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564节

  通过机动来找到敌军的薄弱环节,创造战机。

  毕竟,在这种机动中不会有明显的前方后方,战斗单位猛的撞上敌军集群,短时间肯定会遭受巨大的压力。

  但总好过跟个鹌鹑一样,缩着脑袋,原地等着敌军来进攻强吧?

  等着挨打,那可不是陈钧的性格。

  而此时一营机动的方向,迎面十几公里外,就是124师规模最大的一个装甲集群。

  依旧是两栖机械化步兵团为主力,但却增加了两个炮连,一个防空营,火力比当初方涛带队时还要更胜三分。

  更何况,这次是白天。

  眼瞅着红蓝双方作战部队,相距越来越近。

  导演部的几位首长,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目光紧紧盯着大屏幕。

  一股肃杀的氛围,通过屏幕都能传遍整个导演大厅。

  为什么本次年度军事演习,会有这么多师级单位登场呢?

  为什么179旅明明只有一个营,却能享受旅级,甚至军级后勤的支持呢?

  究其原因,几位首长不过是想让这个已经成熟的合成营,能打个样子出来。

  军改这种东西,纵观各国历史。

  很多国家都在不同时期,曾掀起过各种各样的军改风浪。

  最终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强军强国,但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哪怕是合成化,师改旅的计划,国内也筹备了几十年。

  如果非要问其中的缘由,为啥推行会这么不顺利。

  那原因可就多了,说是因为守旧,或者也可以说是惯性的影响力过于强大。

  都没毛病。

  面对全新的领域,面对一片未知的彼岸,没有多少人,敢壮着胆子,让自己踏足那片前路未卜的迷雾。

  但不敢尝试就是错了吗?

  不,他们没错。

  这种东西本身就很难评定对错,就像是古往今来有很多不爱折腾,终其一生无为而治的皇帝被称为明君。

  循规蹈矩,稳步发展,向来都不是什么贬义词。

  但话又说回来了。

  稳步发展的前提是,没有一个全新的领域摆在眼前,那没毛病。

  如果摆在眼前,依旧不愿意接受,那就不是循规蹈矩,稳步发展,而是固步自封,固守陈规了。

  李振华老爷子抬头看着大屏幕上,合成一营与124师的其中一支主力距离越来越近。

  他直接转头,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令道:“电令红蓝各部,1221区域作战除了124师和179旅,其他单位一律不允许再插手。”

  “等着这场作战落幕,将作战的整个过程拷贝下来,这场战斗落下帷幕,立刻召集所有指挥人员开会。”

  “任何人,不准缺席。”

  “是!!”

  导演部全体军官齐齐起身,气势恢宏的回应着。

  但这个动静,显然是没有让老爷子满意,他依旧站在那里,没有吭声。

  东部政委柴岩松,笑着朝身后抬了抬手臂,现场的军官这次几乎是怒吼出声。

  拼尽了全身吃奶的力气回应道。

  “是!!”

  洪亮而整齐的声浪,响彻整个导演部。

  而这道声音,也仿佛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帷幕般,缓缓撑开一张波澜壮阔的大幕。

  这个大幕的名字,叫做时代。

  导演部发生的事情。

  陈钧都不知情,现在的他也遇到了最大的麻烦。

  就在一营继续前行三公里后,半空中飞行的无人机终于传回了蓝军的踪影。

  无穷无尽的装甲群正在快速机动,荡起阵阵烟尘,铺开盖地。

  同一时间。

  一营,124师两栖机械化步兵团的雷达显示屏上,几乎同时侦测到对方的存在。

  “不好!!”

  “发现红军无人侦查机,快切断他们。”

  124师联合团雷达车内,传来一阵大吼声。

  无人机有多厉害,他们早已见识过。

  这边有人下令,另一边七八名蓝军战士接到命令。

  从装甲车中钻出,手中抱着一架干瘪的黑盒子,长度和步枪一致,但块头却大了许多。

  连续对着高空发射电磁波。

  滋滋滋.

