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第19节

第31章 重逢

  甬城乐社国际机场,飞机落地之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下了飞机,落地那一刻,檀锦程深吸一口气。

  回到熟悉的地方,内心安定了不少,安全感重新又回来了。

  羊城虽然也是国际化大都市,但现在可是2004年,不是2008年之后的羊城。

  在一个陌生城市待了小半个月,住在旅馆,平时出手又比较大方,檀锦程还真没什么安全感。

  2004年,甬城还没有地铁,回北仓要么打车,要么转各路公交。

  打车,回北仓走起,带的东西不少,公交车上被偷了有些麻烦。

  出租车之上,檀锦程总结了一下这次羊城之行,虽然事起仓促,但收获不可谓不小。

  且不说直接签订的近100万元的订单,单单收获的名片就有小200张。

  回去之后这些名片得好好整理一下,分门别类,未来这些名片当中,极大可能会有一部分会转化成白花花的美刀呢。

  两笔订单定金总计超过43万元,去除给代工厂的预付款之外,目前账上还有17万多。

  顺利出货的情况下,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出租车飞速行驶着;农田,厂房不时从窗外快速掠过,或许是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原因,甬城这边的司机普遍没有其他城市的司机那样的健谈。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两人愣是没说几句话。

  回到租住的小区,张旭鹏还没有回来,上飞机之前听他说今天应该是在工厂那边。

  看看时间,还不到四点钟,倒腾了一天的檀锦程索性补会儿觉,这一睡就睡到晚上六点钟。

  是被张旭鹏叫醒的。

  “快起来了,走,去吃饭了。”张旭鹏兴奋的说道。

  仅仅用了小半个月时间,小檀就用两笔订单稳定了锦鹏贸易的基本盘,给了自己太大的惊喜。

  说实话,张旭鹏都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位发小了。

  打小以来,半个月见已经是两人分开的最长时间了,但不知道小檀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力如此出众了。

  做生意的那些流程,可以说是在老家之时,通过查资料学习得来的。

  但到了北仓之后,小檀仿佛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会甬城话不说,对地形还无比的熟悉。

  这些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尤其是对于地形熟悉的程度,很多本地人都做不到小檀这种。

  檀锦程给出的解释,张旭鹏并不信,小檀虽然聪明,但也没聪明到这种地步,这半个月自己也跑过不少地方,该记不住的依旧还是记不住。

  至于甬城话,这玩意儿可真没那么好学。

  不过每个人都有他的秘密,既然小檀不愿意说,那自己也没必要抓住不放,更何况这种改变也不是什么坏事。

  “你平时不做饭的吗?”

  起床之后,洗了把脸的檀锦程,见厨房买的锅碗瓢盆还是走之前的样子,便向张旭鹏问道。

  “一个人做什么饭,再说了,每天回家累得跟狗一样。”

  “累得跟狗一样?你每天都干了些什么?”檀锦程有些诧异的问道。

  “干活啊,我找了个机工,让他教我做衣服,每天踩缝纫机,平常我都是七点多到家的,今天你回来了,我才早点回来。”

  紧接着,张旭鹏又感叹道:“小檀啊,厂里干活是真的累啊,我这有一天没一天的都吃不消,那些正式工人一天干10几个小时是怎么忍受的?”

  “伱可真是老实,我是让你进厂没错,但也没让你真干啊,你应该跟着老张学学怎么管理一个厂,至于做衣服,你懂些流程就行了。”

  “这不是想多学点嘛。”

  “至于你说的进厂打工很累,要不是没选择,谁会进厂,谁不想做轻松的工作。”

  “是啊,得亏你接到单子了,之前那几天我还在想,这要是我们公司开不下去,亏本了,我们是不是也要这样进厂打工,毕竟我们也没什么学历。”

  “那肯定不能,公司倒闭了我们就去摆摊,反正怎么着也不会进厂对吧。”

  “走走,别扯这个了,吃饭去,饿了,一会儿跟我好好说说羊城那边的情况;对了,给我带礼物了没有?”

  “给你买了几件衣服,你要不要?”

  “你逗我呢吧?那边电子产品不是说很便宜吗?你没买个MP3啥的吗?”

  “没钱,衣服要就要,不要我下个月带回家给我爸还有我叔他们穿。”

  “我靠,你真的买衣服了啊,你是有毛病吧,我们卖衣服的,你跑那么远买衣服回来。”

  檀锦程笑了笑,没说话,衣服确实是带回来不少,都是之前一起的哥哥姐姐们给的一些样品,他们公司样品多,檀锦程准备拿回来借鉴一下。

  这年头知识产权管得也不严,借鉴一下无所吊谓。

  至于礼物,这事儿檀锦程还真没想起来;张旭鹏要不说,自己估计得空手回家了。

  马上十一月份了,最多再有半个月,檀锦程就要回老家了。

  “哎,你早不说要礼物,这事我还真没想起来,你要早说的话我买几块手表回来了。”檀锦程有些遗憾的说道。

  羊城手表的工艺,后世可是闻名的,这会儿产业链应该也已经慢慢起来了吧。

  至于张旭鹏说的MP3,在檀锦程这里仿佛是一个古老的词汇。

  “手表太贵了,我可没指望,我还心想你给我带个MP3回来呢。”

  “喜欢的话你自己去买喽,几百块钱应该够了吧?”

