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108节

  李开站在那里,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自己还是小看了红色思想的威力。

  史密斯拿着手里的统计单,眉头紧锁,心情沉重地说道:

  “李,看来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苏联的红色思想的危害等级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担忧,显然,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他们再也不为取得的胜利高兴了。

  李开和史密斯都明白,他们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和严峻。

  这是之前从没有的战争,是意识形态的斗争。

  一时间让李开和史密斯两人都有点不知如何行动了。

第186章 文化对抗

  与此同时,在南洋的政府总部和白宫的内部会议室里,两份报告静静地躺在桌面上,分别是李开和史密斯从尼日利亚发回的详尽报告。

  这两份报告详细记录了非洲发生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

  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让南洋和美国两国领导人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毕竟,现在他们的主要对手,苏联在这方面很擅长。

  未来要想同苏联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熟悉他的这一种打法。

  李开和史密斯的报告让南洋和美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他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因为这不仅关乎非洲的未来,更可能影响到全球的政治格局,未来的欧洲地区、亚洲地区及美洲地区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

  所以现在非洲无疑是很好的试验场,让南洋和美国熟悉这种斗争。

  南洋的领导人刘铭华、李明轩、丹尼尔、林荣欣等国家智脑团,

  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意识形态的对抗并非简单的武力较量,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锋。

  “怎么样都看明白了吧,苏联在非洲不和我们争土地地盘,而是开辟了当地人的意识这一个新的领域,令人恐怖的是短短1年的时间,尼日利亚上千万的土著,竟然都被苏联征服了。

  我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最后虽然占据了整个尼日利亚,可是去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为我们服务。

  虽然这次我们可以通过移民,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们期望的,但谁又能保证,过去的移民会不会也被苏联征服?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接触另一层次的战斗,大家都好好想一想,以后我们要怎么应对苏联这方面的斗争。”

  刘铭华对众人说了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丹尼尔看了下众人后,想了下率先说道:

  “苏联是由一整套的理论做支撑,在满足人民美好愿景上,让民众跟着他们走。

  相较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很难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他们匹敌。

  如果我们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最好也有对应的理论做支撑。否则很难在意识成此上打赢他们。”

  “不行,我们是一个多元国家,不能依靠一种理论作为执政思想,虽然这些理论确实很正确,当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都太过晦涩难懂了,专家研究都很吃力,更不用想让国家所有的民众都理解透彻,很不现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久的将来,我相信这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儒家,对我们未来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李明轩研究过很多西方的相关理论,很清楚其中的学习难度,当即否决了丹尼尔的提议。

  丹尼尔的提议被李明轩否决也不生气,而是继续说道:

  “既然这样,我们就将这些理论广义化,通过各种形式,将所欲相关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价值观,都普及到全民,这样国民通过这些思想风暴也会对红色主义有抗性。”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俗话说,堵不如疏,既然堵不住,那么我们干脆全部放开,让所有的观点自由碰撞,说不定还能再现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鸣的盛况呢。”

  刘铭华听到丹尼尔的这个提议很赞同道。

  “我也赞同,我再补充一点,其实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就是文化斗争,我们可以将这次的对抗归结为为文化战,我们需要在加大对国内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李明轩赞同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如李相所说,我们将其视为文化战,那么就需要国家不断对外输出南洋元素,不必归结为文学作品,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电影,甚至一件衣服,一个符号,都可以视为南洋影响力提高的表现。”

  “携带南洋元素的产品不只是向西方国家出口,也可以向中亚、南美甚至苏联地区普及,我想这些对我们南洋来说可能比那些土地更为重要。”

  林荣欣作为参谋长从长远利益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之后所有参会人员一个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经过秘书处,整理了所有人的发言,李明轩对相关的重复的提议一一删减整理。

  最后提炼出四条提案:

  第一,向南洋及非洲控制区,大力开展现代哲学思想和经济学常识的普及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定期的讲座、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解读,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华人群体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不会让他们被那么轻易的误导。

  第二,加强相关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规范全民的版权意识,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优秀文化项目的开发和推广,以此孵化出更多具有南洋特色的优秀作品。

  第三,以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形式向外输出南洋的文化元素,是提高南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将南洋的独特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加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南洋文化。

  第四,通过向世界各地开设工厂、店铺或者售卖含有南洋元素的商品的形式,我们可以向各国输出南洋文化,特别是饮食和服装方面。

  这不仅可以提升南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另外文化和商品绑定,更有利于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

