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白天,在烈阳下,在暴雨中,在学员方队当中,训练最认真的人里面,陈钧也许不是唯一。
但他一定是在这个序列里面。
到了夜晚,星光相伴,风声作陪。
熬到深夜的依然是他。
很多时候楚鸿飞都熬不住,周炎也陪不了。
陈钧还是咬著牙,一直坚持。
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八次周考核次次优异,号码牌也从最初的“433”,压下了所有方队学员的精英。
成功排到了“001”。
别人练的多,把脚底板给练出血泡,他稍微狠一点,把这些血泡给练没,练出茧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偶然。
那些训练当中的痛苦,强行咽下去,加练当中的枯燥,乏味,疲惫,疼痛,也被陈钧权当做是进步最好的见证。
在这段时间,别的战士都是在玩命的训练,陈钧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不要命的加练。
每天就是整个基地里面睡得最晚,起的最早的战士。
刚开始楚鸿飞还能跟上,但后来慢慢的也跟不上了。
一天的坚持,可能顶多也就是心血来潮,算不到什么。
一周的坚持,也许只是一场作秀,或者说是一股脑的冲劲,等这个冲劲用完了,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是,陈钧足足坚持了两个月。
这也导致整个阅兵训练基地,有不少首长都认识了他,毕竟,玩命加练的有不少。
但不要命练习的类型,属实是有些少见。
就因为这,别说是那些医务人员经常给陈钧体检,担心他出事。
就连上面的首长,也会时常安排人去关注。
也许阅兵基地内,能竖立起标杆的人有很多。
但能叫陈钧的,就这一个。
阅兵村的准备,逐渐进入到最后阶段。
陈钧以自己那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始终坚持著去做他认定的事情。
楚鸿飞曾很笃定的猜他是,最初受到那些加练同志的影响,周炎则是认为陈钧性子就这样。
只要认定的事情,别人很难争得过他。
但不管怎么说,陈钧在这次集训中,仍然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除了在阅兵村,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之外。
任谁也没想到的是,陈钧在另一个地方,也成为了传奇的人物。
那就是陆院的新训基地。
两个月过去了,何京,杨帆他们的集训早就结束,而作为大三毕业即将迎来大四的他们。
同样担任了带领新生的任务。
陈钧他们12届入校新训时,听到班长夸奖最多的,就是当时陆院最风光的学生会会长楚鸿飞。
可到了他们该带领新生的时候,楚鸿飞早已成为过去式。
跟陈钧同期的这帮学员,担任班长带领新生时。
好家伙,讲起陈钧的事迹,他们比那些新生还激动。
八月中旬新生刚到新训基地,训练都没开始几天呢,有些人连区队长都没记住叫什么,但绝对记住了陈钧的名字。
没办法啊,实在是太耀眼了。
新训期间第一次射击就是满环,还获得了嘉奖,新训没结束就荣获个人三等功。
以一人之力,强压两院尖子生,硬是压得所有尖子没脾气。
后来更是精武标兵,二等功,集体一等功,年度十大标兵,拿到手软。
新加入陆院的学生,就算他们再怎么不懂立功代表著什么,光听那一串立功的名号,也知道他们所有班长公认的那位学长。
有多厉害了。
后来陆院的领导知道这些事情后,干脆透露出陈钧在阅兵中的表现。
已经拿到了整个学员方队的001号。
这个消息代表著什么,很多新生不清楚,那些班长也没有解释。
但就在时间跨入九月,陆院即将再次和武院新生比拼的前几天。
京都大阅兵,也要开始了。
9月2号,陈钧他们在阅兵村做著最后上场的准备。
而陆院新生加上同届的班长,两千人却早已在学院领导的授意下,开始忙碌著布置学院的大礼堂。
9月3号阅兵,他们将在礼堂内,观看这次70年大阅兵的盛况。
这时候,哪怕是新学员都已经知道,明天的学院方队,最前排的擎旗手就是陈钧。
陆院有意推动这个消息,自然也就不是啥秘密。
新学员得到消息,内心一阵激动,觉得终于可以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学长了。
而同届的何京,杨帆他们,却是一阵唏嘘。
因为哪怕时隔三年,在这么多新生的眼里,陈钧还是传奇啊。