  “一般的五六百吧,好一点的千把块,顶一个月房租呢,不合算。”

  “你这什么理论?我带回来的就没事,你自己买就不合算?”

  “那肯定的,哈哈。”

  晚饭,张旭鹏选了一家他认为不错的餐馆,算是为檀锦程接风洗尘,吃完饭之后两人也没在外面闲逛,而是直接回家。

  张旭鹏准备跟檀锦程汇报一下这边公司的一些情况。

  自打檀锦程去羊城之后,张旭鹏在这边要处理之前跟代理公司的证件对接,租房,买公司办公设备,还有招聘跟单员。

  另外还要对接工厂,每天过得无比充实。

第32章 第一名员工

  说起来,张旭鹏这段时间也成长了不少。

  檀锦程丢下这边去羊城,把筹建公司的摊子全部扔给他,给了他不小的压力。

  每天跟着中介到处看房不说,还得去张海平的厂里学习,后面订单来了,那就更紧张了。

  好在,这半个月,张旭鹏总算是完成了檀锦程留下的任务。

  公司门面弄好了,办公设备也买齐了,跟单员也招到了,一切都进入到正常的秩序当中。

  就是不知道跟单员满不满足小檀的要求。

  檀锦程就这样静静的听着。

  通往成功之路,有六大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一关考验是否能够迈出第一步,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二关则是考验细心与耐心,第三关便是考验合作的能力以及圈子团队的重要性。

  无论有着多强的能力,成功都是离不不开团队的支持,张旭鹏不缺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能否快速成长起来,就尤为关键了。

  与前世两人最开始合伙做工地快餐不同,这一次需要张旭鹏能够更快的适应节奏,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现在看来,虽然开局不是他所擅长的,但张旭鹏依旧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如果连租房,办公设备还有招聘员工这种小事,半个月都搞不定,那也不是前世那个分家之后依旧能独挡一面的张旭鹏了。

  “房租2000一个月,面积小了点,不过我计算了一下,暂时还是够用的,交一年免押金,所以我就做主交了一年的。”

  “位置离我们住的地方骑电瓶车大概15分钟左右,到霞西村的工厂骑电瓶车也是不到半个小时,我感觉挺好的。”

  “哦,对了,我买了辆二手电瓶车,600块钱,明天载你过去看看,你这不敢骑车的毛病还真是头疼。”

  说到这个,张旭鹏还挺头疼的,读初中之时,小檀跟同学骑自行车从桥上摔下去之后,就有心理阴影了,二轮车就都不敢骑了。

  但是三轮车反而没事,真是奇了怪了。

  “没事,等我有时间了去学个驾照,明年我们应该就能买车了。”檀锦程自信的说道。

  “嘿嘿,那我到时候也去考个驾照,你说我们买什么车好?”

  “那当然是创业者神器,五菱啊。”

  “啊?这个档次是不是有些不够?”

  “别扯这些了,到时候再说,伱继续刚才的话题。”

  五菱是肯定不会买的,不过五菱倒确实是创业者的神器,在皮卡不流行的年代,五菱承载着无数底层创业者的梦想。

  能载人,能拉货,动力强,超高的性价比。

  后来之所以卖不动了,其实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创业者少了。

  “按你说的要求招了个跟单员,试用期底薪2000外加提成,是个女的,今年24岁,明天你去看看合不合格吧,两笔订单我也交给她在跟了。”

  “嗯,行,明天我去看看。”

  “另外就是账上的钱,不算我们之前的投入,现在账上有17万多,你明天把你出差的账报了吧,不能花你自己的钱。”

  “报个机票吧,其他就算了,忘记开发票了。”

  “那怎么行,你这次出去花了不少钱,咱们既然办公司了,那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花自己的钱。”

  “你说的对,亲兄弟明算账,不过这次我确实是忘记开发票了,这次就算了,之后我会记得的,你也是,以后出差记得开发票。”

  檀锦程确实是忘记开发票了,这点钱他不在乎,之前没想那么多;不过张旭鹏说得有道理,既然公司化了,那就要正规一些。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9点钟,张旭鹏骑着他的二手电瓶车,带着檀锦程去往公司所在位置。

  檀锦程第一次来到属于自己的公司,进门处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简单的标注着甬城锦鹏贸易有限公司的中英文,没有什么LOGO一说。

  进门之后,檀锦程目测了一下,面积确实不大,大概也就三四十平米的样子,好在地理位置还算不错,这里属于北仓比较传统的写字楼区域。

  交通方面来说还算便利,不过今后这里将会没落,大多数的写字楼将会移步至金融大厦还有新的区府附近。

  简单的布局,一眼便能望到头,办公室前半部分区域排着一排沙发还有茶几,充做会客厅,茶几对面则是一张电脑桌。

  此时,电脑桌旁边正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孩,正在滚动着鼠标。

  见着檀锦程与张旭鹏进来,冲着张旭鹏喊了一声老板之后,便继续自己的工作。

  “李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公司的另一位老板,你手上的单子就是他接回来的。”

  “是檀老板吧,我听张老板说起过你;你好,我叫李艳宁。”

  “你好,李姐,我是檀锦程。”檀锦程笑着应道。

  李艳宁今年24岁,1980年生人,老家也是皖省的,同样也是高中毕业的她,出来工作已经好几年,从事跟单员的工作也已经三年了。

  她来了其实也没几天,当初应聘过来之时,还以为是家骗子公司,不过在看到资质齐全之时,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首节 上一节 19/4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