吹着哨子,负责两侧的横杆起降。

  等待的过程很无聊,王向东左右看看,想寻找一些风景,护城河两边的柳树已经冒出嫩芽,地上也多了绿色,天气虽然转暖,但城外还是比较萧条,倒是护城河两岸有些人,大部分是菜农,忙着浇水锄草,也有闲着在钓鱼的。

  王向东顿感新奇,后世看年代剧里说到三大爷闫埠贵时常周末去钓鱼,也许是他穿越过来是冬季,水面都冻上了,才没看到闫埠贵出门钓鱼。

  现在水面解冻了,来钓鱼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毕竟能钓来鱼就能改善一下伙食嘛,或者拿去换个几毛钱买包烟喝口酒也是不错的,当然这都是闲着的城里老少干的,农村人哪有这闲工夫啊。

  王向东干脆推着自行车来到护城河边,看到一个大爷正在河边钓鱼,就凑了过去,掏出大前门烟递上。

  “大爷,您在钓鱼啊,先抽支烟解解乏。”

  “小伙子,你也感兴趣啦。”

  “这不看着好奇了,怎么样?这河里有鱼吗?”

  “怎么会没鱼呢,不要看这边钓鱼的人不多,过了一个冬天,鱼儿肯定更多更大了,得,反正也是闲着,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抽着烟,大爷眯着眼开始回忆起来。

  东直门这边的护城河倒是没什么变化,这里的河水也是从西山那边流过来的,从北边绕城外往南经过东直门和哈德门,与南边从西便门经前三门再到东便门的护城河汇合,然后汇入惠通河,再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联通,是京城与南方的主要水运通道。

  所谓的前三门就是指京城南边的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这是守护着京城的南大门。

  由于解放初期河道没有管理整治,护城河两岸那是又丑又臭,民众对此意见极大,两年前政府对前三门的护城河进行过一次大梳理,清理淤泥,拓宽河道,准备彻底整治一下护城河的环境。

  那时候可是动用了大几千人开工作业,附近的工厂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学校学生都来参与,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这一番整治让前三门的护城河焕然一新,完全没有了以前的脏乱臭。

  “小伙子,我跟你说啊,那时候的场景好震撼的,治河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出城来,大家伙全靠铁锹和扁担竹筐去清除淤泥,把河道往南北整整拓宽了好几米,岸边都种上柳树,就是为了给国庆十周年献礼,大伙卯足了劲大干快干,当时我的小腿泡在水里都泡肿了。”大爷感叹的拍了拍他的小腿。

  “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参加啊。”

  “岁数大怎么了,我干得动啊,当时街道办的一宣传号召,那是一呼百应,连很多小学生都加入进来呢,都是自发的,还是咱们的政策好啊。”大爷很是自豪的仰起了头。

  “等到完工后,上游开闸放水,那水就清澈多了,岸边也没有臭味了,河里的鱼儿也多了,去那边钓鱼的人老多了,不像这边又乱又脏的,伱瞧瞧,就这么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大爷说的是因为去年灾情的发生,东直门这边一段的护城河整治改造被迫中断,所以两边的河道环境差别很大。

  “所以啊,小伙子,你要是想钓鱼,还是去前三门那边更好,就是那边的人太多了些,比去什刹海钓鱼的人都多,人挤人的,经常为了一个钓位争半天,也闹出不少笑话。”

  “哦,还有笑话啊,大爷您赶紧说说。”

  “这人一多啊,鱼线就容易缠在一块,有一个人中鱼儿了,一扯杆,好几条鱼线一块上来了,这鱼儿究竟是谁钓上来的就扯不清楚喽,哈哈。”

  “那咋办?”

  “钓鱼的里头有手头宽裕的就掏出烟,给这几个争得面红耳赤还搞不清的分分,他拿走了鱼儿,大家有烟抽也没了意见。”

  这两年物资匮乏,生活比较困难,城里城外的人都把目光瞄向了河流,都想着能从河里搞来鱼儿填充肚子,当然大多是闲着的老人和小孩。

  “大爷,那咱们的护城河里能撒网捕鱼吗?”王向东问道,这是关键的问题,上回去鞍市时倒是用网抓住了几只野鸡,抓鱼也是直接用手摸,还真没试过撒网捕鱼呢。

  “你还能搞来渔网?那玩意供销社都很少卖,又老贵的,除了城里的几个内湖和筒子河,其他河里都能捕鱼儿,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抓到鱼儿了。”

  内湖不用说了,有几个湖普通人连进都进不去,京城里的内湖不叫湖,它叫海,就是更高大上。

  而筒子河是指皇城(紫禁城)的护城河,这些地方应该有专人管理的。

  “我正好买了一张渔网,就想着来试试,谢谢您了大爷,我下午再来。”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王向东看看手表,得,快到下班时间了,嫂子那边下次再去了,接媳妇先。

  在干妈家蹭完饭回来,刚进院子王向东又被一群孩子围住了,还是以张铁柱为首的那班人马。

  “东哥,下午还去炸老鼠吗?”

  “没鞭炮了,不去。”

  “那带我们去打鸟啊。”

  “你们咋尽想着玩,不会在家写作业吗?”王向东可不想因为带他们出去玩耍被家长们诟病,指责他没带好头。

  “没作业”

  “我们的作业就是除四害。”

  “呃,那咱们去抓鱼怎么样?”

  看来孩子们的借口都找好了,都是不爱学习的,王向东也是好玩,本就想着下午去捕鱼的,算了,周日嘛,干脆带孩子们出去找找乐趣,体验孩提时无拘无束、上蹿下跳的生活。

  “东哥,是去徒手抓鱼还是钓鱼啊?”

  “抓鱼?水里那么冷,我可不下水。”

  “钓鱼不好玩,我坐不住。”

  “钓鱼我在行,我回家去拿鱼竿。”孩子们马上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停,停,我说的是撒网捕鱼,你们想去就跟来,不想去的自己玩去。”王向东挥手说道。

  感谢书友20201130154604017的打赏。感谢书友20210301106580769532、无聊上帝、一道绿阳、孤风战的月票。感谢书友13677080610、heyanjun、糯米爹-三胖、788084、逍遥人生449、20221209141740401、20210305015407366、马超-Cd、hekay、20190620165019520、ti510、大灰色、20181215080949055、20240102574-Dd、爱吃肉的兔、20220604095547811、万春、迷梦-ce、lizards、20230302477-DB、孤风战的推荐票。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87章 干一架

  “东哥,我们能去吗?”张铁花问道,在她身边的还有胡燕和陈小芳两个铁杆跟班,倒是没看到闫解娣。

  “你们还想挖野菜是嘛,可护城河两岸有野菜吗?”王向东倒是没注意到,不过之前看到两岸一片绿色,应该会有吧。

  “哪边的护城河?”

  “就东直门外啊。”

  “那边去的人少,应该会有的,走,拿篮子去。”张铁花点头说道,看来这孩子也是到处跑的,对东城这一片门清。

  “那还是槐树下集合,我去开车来,嘿嘿,媳妇,你等会自己去上班啊。”

  “你去吧东哥,多抓点鱼儿来啊。”看到男人像个孩子头那般童心未泯,秦玉茹笑着挥挥手让他走了。

  王向东马上骑车去了小院,拿出一个铁皮水桶,把渔网放桶里,开车回到四合院,这边已经聚集了一群孩子,少了闫解娣,多了刘小壮和刘三喜。

首节 上一节 87/1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