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123节

  “好,这样,从明天开始,你就到南洋政府的改革小组中学习一段时间吧。”

  刘铭华给刘言最后安排了去处。

第213章 需要磨炼的刘言

  “啊,老爸,你这是不是太过分了。我还想好好放松放松呢,你就要抓我壮丁。”

  刘言听到老爸安排他去改革小组去学习,有些上当的抱怨。

  心知自己之前的抱怨都是多余的,不是南洋高层没看到,而是在这里憋大招呢。

  “这样啊,那就算了吧,这段时间你也累了,是应该好好休息休息。”

  刘铭华听到儿子的抱怨,很理解的赞同道。

  “哎对了,听你妈说你这次高考的成绩好像还不错是吧,你打算上什么学校啊,要不要去我们的铭华大学。”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伊莎刚才和他说儿子这次考试好像考了个高考状元,刘铭华不由的想为自己的学校招招生。

  “还是算了,老爸,铭华大学强的也就是计算机专业,未来可没打算一直死磕计算机,我还是选择星海大学吧,再说如果你这学校刚刚正规,如果我就去了,后面可定会有一堆的勋贵子弟报考铭华大学,这样对学校的影响不好,你也不想只是将铭华大学定义为一所贵族学校吧。”

  刘言想也不想的拒绝多了老爸的招揽。

  “行吧,不去就不去,反正我已经招揽了好几个州的状元,也不缺你一个。”

  刘铭华也知道儿子说的很对,可是对于儿子的拒绝心里还是有些不爽,说完就打算离开了。

  “对了,老爸,咱们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刘言看到老爸要走,忍不住问道,他心里对刚才刘铭华说的改革小组还挺感兴趣的。

  “奥,你说这个改革小组啊,主要工作就是对南洋体制的改革。你说的那些问题政府其实早就发现了,只是因为之前南洋还需要政府有绝对的权利,才能完成一些国家性工程,所以一直只是发现一批打一批,并没有从制度上改进。”

  刘铭华看到儿子对这个改革小组感兴趣,不由吊起了他的胃口。

  听到老爸这麽说,刘言的兴趣立马来了,忍不住问老爸。

  “老爸,你说的我真的能加入小组吗?”

  “加入小组?当然不行了,我可没有权利将你安排进小组,不要误会,我说的可是让你去学习,可不是安排你进改革小组。”

  刘铭华听到儿子说安排他进改革小组,不由的摇头道。

  改革小组的成员都是李明轩从地方提报上来的,都是从基层精挑细选的年轻有抱负,有冲劲的英才,自己儿子虽然也很出色,但是怎么说还没经历过官场的历练,哪怕是两世为人,在一些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

  让他做个参谋还行,如果真实干,还是差点火候,这也是刘铭华安排他进改革小组学习的原因。

  再说了政府改革属于南洋的内政,这方面还是以李明轩为主,刘铭华和刘言作为皇家,只是给与一些建议,可没有权利安排人进去。

  自从刘铭华被多国公奉为皇帝后,刘铭华就开始有意识的与南洋政府拉开距离。

  皇家与政府的关系微妙而复杂。

  因此,刘铭华精心策划了一个计划,旨在平衡皇权与政府的关系,同时维护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他决定在未来的两年里,带着妻子伊丽莎白到各个国家居住一段时间。

  首先,通过亲身走访各地,刘铭华能够与当地政府官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进一步拉近皇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这样的互动不仅有助于消除误解和隔阂,更能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与当地居民的亲近接触也是计划的重要一环。民众是国家的基础,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是皇家与政府稳定发展的根本。

  因此,他希望通过与居民的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皇家的关怀与温暖。

  这期间,刘铭华和伊丽莎白将尽可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与民众共同庆祝节日,分享彼此的喜悦与忧愁。

  总之,刘铭华的这个计划旨在通过亲身走访和互动,平衡皇权与政府的关系,维护皇家的尊严与独立性,同时让政府更加自主地运作。

  当然目前这个计划还刚刚在他的计划中,要想实行至少要到明年了。

  “奥,好吧,学习就学习,那我要找谁报到?”

  刘言有些不满的道。

  “明天你就去找李明轩,他是改革小组的组长,让他安排人带你,记住了你可是去学习的,端正态度。”

  刘铭华最后不由提醒儿子,显然是看穿了他那点小心思,看到儿子不服气的样子,刘铭华不由严肃的说道。

  ““改革小组的成员都是李明轩从地方提报上来的年轻干部,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你虽然也很出色,但还需要更多的锻炼和成长。尤其是在实干和为人处事方面比起他们你还有很多不足。你进去后不要自傲,给我谦虚学习。”

  刘言静静地站在原地,回想着老爸说的每一个字,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想起这段时间,自己在新型计算机研发上的成功,以及紫薇集团和城砖半导体公司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确实让他有些飘飘欲仙,内心滋生出了些许骄傲。

  老爸的话语像是一记警钟,将他从短暂的得意中唤醒。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有些过于自满了,这些成绩虽然值得骄傲,但绝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更不能因此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刘言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波动,然后认真地对远去的老爸说道:

