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870节

  更何况,侄女婿也绕不开啊。

  为保险起见,李洪涛一边部署,一边将消息捅到老爷子那里。

  不是他想捅,主要是这事既然汇报到战区了,那早晚都瞒不住。

  因为战区本身是无权直接调动某支部队支援,想要调动还是需要军种司令部配合。

  更遑论牵扯边防,那就不是小事。

  老爷子是什么脾气啊?

  这边正在为阅兵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呢,听闻拉木加的情况,直接一巴掌拍在红木办公桌上。

  “啪”的一声巨响,惊得机要部门几名干部大气都不敢喘。

  “猖狂!!”

  老爷子脸色铁青,显然是动了真火。

  怒骂了一声后,李振华起身走到办公桌座机旁,啪啪啪的按下一组数字,拿起话筒贴在耳旁。

  “老秦,是我,李振华。”

  “从西部给我调人去拉木加,把调精锐过去,一次性将这群回窜给老子打疼,打怕,打回他狗娘养的老窝。”

  老秦就是陆军总部的秦龙锋,之前接替老爷子位置的人。

  若论辈分,他比老爷子还要小半个辈分呢。

  听到话筒中传出的咆哮声,秦龙锋都被惊得一愣,来不及考虑拉木加的消息渠道,李老是怎么得来的。

  他便快速沉声回应道:“正好半个月前,东部老沈那的龙牙有个小队在康巴执行任务,距离拉木加有七百多公里。”

  “就让他们过去吧。”

  “我不管你让谁去,总之,这次一定要把这伙人给老子打疼,打怕,最好是赶尽杀绝。”

  “一群狗娘养的畜生,不动真格,他们还真敢染指周年国庆。”

  说完,李振华“啪”的一声扣掉话筒。

  背着手站在办公桌旁沉默不语,一旁的机要干部依旧谨慎的站在那,没敢吭声。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清楚的很,随着周年国庆越来越近,最近可是多事之秋啊。

  拉木加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

  也不怪老爷子能这么怒。

  另一边。

  拉木加边防连,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双方进行过一次试探性的交火后,木斯河对岸的回窜人员虽没有再次跨入骡马道,但也没有解散撤退的痕迹。

  依旧聚集在那里,似乎是在等待着时机。

  骡马道附近的老乡,都已经撤到防空洞,前线负责防守的战士,换了一轮又一轮。

  白天还好一些,就算冷,至少还有点阳光,能给一些心理安慰。

  可到了晚上,温度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寒风呼呼的吹在身上,如同针刺一般。

  那感觉,就跟一直蹲在冰窖中一样难熬。

  防空洞内,陈钧还不知道外界炸锅炸成了啥样,他此刻,正在王参谋长还有团部一行人的陪同下,坐在那里喝菜汤。

  目前处于紧张对峙期间,加上很多地方被暴风雪掩盖,也没时间清理。

  连里的晚饭,只能用开水煮些老梭镖替代。

  陈钧看着缩在墙角,蹲在地上只顾埋头喝汤的李武界,咧嘴笑道:“小武,”

  “到!!”

  李武界听到声音,急忙起身。

  陈钧笑着摆了摆手:“行了,喝你的汤,不用那么紧张。”

  “今晚交给你个任务,全程守着林木,这个任务很艰巨,如果我们这些人挡不住回窜人员的进攻,你就要想法设法保护林木的安全。”

  “明白吗?”

  听着团长给这个小战士下达指令,周围一群老兵全都嘿嘿笑了起来。

  任谁都看得出来,团长是打心眼里爱护这个少尉,不过,大家经过最近几个月相处,也算看出来了。

  李武界这小子是真愣,可人家愣也愣的在理啊,但凡团里谁私下质疑,或者讨论团长年龄小,能不能抗事的时候。

  这家伙那是真站出来拼命维护啊,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很明显,回窜分子聚集这么多,不会不了了之,今晚是最难熬的一夜。

  团长想保护他,以防万一。

  哪知,李武界听到让自己照顾伤员,他当即再次起身,抬手擦掉嘴角的汤渍。

  大声道:“报告营长,您,您不用担心我。”

  “不就是上战场杀敌吗,打得过我就多宰几个,打不过无非就是烈士陵园见。”

  “我不怕!!”

