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从贴吧神帖开始 第323节

  只是起步慢了些,吃了这个没抢到先机的亏罢了。

  包括后来华夏的电竞行业成熟后,资本都已经成了逐利的时代,都还没有在这个行业掌握多大的话语权,行业就已经有些病态了。

  起码得他妈前期拿俩冠军,才好意思搞饭圈那套吧?

  甚至还能把电竞市场能做得更大都说不定!

  之后的一些细节慢慢敲定下来,周虹宇和李元宝负责整体上的工作,一人3.5%的股份,谭彬则是3%。

  初步的工作就是租房、买电脑、招募人手、以及制定规章制度。

  这些也都一一安排完毕后,周虹宇忽然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潇哥,咱们俱乐部的名字想好了没有啊?”

  “就叫SG吧,时光的首字母。”

  “为啥叫英文啊?”李元宝不解问道。

  “你是真的一点儿都不懂啊。”

  周虹宇白了他一眼,大手一挥,笑嘻嘻道,“这特么就叫国际化!”

  杨潇笑了笑:“反正咱们就是草台班子,你们也不要有什么压力,放手去折腾就是了。”

  “你放心,这是咱们的事业,肯定是要认真对待的。”

  周虹宇三人都是连连保证,忽然间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特别是谭彬,从一个早期在莞城的小作坊内干黑活的打工仔,又辗转到深城的餐馆服务员,现在更是成为了一名听起来高大上的“电竞职业选手”,不仅有工资,还特么有股份。

  谭彬心中有数,“宇哥”和“宝哥”都是杨潇的同学,被这般“安排照顾”也是理所当然。

  他呢?非亲非故,却也都占了这么多好处!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他格外珍惜和感恩,让他现在给杨潇卖命他都愿意!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会拖后腿,认真完成比赛然后帮着李元宝和周虹宇做好这份事业。

第255章 说的还挺解气

  金秋十月倏忽而过。

  眨眼间就到了十一月底,温度也逐渐转凉,眼见着大概就要入冬了。

  深城的冬天没有林城那么冷,温度最低也都在几度左右,虽说不会下雪,但湿冷的感觉依然常伴左右。

  然后便是凛凛的寒风和不时的雨天,两者掺杂在一起,让人格外不喜。

  27号,周三。

  深大,寝室内。

  几人刚从食堂解决完晚饭回来,张俊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潇哥,明天周四了,又不打算去上课了是吧?”

  杨潇点点头:“差不多吧。”

  闻言,张俊忍不住比了个大拇指,由衷说道:“你是真牛逼。”

  “张俊你这不是在明知故问吗?潇哥现在已经稳定上三休四,堪比我理想中的乌托邦生活了。”听到这话,关颂龙在一旁笑了起来。

  穆兴文也跟着打趣道:“你羡慕是吧?不服伱也找几个老乡给你代课呗,甚至每天上课都行。”

  “我特么哪儿来这么多老乡。”

  张俊没好气道,随即看向杨潇,“潇哥,你说实话,你那些‘老乡’,是不是花钱请的?有一个我可是问过了,他是魔都那边的,你是林城的,不可能和你是老乡。”

  “大家都是华夏人,怎么就不是老乡了?”

  杨潇笑了笑,不置可否。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杨潇每个星期都会找人来给他代课。

  除了周五那天的那个齐军是稳定的,周四这天给他代课的人,基本都是不带重样的。

  于是,再蠢的人,也能看出猫腻了。

  但对于杨潇花钱代课这事儿,也都是看破不说破。

  毕竟他本人没有公开承认过,他们也没有证据。

  只得在背地里吐槽一句——万恶的资本主义!

  而且杨潇的背景也被各种猜测,他是个顶级富二代,因为一个月请人代课花的钱,估计也都是好几百!

  “潇哥,你给咱们透露下呗,多少钱请的?”

  “100块一天。”

  “我靠,这么贵?换我宁愿冒着风险旷课都算了。”

  张俊虽说一个月三千块的生活费,但让他像杨潇这样花钱法,他还真有点顶不住。

  主要是消费提上来了,他每个月甚至还固定往游戏里氪个一千左右。

  杨潇笑道:“我作为中间商不得赚点差价?”