  “老爸。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刘铭华听到儿子这句话,很满意的“嗯”,了一声,很愉快的走了。

  刘言想到自己这点成绩,比之老爸、李明轩等人所建立的庞大帝国,以及他们在面对种种挑战时所保持的冷静和坚定,他心中不由地涌起一股羞愧之情。

  自己虽然有着两世的经历,但在这方面却远远不及他们。

  刘言默默地对自己说道:

  “看来我真需要好好磨炼磨炼了。”

第214章 三年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转眼间便来到了1955年。

  这三年间,世界局势越发紧张,美苏两个阵营的冷战已经到了尖锐时期,而朝鲜战争无疑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好在在僵持阶段,双方最终选择了放手,而不是无限制的消耗。

  1952年7月朝鲜战争的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东亚的和平的曙光终于到来,但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却让人们明白,真正的和平仍然遥不可及。

  此次战争,由于有了南洋的默认的民间支持,大陆打的没有历史上那么艰难,各种紧急物资都得到了足量足质的供给。

  从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美的广袤土地上,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被殖民统治的命运,而是选择奋起反抗,而这时期在苏联美国的支持下,也成为各国反抗殖民统治的高潮。

  先是法国,在结束与南洋的漫长战争后,又迅速陷入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中。这场战争让法国疲于奔命,国内的经济和民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北印度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场运动由伟大的印度领袖甘地倡导,以和平的方式向英国表达了对独立的渴望。

  最终,英国不得不承认北印度的独立,结束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殖民统治。

  英法两国,这两个曾经的殖民大国,在短短的几年间,因为殖民地问题而疲于奔命。

  他们的国内经济迟迟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在冷战的交锋中逐渐崭露头角。

  由于处于冷战的前沿,德国成为了美苏两国争夺的重点。

  为了遏制苏联的势力扩张,英美两国逐渐放宽了对西德的制裁,这为德国的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与此同时,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也为德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个旨在帮助欧洲重建的援助计划,让德国抓住了机遇,迅速从战后的废墟中崛起。

  德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工业、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时间,德国的势头大有超越英法的趋势,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力量。

  ......

  与此同时,南洋在这三年里,逐渐将当年抗苏二把手让给了英国,随着与苏联矛盾的逐步解决,南洋与苏联的对抗越来越少了。

  三年里以南洋为首的海外华人国家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中马达加斯加、吉布提、斯里兰卡以及刚果,这些早期就被华人掌握的国家。

  经过近三年的辛勤耕耘,这些国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全国范围内彻底摆脱了贫困的枷锁,更是成功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农田里,稻谷金黄、瓜果飘香,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城市中的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向初级资本主义转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西非的尼日利亚、喀麦隆、安哥拉以及莫桑比克等国,也在南洋三年的无私援助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年里南洋不仅提供了物资援助,还派遣了专家团队,帮助这些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

  如今,这些国家的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其实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除了南洋国家的援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经过多年的战乱,各国的人口大规模缩减。

  这使得平均到每个人的资源足够的多,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解决温饱问题。

  有着充足的资源和华人与生俱来的勤劳,这些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一点不比西欧各国差。

  南洋在这三年来,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而迅猛。

  其实自从建国后的十年间,南洋就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展翅高飞,不断刷新着发展的记录。

  前期由于受对外战争的影响,南洋只能是保证百分之10以上的发展速度,这对一个新兴国家并不新奇。

  可是从结束对外战争后,南洋每年的增速从之前的百分之10以上一下子增长到了百分之20多。

  自从这个数据出来后,南洋政府为来保持低调,不得不在每年的国资会上将这个数据做小。

  即使如此也是在百分之15左右,这已经引起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注意了。

  据南洋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至1954年,南洋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升至惊人的450亿星币,这一数字折合为美元,相当于500亿美元,这一成绩已接近美国当时16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经济的发展,通常伴随着人口的增长,这几年,南洋的人口的增长也如同经济的腾飞一般迅速。

  经过近十年的鼓励生育政策,南洋的人口总数已经飙升至1.5亿,并且每年保持着百分之15的高速增长。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里,随着南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数量将达到6至8亿之间。

  届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洋将屹立在世界东方,只要国内保持稳定,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易动摇南洋的地位。

  在南洋的大街小巷,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玩耍,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聊着天。

  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南洋的繁荣与和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南洋人民正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走在南洋的街道上,你就会发现,南洋在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是牺牲人民的幸福指数。

  而是依靠创新,和产业的快速更新迭代。

  自从成功制造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以来,便开启了其科技产业的辉煌篇章。

  随着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问世,南洋的计算机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众多计算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纷纷投入研发,每年都会推出大量新款、高性能的计算机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外,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

  晶体管计算机作为南洋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代表,更是成为了这两年南洋对外出口的龙头产业。

  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仅为南洋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更提升了国内工人的生活水平,保证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这也是南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所在。它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在保障人民幸福方面。

  一时间南洋模式的资本主义成为美国攻击苏联的模板。

首节 上一节 123/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