正如他们三年前一样。
第260章 百日磨剑,只为今朝
2015年9月2日下午四点。
西京陆院新训基地中,正在新训的近两千名学员,从新训基地一趟趟的拉回学院本部。
今年的陆院再度扩招,新学员太多了,不得已又将新训的位置,定在陈钧参加新训时的基地。
即将70年大阅兵,这不仅对于军队来说是大事,对于全国人民,其中包括军事学院来说同样是大事啊。
新训基地设备太简陋,提供训练没问题,但却不足以提供数千人观看阅兵直播,只能把人重新拉回来。
毕竟拉人的成本,总是比在山沟沟里的基地,重新搭建一个满足两千人观看直播的礼堂,要低的多吧。
杨帆这次也当上了班长,这货活了特么二十多年,总算是当“官”了。
可把这小子给牛逼坏了。
他刚带队走到礼堂门口,老杨就叉著腰仰头盯著后面的新学员:“速度都快一点,今天过来一是认路,二是打扫卫生。”
“作为一名军人,眼里要有活,要懂得怎么处理细节,注意礼堂后面座椅上有矿泉水瓶子,纸屑什么的都顺手带出来。”
“速度都快点,别耽误大家时间。”
有老杨在这吆喝著,后面过来的何京,梁魁几人反而轻松了不少。
反正有人顶在前面愿意干活,愿意跟这些新生蛋子打交道,他们当然乐意啊。
索性没什么事可干,这会又不用带新生,梁魁拉上何京,两人跑到距离礼堂稍微远一点的宿舍楼后方。
老梁从口袋里随手摸出半包香烟,丢给何京一根,自己抬手挡著风点著,随即抬头看了眼有些阴沉的天气。
他叹了口气:“班副走了也有三个月了吧?”
“明天就要阅兵了,没当班长的时候还真不知道,这次带了新生,才发现咱们和班副的差距,真是越拉越远了。”
何京点点头,他也是深有同感:“是啊,我实习的通知已经下来了,今年开学典礼结束后就要出发。”
“也不知道毕业前,还能不能跟班副碰个面,以后见面的机会恐怕越来越少。”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就开始沉默著抽烟,班副一走,他们的确成熟了不少,也进步了许多。
因为没有陈钧在,绝大多数的决定要靠他们自己做主了,没有“主心骨”再给出主意。
直到一根烟抽完,把烟头摁到土地上碾灭,梁魁才感慨道:“我的实习通知也下来了,去疆区边防团。”
“班副一直也联系不上,不知道他现在在干嘛。”
“肯定不会轻松。”何京耸了耸肩膀:“阅兵啊,还是学院方队的排头兵,这种压力能小嘛?”
两人闲聊的内容,陈钧的确是听不著。
可陈钧这时候还真不忙了,或者说该忙的阶段已经过去,到了最后准备阶段。
下午四点,京都阅兵村内。
学院方队集合的鼓励大会刚刚结束,全体人员,就领取到了专属于15年大阅兵的纪念章。
这个时候,陈钧他们帽徽上的号码牌早就被收走了。
当陈钧排著队领到纪念章后,他托举著手中沉甸甸的徽章,心头突兀的升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
毕竟,有了这玩意,那才是真正到了上场的时候啊。
2015年的大阅兵,算是首创区别于往年的国庆,出现在九月初。
为了明天的上场,陈钧这三个月付出多少,只有他一个人最清楚。
起初加练,按照自己的节奏来,陈钧每天总共练习十七八个小时,还没感觉有什么。
可后来学院方队的训练,正式步入正轨,参训人员几乎全天候处于高度紧张,还有活动状态。
这种长时间不停歇的训练,让陈钧身体几乎每天都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疲惫自然就伴随著不少征兆,比如鼻子出血,中暑几乎都是家常便饭,每天嘴里都是叼著藿香正气再熬。
十滴水那更是被当成冰红茶,动不动就干一口,嗓子眼就没有一天不是火辣辣的。
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单是他一个人,从身体里流出来的汗水总量,毫不夸张的说都能有半吨。
其实身体上的疲惫倒还好,这玩意他容易适应,再累也就那样了,不过是日复一日而已。
正经难熬的是心理上啊。
一开始想起阅兵还有使命感和新鲜感,最后新鲜感没了,过程只剩单调和重复,还有对动作的极致要求。
完全是使命感在坚持著,压住对训练的厌倦,和身体上的极度不适。
本来陈钧身材就不属于壮硕的类型,一米八四八五的身高,这下更是被练成了黑竹竿。
整张脸,那肤色妥妥的就是“阅兵色”。
再加上阅兵正式来的前三天,每天都要吃两颗泻药,清理肠胃。
现在的陈钧和三个月前相比,变化的确挺大。
不过不是外形上,而是整体给人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