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宝马在华的合资公司,CEO魏岚一直有扶持本土供应商的计划。
按照魏岚的计划,至2018年,华晨宝马计划有超过50%的零部件实现本土供货。
“宝马有一整套的VPS团队支持供应商,在我认为,咱们本土零部件企业走向国际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车企对供应商进行技术和扶持,另一种就是并购了。”
“尉来对于零部队企业的一些做法,咱们宝马还是很认可的,跟我们的战略模式很接近。”
魏岚在刚见面,就表明了约见檀锦程的来意,尉来汽车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于甬城本土包括托普,君胜在内的零部件车企扶持力度很大。
“感谢魏总的认可,我可没您那么高的战略高度,只不过是因为便宜一些,另外本地企业也好说话一些。”
托普做制动系统,君胜目前主要的业务在汽车电子方面,这俩企业现在规模都不算大,你要说他有多少技术积累,跟尉来还有锦新时代一样。
有,但不多,不过目前大家都是这么个情况。
“哈哈,檀总就不要谦虚了,悦驰A1我们拆过,零部件国产化的程度很高,而且国产化的质量很不错。”
每一款热门车型面市之后,几乎都会出现在有追求车企的车间被大卸八块,拆开来看看里面有些什么。
不止是宝马,悦驰A1几乎被所有主流车企都拆了个遍,大厂想找出有没有侵权的地方,小厂想学习学习,一款自主车型在没有外观抄袭的情况下是如何能做到上市即热销。
你要说谁拆得最是透彻,那绝对是本田了。
“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合资公司的高层,除了三菱的,檀锦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级别的,地位不是一时之间转变的,在不清楚对方意图之前檀锦程还是只能是谦虚一些。
不过话也没说错,选择国产零部件不就是为了节约成本么?
相同的零部件,价格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众肽的MPV倒是全进口零部件,市场也不买账啊。
见檀锦程这态度,魏岚也是笑了,意图不明确实不好多说什么。
“咱们言归正传,听说檀总旗下有一家名为锦新时代的新能源公司在动力电池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对的,没错。”
自公司战略重心向尉来汽车偏向以来,锦新时代那边的投入就进入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利用得先电子的现金流来融资,贷款,解决企业自身发展问题。
技术这玩意儿都是靠钱堆出来的,你不大力投入,那势必就发展缓慢,一年多以来的,锦新时代在动力电池方面的进步很是有限。
对于锦新时代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自黄鸣去国外考察以来,多多少少的买到了一些国外上市锂矿公司的股票,主要的矿产公司股票就是南美以及澳洲为主。
“听说贵公司在动力电池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三元锂电池?”
汽车电池,主要有两大技术路线,一种就是目前BYD的磷酸铁锂电池,另外一种就是三元锂电池。
两者的区别就像是铅酸电池跟锂电池一样,说不上谁更好,各有各的优势。
前者造价低,稳定性高,但是续航能力差,就像是汽车电池里的铅酸电池,后者造价高,稳定性差,但续航能力强。
BYD主要的研发方向是磷酸铁锂,锦新时代瞄准的是三元锂。
带着后世见识过新能源汽车大批量流行的眼光来看,买电动汽车,消费者最操心的问题其实就是充电以及续航。
里程焦虑,永远是电动汽车绕不过的点。
拿檀锦程回老家的路程来计算,600多公里,如果无法解决沿途充电的问题,谁也不敢开着电动汽车回老家。
花重金研发三元锂电池是锦新时代的主要方向,但也不是说就放弃了磷酸铁锂电池。
就像是目前闪驰科技生产的两轮电动车还有雷驰生产的老头乐一样,依旧有着大量的铅酸电池在使用。
魏岚有些感慨的道:“那这资金方面的压力可不小啊,目前国内敢于研究三元锂电池的企业还不多呢,佩服檀总的勇气啊。”
“可不是嘛,不过我相信这个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消费者关心电车最关心的是什么?肯定是续航啊,这一点就连两轮电动车行业都有这个焦虑。”
骑着电动车回家,半路没电了,这应该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
“檀总的勇气值得敬佩,据我所知锦新时代的亏损拖累了闪驰集团大部分的利润空间,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主见投入,不容易啊。”
传统企业有把利润做低,可以规避很多税收,但是从闪驰集团最近公布的集团公司财报上来看,对方显然不是在故意把利润做低,而是实实在在的投入。
真正的投入,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值得尊敬的。
“资金确实是一个问题,慢慢来吧,好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新能源都是一个起步阶段,我们可以一点点的做起来。”
要解决成本还有资金问题,买矿只是一方面,但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要打开业务。
没有业务,买再多矿也只是一个资源型公司,成为不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的王者,电动汽车上电池的成本是最核心的。
巅峰的时候电池成本甚至能达到整车30%至40%。
“宝马计划推出一款实验性电动汽车,需要订购几百个电池组;不过呢,咱们的标准比较高,不知道檀总敢不敢接?”
