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第260节

  看起来破破烂烂的街区,谁能想到2016年的房价涨幅会跟深城等城市齐名,单年度房价涨幅排名全国前四呢。

  车辆缓缓的驶向政务区,檀锦程一路调整着心态。

  昨日接到市ZF的通知,闪驰,雅滴以及国轩三家今天要坐下来跟庐州市ZF这边开个闭门会议。商议具体投资份额规划。

  此次投资建厂计划,是以闪驰旗下的航新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雅滴为次,国轩提供技术以及工艺辅助入股的方式,协助航新动力电源工厂建设。

  此外,庐州市ZF这边也有意参与一股,北仓城投在闪驰身上的成功案例,让庐州这边也有些动心,这年头ZF也缺钱啊,而ZF不能直接出面,那城投就是他们的钱袋子了。

  论起钱袋子投资,庐州可是有着优良的传统,当年他们那个凉了的某位,那可是真的股神啊,牛逼得很。

  用投资圈的话来说,动力电池这个项目由闪驰领投,雅滴跟投,国轩以及庐州城投搭个顺风车,看能不能在里面搞到点好处。

  除了份额之外,用什么优惠政策留下这个项目,也是庐州市ZF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又不知道檀锦程其实已经属意庐州,甚至连大致的地段都在脑子里想好了,明面上庐州还是有着很多对手的,最起码的宜城就已经是虎视眈眈的。

  如果不用行政手段,宜城那可真是敢上手抢的,但是伱要是把握不住,那就不能怪宜城再次出手了。

  除了皖省之外,刚刚收购了一家电子厂,在星原材质里有占股,顺带着还被腾迅入股了旗下的橙子科技的深城,也向檀锦程抛来了橄榄枝。

  

  别觉得深城不缺项目,实际上深城这种深化开放的城市,尤其需要项目,特别是带有高科技属性的项目,高科技的项目除了项目本身之外,还意味着能够留下更多的高级人才。

  北仓方面,多多少少有些后悔了,在橙子科技上面的判断失误还可以归咎于不熟悉,闪驰的动力电池项目放跑了,则就真的是对闪驰发展的判断失误。

  或者说是对檀锦程风格的判断失误。

  一直以来,檀锦程给予北仓这边的形象都是谨慎的;是的,没错,就是谨慎的。

  企业宣传方面,檀锦程高调甚至带着一些嚣张,逮着哪个竞争对手都敢干,在西南地区跟雅滴对着抢市场,在奥运赞助商方面敢偷袭芯日。

  在江浙沪地区,电动车品牌密集的苏省率先发起价格战,对抗整个苏省的中小型杂牌企业,在浙省敢于贴身肉搏老牌厂商绿原,整得对手是极其难受。

  但是长期跟檀锦程接触的北仓方面却是知道,在为人方面檀锦程却是一个极其低调,非常谨慎的人。

  除非宣传他个人形象对公司的竞争有利,不然他绝对不接受采访,日常也是深居简出,不搞什么排场,很多时候出行都只带一名司机。

  有个什么活动也是能不参加就尽量不参加,能用助理代劳就助理代劳。

  公司发展方面,檀锦程也一直秉承着保守的风格,几家现金流充裕,运营良好的公司,扩张都十分的谨慎,闪驰看似在全国范围内建了几座工厂,似乎有些激进。

  但其实回过头看看今年闪驰电动车的销量水平,这些都只能算是檀锦程提前预测到了市场趋势,与其说是闪驰科技冒进建厂,不如说是市场逼着闪驰科技建厂。

  不建,你就跟不上市场节奏,就会从头部厂商沦落到二流甚至是三流厂商,一家两轮电动车公司,产能与销量永远是最重要的。

  除了航新新能源,其他运营良好的子公司,北仓方面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如果想要继续扩张拿地,哪怕是建个员工宿舍,这边都可以提供土地以及贷款方面的支持。

  但是每每都被檀锦程糊弄过去,种种迹象都表示出檀锦程是一个对于企业扩张十分谨慎的人。

  航新新能源当初要说上马动力电源项目,当檀锦程表达将这个项目放到外地去的时候,区里其实是同意的,因为动力电池投资项目是一个极大的项目,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以檀锦程谨慎的投资扩张风格,北仓方面认为这个项目至少一两年之内不会上马,没看春晓那块还放着嘛。

  然而,谁能想到檀锦程会这么快上马动力电池项目,这跟他的风格完全不符啊。

  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改变?

第404章 闪驰有多少钱?

