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712节

  如今趁着建军九十周年的节骨眼上,打一波狠的也情有可原。

  “对了,刚刚福州那边的司令部来过通知,这次我们在练兵中扮演的是蓝军,这次的红蓝分配就没什么东道主说法了。”

  “本次作战属于系列军演,我们的对手不局限于东部,很可能有从其他战区外调过来合成化单位参与其中。”

  对于这一点,陈钧也没觉得意外。

  谁让东部综合实力最狠呢?

  这边进行大规模练兵的时候,一般其他战区也很乐意塞过来几个跨区的部队,过来历练历练。

  很正常的事情。

  陈钧看完手中文件,将纸张重新放到办公桌上。

  “旅长,关于卫星平台和野狗作战指挥系统的应用,我这几天也做了详细的对比。”

  “这两者相结合,能够让我们旅各营在指挥命令,和作战单位军事行动反馈效率,提升百分之八十二。”

  “0.82的提升已经不小了,代表着咱们同样的编制,火力,相同的条件下。”

  “要比原先作战体系当中,对时间的利用率更高,整体超出以前一倍,两倍,甚至是5倍的战斗力。”

  听着陈钧报出这些数据,冯丘虎只是点点头,没有吭声。

  火力,组织指挥效率和战斗力关系从来都不是1:1的态势。

  而是非线性飙升。

  而战争,作为人类高度纪律对抗的终极体现形式,时间利用率是非常致命的。

  在战争史上,这方面可不乏血淋淋的例子啊。

  因为几分钟的误差,战术单位没能及时完成调动部署,导致整场战役失败,全军覆没的结局比比皆是。

  特别是在歼灭战当中,对于进攻方和防守方来讲,时间就代表着合围与突围的战争,平衡动态在极速变化。

  所以陈钧说时间利用率提升,导致整体战斗力最高提升五倍,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简单思考了一下。

  冯丘虎便摆了摆手:“卫星和新系统的事情,你尽快的去熟悉。”

  “但也不要过度的依赖,此次练兵规模这么大,难免会吸引一些宵小之辈的窥视,卫星只是为了加密。”

  “到时候真正打起来,导演部会加以限制的。”

  “若是不限制的话,那战场上很多兵种都不用行动了,全靠卫星实时拍摄定位,导弹跟雪花一样哗哗哗的乱飞。”

  “那练兵就没有意义了。”

  “行了,你回去通知参谋部做准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一早咱们就要赶赴战场。”

  “各营都准备好了吧?”

  “是,旅长,营里已经没有问题了,随时可以出发。”

  陈钧声线锵锵道。

  “嗯,那就做最后的准备吧。”

  “是!!”

第483章 释放性动员,全军出动

  确实该做最后的准备了。

  这次国庆大练兵,对179旅来讲,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系列军演,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对手是谁。

  也不清楚打完这个,还会有多少个。

  陈钧从旅长办公室出来,他当即安排李武界去通知全旅营级干部,以及直属单位的干部,包括后勤等等所有单位。

  统一到旅会议室集合。

  由于各营还在进行实战化演练,有的单位距离较远,或者因为开会有些工作需要交代到位。

  陈钧给他们预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一个小时后。

  旅下辖的九个营长,教导员,副营,包括直属单位的连长,还有李海瑶这个179旅的后勤大管家全部到位。

  看着风尘仆仆的众位军官,齐齐聚到会议室。

  陈钧眸光中闪过一丝不忍,最近几个月为了训练,为了让179旅尽快拥有战斗力。

  确实把旅里的人都累得不轻。

  他年轻还好一些,很多老资格的干部明明才三四十岁,鬓角都生白发了。

  缓了缓神。

  陈钧这才坐在会议桌的首位,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同志们,此次国庆大练兵的代号已经定了。”

  “砺剑2017系列军演,我们被划分到蓝军序列,作战区域在福州,旅长和政委已经去联勤单位协商明天的出发事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咱们就要赶赴福州,今天会议结束后,各单位安排战士提前休息,除了必要的岗哨和巡逻之外,其他活动一律停止。”