  经过举手表决,所有人通过了这四条提案,之后,就需要李明轩安排相关部门将这四条提案付诸行动。

  在南洋这边如火如荼地商讨着文化推广方案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高层也并未闲着。

  他们也通过这次事件敏锐的察觉了文化层次的重要性,几乎与南洋同步地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输出美国文化的政策。

第187章 南洋与大陆的骚操作

  美国高层经过这次事件,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将文化归结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交流,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仅能够得到显著增强,还能为美国商品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

  鉴于此,在国内财团的坚定支持下,杜鲁门政府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起来,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详尽而具体的文化输出政策。

  这些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广美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美国文化机构在海外开展活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美国希望能够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美国文化。

  与南洋的文化推广方案相比,美国的文化输出政策更加注重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

  他们不仅关注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还积极拓展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力求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球范围。

  南洋领导人看到美国的推广政策,也很无奈,谁让自己实力不如人,没有美国那样的硬实力。

  这样一来,南洋领导人也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必须依托国家的硬实力基础上,否则这文化软实力只能是无根浮萍,随时会被他国取代。

  南洋和美国在文化推广方面的行动是相辅相成的,都希望通过推广自己的文化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而这样的竞争与合作,无疑将推动全球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东西融合的同时,不断对苏联的红色主义挤压。

  一时间在南洋和美国的合力下终于在思维意识上与苏联打成平手,维持不败的局面。

  与此同时,南洋的文化软实力犹如借得东风,巧妙地搭乘上了美国的这艘巨轮,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到了全球各地。

  华记美食、鲁记美食、码头小吃以及索夫快餐厅,这些品牌都是南洋土生土长的美食连锁,它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纷纷将分店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与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快餐连锁品牌,在全世界展开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见到这些品牌的身影。

  连锁快餐厅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南洋美食的独特魅力,也让南洋的饮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而随同这些美食连锁一同走向世界的,还有与之合作的阿萨姆奶茶、清爽可乐、绿茶以及各种水果汽水。

  这些饮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南洋文化内涵。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类似,这些饮料成为了南洋文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南洋的商人们也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这些利润不仅为他们的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更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人们发现有了文化的加持,他们在向外界推广产品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看到了如此多的好处,南洋的商人们更加积极地向世界推销南洋文化。

  他们不仅在产品上注重文化的融入,更在营销策略上不断创新,力求将南洋的文化精髓传递给更多的人。

  不仅让南洋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南洋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在南洋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同时,然南洋的移民局也并未闲下来,他们在海军的严密掩护下,悄然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强制移民行动。

  他们的目标,是从大陆沿海各省的居民中,强制迁移一部分人口到西非地区。

  这场行动的范围之广,从南方的岭南地区一直延伸到北边的鲁东半岛,几乎覆盖了整个大陆的沿海地区。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移民局的工作人员在军队的配合下,从大陆各地强制移民了近千万人。

  这些被迁移的居民,离开大陆后就被送上了移民船,踏上了前往尼日利亚及西非地区的旅程。

  面对南洋的移民船,新生的大陆是一点办法没有,只能不断加强对沿岸的防守。

  同时不断向南洋发出抗议。

  这次的强制移民行动,虽说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不过也算暂时缓解了西非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时,李开和史密斯看着源源不断到来的移民,终于松了口气。

  接着他们命令部队把这些移民安置到西非、尼日利亚等地,还帮助移民们迅速投入生产。

  就这样,西非和尼日利亚等地逐渐恢复了生机,同时西非和尼日利亚的变化很快被莫斯科知道了。

  莫斯科方面很轻松的查到了移民的来源,知道这些移民都是被从大陆强制掠夺过去的,让莫斯科的高层们不禁感到一丝无奈。

  苏联作为红色势力的核心大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否则让其他国家如何看。

  经过几番商讨,莫斯科高层最后还是采取了行动。

  首先是在联合国,通过国际舆论对南洋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这种侵略行为。

  可惜由于南洋还不是联合国国家,这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还有美国的支持,让苏联国际舆论无功而返。

  此外,苏联在深入了解了大陆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之后,莫斯科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们派出了一支由顶尖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前往大陆,协助他们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以坚定地守卫祖国的海疆,抵御任何外部势力的侵犯。

  这批专家涵盖了冶金、船舶制造、机械加工、武器设备等各个领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涵盖了造船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只要大陆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技术,大陆的制造业必将实现一次巨大的跨越。

  在莫斯科的全力协助下,大陆的海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大陆从一无所有到第一艘军舰的下水,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历程。

首节 上一节 108/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