  檀老板的合作套路一贯是先谈股份分配,确认好股权,控制权。

  其实做生意,谈合作没那么多的信任可言,所有的信任都来自于有利可图,利益是维系双方合作关系平衡的关键点。

  无利可图,再多的信任也没什么卵用。

  檀锦程跟张旭鹏倒是互相信任,但假设当初开的贸易公司亏钱,那该散伙还是得散伙。

  无论是雅滴,国轩还是想搭车的庐州市ZF,之所以愿意跟闪驰合作,一方面是看好动力电池项目的未来,一方面也是因为檀锦程以往无论是自营还是投资的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是他们信任檀锦程的基础。

  跟着檀老板混有钱赚,并且无论是投资入股还是收购,除了对控制权把握得比较牢之外,他对合作伙伴都还是不错的。

  其实目前来说,檀锦程无论是收购还是投资的项目,都有点类似于腾迅的投资风格。

  所收购还有投资的企业,都是电动车整车周边的产业链,服务于电动车整车,主营的电动车整车越卖越多,相应的零部件采购量就跟着上升。

  这就有点像是QQ还有WX帮着引流了,所以所投资还有收购的公司业绩自然是随着电动车的销量而节节上升,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没有收购投资,他们也会做下去,但有了收购跟投资,闪驰旗下的电动车订单偏向于他们,他们的发展就会更快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双赢。

  而跟主业没有联系的众肽投资,檀锦程除了付出了一张证的代价之外,还提供营销方案以及后续的引流,甚至自购了100辆给员工,此外还会给众肽介绍一些靠谱的零部件供应商。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支持,众肽2008卖得好,一方面是它足够便宜,另一方面也少不得檀锦程的营销跟引流支持。

  可以说檀锦程无论是投资哪家公司,都做到了股东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躺着赚钱。

  基于这些原因,檀锦程在实体圈的投资口碑其实是非常好的,很多中小型企业主,有做大做强想法的,甚至会主动想方设法联系檀锦程,希望他能够投资自家的企业。

  尤其在跟电动车还有汽车产业相关的零部件商,这就是一条大腿啊。

  动力电池项目,闪驰没有主营业务支撑,想要快速盈利是不太可能,但其实也不需要害怕做好了没有订单,且不提后续有自己造车的计划。

  就说目前国内的燃油车企业,其实已经在开发电动汽车了,包括众肽这种新兴的汽车企业都有这方面的开发计划,一些国企已经有部分电力驱动的公交车下线了。

  实际上电动汽车的开发历程,并不比燃油车少多少。

  一直没有大规模商用,原因有很多,一个无非是电池的安全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另一个在檀锦程看来应该跟老外的石油战略有关。

  我们郭嘉后期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其实跟石油战略也有一定的关系,现有的赛道玩不过你们,那劳资不陪你们玩了,省得被你卡脖子。

  不是说电动车就一定比燃油车好,但从郭嘉战略上来说,我们的电动车就必须比燃油车好。

  跟着郭嘉战略走,开发动力电池项目,会差订单?

  “我们庐州这边非常欢迎闪驰还有雅滴能够来投资,也非常希望檀总还有董总回乡建设,我们首先表个态,缺钱的话我们这边可以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支持,缺地檀总看中哪块儿地,咱们好商量。”

  庐州市2006年GDP为1271.84亿元,GDP排名全国第42名,排在他前面的苏浙两省地级城市非常多,这些就不去说了,伱还可以找找理由说人家有地理优势。

  而鲁省的临沂与淄博这样的内陆城市都排在他前面,同属于华东六省一市,还是省会级的城市,这GDP是真的不够看,没办法,没有什么产业可言。

  此次檀锦程带来的新能源电池工厂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总投资为20亿元,建成之后的年产值可以超过100亿元。

  对于GDP堪堪过千亿的庐州来说,这样的投资项目就是王炸,舔?跪下来舔都行!

  贷款可以帮忙解决,至于地的话,这阶段庐州的地真不怎么值钱,有大项目白给都行,别觉得是省会,就一勉强算得上的三线城市,还真装不了逼。

  这一点,从这一次派来跟檀锦程等人谈判的会议人员级别就能看出来,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北仓后悔了也就这个原因,百亿大项目啊,哪个城市不眼红。

  至于说闪驰有没有这么多钱,能不能完成20亿的投资项目,这事儿需要担心吗?一期工程6个亿,大家凑巴凑巴也就够了,实在不行还有银行贷款。

  闪驰虽说是民营企业,但在银行系统里的授信额度还是很高的,没办法,人家的财务状况良好,且又有持续性。

  更何况檀锦程还控制着一家上市预期非常高的互联网企业橙子科技,一旦上市,持有橙子科技43.55%股份的檀锦程,单凭一家企业的身家就能达到数十亿。

  简单来说,就是凭檀锦程这个名字,去银行贷款个上亿,都是轻轻松松。

  其实很多人也很好奇,闪驰现如今究竟有多少钱,这两年闪驰的投资速度非常之快,津门工厂,望江产业园都要花很多钱,此外还收购了得先电子,入股了多家公司。

  他们的钱哪里来,能不能支撑起这些投资,会不会某一天资金链断裂,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得先电子收购花了多少钱公众并不知情,巨量引擎的股权投资情况也不对外公布,但目前公布的三大工厂总投资是见报的。