  “潇哥,把这个路子跟我透露一下呗,我肯定没你这么频繁。”

  张俊也很无奈,他问过帮杨潇代课那几人,但都是特么守口如瓶,统一了口径的,坚决不敢把收钱代课的事儿透露出去。

  毕竟这事儿他们也怕。

  “算了,你还是别学我,我是真有正事儿要做,找人代课也是逼不得已,说实话,相比起来我还是宁愿在学校上课。

  这样吧,等你真有急事儿的时候,我帮你找人吧。”

  “那好吧。”

  张俊对杨潇的这个回答也比较满意。

  了解到一个新的旷课路子,他还挺高兴的,虽然需要钞能力。

  杨潇也知道,他花钱请人代课的事儿,在同学之间也都不是什么秘密了。

  不过尽管如此,杨潇也不打算公之于众。

  他依然还是保持一贯的低调,没有大张旗鼓以此炫耀过。

  这段时间虽说每周固定旷课两天,但他是真没偷懒过。

  就周四周五两天的工作日待在公司,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还是助理赵倩帮着收集汇总事务的情况下,办事的效率也都提升了不少。

  另外,他不可能真的等到每次周末再去“巡视”,因为那样大部分人都在休息,只剩个别值班的人。

  杨潇不可能让他们都跑来加班,那样是真容易被挂路灯上。

  此时,寝室里几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穆兴文在收拾他桌子上的杂物,翻到了几张票劵。

  这入场票券看起来不怎么正规,印制得很粗糙,上面的油墨使点劲甚至都还能轻轻抹下来,穆兴文疑惑道:

  “诶,哥几个这怎么有几张门票啊?【乔教授演讲专场门票】,谁放这儿的?”

  “哦,你说这个啊,是前天潇哥朋友,学生会的张部长路过送来的。”

  张俊特地把“路过”二字的语气加重,笑着揶揄道,“潇哥,你这个朋友对你真够意思嗷,三天两天都往咱们这送东西。”

  杨潇没搭理张俊,他其实都有些无奈。

  几次三番让张扬不必这么客气,但后者想进步的心太强了。

  为了维系他这层关系,隔三岔五过来混脸熟,每次来还都不是空手,非要带点东西,虽说并不贵重,但也是个人情心意。

  这一个多月长久下来,他还真就成了杨潇在深大,除了周虹宇和他们寝室的几人外,最熟络的人了。

  “嚯,这个什么乔教授,出身燕京外国语大学的历史系,履历还不少呢,就在大礼堂那边,要不咱们去看看呗?”穆兴文此时拿着手机在百度,倒是搜到了部分信息。

  “啥时候啊?”关颂龙问道。

  “7点钟,还有半个小时,你们去吗?”

  “我才不去呢,这种讲座屌意思没有,不如玩游戏。”张俊表现得兴致缺缺。

  “潇哥,你呢?”穆兴文见他没兴趣,转头问起杨潇来。

  “反正待在寝室也没事儿,走吧,过去听听也行。”

  杨潇一般都是在寝室待到第二天,睡个懒觉直接赶往公司,所以今晚他确实有些无聊。

  “潇哥也去?那好吧,我也一块去吧。”

  杨潇不知不觉间,俨然已经成了这寝室内的主心骨,张俊立马见风使舵,换了个嘴脸,表示要跟着杨潇的步伐。

  几人耽搁了一会儿,便一起往大礼堂走去。

  由于他们都是踩着点进门,前排已经没什么位置了,只得在后面找位置坐下。

  “人还不少呢,前排好像还有几个国外来的留学生。”张俊指了指前排那几个醒目的黑白肤色人种。

  “咱们学校的老外留学生本来就不少,总之粤省都多。”关颂龙也不觉得稀奇。

  杨潇点头表示认同,知道如今的高校,都是这个风气。

  羊城为此还甚至被网友戏称为“瓦坎达”。

  没几分钟,就开场了。

  先是一个主持人,上前介绍了一下这次的演讲人“乔教授”在学术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头衔。

  接着,便是乔教授上场,主题是围绕着他曾经的一些国外交流经验,畅谈了部分的“国际局势”。

  “大家作为新时代的学子,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向国际看齐。”

  “这个社会要允许不同声音,承认别人的优秀有那么难吗?”

  “大家应该都认识咱们国内的大网红凤姐,她现在已经到了阿美莉卡,这样一个出身寒微的女人也能走到这一步,在座的各位做不到吗?”

  “我知道,网络上对于她褒贬不一,大家都觉得她丑,在博取舆论的关注。”

  “但是她对自由向往的勇气,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或许,我们都欠凤姐一个道歉。”

  “嗤”

  杨潇听了几句,就有些头大,此时终于忍不住哑然失笑。

  妈的,一听就是老歪屁股的公知了啊。

  大礼堂内,这个教授停歇的空隙正好十分安静,杨潇的这声不屑地嗤笑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不少人都是皱着眉头,往他的方向看来。

  杨潇见状,为了不想横生枝节,也没再多说什么。

  他也拿出手机搜了搜,竟然看到了这个教授在微博上的账号,甚至还有一个“意林特邀供稿人”的头衔。

  这特么BUFF迭满了!

  杨潇翻了翻他的言论,无不是鼓吹国外哪里都好那一套,无不表现着他的“独立思考”。

  也有个几万粉丝,经常抨击这个,畅谈那个,实在是典中典。

首节 上一节 323/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