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第716节

  在这种集体劳动的时候,差距就出来了。

  有的生产队社员,只能吃粗粮和蔬菜,闻不到肉味。

  有的生产队社员,吃的是细粮,有肉有菜,还有鸡蛋。

  这种差距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条件好的生产队,社员们都会感到自豪。

  条件差的生产队的社员们,这个时候则会向那些条件好的生产队打听,看有没有没没结婚,条件还不错的小伙子。

  要是遇到合适的,不管是自家闺女还是侄女,都可以嫁出去享福。

  也就是大坝子村这两年有钱了,要不然吴大刚也不敢这么挥霍。

  要是换做以前,估计这七成细粮就要变成粗粮了。

  更别说还有鸡蛋和肉,能吃饱就不错了。

  等粮食装好,周子文一声令下,带著送粮的社员们缓缓出发。

  早上的温度有些冷,远处的山林上空凝聚著一团团云雾。

  地上的青草上吊著一颗颗露珠。

  清晨的空气中带著一丝凉意,周子文深深地吸了一口,感受著那股清新和湿润。

  这个年代的空气品质非常好,特别是在乡下这种地方,更是让人身心舒畅。

  同心大坝距离大坝子村不是太远,也就十里左右,比去县城的路程还短一些。

  牛车的话,估计也就一个小时左右。

  当然,这也是村里修了公路,要是换做以前,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到。

  送粮队伍在乡间小路上缓缓前行,车轮压过地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在宁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

  社员们有的坐在牛车上,有的跟在车旁步行,大家有说有笑,谈论著家里的琐事和对大坝上社员们的牵挂。

  周子文坐在牛车上,望著沿途的风景。田野里的庄稼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翠绿,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偶尔能看到几只小鸟在田间觅食,它们欢快地跳跃著,为这片宁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队伍来到了一个小山坡前。

  这里的路有些崎岖,牛车走得更加缓慢。

  周子文跳下牛车,和几个社员一起在前面拉车,帮助牛车顺利爬上了山坡。

  过了山坡,离同心大坝就更近了。大家加快了脚步,希望能早点把粮食送到大坝上的社员们手中。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同心大坝出现在了眼前。

  当周子文到达同心大坝时,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同心大坝上,密密麻麻的人如同蚂蚁一般忙碌著。

  各个生产队混杂在一起,社员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各司其职,整个场面有条不紊却又热火朝天。

  在大坝的一侧,石匠们正专注地雕琢著石块,他们手中的锤子和凿子有节奏地敲击著,溅起的火星在阳光下闪烁。

  每一块石头都被精心打磨,力求能够完美地契合在大坝上,成为坚固防线的一部分。

  不远处,一群社员们两两一组,用扁担和箩筐搬运著泥土和沙石。

  他们的脚步匆匆,扁担在肩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汗水从他们的额头滚落,却没有人有空闲去擦拭。

  还有一些社员在搅拌水泥,他们手持铁铲,在巨大的水泥池中奋力搅拌著。

  水泥溅到他们的身上、脸上,但他们浑然不觉,只是专注于让水泥达到合适的黏稠度。

  在大坝的顶部,负责指挥的人员拿著喇叭,大声地喊著口号,指导著大家的工作。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清晰可辨,为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指引。

  大队长看到周子文,迎了上来,“子文,你们可算来了,你们要是再不来,我们都要断粮了!”

  周子文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既感动又敬佩,他说道:“周叔,大家都辛苦了。”

  送粮的社员们纷纷把粮食和蔬菜从牛车上卸下来,搬到了大坝上的临时仓库里。

  周子文也加入到搬运的队伍中,他力气很大,一次能扛四五袋粮食,社员们看到他的干劲,也都受到了鼓舞,更加卖力地搬运起来。

  卸完粮食后,周子文和大队长走到一旁,详细询问了大坝修复工作的进展情况。

  “周叔,大坝什么时候能修完啊?”周子文问道。

  大队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目前进展还算顺利。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基础的修复工作,估计再过一个星期就能完成了。”

  周子文听了大队长的话,点了点头,“那太好了,周叔。希望能按时完成,这样大家也能早点回去和家人团聚。”

  大队长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大家都很想家。不过在这最后的关键阶段,我们还是不能松懈。”

  听到这话,周子文也不得不感叹,这个年代的人真朴实。

  像这种集体劳动的场面,估计再过几年就看不到了。

  对这个年代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或许艰苦,物资也比较匮乏,但他们的精神却十分富足。