  津门工厂总投资3亿元,望江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现如今庐州的电池厂总投资达到了20亿元。

  这三大工厂的总投资就有33亿元。

  这些投资份额都是要兑现的,不是说嘴巴吹吹牛逼就行了,而闪驰科技去年的营收只有7亿多,虽然还有另外两家赚钱的贸易公司以及八方电气的营收外界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计算,这些营收加起来也不可能有33亿,而这仅仅只是营收,不是利润。

  单单这三个项目的投资,闪驰集团能否支撑,会不会因为负债过大而导致公司资金链紧张?

  

  这些都是外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所关心的,当然了,竞争对手其实也没放过这些,别看董京桂现在坐在檀锦程一排笑哈哈。

  电池工厂他也准备投资,但实际上雅滴的营销部门也找媒体写文章质疑闪驰的资金状况。

  毕竟,闪驰这种扩张速度实在是太快的,每一步都走在别人的前面,去年电动车产能与销量大爆发他们赶上了,今年看情况又是大爆发的一年。

  而这,又让这小子给赶上了!

  不给上点眼药,都对不起他。

  甚至说甬城本地的媒体都有一些质疑,这倒不是要坑檀锦程,而是看看能不能吓退其他地方ZF,把项目留下来,闪驰什么财务状况,本地人会不知道?

  这就是商业竞争,合作的时候是伙伴,但竞争的时候该捅你一刀还是会捅的,檀锦程也是如此,该捅刀的时候肯定不放过。

  包括庐州方面其实也看到了这样的文章,担心?那肯定是有,但庐州市ZF跟别的市ZF最大的区别就是胆子大,够野。

  前世京冬方都差点破产了,他们敢于接盘引进京冬方,愣是把他给救活了,同时也给庐州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未来汽车也是如此,没人抄底他们敢抄,一直以来在投资领域表现得跟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标签。

  未来做得怎么样不管,起码他们在股价上大赚一笔,同时还吸引了BYD等等大型汽车企业来庐州开工厂,哪怕是这货真的倒闭了,庐州也不亏。

  这是真的野,一般来说如果是私人投资,这种野性的行为其实无可厚非,反正赚了亏了都是自己的,但他们敢于拿出GDP三分之一来救一家厂子,这种放眼全世界,也没几个ZF敢做。

  闪驰缺钱?那好办,支持他,把项目做起来,顺带着参一股。

  有投资眼光的,不可能对于这种郭嘉战略不知情,投资并非是瞎坤儿抄底,新能源是未来他们比其他人更懂。

  更何况檀锦程提交的财务报表,他们是看过的,闪驰远没有媒体形容的那么夸张,这一点庐州方面还是非常佩服这位年轻人的。

  一家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扩张是必须的,但是如何在扩张的过程中保持现金跟债务上的平衡,也是一大看点,盲目的扩张只会的导致公司迅速落败。

  “我有多少钱?我有个鸡毛的钱。”

  谈了一天回到酒店的檀锦程接到了檀立华的电话,近期关于闪驰财务状况的质疑,不断的出现在媒体上,作为老父亲自然是有些担忧的。

  “那你还搞这么大,动不动10亿,20亿的,庐州那边怎么说。”

  “哈哈,放心吧爸,谈得很好,我虽然没钱,但人家也不是傻子好吧,公司要是真出现问题你觉得人家会理我?过几天你看皖省新闻就行了。”

  闪驰有多少钱?闪驰其实真没几个钱,檀锦程敢上是因为他敢赌,赌2008年~!

  今天被猫抓伤了,出血了去处理了一下,更新晚了。

第405章 老檀的高光时刻

  2008年会发生什么?

  2008年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一年会改变很多人,对檀锦程来说,2008年顾清清要毕业了,从此可以安安心心的住在北仓了。

  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橙子科技身上了。

  对于闪驰来说,奥运会要办了,金融危机也要来了。

  危机危机,是危险,更是机遇。

  在已经有危险的情况下,对于檀锦程个人还有闪驰来说,这就是个机遇,而且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国内某些行业是有冲击,但因为我们有了4万亿的支撑,总体来说影响还算是比较小的,也是从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发展陡然加速了。

  变化最大的肯定是房地产行业,但其他的行业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首节 上一节 260/6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