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10节

  但账还是必须做的,于是按规定开收据签字,手续完成后三人就告辞了。

  有组织依靠就是好,跟着街道办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接下来还得跟着街道办去给贫困户送温暖,帮扶工作正式开始,这时就得看林干事了,依着名单顺序进行,林干事领着两人到了第一个贫困户所在的院子。

  南锣鼓巷全长将近一公里,两侧大小院子上百,居住人口有四千多。

  “这是七号院子,是个一进的小院,从它旁边过道进去,里头就是八号院子,刘大爷就在八号院。”

  “刘大爷儿子因公伤残,儿媳跑了,三个孙子孙女都还不到十岁,没人顶岗,厂里每月给十五块的补助,街道办也给刘大爷安排了粘纸盒的工作。”

  林干事边走边给两人介绍着,五口人每月才十五块钱,扣去买口粮的钱就所剩无几了,确实困难啊。

  再加上五口人挤在两小间房里,简陋拥挤的居住条件是这一片大部分住户的现状。

  刘大爷接过东西后千恩万谢,还让三个孙子给王主任和王向东磕头,两人自然连忙拦住了。

  左邻右舍都对街道办的善举竖起大拇指称赞,当然也有眼红人家平白得了面和肉的,却也只能在心下嫉妒,可不敢说出口,人家可是贫困户啊。

  之后的几家贫困户也都是老弱病残的情况,王向东也是知道这是在四九城,在政府统筹、街道办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照顾下,那些贫困户都还能生存下去,若是在乡下就难说了。

  一路过来到了五十六号院时,王向东发现这里就是昨晚那个有地下暗室的院子。

  这家贫困户还是在后院的西厢房,离埋箱子的后罩房只有几米的距离,看来以后这家得常来。

  这家现在只有老两口,老头姓顾,都是六十多岁了,没工作也就没收入,女儿嫁到南方,儿子一家也分到南方工作,生活都很拮据,每月能寄来五块或十块也是紧缩出来的。

  感谢书友20200921101716115的月票,感谢公孙真弘、远去的风帆、hebeiscute的推荐票,感谢书友们的收藏。

第20章 出幺蛾子

  老顾两口子也想去儿子那帮点忙,可顾虑太多了,几千里的路途、户口的迁移、那边的吃住问题等等,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房子的问题,现在不允许私下买卖房子,老两口又没有其他门路,所以只能一直拖着了。

  陪着感慨了一会,王向东两人就告辞离开再前往下一家,如此走走停停,终于到95号院了。

  “到最后一户了,这里我倒是挺熟的,人称红星四合院,里头有二十户人家将近一百人,七成以上是在红星轧钢厂上班的职工和家属,南锣鼓巷最大的三进院,院里有三个管事大爷,管理得不错,这几年都是街道上的先进院子,哈哈。”

  林干事指着院门上的牌匾介绍道,颇有些赞叹。

  “不对吧林干事,如果是先进院子,那怎么还有贫困户啊,管事大爷都不管吗?”

  就这后世戏称的禽满四合院也能是先进院子,王向东只能呵呵了,但这又从侧面体现出三个管事大爷的能耐了,光那句“院里的事只能在院里处理”,就能把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解决掉,坏事传不出去。

  见林干事愣住不知如何应答,王丽萍帮忙解释道:“向东你可能想多了,黄桂花家一直都是你大伯帮扶着,管事大爷可能不好再插手吧。”

  “也许吧,虽然我刚住进这院里不长时间,又总是跑乡下,但总感觉院里不怎么和谐,平日里闹哄哄的,怎么说呢,反正就是挺热闹的。”

  “热闹?应该是这院人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走,一起进去看看。”

  王丽萍摇摇头,也没太在意,领着王向东和林干事进了南锣鼓巷95号院的大门。

  今天倒没看到守门员闫埠贵,可能还没回来也可能在家里吃饭了。

  前院张大爷看到王丽萍就热情的打着招呼叫着王主任好,也和王向东打了招呼。

  王向东和林干事把车停在自家门口,然后提着面袋和肉走过穿堂进到了中院。

  这中院面积挺大的,得有六、七十平方,难怪全院大会都在这里召开。

  正北的堂屋两大间,这是正房,两边上还有耳房,这是原大院主人居住的,自然是院里最好的了,房子看起来比前后院及两边的厢房都高大,现在是何雨柱和易中海两家分住。

  三人只稍微停下看了看,就朝着林干事指着的东厢房走去。

  西厢房那有两妇女坐门口纳鞋底聊天,看到有人进来,一人叫了声王主任好,另一个却是看到了面袋和肉,马上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冲了过来,这动作吓了三人一跳。

