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从贴吧神帖开始 第125节

  现在当面叫他潇哥儿。

  背地里,恐怕不知道骂他骂成啥样了。

  杨潇没兴趣和韩阳胡扯,头也不回的摆摆手走了。

  韩阳愣在原地,看着杨潇离去的背影。

  眼神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韩阳心里那个恨啊!

  他可是早就在电视上看到了今天的春晚名单。

  张少羽竟然有单独演唱的环节!

  连他在家吃年夜饭的时候,韩阳他父母都在问他。

  名单上的张少羽,是不是之前和他合伙做生意的小伙子。

  韩阳也只得笑呵呵地回答称是。

  他心里苦啊!

  但是没地儿说去。

  他也想上春晚,想更进一步!

  不想待在这老家过年!

  今晚过后,张少羽估计又会涨不少粉丝,身家也跟着抬高一截!

  林城的一哥是谁,现在早已不言自明。

  他在后面简直是吃灰,都吃不到了!

  杨潇对他的态度依然是不咸不淡。

  但韩阳只敢在背地里,发发牢骚就算了。

  明面上,他哪里敢轻易得罪杨潇啊?

  像这种外边见面了,他得把杨潇供起来!

  韩阳如今在公司的地位岌岌可危,公司对他的推广资源,也在慢慢向其他人倾斜!

  想要再度翻红,除了指望杨潇,他想不出还有谁能帮上他。

  只有之后再去找杨潇,想下办法了。

  此时,韩阳的几个朋友凑了上来。

  “阳哥,那个年轻人,是何方神圣啊?改天引荐引荐呗。”

  “没什么,一个业内的朋友,随便打个招呼。”

  几人闻言,心中翻了个白眼。

  还随便打个招呼?

  当我们几个是瞎子没看见呢?

  都上赶着去给别人买单了,别人还不怎么领情。

  你管这叫随便打招呼?

  再说了。

  你韩阳这唯利是图的本性,在场的人谁不知道?

  谁信你的这番鬼话啊?

  在他们几人身后不远。

  张婉婷怔怔地看着杨潇离去的身影。

  前面那个人,好像是韩阳?

  他刚刚好像是和杨潇说了什么吧?

  隔得远。

  张婉婷也听不清,只是看着杨潇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他们认识吗?

  张婉婷的身后,是另外几名同学。

  搀扶着喝得酩酊大醉的范建超。

  “不用扶我,我没醉.”

  范建超迷迷糊糊,嘴里嘟囔着,“诶诶,地有点儿滑.”

  张婉婷有些头大。

  对另外两个男同学说道:“你们送他回去吧,他酒量也太差了,都喝断片了。”

  那两个男同学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下来。

  一路扶着范建超,一路拍照戏弄着他。

  第二天。

  大年初一。

  范建超在家中的床上醒来。

  昨晚没喝断片之前,他还是有些印象。

  仔细回忆了一下昨晚的境况,范建超挠了挠头。

  “好像昨晚我跟杨潇和好了?”

  然后掏出手机。

  打开QQ,翻到了他和杨潇的聊天记录。

  【杨潇,你以后转学了,希望你记住我这个老同学.】

  【对不起,杨潇,我之前对你太刻薄了.】

  嘻嘻,好尴尬呀

  下面还有一条。

  是杨潇给他的回复。

  他喝醉了都没来得及细看。

  【范建超,愿你是初升的东曦,彼漾的晚意,春醇的消愁,振筝的飞舞,加油!】

  望着杨潇给他的回复,范建超心中有些感动。

  “啧啧,杨潇果然不是个小气的人。”

  他当即在手机上打字,礼尚往来的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谢谢你,杨潇,这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祝福,新年快乐!】

  没想到范建超还要谢谢他呢。

  虽然范建超是喝醉了说这么多忏悔的话,但是这个狗日的在班上诋毁他的时候,可不少。

  自从高二分班到一起,一整个高中阶段,他都在高强度针对杨潇。

  甚至后来在步入社会,有了工作。

  逢年过节同学聚会之余,也时常变着法打听在外的杨潇到底混得好不好。

  生活中总有这种人。

  时不时表现出的关心,想要了解的近况,其实就是怕别人过得太好!

  范建超之后一听说杨潇在深城飘泊,三十来岁还未成家,也没发财。

  他连吃饭睡觉都舒坦多了。

  至于这分钟的忏悔,在杨潇眼里,也不过是属于鳄鱼的眼泪罢了。

  丝毫不值得原谅与同情。

  杨潇收到范建超消息的时候。

  人已经离开了汇城。

  杨潇此时坐在家里“中奖”得来的面包车,开了快一个小时,来到了老妈刘玉霞的娘家。

  这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村。

  车子开进一条会车艰难的狭窄乡村小路,额外开了半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一栋贴了瓷砖的砖房,房前有一块院落。

  杨建国的面包车就停在这。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看向杨潇他们一家三口。

  中年男子名叫刘家松,正是刘玉霞的弟弟,杨潇的幺舅。

  杨潇当先叫了一声:“幺舅,外婆呢?”

  “在里面坐着呢,你也赶快先进去烤火,十二点开饭。”

  刘家松点头应下,又看向刘玉霞,“让你们别买东西,牛奶什么的,咱妈一点儿都不爱喝。”

  刘玉霞说道:“老的不喝,小的也可以喝嘛。”

  老爸杨建国这边的亲戚少。

  老妈刘玉霞这边的亲戚,就多了。

  刘玉霞在家中是大姐。

  杨潇还有一个二姨,嫁到了外地,过年也很少回来。

  准确的说,现在这个地方,是刘玉霞的弟弟刘家松的房子。

  外公也是早年间去世,外婆由他幺舅接过来赡养。

  此时,从屋内走出一个头发杂乱、趿拉着毛线拖鞋的青年,样貌比杨潇老成不少,但他其实才刚刚满十八岁!

  只比杨潇小一个多月,是他的表弟——刘小兵。

  刘小兵此时还抱着一个约莫一岁多的小孩。

  走到院子来,对杨建国、刘玉霞喊了一声:“大姑、姑父。”

  对着杨潇叫了一声“老表”。

  杨建国说道:“小兵啥时候出去啊?”

  “初五吧。”

  杨潇此时顺手接过刘小兵怀中的小男孩。

首节 上一节 125/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