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32节

  实在是这太子之位太稳当了。

  将来继承大统的,也只能是这位太子爷。

  这不仅是朱元璋的期望,同样也是一应朝臣的期望。

  毕竟这位太子爷的性子,比起朱元璋来说,可谓是柔和太多太多了。

  也就是说,朱标就是众望所归的储君。

  但……就是这么无语。

  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意外了。

  朱标真就英年早逝了。

  也正是因为他的去世,导致朱元璋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才会在后续接班人的培养上出了大问题。

  最终培养了朱允炆这么个蠢货出来。

  当然了,眼下这些事还只是唯独胡惟庸一人知道的秘密。

  而且,他是打死都不会说出来的。

  随后,胡惟庸规规矩矩的跟其他礼部官员一起,参与到了迎接当中。

  而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朱标,便觉着史书上确实没说错,朱标还真是个胖子啊。

  白白胖胖的,脸上总带着些许笑容。

  光是这卖相,就比朱元璋那总是凶光毕露的三角眼要强上不知道多少了。

  更别说,自幼熟读礼乐诗书的朱标,无论是谈吐还是风度,哪里是朱元璋这泥腿子出身的皇帝能比的。

  尤其朱标本身就对六部官员熟悉得不行,每每到一人面前,只要说起此人的官职、名字,朱标便能脱口而出对方的履历乃至家乡等等。

  这番作派,哪怕胡惟庸明知道对方是作秀,也不得不心中暗暗给这位太子爷竖起个大拇指。

  能作秀做到这个份上,那也是本事了。

  也难怪他身为太子、储君、大哥,却能赢得一应朝臣、皇子的全力支持。

  光是朱元璋的支持,可做不到那等有口皆碑的模样。

  如今看来,朱元璋自己的本事,是真没夸张啊。

  朱元璋教出了个好儿子。

  在一众礼部官员如沐春风的接受完朱标这位太子爷的检阅后,朱标终于走到了胡惟庸的面前。

  胡惟庸也没犹豫,直接抱拳躬身:“臣胡惟庸见过太子殿下!”

  可这礼才敬到一半,便被朱标一双肉乎乎的胖手托住了。

  一道温和的声音,直接在胡惟庸耳边响起。

  “胡公莫要戏弄孤了,孤早先被父王送到胡公身旁学习政务,可是从胡公身上学了不少东西。”

  “胡公于孤来说,既是长辈也是师长,孤可不愿受你这一礼!”

  “何况,胡公哪怕不在丞相之位,却仍能为大明再立新功,连父皇都称赞不已,孤还有很多地方要跟胡公学习啊!”

  瞧瞧,朱标这话说得多漂亮。

  什么长辈、师长的,别看说起来多亲近。

  可实际上就是那时候还在学着处理政务的朱标,被朱元璋一脚踹到胡惟庸身旁看着而已。

  胡惟庸那时候忙得跟孙子一样,哪有那么多时间教导朱标,只不过有空了提点一两句。

  所以说,这是朱标在抬举胡惟庸。

  不过,事儿还没完呢。

  “胡公最让孤佩服的,还是别出心裁的用一道题便改了我大明取士之道。”

  “前些日子父皇为孤讲解了一番胡公的苦心之后,孤才发现,孤居然是如此的孤陋寡闻。”

  “故此,稍候还望胡公不吝赐教啊!”

  瞧着当朝太子队胡惟庸这么敬重,一口一个胡公的叫着,一旁的礼部尚书、侍郎,简直牙都要酸掉了。

  娘咧,瞧瞧!瞧瞧胡大人!

  什么叫一朝宰相的威势啊!

  什么叫简在帝心的恩宠啊!

  明明眼下的胡惟庸只是个五品的翰林学士而已,可无论是礼部尚书、侍郎,还是今日里忽然到访的朱标。

  谁会把胡惟庸当做一个普通的翰林学士看待?

  说白了,这官职什么的,固然有内里的规矩在,可实际上不还是靠朱元璋一句话嘛。

  没什么比简在帝心更加重要了!

  不过,旁人固然在羡慕,胡惟庸嘴里是不断的客气着,心里却在腹诽不已。

  ‘娘的,朱标这小胖子不会是专门冲着老子来的吧?’