  “王主任,您这是来看望我家的吧,东西给我。”

  冲过来的看起来四十多岁的肥胖的女人嘴里嚷嚷着,两只手径直朝王向东拎着的面袋和肉抓去。

  王向东一个后撤拉开距离,胖女人马上跟上来,双手的目标还是面袋和肉,这身手不像是这种肥胖女人能够拥有的。

  好在王向东年轻灵活,喝过灵水后感觉敏捷和力量都提升不少,这时迅速再退,然后双手抬高,右脚提起前伸,一个金鸡独立,抬脚顶在前面,解放鞋的胶底正好对着胖女人的大脸。

  “东子别冲动”

  “张翠花你想干什么?”

  王丽萍这时候才回过神来,完全没想到最后会在这里出幺蛾子,连忙叫停两人。

  “王姨,这女人怎么如此蛮横无理,冲上来就想抢东西,幸好我反应快,退了两步,要不然就会被我一脚踹飞了。”

  王向东依然抬着脚,嘴里却抢先说道,哈哈,这胖女人果然就是贾张氏,真不愧是伱啊。

  “我,呃,我没抢,我以为是给我家送东西。”

  贾张氏差点没刹住,圆脸都快挨上鞋底了,听两人这么一说,立马强辩道。

  “我呸,人家向东是来给贫困户送温暖的,你家又不困难,还上手就抢,要脸不?”

  王丽萍可是街道办的主任,自然不会贯着她,立马大骂道。

  这时正值下班,院里陆续有人回来,大家都聚了过来,有热闹看了。

  “你谁啊,把脚放下,怎么能打老人啊。”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疾步走来一个中年人,人没到声音先到了。

  王向东见贾张氏后退,也就把脚放下,看了看来人,中等身材,平头,国字脸,看着好像一脸正气的样子,果然是贾家的护法,后世人称伪君子、道德真君的易中海。

  王向东只瞧了一眼就不理会,转头说道,“王姨,我们还是先把东西给贫困户送去吧,快到中午了。”

  “说你呢,打了人就想走啊,怎么这么不讲道德。”看到这年轻人不理会自己,易中海生气了。

  “易中海,你怎么当一大爷的,自己院里的人都不认识吗?还问他是谁,还有,你哪只眼看到他打人了,我看你还是先去了解情况后再说话,真是乱弹琴,东子,你跟我来。”

  王丽萍立马大声呵斥道,斜了易中海一眼后朝东厢房走去。

  “呃,是王主任啊,我这不,哦,我这就去了解。”易中海这时候才注意到王丽萍,吓了一跳,连忙应道,然后瞪了贾张氏一眼后找一大妈去。

  周围吃瓜群众中有人不厚道的笑出声来,让易中海老脸微红。

  东厢房南边一间的房门开着,一年轻女子牵着两孩子也站在门前看热闹,见人往这边过来,两孩子就往女人身后躲。

  “黄桂花,这是前院王家栋的侄儿王向东,往后就由他来继续帮助你家。”

  “嫂子好,我是向东,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收好,看两孩子瘦的,要多补补啊。”

  女子二十五六的样子,长相清秀,五官挺耐看的,穿着老旧的深蓝色棉衣棉裤,还是显得瘦弱。

  王向东多看了一眼,然后把东西递了过去,正好看到屋里桌面上堆满纸盒,看来是在家里糊纸盒了。

  这是真的困难,屋里布置很是简陋,王向东不由得蹲下身想去拉两小孩的手。

  两小孩也就三到五岁,穿着虽然破旧但很干净,看来家教不错,这时他们的眼睛都看着妈妈手里的肉,被王向东拉过来也没反抗。

  “谢谢王主任,谢谢向东兄弟,来,小君小慧给王主任和向东叔叔磕头。”

  黄桂花接过东西后朝两人鞠躬,又叫了孩子。

  “别,别,我就住前院,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小君小慧,看着我,记住叔叔的模样哦。”

  王向东拦住不让下跪,然后柔声和小孩说话。

  “记住了,向东叔叔,老是听妈妈说要不怕困难,那什么是困难啊?”小一些的男孩小君点了点头,更大的女孩小慧倒是发问了。

第21章 吃肉

  “困难就是指生活不好过了,比如你们感到肚子很饿了、受冻很冷了、还有被人欺负了,这些都可以来找叔叔,叔叔会帮你们解决这些困难的。”

  “哦,我知道了,那叔叔就是好人,对门的棒梗哥哥不好,老是欺负我和弟弟。”小慧点头,正好看到对面的棒梗在贾张氏身边,就指着他说道。

  王向东转头一瞧,呦呵,小白眼狼也在啊,现在差不多有六岁了,长得比同龄孩子结实多了,那双眼睛也是紧盯着黄桂花手里的肉,还吞咽着口水,这时倒没看到秦淮茹,想来是躲在屋里不想出面吧。

  “那以后他要是再欺负你们,伱们就马上告诉叔叔,叔叔来帮你们教训他好吗?”