  一营这边,画面才刚刚传输。

  前方的无人机信号就被切断。

  目前军用无人机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发射电磁波,干扰定位信号和遥控信号。

  切断无人机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通道,最便捷的方式,只有用反制干扰枪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到。

  显然,124师已经不知道从哪调来了可以克制一营的装备。

  也就是刚才能够发射电磁的黑盒子。

  合成营向来引以为傲的空中侦查被切断,能让一营陷入泥潭嘛?

  显然是不可能啊。

  画面切断的瞬间,压根都不用陈钧下令。

  04A步战车,后方运兵车,侦查连的猛士侦查车内。

  齐齐涌出数以百计的步兵,有人背着单兵电台,抱着枪一头扎进旁边的小路消失不见。

  更多的人弓着腰,身上背着两个单兵火箭筒,手中还提着一个,同样快速消失。

  也有人抬着82式迫击炮坐上吉普车出动,有人背着通讯线。

  这些步兵排的老兵,那可都是以前摩步一营的老底子。

  说他们腿跑的比摩托快或许夸张,可在这凹凸不平,坦克炮都打不出太远距离的地形上。

  数以百计的摩步兵,绝对是能够兼任通讯,侦查,炮火支援的任务。

  这些人就如同一把把尖刀。

  疯狂的冲向蓝军集群。

  随着无数的电台兵冲向战场,一营指挥系统,一个又一个可以切换的画面不断传输。

  一营配置的单兵电台,可不光是能通讯啊。

  这些电台拥有先进的无线加密传输技术,和北斗军用级别定位系统,其精准度能够达到两米方圆。

  不仅如此,电台还可以联入数字化战场,能够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并且一般的干扰手段压根无法影响单兵电台的功能。

  就像动中通,扰中通,远程通,单兵通等等功能,都是基础功能。

  看着步兵已经率先进入冲向战场。

  陈钧并没有下令暂停部队前行,而是大声道:“侦查连,继续安排无人机前行,不要距离蓝军集群太近。”

  “注意低空飞行,不要超过五米。”

  “炮连,通知后方炮兵阵地做好全力进攻的准备。”

  “高射机枪连,防空给我开到最大化。”

  “全营战车集群分散,纵向拉开八百米,横向缩小五十米。”

  “坦克连打头阵,地面引导车撤入后方。”

  “同志们,决战的时候到了,让蓝军那帮兔崽子看看,一而再,再而三的进入1221区域,到底是什么后果。”

  “用炮火告诉他们,这是老子的地盘。”

  “全营全速前进。”

  轰隆隆.

  指令下达,一营原先有地面引导队的赶路阵型,立刻更换到装甲排头。

  步战车侧翼防护。

  战车群直直的冲向蓝军所在的位置。

  刚才根据无人机被切断前的距离来看,双方相距还有六七公里左右。

  距离有限制,迫榴炮,坦克炮射导弹距离太远,打不到。

  加上地形也有限制,坦克炮和步战车的滑膛炮,一样派不上用场。

  但一营光瞎冲,啥也不干嘛?

  那肯定不可能啊。

  其他航向的无人机开始集体抽调,统一进入战场。

  十几公里外的被分别藏起来的122火箭炮,已经抬起发射筒。

  营部指挥车内,全体技侦人员正在郭勇的带领下,全力干扰蓝军的通讯。

  不用问原因,问就是陈钧发了狠,既然发现了124师的踪影。

  那就第一时间切断他和后方师部的联系,让后方摸不清楚这边的情况。

  陈钧敢这么冲。

  那是因为他知道战车在这种地形上,冲的还没步兵双腿快。

  并且论火力,近距离拉开阵仗,他可不怕124师的一部分主力。

  反正他不相信刚才发现的战车群,就是一个师全部的火力。

  一营有准备,124师这边同样不会坐以待毙。

  侦查到红军的无人机踪迹后,此次带队的两栖装甲步兵团团长关保平就知道,红军的合成营距离这里不远了。

首节 上一节 564/8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