  ‘难不成,朱标是特意过来收买人心的?’

  ‘嘶,十有八九还真有可能!’

  ‘这小子怕是眼见着自己家被退婚了,心情沮丧之下,故意来给咱长脸,顺便收买一波人心啊!’

  啧啧,果然是朱元璋精心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啊。

  瞧瞧这心眼多的,一举一动都有深意啊。

  (本章完)

第43章 胡大老爷又准备忽悠人了

  2023-12-01

  对于朱标这点心眼,胡惟庸固然腹诽了两句,但还真没多介意。

  毕竟,这等政治人物,还是精心培养出来的政治人物,有这样的心性、手段,不仅不是缺点,反倒是优点。

  甚至,胡惟庸巴不得朱标心眼更多一点才好。

  因为胡惟庸是真心希望朱标能接班的。

  毕竟,这位的政治手段、眼光,哪里是朱允炆那个废物崽子能比的了的?

  一想起朱允炆,胡惟庸都不禁直皱眉。

  要是那个兔崽子真上位了,他怕是躲都没得躲。

  毕竟朱允炆,是真狠啊。

  看似礼贤下士,一派知书达理的仁孝模样,可实际上这小崽子才是个十足的刻薄寡恩之人。

  从他削藩之时,对自己那几位亲叔叔是如何下手的就知道了。

  堂堂郡王,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亲儿子,居然在朱元璋辞世、朱允炆上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被逼得自焚了。

  还有一大堆全家老小被贬为庶民的。

  这特娘的连自己亲人都不放过,还能指望他对臣子有多看重?

  可以说,若是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路线走的话,除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儒三大蠢货深受朱允炆倚重以外,其他人在朱允炆眼中,不过都是随手可杀的虫蟊罢了。

  甚至,在杀人这方面,朱元璋比朱允炆都不如。

  至少朱元璋多少还是有目标、有目的的在杀,你若是不碍事,不犯忌讳,他还真能容忍下去。

  而且,朱元璋极重亲情,绝不会冲着亲人下手。

  可朱允炆呢,他却只学到了朱元璋的皮毛,认为当皇帝就可以随便杀人了。

  杀得那叫一个干脆!

  亲人、臣子、干将……

  想杀就杀!

  对于这样的人,胡惟庸是万万不想让他上位的。

  更别说,这样的兔崽子上位以后,到时候十有八九还是得被他四叔给掀翻。

  到时候朱棣这个莽夫进了应天府以后,还要清洗一遍皇城势力。

  那自己的生死岂不是又被拿捏了?

  如此一想的话,朱标继位,才是最最稳妥,同时也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

  想到这儿,胡惟庸干脆对着朱标一摆手道:“殿下,不如你我去公房一叙?”

  朱标闻言眼前一亮,拱了拱手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他固然是来招揽人心的,但他刚刚的话也没说错。

  朱标在听朱元璋给他解释了胡惟庸那道怪题之后,便觉着胡惟庸乃是实打实的大才。

  一道在他看来怪异无比的考题,居然就能看出考生的心性、学问,甚至连今后的路子都能分析个一二出来。

  这对于上位者来说,简直不要太神奇。

  这种学问,朱标很想学。

  二人在众人明晃晃的羡慕眼神之中,施施然的走到了胡惟庸的公房。

  胡惟庸给朱标泡上一杯茶后,先听朱标说起了自己的体会。

  这会儿,朱标谈兴大起。

  都不用胡惟庸催促,就不自觉的说起了自己对于科举取士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胡惟庸听得很认真。

  一方面他要在朱标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才方便自己继续安安全全的咸鱼摆烂下去。

  另一方面,他其实也是好奇。

  好奇这位历史上最稳固的太子爷,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而听着听着,胡惟庸的脸色也变了,甚至连喝茶的动作都不自觉的慢了下来。

  他心中此时就一个感觉。

  朱标,你是真厉害啊!

  对于胡惟庸来说,科举制度这东西的利弊,后世有太多的分析了。

  专家、学者、键盘侠、网文作者……

  太多太多的人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胡惟庸自然也听到过很多个版本,对于科举制度不说了如指掌,但至少若是论及见识方面,他傲视群雄。

  但如今听朱标这么一分析,他却发现,朱标的眼光,真行。

首节 上一节 32/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