“要求很高?”
既然这么问了,那指定是高标准的,想必就是高标准,高要求的。
“是的,檀总先等会儿,我打个电话。”
魏岚笑着应道,倒不是他故做神秘,而是资料太多了,他也拿不过来,之所以一次性拿过来,也是为了给对方带来一点小小的震憾。
见檀锦程有回避的意思,魏岚连忙道:“没事,不用回避,我是让我的助手把我们的生产标准给拿进来。”
魏岚电话打完,进来了两名工作人员,怀里抱着一大撂的资料。
这场面确实给檀锦程惊到了。
“哈哈,这些都是我们的生产标准,一共800张,檀总如果有信心的话,这些资料现在就可以带回去。”
魏岚很满意檀锦程的表情,也不怕这些标准被檀锦程看到之后泄漏出去,800张他根本就看不完!
“多张?800张?”
“是的。”
一张A4纸大概的重量是在4到5克左右,好家伙,单单这些电池标准就差不多10斤了,这要求是真不低啊,不过这倒是激起檀锦程的好胜心了。
要求高又怎么了?一点点攻克呗,大不了这一单子赔钱,但只要把这个标准给攻克了,那对于锦新时代的技术提升将是受益无穷的。
“这还真是,好吧,我先简单的看看。”
“檀总随意。”
趁着檀锦程浏览资料的时间,魏岚也没有停下来:“当然,这个标准目前我们宝马自己都做不到,但是我们会派工程师到贵方去一起攻克的。”
为什么敢把这单子交给锦新时代,主要是除了BYD之外,除了国内研发动力电池的企业不多,没有更多选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得先电子在手机电池领域做得不错。
当下的动力电动生产技术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找谁都是找。
得先电子原先就有一定的电池技术积累,加上锦新时代的技术支持,转型做手机电池几年以来,在消费电池领域也是具有不小的突破。
目前得先电子除了给国内一众山寨手机厂商供货之外,手里还有一部分苹果iPod电池的单子,除此之外,跟诺基亚还有HTC等海外手机厂商也有合作。
业务发展能力十分迅速,得先电子供应的电池宝马都有买到过,无论是品质,技术还有稳定性方面都挺不错的。
“标准确实很高,不过这单咱们锦新时代接下来了,魏总不介意一起挑战一下吧?”
