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88节

  这题,一眼看上去,妥妥的不正经。

  可但凡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若思他们真敢往不正经的方向答题的话。

  呵呵,你就看考官到时候会不会收拾他们就是了。

  可这会儿最关键的是,这题有正经思路吗?

  一众考生抓着头发,思考着,恨不得将头发都薅光了。

  可惜,并没有什么思路。

  不得不说,真不能小看这帮子考生。

  中间有些人,其实在学识方面已经不比那些科举成功的前辈差了。

  等到他们冷静下来以后,忽然发现这事儿,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下手。

  之所以这题看起来很不正经,而且显得压根没法破题的模样。

  完全是因为这是一道截搭题!

  一想到这个可能,一应聪明、机灵的学子顿时松了口气。

  有了这个思路,至少寻到了方向了,那剩下的就是干活了啊。

  按照他们脑子里的思路,既然是截搭题,但首先就是要分析出,这里面到底是截搭了什么内容。

  只不过,经过简单的排列组合以后,众人就明显发现了。

  君夫人和阳货欲是两句话。

  同时,也只有这个答案,才是最合理的。

  这两句若是压根不是一句话里的,而是凑在一起的截搭题,那么就正常太多了。

  紧接着,就是要琢磨着两句话的出处了。

  找到出处以后,那么破题的思路便成了。

  毕竟,剩下的就是看如何把两句话的出处联系在一起。

  届时真正的题面就出现了,也就可以正儿八经的思考一下如何写这篇策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各地的贡院里,考生都被分成了两批截然不同的人。

  那些学识足够扎实,脑子也足够活的,这会儿干脆埋头嘎嘎写得正欢。

  而那些一时之间还没找着思路的学子,那是真的一个字儿都憋不出来。

  于是,众多考生分成了两批,会的在嘎嘎写,不会的是真不会了。

  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考生干脆破罐子破摔。

  左右反正想不出来,干脆直接就按照原本的题面直接写了一篇夫人跟阳货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上去。

  他们琢磨着,反正都是要死,那写个不正经的内容也怪不得他们了。

  这都是主考官的锅!

  此时的解缙倒是勉强有一个思路,提着笔在草稿纸上字斟句酌的慢慢写着,好歹也算有了点进展。

  可方孝孺却彻底呆住了,他真不会啊。

  此时此刻,他脑子里真就一点思路都没有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贡院之中,两帮人的差别愈发明显了。

  等到那梆子响起,一应学子垂头丧气的出了考场,围在贡院外等候的小厮们双眸猛的一缩。

  妈耶,这一幕,他们今年已经经历三次了。

  上次见到的时候,还是上次了。

  按照他们熟悉的节奏,这时候该有人骂街了。

  果然,随着这些熟悉“节奏”的小厮们腹诽刚刚落下,那边的考生们就爆发了。

  “那位胡大人这是觉着耍我等学子好玩不成?”

  “可不就好玩嘛!我等哪能被那位胡相放在眼里啊,他老人家眼里可看不见我等这些小虾米。”

  “是啊!之前乡试、府试的时候,没人闹?没人骂?可又能如何呢?如今照样一道怪题发来!”

  “哼,依我看,这哪里是耍着我等学子玩儿,这是拿咱们大明的抡才大典耍着玩!”

  “不至于吧,不就是题面没那么正经嘛,你们平日里淫词艳曲也没少写啊!”

  “呸!那都是在青楼、酒肆里写着玩的罢了,哪有到了考场还弄出这等东西的!”

  “我这回彻底无望了,我压根一个字没写,我没那胆子写淫词艳曲,干脆就空着了。”

  “那你比我稳重,我直接一通乱写,当时是写得爽快了,现在一回想,怕是要遭啊!”

  “遭?遭了又如何?难不成这题还有不遭的?这就是拿科考之事当儿戏!”

  “某受不了这个气了!那位胡大人必须给某一个说法,不然纵使豁出功名、前程不要,某也要告御状!”

  “行!也算在下一个!在下虽不过一介白身,可在下宁愿一辈子白身也不愿受这委屈!”

  “同去!同去!正好前面两关的鸟气还憋着呢,这次一起撒出来,正好!”

  “……”

  看着这帮人群情激奋的样子,终于有聪明人站了出来。

  这位仁兄倒不是想显摆点什么。

  他纯粹是不想看到几位关系亲近的友人稀里糊涂就吃个大亏。

  毕竟,这事儿吧,那位胡大人,可能还真没乱来!

  “各位兄台,你们若是没考好抱怨一两句,在下并无意见。”

  “可若是各位要骂胡大人,还要去找胡大人要说法,那在下奉劝一句,大可不必。”

  “这题,虽然刁钻了一点,可却是实打实的经义题。”

  “只不过科考之时,蹲在号房内,诸位未曾想到而已!”

第119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

  第一百一十九章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

  人怒不可遏的时候,哪里是那么容易说得通的?

  明明出来劝说的考生,可谓是苦口婆心,但落在旁人耳中,那味道就不对了。

  刚刚跳起来要跟胡惟庸同归于尽、告御状的学子,这会儿眼珠子都是红的,看着对方道。

  “怎么的?”

  “就你聪明?”

  “这种题,你给在下解释解释,怎么就叫正经了?”

  “难不成,你读的书都是在青楼读的不成?”

  之前发言的学子此时满脸冷意的看着对面这位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破罐子破摔的同学。

  可既然对方都已经当着众人的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怀疑自己的水平并且辜负自己的好意了。

  那好有什么好说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行,既然你真不怕丢脸,那我就给你说个明白。”

  “此题,乃最正经不过的截搭题。”

  “君夫人一词,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而阳货欲一词,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说到这,这位本身显得有些过于温和的学子,毫不客气的盯着对面冷汗都出来了,半句多话不敢说的学子道。

  “两句都是出自《论语》,而此书谁敢说自己没学过?”

  “圣贤之言、必读之书,谁敢说这里面挑出来的题不正经?”

  “没错,胡大人确实玩了些手段,他一句之中截取了三个字,凑成了一道题。”

  “可那又如何?”

  “论语内截取、拼凑的题,你答不出来,只能怪你自己书读得不行。”

  “某的书是不是青楼学的,某不知道,但你读过书吗?”

  这话一出,对面的学子一时间面如金纸、气血郁结,最后差点一口老血当场喷了出来。

  而贡院门前,随着这番对话,也彻底没人吱声了。

  告御状?

  告啥御状啊!

  现在摆明了胡大老爷这次真就是好好出题,规规矩矩考人学问而已。

  虽然看上去有些不正经,但那不过是某些人学识不够,或者压根没想到而已。

  不然的话,该怎么解释?

  《论语》都背不下来,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

  而一众学子,此时也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最近备考的日子里,他们天天看那些杂书,这一来二去的竟是连《论语》里的内容都忘记了。

  此情此景,谁还好意思抱怨?

  随后两天,此题的破题正解彻底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之后,更是随着学子们之口越传越广。

  这会儿一众学子们明白过来后,还真没几个继续骂街的了。

  不好意思骂啊!

  《论语》都背不会,读过书吗?

  这句当初发生在贡院门前,刚刚散考之时的对话,彻底响彻了整个大明。

  一应学子,这会儿只顾着捶自己脑袋了。

  没说的,只能怪自己学识不够了!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身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在处理完手头最为紧急的一批奏折后,忽然头一抬。

  “宋利,今科院试是不是过了?”

  “回皇爷,前几天就已经结束了,此时正在判卷呢!”

  朱元璋闻言也没多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88/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