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第256节

  头部厂商对于政策的反应能力以及调整迅速,是那些中下游厂商不能比的,消息面上他们也要广一些,闪驰能够做到这么快是因为有檀锦程这个外挂,从一开始就是以新国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其实这也是董京桂还有张从训以及倪杰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按理说一个没人脉没资源的新手进入一个全新的赛道,初始在奔着捞钱的路上,肯定会犯一些错误。

  但是檀锦程就像是知道这些政策会出现一样,第一步都走在政策的点子上,包括现在的锂电池产业。

  仿佛是消息源比他们还要灵通一样,真特么是见了鬼了,还是说北仓ZF这么全力的帮助他?

  那也影响不到行业政策啊。

  “我比伱学历高好吧,你是考不上大学,我是考上了大学没去读,大家文化水平能是一样么,再说我现在在甬城大学里进修呢,你当我是白进修的啊,我也有好好学习的好吧。”

  学习是有,但哪里能学得那么快,其实还是前世的功劳。

  前世是名生意人,生意人跟人吹牛逼是非常正常的,知识面跟炒股的韭菜差不多,尤其是跟老外商战这块儿。

  赢了有自豪感,输了会扼腕叹息,这是所有国人都共情的一点,平常拿来吹吹牛逼再正常不过了。

  BYD的员工福利檀锦程不怎么看得上,但对于他们的老总那是绝对佩服的,除了是BYD老总之外,王传富还是物理化学专业的硕士。

  网络上经常调侃手搓芯片,人可是真的算是手搓锂电池的牛人了,国内锂电池产业能够发展起来,他的功劳绝对要比宁王那帮人高。

  可以说他是国内锂电池产业的开拓者,没有钱买生产线,就搞人海战术降低成本,能手工的就手工,反正用工成本便宜,其他三家锂电池企业也是学的BYD。

  小日子几乎把所有的锂电池专利都申请了,那就想办法绕开他们的专利,你说这玩意儿只能装半桶,行,那我就装个一桶,这样就不侵权了。

  想要绕开专利,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技术突破,在封锁的环境里实现技术突破,难度大家都懂。

  接下来檀锦程也会学他们,人工成本我们有这个优势,在技术实力没有绝对突破之前没有必要清高,该用就用,也能解决就业。

  “你上次说的国轩的董事长我联系上了,他听说是能跟闪驰的航新新能源合作,非常感兴趣,还说希望能够尽快见到你这位小老乡呢。”

  “那就好,我这边再忙几天,到时候咱俩一起过去拜访李总。”

  国轩的创始人李真是宜城桐城人,确实是檀锦程实打实的老乡,除了让董京桂联系之外,檀锦程还让陶启年帮忙联系联系,陶启年也是桐城人。

  虽然一直在望江工作生活,大半辈子都交给了望江,但他怎么着也是在老家有点人脉的。

  庐州未来的高科技公司还是挺多的,做动力电池这方面,檀锦程选择回归皖省,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董京桂也是看中了这方面,想着搭搭车。

  两人都是皖省人,互相资源用起来,在省内还是有点用的,此外董京桂也有意回他的家乡建个厂,像是闪驰那样。

  除了庐州的国轩之后,檀锦程还布局了很多其他的公司,其中要说最得意的应该是跟国轩一样还没有上市的星原材质了。

  成立于2003年9月份的星原材质,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是技术突破却是很快,去年年底他们开始同时拥有动力锂离子电池膈膜的干法和湿法生产工艺。

  作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两大生产工艺的公司,填补了技术空白,生产线还没开空订单都已经排满了。

  这是巨量引擎在一级市场里投资见效最快的一家高科技公司。

  当初檀锦程给了赵鑫怡还有曾纪祥一份锂电池相关产业的公司名单,这份名单后来转交给巨量引擎,上市的买股票,没上市的去谈入股条件。

  星原材质就是其中之一,前世的炒股经历,虽然被仲国平安坑惨了,但檀锦程入场的时候正是新能源火爆的时候,新能源相关方面的股票,就算是没买过,在韭菜群里听也听也茧来了。

  什么国轩,星原材质,阳光电原之类的当时天天会出现在群里的聊天记录里,最牛逼的当属一位姑娘了,檀锦程印象深刻,8块左右的价位开始,天天推荐阳光电原。

  人还真不是随便推推,从公司业务,产业结构开始说起来头头是道,星原材质她也推过,回看的话,简直吊炸了。

  这些消息源前世没享受到,这辈子倒是享受到了。

  这大概就是另类的厚积薄发?还真是够离谱的。

  以檀锦程现在的地位来看待这些公司,股票能涨多少其实已经不关心了,如何跟优质的公司达成合作,寻求航新新能源在动力电池方面的进步,实现跨越才是真的。

  

