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7节

  这里边,到底藏着什么算计?

  娘的,看不懂啊!

  胡惟庸什么时候,学起刘伯温来了?

  最关键的是,胡惟庸刚刚大病一场,又丢掉了宰相官职,如今深入简出好像确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元璋也挑不出毛病来。

  这个胡惟庸,倒是让他有些琢磨不透了。

第9章 空印案爆发!老朱震怒!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明初年,固然因为胡惟庸陡然离任李善长异军突起而兴起了一股子动荡,可终究还是归于了平静。

  尤其是胡惟庸紧闭府门谁都不接待的搞法,把一帮子暗戳戳的想趁着鹬蚌相争好渔翁得利的野心家给气得牙根直痒痒。

  他们比朱元璋更加愤怒。

  毕竟在他们看来,胡惟庸胡大丞相你怎么能这么摆烂呢?

  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啊,你得支棱起来啊,你得竖起旗帜拉上一帮人跟李善长拼啊!

  可……他们最终面对的却是胡府那紧闭的府门。

  除了每日里采买蔬菜米面的下人以及偶尔上门的御医外,没人能顺顺利利的进入那座越发低调的府邸。

  于是慢慢地,人们无奈之下也就习惯了官场上不再出现胡惟庸这么一个人,甚至连他的名字出现在众人嘴里的机会都愈发少了。

  这一转眼,就是大半个月的功夫过去了。

  李善长也慢慢地在丞相位上发挥出他长袖善舞的本事来。

  他也是经年老臣了,固然权利心重了一点,可不代表他能力不行。

  新官上任三把火,好不容易爬上丞相位的李善长,最近这半个月他难得的兢兢业业的在忙活着。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正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他。

  禁宫之中,一身便服的朱元璋此时压根没坐在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上,反而如同一位老农一般,斜着身子坐在台阶上,一脸淡漠的看着眼前的毛骧。

  “毛骧,你给咱解释解释!”

  “怎么那帮子来户部呈送钱粮的官员手里的账册是空白的,却又盖着当地的官印?”

  “而且,咱看了看,这种事怕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为何咱之前一直不知道呢?”

  毛骧汗都留下来了,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他知道,朱元璋发火了,他要是不能给出个实实在在的说法,他今儿怕是过去了。

  “皇爷,这事儿锦衣卫确实发现过,可小的真不知道这事儿有违圣意。”

  “当时小的发现此事后,因涉及户部具体事务,故此特意问过户部部堂,此举是否合理。”

  “当时户部部堂答曰,各地官员前往户部呈送钱粮销账,路上多有损耗,因此钱册上加盖官印的数字便有些对不上。”

  “为此,就必须把账册打回原籍重新书写账册、盖印,再送回户部,方能销账通过。”

  “这一来一回,耽误人力物力甚多。”

  “故此,各地按照前朝的法子,提前准备好了空白账册并盖好官印,到了户部以后,现场勘验钱粮后,重新填写账册,从而节省人力物力也不用耽误时间。”

  “小的闻言觉着挺有道理的,且各地都是如此,故此未曾上报,是小的该死!”

  朱元璋听到这儿,眼角不自觉的抽动了两下,太阳穴两边更是青筋直冒。

  可偏生他嘴里的话却显得不悲不喜一般。

  “前朝?那就是从元朝时候就这么干咯?”

  “嗯,他们倒是有心了!”

  “这样一来,确实不用驿站来回折腾了,倒也省了不少花销、时间。”

  “锦衣卫毕竟不是六部五司衙门出身,不了解这里间的弯弯绕,咱也不好意思怪你。”

  “不过…毛骧,以后这等你弄不明白的事儿,别自己瞎琢磨,直接报到咱这儿来!”

  毛骧头都不敢抬,深深地埋在地上,听闻这话不仅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愈发小心的赶忙答道:“是,皇爷!”

  “你退下吧!”

  等到毛骧小心翼翼、掂着脚离开后,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腾的站起身一脚踹在了御案上。

  原本平淡无波的老脸上,此时更是因为怒火而涨得通红。

  “乱臣贼子!贪官污吏!”

  “这是把咱当傻子了!?”

  “所有人都知道,就咱不知道!”

  “长本事了啊!”

  “宋利,宣李善长!”