  “好的,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真乖,那现在你们就跟妈妈回屋里,把门关好,让妈妈给你们煮肉吃。”

  等两孩子跟着进屋后王向东才起身,转头走到院中间,对着棒梗说道:“小朋友,你可不能仗着块头大就欺负弱小,你爸妈没教你对别人要友善吗?”

  “怎么着,要你多管闲事,我们家这么困难了也不接济一下,瞎叨叨啥啊。”

  贾张氏这时已经恢复过来了,还在眼馋王向东给黄寡妇送的面和肉,马上就顶了上来。

  “我呸,就你们这样也敢说困难?如果困难还能吃成你这样肥头大耳的?老的小的都这么胖,再看看周围其他人,哪个不是面黄肌瘦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伙来比较比较,你还真敢说出口。”

  王向东马上反击,第一次对线四合院的禽兽,有些激动啊,平时不爱说话的他都多说了几句。

  他说的这些话让围观的吃瓜群众点头附和,大伙都指着贾张氏低声议论。

  “好了,好了,没事都散了,今儿小年,大家伙都回家吃点好的。”

  见贾张氏又想撒泼,王丽萍连忙制止了争吵,还瞪着贾张氏,拿手指点了点她,贾张氏顿时不敢动了,看来她还是懂得什么人惹不起。

  王丽萍不想在这里再浪费时间,拉着王向东要走。

  “呦呵,今儿中院好热闹啊,王主任好,东哥也在啊,正想去谢你几句呢,中午这些肉菜可真是托你的福啊。”

  迎面被来凑热闹的张铁柱撞上,这憨货举着装着两个饭盒的网兜大嗓门喊道。

  “那是运气好碰上的,合该大家伙有肉吃,不说了,回家去,铁柱你还不回家,肚子不饿啊。”

  王向东也不想再呆这里了,边应边出了穿堂,不管后面那些人拦着张铁柱询问肉菜的事了。

  “你小子怎么回事?跟这院里的人不大对劲啊。”走到王向东家门口,王丽萍笑着问道。

  “他们这中后院复杂着呢,整天闹哄哄的,特别是贾家老小,总没事挑事,我住前院听得多了。”

  王向东无奈的回答道,这是他第一次正面与贾张氏对线,感觉有些不过瘾啊。

  “哦,看来这管事大爷对我们有所隐瞒啊,我们听到的可都是好话,回头我得多了解了解,时候不早了,我和小林先回去了。”

  今天的帮扶任务已经完成,年底太忙了,王丽萍也没时间去深究,招呼林干事去推车。

  送两人出了院子后王向东提着剩下的一袋棒子面回到自己家里,看着陆续回院的邻居们都准备午饭了,他也忙了一上午,还真饿了。

  中院那边张铁柱说了王向东采购来野猪的事,陆续有提饭盒回来的人也给了证实,然后大家都欢呼着各自回家吃饭,都好久没吃肉了。

  “一大爷,我家东旭怎么还没回来啊。”

  贾张氏看着别人饭盒里的肉菜馋了,拉住要回屋的易中海问道。

  “他说中午在厂里吃饭,不回来了。”

  刚才莫名的在王主任面前丢脸,易中海对始作俑者贾张氏又气又无奈,应了一句后就甩手回屋。

  “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闻到四下里飘来的肉味,馋坏了的棒梗拉着贾张氏的手不停叫唤着。

  “乖孙听话,我们先回家吃饭,等晚上你爸爸就会带肉菜回来给你吃了。”

  贾张氏连忙哄着骗着把棒梗拉回家里,心下直骂贾东旭吃独食不顾家里的老小,对低眉顺眼的秦淮茹也是一顿埋怨。

  王向东这边没有马上吃饭,反正空间里都有现成的,所以打算把小野猪头给处理了,打水清洗好后剁成两半放入铝锅煮。

  出门把脏水倒入水沟,却看到胡燕趴在走廊护栏那往这边瞧,应该是在看倒座房张家,张铁柱刚才的大嗓门整个四合院都能听见。

首节 上一节 10/1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