第594章 别以为我年龄小,就不会打仗

  李武界义正言辞的慷锵调,瞬间引来周围边防老兵更大的笑声。

  这笑声可不是嘲笑,而是发自内心欣慰的笑,内地过来的兵那就是内地来的,甭管你肩膀上抗得是上尉还是中尉。

  在很多边防老兵的眼里,这就是生瓜蛋子。

  可一句“大不了烈士陵园见”,算是说进了老兵的心坎里。

  当即就有一名团部跟过来的四期老兵,笑呵呵走到李武界跟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放心吧小武,就算有啥事哥护着你。”

  “不就是一群流窜的匪徒嘛,轻松拿下。”

  这边欢快的气氛,引来不少老兵,手中端着碗,蹲在地上脸庞露着笑意,饶有兴趣的看着。

  李武界似乎是被人盯的颇为不好意思,扭捏着甩掉老兵拍自己肩膀的手,嘟囔道:“我说得都是真的啊。”

  “打得过就多宰两个,打不过大不了就是一死,怕个蛋。”

  “反正我不怕。”

  “呦呦呦”

  周围一群老兵再次跟着起哄,主要是这小子的脾性,就跟绝大多数当初刚上边防时的他们太像了,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

  天不怕地不怕,唯有满腔热血,敢叫日月换新天。

  陈钧瞧着这架势,笑而不语,可他那眼底的忧虑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回窜围堵斯河,这可不是小事啊,白天连长,指导员,包括所有排长甚至连里的老兵都表现的很淡定,就好像没啥事一样。

  其实暗地里,很多老兵都将自己一套崭新的军装,叠在白布中包裹着,顺带着把遗书也放进白布包中,默默将布包放进背包的最里面。

  这是所有战士做好了牺牲后,最后的体面。

  其中包括陈钧和王建星,还有被陈钧慢慢开导的李武界,都有这样的准备。

  边防没有什么侥幸可言。

  斯河对面的回窜,如果打定主意进攻,凭借一个加强连真的很难正面抵挡。

  这是事实。

  但敌人想要长驱直入,如进无人之境般,持枪跨上骡马道,跨入境内,想都别想,除非踏着所有战士的尸体。

  这也是事实。

  长期生活,战斗在雪域边防,艰苦的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医疗设备,塌方泥石流,雪崩,车祸,突发性高山疾病和事故等,都是高原的杀人恶魔。

  所以,从决定穿上军装,长期扎根边防的老兵,又有几人没有想到过这一天到来呢?

  别看边防连的干部或者老兵,很多都挺邋遢,就跟那个林木一样,穿得翻毛皮鞋都要掉色一般。

  其实,这些人随便扒扒,身上的英雄事迹就不会少。

  远的不提,就说副连长赵清海,川兵入伍,人绰号小钢炮,个子虽小,可虎虎生风,性格不屈不挠坚如铁。

  能打仗,会管理,从提干排长一步步干到副连,那都是靠着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实干精神。

  平时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嘁里喀嚓的,见不得半点斯斯文文。

  根据团部日志介绍,这个赵清海刚入伍时,跟许多战士一样,都是列兵分配到边防。

  一次执行维稳任务时,为了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硬是以当时副班职位,带领班里仅存的几名战士,在平均海拔4300米昂*,谢*门,拉*三县交界处跟踪追击。

  什么艰难险阻,通通抛到脑后,废寝忘食,徒步行军三天两夜,带人迂回包抄,最终追得骑马逃亡的匪首还有一部分随从。

  疲惫不堪,乖乖下马投降。

  事后全班被授予集体一等功,赵海清个人二等功,庆功宴上,有人询问你明知道敌人有水有粮有马骑,自己缺水缺粮还步行。

  为啥还要紧追不舍,就不怕敌人最终还是会跑掉吗?

  赵海清的回应很简单,他说马在短时间内有优势,但是在群众基础这么好的地区,在穷追不舍的情况下,就不一定是优势了。

  以前的老前辈敢和敌人四个轮子赛跑,一样的消灭敌人,如今的人又有谁能想到?

  相比之下,他带着人追马,都不值一提了。

  陈钧之前在团部看过这人的资料,但属于那种久闻大名,未见其人的类型。

  这趟过来,总算是碰到了。

  不过,英雄身上未必就有英雄形象,平时还能板正一些,吃饭时,那小号棉裤穿在腿上还要往上挽一截。

  满脸铁青色,嗜好抽烟,陈钧这个新团长,对方还是保留着最基本的尊重,没敢过来要香烟,但参谋长那边,都快被他薅走一盒了。

  类似的老兵有不少,面对今天这种情况。

  虽说艰难,但又有谁会真正的怕呢?

  陈钧观察着聚拢过来凑热闹的老兵,内心一阵平静,将碗里的菜汤喝光,瓷碗刚刚放到石桌上。

  防空洞外就传来“擦擦擦”的一阵急促脚步声,紧接着,一名战士裹带着满身的寒气,闯入到众人休息的地方。

  没等他开口。

  原本还一脸轻松,蹲在地上喝菜汤的老兵,统一放下碗起身,将背在身后的枪全部拉到身前。

  连长高魁快步拨开人群,走到最前面,他目光盯着哨兵:“有情况了?”

  “是,连长,那帮回窜开始持续抵进*斯河,对方人数又增加了一些。”

  “好,我知道了。”

  高魁挥了挥手,示意哨兵离开,他眸光中的狠厉一闪而过。

  等调整好思绪后,这才面向陈钧抬手敬礼:“团长。”

首节 上一节 870/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