电池这方面,檀锦程还是懂一些的,他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很多专业术语也是根本就看不懂,但对于电动汽车还有电池的理解,放在这个年代还是可以一战的。
把这个标准攻克了,锦新时代的电池技术就可以领先于同行,领先于世界。
800页的企业标准,对于锦新时代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当然可以啊,檀总可以把我们这些标准带回去跟你们锦新时代的团队一起研究研究,具体的合作模式咱们后续再商量。”
“我的想法是咱们双方成立联合专家组,建立起联合的开发团队,共同攻克这一个标准。”
“没问题,按魏总说的办。”
这份标准的价值要远超于宝马给的订单价值,既然对方信任自己,那一定是毫不犹豫的带回去。
不过这玩意儿放在其他企业那里也是没用的,不过是一份企业标准而已。
算不得什么保密文件,也只有相关的企业才会在乎,檀锦程也不可能傻到把这些标准公开给他的竞争对手。
第674章 集中的财富与十一月份销量
跟魏岚初步商定的是宝马出一批工程师,派遣至庐州,双方组建一个专门的项目团队,共同解读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一起建立起工艺流程。
“放心,我这边一定会选一批优秀的电动车和电池方面的人才配合贵公司,到时候还希望檀总帮忙解决一下他们在生活上的问题。”
“这一点也请魏总放一万个心,生活上的问题一定保证不是问题。”
“等您那边的名单确定下来,魏总也可以把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有哪儿的人告诉我,我找专人安排,住的地方也不用担心,我都会安排好。”
“哈哈,听说了,檀总对员工一直不错。”
几年以来,闪驰集团员工待遇好已经给公众形成了一个较为刻板的印象了,真要说起来随着员工人数的增加,现如今闪驰集团整体上的薪资水平,其实也没好太多。
越往后进来的人,待遇越是跟同行越来越接近了。
且这种待遇也是公司的,利润高的公司或者受重视的公司待遇就要好一些,利润低的就相对的要低那么一档。
最好的招牌自然是闪驰科技北仓工厂,这里是招牌不能改变,得维持公司的形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只要不是全体大幅度降低收入,是很难改变的,哪怕是真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出来现身说法说待遇不好的就有反驳的。
还有一点就是不仅仅是对基层员工待遇好,闪驰集团的一系列公司对待管理层待遇也非常好,给予管理层的待遇还有尊重程度上是没得说的。
像是张永,尉来汽车除了战略方向上他需要尊重檀锦程的意见之外,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做决定,甚至于一些投资檀锦程也会听取张永的意见。
圈子社会,基层员工待遇如何在意的人不多,但是像魏岚这种职业经理人是非常欣赏檀锦程这种对待高管待遇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哈哈,魏总过誉了,企业能做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做嘛。”
“这话没错,行了,那就先这样了,资料我让人给您搬车上去,今天就先这样,等咱们约好了时间庐州见。”
“行,劳魏总特意跑一趟,咱们庐州见。”
真是意外的惊喜,来参加一次车展居然还能给锦新时代拉到一笔关键性的业务,这是檀锦程没想到的。
不过也是这次意外的业务,让檀锦程原本预定年底的不出差计划有了些改变,得去庐州一趟了。
“你那边准备一下,过几天我要去一趟庐州,跟宝马有个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另外跟吕工他们都通知一样,这次是大项目呢。”
“相关资料等明天发给你。”
送走魏岚之后,回到车上的檀锦程就给张旭辉打去了电话。
接到电话的张旭辉整个人都愣了一会儿:“好的,我这就去安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宝马准备找我们订一批动力电池组,要求非常高,只是标准就有800页,我明天让人你们送过去,你跟吕工他们研究研究,这个单子我们务必拿下,其他的因素你们不用考虑。”
“好的,我这就通知吕工他们开会。”
务必拿下的订单,看来非常的重要,张旭辉真的是要感动哭了。
一年多以来,自从总公司战略重心转移到造车那一块儿之后,对于锦新时代的支持力度就要小了很多,另外本来订单也不多,他这个管理者几乎都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目前公司主要的工作重心在研发部这一块,研发部门他是管不了的,归属于公司但是相对比较独立,且有具体的负责人。
他这个总经理当得是名不符实。
第一批跟着老板的那些人里,年龄大一些的就不说了,像是孙玉明,赵鑫怡等跟他同龄的高管层,大家都很忙,各自负责的业务都发展得很好,能给公司提供不少的利润。
他不忙不说,锦新这一块儿还是持续亏损当中,虽然这是公司业务的策略造成的,但是每年公司高管大会上,他的压力也很大啊。
别的分公司业务红红火火,只有他的分公司常年亏损,去公司都不好意思给员工要福利,得亏是老板不在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