  股票收益不过是附加值而已,雷布斯会到处吹他投资牛逼吗?不会,他只会吹他的手机跟要造的汽车。

  金钱在某些人眼里,是永远没有事业上带来的成就感更大的。

  说起来檀锦程也是赶上了好时候,我们的锂电池相关产业商业化起步很晚,民营企业就更晚了,起步得最早的也不过是90年代后期,更多的是2000之后开设公司。

  大部分公司或多或少对于资金还有技术方面比较欠缺,闪驰赚来的利润归于巨量引擎用于投资,航新新能源这边有锂电池技术。

  又不要求控股只是合作或者入股,对方还有钱有技术,背后又有着名声不错的闪驰集团支持,这样的合作伙伴,多数公司都会答应的。

  而由于我们的锂电池起步较晚,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初创阶段,创始人很多是技术人员下海,想着在弄潮当中赚一笔或者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产业没有太强的认知。

  起码没有檀锦程那样的认知,如果这时候檀锦程告诉他们锂矿会涨到20万元每吨,他们一定会觉得檀锦程疯了。

  信息差,又有合作意向,且都有些理想或者是共同目标,巨量引擎的一级市场投资其实还算是比较顺利的,有些还没有实现技术突破的公司甚至没花多少钱就能拿到不错的股份。

  巨量引擎在投资圈名声不显,但在锂电池产业里,绝大多数公司还是耳熟能详的。

  有这么一家背靠大集团的投资机构,手里有钱有技术还有人脉,如同互联网里的风投机构一样,全国各地的找锂电池产业公司做投资。

  投资的公司也多数是一些创立没有多久的民营企业,初始被人当做是骗子,到后来就被定义成了人傻钱多。

  “咱们什么时候过去?这眼看也快要到沪市展会了,我怕去得太晚了时间上又耽误了。”

  檀锦程不着急,他着急啊,两轮锂电池方面的合作,闪驰有搏能在生产着,雅滴已经是晚了一步了,如今要么自己筹建工厂,要么就只能找搏能或者其他的锂电池生产商下单。

  一直以来习惯于全产业链的雅滴,怎么可能在锂电池这一块儿放弃自建的想法,但是自建是需要时间的,锂电池技术方面雅滴又没什么积累。

  雅滴有自己的铅酸电池工厂,并不缺生产资源,缺的就是技术,在如今大大小小的厂商都开始布局锂电池的时间段,跟闪驰合作才是雅滴不掉队的最好方式。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个年,年前纷纷不看好的两轮锂电市场,发生了如此大的反转。

  “你跟我说说,你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消息源,不然你们公司的布局怎么这么精准,你们的巨量引擎可是背着人傻钱多的名头啊。”

  董京桂实在有些忍不住,这个问题本来是不该问的。

  檀锦程笑道:“本来就是人傻钱啊,我把利润都留下,要交很多的税,我还不如多投几家公司,万一成了呢对吧?”

第398章 老董眼里的小檀

  人傻钱多?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说我没有特殊的消息源,只是因为重生的我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你会信么?

  你不仅不会信,甚至还会以为我在耍你!

  所以董京桂这条疑问注定是没有答案的,檀锦程没法说,董京桂以为檀锦程不愿意说。

  不过二人倒是约定了,四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一,也就是2号,一起去庐州走一趟,跟国轩还有庐州市ZF聊聊关于合资办厂的事儿。

  对标宁王,闪驰想要一家吃下锂电池业务,指定是不可能的,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宁王也是拉了很多资本一起搞才搞成的。

  闪驰目前的锂电池布局,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也是有迹可询的,从跟帝都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团队。

  檀锦程给予研发团队的研究环境也非常的宽松,除了配合奥运宣传的两轮电动车锂电池催得急一些,其他的方向如手机锂电池以及动力电池的研发都给予了充分的时间。

  经费也给得足,不愿意来甬城,那就留在帝都,还给他们配料了服务团队(张旭辉),可以说能做到的都做到了。

  保证了自己的技术研发,随后又利用航新新能源跟锂电池生产周边产业链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利用巨量引擎来规划上下游的产业链入股计划。

  从研发到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再到真正的工厂收购,至少在两轮锂电池以及手机锂电池方面的布局已经大致建立完成了。

  只等到手机锂电池投产,航新新能源公司业务面貌就能实现质的跨越。

  BYD就是通过手机电池业务慢慢养活自己的。

  不得不说,踩着前人的肩膀做事,就是要快很多,能够避免很多弯路,也是因为前人们突破外围的技术封锁,航新新能源才能够发展得这么顺利。

  不过,等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是的格局又不一样了,到时候矿产资源方面的就得靠航新新能源自己了。

  目前国内可以说所有的行业都是增量阶段,蛋糕越做越大,竞争是存在的,但其实竞争也没那么严重,只要伱自己不老想着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垄断市场,无论电动车还是电池,都能活得很是滋润。

  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又不是八九十年代,文明程度也上升了,创业环境就显得比较宽松一些,而跟老外搞竞争那可就不一样了,那是动辄涉及到企业的生死的。