  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毫不犹豫地付出辛勤的劳动,这种团结和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

第926章 小悦悦会爬了

  周子文在大坝上又停留了一会儿,观看了一会集体劳动的场景。

  自从来到这个年代,他还真没见过这种场面。

  他看到那些社员们虽然满脸汗水,却依然干劲十足,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这种为了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原来所处的时代已经很少见了。

  在同心大坝,周子文还遇到了牛解放、赵永华、李富贵这几个大队长。

  包括这些生产队的社员,很多都和周子文比较熟悉。

  当了这么久的卫生员,他也积累了很多人脉。

  周子文在大坝上与这些熟悉的面孔一一打招呼,他们的笑容和问候让他感到一种质朴的温暖。

  这些社员们虽然辛苦,但看到周子文这位卫生员,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子文,你来了!”牛解放放下手里的铲子,用手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著向周子文走来。

  “牛叔,你们辛苦了。”周子文热情地回应。

  “呵呵,为人民服务嘛!”牛解放笑呵呵的说道。

  他是退伍军人,觉悟很高。

  和牛解放他们聊了一会,周子文就准备回去了。

  过来送粮食的社员们已经把粮食放好,家里还有活要干,不能在这边耽搁。

  “子文,回去告诉老吴,这边一切顺利,让他别担心。”

  送周子文他们离开的时候,大队长开口嘱咐。

  周子文点点头,说道:“周叔,您放心吧,我一定把话带到。”

  他又看了一眼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心中满是感动与敬佩。然后转身和送粮的社员们一起踏上了回村的路。

  一路上,周子文都在思考著今天在大坝上看到的一切。

  那些社员们为了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他。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精神世界却无比富足。

  这种团结一心、为了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让他对这个村子以及这里的人们又多了一份敬意。

  回到村里,周子文直接去找了吴大刚,和他聊了一会。

  “子文,粮食都送到了吧?”

  看到周子文,吴大刚开口问道。

  周子文点点头,说道:“吴叔,粮食都送到了,大队长让我告诉您,那边一切顺利,让您别担心。”

  吴大刚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啊。这些社员们都很辛苦,希望大坝能早日修好。”

  周子文接著说道:“吴叔,我在大坝上看到大家都很有干劲,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在为了集体利益努力奋斗。这种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

  “是啊,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很不容易,但为了集体,为了我们的村子,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这也是我们村子能够越来越好的原因。”吴大刚点头附和。

  他就是从艰苦年代走出来的人,也就是近两年,他们的日子才开始好过起来。

  而好过的原因,还多亏了面前这个年轻人。

  两人又聊了一会,眼看没什么事,周子文就回家了。

  今天送粮食的时间并不长,一来一回,这会也刚到中午。

  等他回到家里,陈诗英已经下工回来了。

  陈巧依把小悦悦放在婴儿车上,和她一起做饭。

  不过小家伙好像对婴儿车不是很满意,坐在上面总是扭来扭去,嘴里还发出‘嘤嘤嘤’的声音。

  周子文走进家门,看到这一幕,笑著走过去,轻声哄道:“小悦悦乖,爸爸回来啦。”

  小悦悦看到爸爸,立即激动起来,她伸出双手,一副要抱抱的样子。

  周子文笑著把她抱起来,小家伙高兴坏了,双手挥舞,脚还蹬个不停。

  陈诗英从厨房探出头来,看到周子文,说道:“子文,你这么快就回来啦?我还以为要下午呢!”

  周子文回答道:“今天送粮比较顺利,所以回来得早。”

  他抱著小悦悦走进厨房,把她放在一旁的椅子上,自己洗了洗手,然后对陈诗英和陈巧依说:“今天在大坝上看到大家都很努力,那种为了集体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

  陈诗英一边炒菜一边说:“是啊,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容易,但是为了集体,大家都很团结。”

  陈巧依也点头附和:“我们也要为村子的发展多做贡献。”

  周子文看著她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

  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很幸运能够来到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村子。

  午饭做好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

  “子文哥,你知道吗?小悦悦会爬了。”

  吃饭的时候,陈巧依说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好消息。

  “这么快?”周子文一愣,心里也很高兴。

  算算时间,小悦悦现在连四个月都不到。

  一般来说,三个多月的宝宝,能翻身就不错了。

  想要学会爬行,起码也要五、六个月。

  当然,小悦悦之所以这么利害,就不得不说周子文了。

首节 上一节 716/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