  一直站在阴影处如小透明般压根不起眼的宋利,闻言赶忙躬身领命,而后一句多话没有的掂着脚飞快的顺着墙根绕了个圈溜出了殿外。

  作为伺候朱元璋多年的老内侍,他太清楚这时的朱皇帝的怒火是何等的惊人了。

  而且,朱皇帝本就性子执拗,如今怒火上头的时候,可以说整个大明除了后宫那位马皇后能勉强劝住以外,其他人上来只有挨揍的份,甚至弄不好横死当场。

  索性,还是赶紧跑腿为好。

  不多时,脚步匆匆的当朝宰相李善长着急忙慌的赶了过来。

  李善长能这么快赶过来,自然是有原因的。

  作为宰相,上佐皇帝下督臣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故此,丞相的公房直接就设置在了皇宫之中,只不过算是皇宫外城而已。

  这样一来,既体现了丞相的权威、方便各部官员找丞相办事,同样一旦君王有事垂询,也能第一时间找到人。

  刚刚李善长就是被宋利在公房里找来的。

  如今的他刚刚接任宰相不久,正需要办一件大事来“显显本事”,故此,一听朱元璋急诏,压根都没去问什么事儿,就一路小跑着来了。

  朱元璋这会儿可没坐在台阶上了,端坐龙椅之上,隔着御案看着李善长道。

  “丞相,咱今日方知,那帮子地方官僚,居然在空白账册上盖着官印来户部销账。”

  “此举看似省时省力,可摊开说,不就是利用空白文书舞弊?”

  “咱不允许咱的眼皮子底下有这种事儿发生。”

  “你是宰相,咱信你,所以,这事儿咱交给你,如何?”

  一听朱元璋提到空白账册和盖章的事儿,本就熟悉熟悉衙门里各种套路的李善长便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儿了。

  当即抱拳躬身高声答道:“臣定不负今上所托!”

  朱元璋看着毫不犹豫就接下差事的李善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吩咐道:“嗯,辛苦丞相了,就这事儿了,去忙吧!”

  “是,臣告退!”

  李善长规规矩矩的自殿内走了出来,站在台阶上,望着宫墙外熙熙攘攘的应天城,长长吐了口气。

  “是时候,让他们知道本相的手段了!”

  ................

第10章 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了!

  对于自己上任丞相之后朱元璋交付的第一件正儿八经的差事,李善长不敢有丝毫怠慢。

  同时,他也确实想借着办差的机会,在朝堂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毕竟,只有不断真正行使宰相之权,才能让一众文武百官们认清楚,如今的丞相究竟是谁。

  因此,压根没意识到这里面坑究竟有多大,只想着快点把事情办好的李善长,拉着一帮子亲近的御史就开始干活了。

  之所以拉上御史,也是因为职责所在。

  御史嘛,虽然实际就是职业喷子,可他们却实实在在的肩负着稽查官员不法的责任的。

  拉上一帮子御史,既是给自己增加人手,也是为了显得公平公正。

  顺便,也是让御史衙门里的一帮子穷酸们看看,跟着本相爷混,才能在今上面前出头啊。

  不得不说,李善长这位丞相的招揽,对于一直不怎么受朱元璋待见的御史衙门来说,还真挺激动的。

  而且办的是公差,得罪人的事儿有丞相顶在前面,有功劳了大家都有份,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当日,一帮子打了鸡血的御史便兴冲冲的跟着李善长冲到了户部。

  其实,这事儿查起来真就一点难度都没有。

  李善长压根没想过,为什么明明锦衣卫监察天下的名号响当当,摆明了比他这个丞相以及一帮子御史更加好用,朱元璋却反而点了他的将。

  他只知道这是他扬名立万的机会,所以,一头扎进了户部。

  然后顺藤摸瓜之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事情查了个底儿掉。

  毕竟,这件事其实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了,大家伙似乎都在这么干,没人觉着这有什么不对的。

  这才让李善长顺顺利利的在户部完整的拿到了捏着空白账册的官员名单。

  反复核对过名单,确认没有遗漏以后,随口夸赞了忙活了两天的御史们两句,李善长一撩衣摆便兴冲冲的朝着宫内跑去。

  见到朱元璋后,李善长第一时间拿出了新鲜出炉的名单。

  “陛下,臣自接下陛下的差使之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携一众御史日日在户部查访,终于把事情查办清楚了。”

  “现有犯事官员名单在此,请陛下审阅!”

  李善长说得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胸有成竹啊。

  毕竟这事儿他自认为确实办得时又快又好,想不夸他都不行!

  可等宋利自李善长手里接过名单转呈朱元璋后,朱元璋翻阅着手里的标注着职位、姓名的单子,却并没有如李善长料想的那般大肆夸奖,反而沉声问道。

  “丞相,这名单上所涉官员,可有真凭实据认定他们的罪过?”

  李善长闻言心中一个咯噔,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个疑问。

  罪过?

  怎么就成罪过了?

  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吧,大家不都这么干嘛。

  这会儿的李善长虽然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可仍旧压根不知道朱元璋对于这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是何等的深恶痛绝。

  他更加想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甚至略有些得意的答道。

  “臣办事自当力求稳妥,故此,名单上所涉官员手里加盖官印的空白账册,如今都已经被臣交代御史勘验后收缴了。”

首节 上一节 7/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