  “系列军演,我也不清楚咱们这次要打多久,所以,养好精神才是第一位。”

  说到这里,陈钧顿了顿。

  他目光再一次从所有人脸庞上扫过。

  “我们179旅能有今天,能在今天扬帆起航,驶向战场,将一个新单位用半年多的时间,带到如今的规模,少不了同志们的辛苦。”

  “也正是大家抛家舍业,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般的努力,才让我们整体拥有了质的飞跃,也有了这次参加大练兵的资格。”

  “在此期间,咱们旅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军官。”

  “他们付出了很多,同时也因为太过忙碌的缘故,疏忽了军属。”

  “譬如合成一营的何营长,四个月前我们正处于捋顺各营的关键时,何营长的父亲病故”

  陈钧的话音落下。

  会议室全体军官皆被震惊,他们原本只是坐着,好好的听着会议内容呢。

  压根没注意到陈钧话音一转,提到了军属的事。

  更不清楚何营长父亲病故的消息。

  因为之前压根没有听说过啊。

  是的,全旅除了旅里的几个人之外,没有一人知道这事。

  何应涛太能抗了。

  家国两难全。

  四个月前,陈钧刚刚休完婚假回到旅里接到的第一通电报,就是何胖子家乡的武装部发来的。

  当时陈钧第一时间赶到一营,安排人将老何送到观音国际机场,政委托关系连夜买机票,让老何回去。

  可,来不及了。

  何营长到家时,人已经按照当地的习俗安葬。

  导致最后一面没见到。

  何应涛在老父亲的坟前磕了两个头,然后用三天的时间处理好后事,中间甚至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便再次踏上返回旅里的汽车。

  回到单位后。

  一营的战士,甚至没有发现自家营长的异常,只当他是出公差出了几天。

  而老何还如往常那般,该笑笑,该骂骂。

  似乎就跟没事人一样。

  直到前几天中秋节。

  旅里整顿期间,战士们纷纷打电话回家问候。

  老何才大脑茫然,本能的,乐呵呵的混到营部电话室内拨通无比熟悉,融入到他骨髓血液,甚至融入到灵魂,死都不会忘的那个号码。

  嘟嘟嘟.

  空号

  何营长直到那个时候,他脸上的笑容才逐渐消失。

  才意识到,父亲已经不在了。

  向来在营里,都是摸着肚皮笑呵呵的何应涛,在那一刻,他震惊的张大嘴巴,眼前发黑,一阵天旋地转。

  那时候,恰好陈钧巡视到一营,安抚了营里的战士后,将老何带到了旅部。

  4个月

  足足4个月,他才接受这个现实。

  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从小就没有母亲的老何,被陈钧带到旅里后,嚎啕大哭。

  当时的陈钧也不知道怎么劝,只能默默的陪着。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不会再有一人替他唠叨:儿呀,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在部队好好干。

  也不会再有一人替他到处骄傲:我儿应涛,是吃公家饭哩,是军队里面的干部哩。

  也不会再有一个人替他夜不能寐。

  每当电视上出现洪水,或者是地震之类的灾难新闻,朴素,一辈子没出过农村的老父亲,总是在市侩的担忧,希望自己的儿子永远不要上战场。

  现在,都没了。

  会议室内众军官齐齐望向何应涛,野战军的糙汉不懂什么宽慰的话,但他们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老何的艰难。

  中秋过去没有几天呢,接下来就是连番作战,陈钧担心他扛不住,只是几天的功夫而已,老何的鬓边就出现了白发。

  所以,这时候战前动员之时,必须把这份悲伤给说开。

  毕竟,在场的没有外人。

  陈钧从座位上起身,身体立正,身板挺直,面向老何抬手敬礼!!

  “谢谢!”

  “兄弟,你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国家。”

  “抱歉,老何!!”

  陈钧看似毫无逻辑的三句话,然而他语气变幻了三次,感情也变化了三次。

首节 上一节 712/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