  看看娃哈哈,达能丢出的诱饵在今年开始有了负作用,在帮助娃哈哈打败了竞争对手之时,达能收购了大部分的国内饮料企业。

  但这并没有满足他们贪欲,他们还想吞并娃哈哈。

  檀锦程知道这场跨国商战是打了好几年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打了几十场官司,最后也是经过调停才和解的。

  闪驰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布局锂矿资源,就必须要做好这样的准备,跟老外做生意你得时刻都保持着警惕心。

  做好随时打官司,应战的准备。

  不过檀锦程倒也不怕,论起骚操作来,他不输任何人,论起格局,锂电池还有电动汽车是我们的战略,檀锦程的身上有无数明面上看不见的人会伸出援手。

  董京桂没有急着回去,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着都得去闪驰的工厂看看。

  其实他最想参观的是航新新能源研发中心,不过研发中心放在帝都,另外航新新能源的研发中心也不对外开放,管理非常的严格。

  开什么玩笑,这玩意儿是能随便给人参观的么,索尼的锂电池专利就是这样被小日子其他的对手给偷走的。

  大家熟归熟,合作归合作,但有些技术机密底线还是要守住的。

  午饭是在檀锦程家里吃的,张素芝做的,虽然他不是宜城人,但这种带有家乡口味的菜肴,让他倍感亲切。

  就是身份上有些尴尬,他跟张素芝是同龄人,只小了几岁,但是又跟他儿子称兄道弟,多少让已经是大老板的董京桂有些不适应。

  “没事,咱们各论各的,今天就不喝什么茅五了,搞点古井喝喝,不过我陪不了你多少,要不让我的司机来陪陪?”

  檀锦程酒量不行是圈子里公认的,一些想跟他打交道的人最怕的就是跟他一起吃饭了。

  这货吃饭他是真吃饭啊,上来搞碗大米饭垫垫,酒也喝不了几杯,那是真难受啊。

  地位低点儿的情况下,檀锦程这种在酒桌上就是被耍的对象,但以今时今日的檀锦程,只要他愿意,一杯不喝都行,没有谁敢在酒桌上耍他。

  “行,那就各论各的;不过不用叫人来陪我了,这是家宴喝多喝少随意,你也不用特意陪我。”

  同行是竞争对手,也能成朋友,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能把客人邀请回家做客,已经算是超规格待遇了,更何况还是檀锦程的妈妈亲自下厨。

  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在书房里董京桂跟檀锦程聊的是工作,在饭桌上就是忆乡情,叙家常了。

  几杯酒下肚,董京桂也是感叹道:“我比你虚长一些,经历也多不少,不过说起来你这样的年轻人还真是少见。”

  “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张素芝饶有兴趣的问道。

  电视剧里都说最了解的你的一定是你的敌人,闪驰跟雅滴算不上敌人,但怎么着都是竞争对手,她很想听听董京桂是怎么评价儿子的。

  “做生意方面就不说了,能把闪驰做这么大,车子卖得比我们这种老牌公司还好,这事儿我们就算是不服气也得认,说说性格还有生活方面吧。”

  “能说的吧?檀总?”家宴很是放松,董京桂笑眯眯的看着檀锦程道。

  “当然了,我也想听听董总是怎么评价我的。”

  檀锦程一边给锦悦喂饭,一边回应着,这还真是纯家宴了,顾清清今天工作忙在公司没回来,董京桂也把助手支走了,家里就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儿。

  “有点不像是年轻人,就拿你现在照顾妹妹的手法吧,我感觉比我都专业。”

  

  生意方面确实没得说,只用了短短几年就超过他们的销量,入手果断,布局精妙,抢芯日奥运赞助商的行为也够狠够果决。

  实体做得好也就罢了,互联网这种全新的行业,对于很多实体掌门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很多掌门人甚至电脑都没接触过,从内心里其实是抵触的。

  但他却不会,主动介入不说,还做得很好,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公司的估值做到了7.6亿,身家暴涨。

  2007年,规模稍大点儿的实体企业,掌门人60后已经算得上是年轻的人,很多甚至是50,40后,哪怕是新兴行业的互联网,也都是以70后为主。

  檀锦程一个80后,能在平均年龄比他大10岁以上的互联网行业,平均年龄大15岁以上的实体行业都混得游刃有余,根本看不出一点年轻人的青涩。

  除了面孔。

  就拿他自己来说,他比檀锦程大15岁,这15岁的年龄差距,放在生意场上就是两个世纪的区别,千禧年之前做生意有多难只有他自己知道。

  加上他自己的经历,家里穷,17岁就去当兵了,一直在社会上混了14年才有点原始积累,创办了如今的雅滴,这14年间经历了哪些只有他自己知道。

  檀锦程出身虽然也算不是有多好,但比他可是要强上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首节 上一节 256/6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