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几个小崽子,作为咱天家子弟,你们的人手、银钱可全是咱从内帑里掏出来的,那你们的待遇自然就不一样了。”
“首先,甭管你们这次出去成功与否,只要你们踏出这一步了,那么将来势必还有其他人也要走到这一步。”
“那么,咱就得为后人想想了!”
“若是将来都这么从内帑拿钱出去搏一搏,那还得了?”
“胜了,好处全是你们自个儿的,输了,你们回来了还得养着你们。”
“敢情无论胜败,内帑这钱都是只出不进?”
“这是不可能的!”
“就是金山银海也禁不住这么折腾啊!”
“所以咱觉着,你们这些天家子弟要外出建国的,咱还是得定个规矩。”
“不说从你们身上挣多少,但至少也得看到点回头钱吧?”
“咱想来想去,觉着从你们建国之后的第三年开始收你们的朝贡是最好的。”
“其他的礼品啥的就不说了,那是私谊,光说银钱!”
“从建国之后的第三年开始算,一直到建国之后第十年,七年时间足够你们把本钱都还回来了。”
朱樉几兄弟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点点头,而后异口同声的拱手说道。
“任凭父皇安排!”
朱元璋冲着这几兄弟挑了挑眉头。
“对了,咱方才说的还回来,可不是借多少还多少,而是得翻个十倍才行!”
“夺少?”
朱棣年纪最小情绪最激动,直接惊骇得当场喊破音了。
而一旁的朱樉、朱惘同样惊骇的看了过来。
“十倍?”
“父皇,你的意思是,给了一百万两,便要还一千万两?”
“那我等如何还得起?”
朱樉兄弟几个这会儿听着都着急了。
乖乖!
十倍啊!
这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
他们怎么可能拿的出这么些钱?
可一旁的朱元璋却理所当然、异常淡定的点点头。
“当然是十倍!”
“不然的话,那大明岂不是亏了?”
“毕竟,你们这些个外出建国的,若是成了,那便是用咱内帑的钱给你们换来了一国之主了,多少好处都是你们自己的。”
“可若是失败了呢,这损失可就是咱的内帑承担了!”
“这多多少少有些不合适吧?”
“所以,为了抵消和避免失败带来的风险,咱决定了,成功建国之后,你就得还十倍。”
“但还了这十倍之后,两国之间便可以依照惟庸这边一般,如兄弟之国对待了。”
“如何?”
朱元璋这话一出,老朱家几个兄弟,犹豫了。
因为若是按照朱元璋的说法,他们这还真不算多大的负担。
十倍偿还,之后不再算,似乎真还可以!
但,十倍也不是什么小数目啊。
就好比他们这次出去建国,初步预估要带出去的怕是最少都是几十上百万两银子。
那到时候还的时候,岂不就是最少都要还千万两银钱?
乖乖,这一个藩国而已,一年才能收多少钱啊?
关键是,总不能前几年啥也不干,就把钱哪来还债把?
那军力、国力、民力这些方面咋办?
不说其他的,官员的日常俸禄咋办?
这可都是开销啊!
所以,这会儿他们兄弟几个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倒是胡大老爷坐在一旁乐和和的看戏。
这父子几个倒是会折腾啊。
大明若是真这么玩下去的话,那以后的乐子,可就真的大了。
不说其他的,只要这以后出去开疆建国的藩王足够多,那么堆也能把大明堆到世界之巅。
所以胡大老爷还真挺想看看,这乐子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子的。
毕竟,这可都是自己这扑棱蛾子折腾出来的变数啊。
朱樉兄弟几个原本沉默了半天想要在朱元璋这儿扛过去的。
可眼见着朱元璋来真的了,兄弟几个也坐不住了。
当即,也不管什么父父子子之间情谊不情谊的了,当下最重要的,还是给自家争取利益啊。
哪怕稍稍少给一点,那放在国与国之间,那都是涉及到百万两银钱的大事儿,由不得他们兄弟几个半点怠慢来着。
看着眼前从一开始的和声细气,到之后的脸红脖子粗,再到之后的拍桌子对骂,胡大老爷看得那叫一个乐呵啊。
对对对对!
就该是这样,没有一颗跟其他国家领导人拍桌子争取利益的雄心,当个屁的国王,老老实实在家当个废物藩王不好?
啧啧,好活儿,当赏!
第949章 一脉相传的愚钝
老朱家父子几个最终吵出来的结果,倒也没太离谱。
毕竟,朱元璋固然是想为大明开创一番能流传下去的‘祖制’!
可他针对的可都是自家孩子!
总不能什么好事儿都是朱标的,而总让朱标这些弟弟们扛雷吧?
偏心可以!
毕竟嫡长子继承制是朱元璋定下的。
但若是偏心得不管不顾了,那就会出大问题的。
因此,朱元璋倒也没‘逼迫过甚’,反倒是眼见着几个儿子激动得不行之后,主动往后退了几步。
当然,也仅此而已了。
他朱元璋夙来好面子,能让几步出来,那便已经是父子情谊超水平发挥了,还想咋地?
他朱元璋不要面子的?
所以,最终这父子几个还是把偿还倍数定在了五倍!
同时,几个皇子还争取了一个十五年的还款期。
毕竟,若是按照朱元璋所说的建国三年开始还,然后七年时间全部还清,那谁都没把握能全部还上。
万事开头难,本就是最需要钱的时候,还大把大把往外掏银子,这谁扛得住?
朱樉、朱惘、朱棣三兄弟,那可都是不说文武双全,那也是在政务和军伍之事上超过其他兄弟一大截的猛人。
所以他们很清楚,一个国家建立之初,那绝对是最穷的时候。
毕竟,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大明的建立的,他们可太知道这十来年他们的父皇是如何的殚精竭虑了。
可以说其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他们这位父皇是在为了钱的事儿发愁。
也正因为他们知道建国之初会碰到多少困难,所以他们当初才会各种闹腾也要多弄点钱来着。
现在倒好了!
原本以为是自己的建国本钱的钱粮,如今居然要还不说,还要翻了好几倍的利息?
这尼玛投资便负债了还得了?
这谁扛得住啊?
所以,他们想不闹腾都不行。
但,有一黑一,他们这几个小崽子再怎么闹腾,在朱元璋的的压制下,又能翻出什么浪花呢。
这不,朱元璋这会儿死咬着十五年五倍的偿还标准,半点不打算松口了。
“好了,你们这么吵是吵不出个结果来的!”
胡大老爷眼见着这父子几个似乎真火都快吵出来了,当即站了出来。
而胡大老爷一开口,这所有人的注意力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嗯,惟庸你有何想法?”
“不如你来说说?”
朱元璋对于胡大老爷那自然是尊重的。
况且,他也不想跟自家儿子真的撕破脸来着。
能有胡大老爷站出来,那无疑是最好的。
不仅朱元璋这么看,其实其他人也是这个想法。
“伯父,您有何想法?我等兄弟洗耳恭听啊!”
“对对对,伯父,就指着您了!”
看着激动的朱樉、朱棣几兄弟,胡大老爷也是无语了。
不过,倒也没多说什么。
“你们几个的顾虑老夫知道,无非就是担心建国初期,本就是钱粮短缺的时候,这时候若是还抽调银钱去偿还债务,会引发国内的一系列问题,可对?”
三兄弟忙不迭的点头。
想不承认都不行,这事儿,其实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