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维提着自己的行李,高为新提着章太炎和他自己的行李,三人穿过人群朝着车站内走去。
这个时代的火车站不比后世那般宽敞明亮。
车站里面什么人都有,乞讨的睡觉的买卖的拉皮条的,连带着车站的空气也异常的浑浊。
所以他们也没有提前太早来到车站,仅仅等了十几分钟,便可以上站台了。
高为新拿出准备好的火车票,递给包国维。
“秉文,拿好车票,咱们是连号。”
接过车票一看,包国维有些讶异。
因为上面是“三等座”。
倒不是他嫌弃,只是这一路去沪市估计要个十小时左右,以章太炎如今的收入,不是买不起一等座的人。
章太炎看出了对方的疑虑随即解释说道:“莫要嫌弃,咱们既然是做慈善,又怎么能舒舒服服的呢,这三等座我看已经够了,用不着卧铺,睡得不舒服。”
但高为新则是偷偷跟包国维说道:“先生自己为这次募捐,捐赠了三千块钱,所以就想要节省一些。”
听到这里,包国维便有些哑然失笑,可还是有些敬佩章先生的。
他知道,早年间章太炎并不富裕,直到近几年四处讲学以及结交各界好友,才渐渐富裕起来,一口气拿出三千块的捐款,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数目。
几分钟后,火车渐渐从站内驶出,发出呜呜呜地巨大声响。
包国维这才得以一窥这个时代的火车。
火车头如今还是一个庞然大物,活像是一个机械巨兽一般,头上长着一个圆圆高高的犄角,车轮吭哧吭哧地转动起来。
也难怪清政府的封建主们会将火车视作怪物,这样的机械在农业时代看来,确实与怪物毫无差别。
上了火车之后,基本上便都是人挤人,车厢里面混杂着食物以及屎尿的臭味。
但也没有人有怨言,毕竟相较于这个时代来说。
火车已经是顶好的交通工具了,动辄几块钱的车费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是一种奢望。
一等座二等座是卧铺,这三等座便是人挤人的硬座了,当然价格也整整便宜了一半。
三个人并排坐着,靠窗的位置被留给了章太炎,高为新坐在路口观察着风吹草动,这中间的位置自然就是包国维坐着了。
一坐下,章太炎便拿起一本书看起来,老爷子随身都会带着一本古籍,时不时会拿着钢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就算是大师看书也得边看边记。
老实说,对于包国维来说,在这个时代看书实在是有些无趣。
若是出于学习的态度,他几乎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这个时代很少有超越他脑海里面认知的知识。
若是出于消遣的态度,那就更加没有什么小说故事看了,脑袋里面丰富的资源不比这些好?
所以他只能抱着一本外文理工书,开始百无聊赖的看起来,虽说很多难以理解,可记在脑海里面总是聊胜于无。
车厢里面的人群基本上都已经坐定了,所以看书的看报的聊天的,都大有人在。
此刻身后一排的几位乘客开启了交谈。
有一个小孩子怯生生地说道:“娘亲,我还想听听那个防控疫病小故事,听那个什么羊村的故事。”
“月宝,这故事伱都听了五六遍了,莫要再听了,为娘都快要倒背如流了。”
“来来来,先喝一口水罢,车马上便要开了,你爹爹在沪市等着我们呢!”
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听起来年纪也并不大,但是说话的语气却是很老气。
“不嘛不嘛,故事上说了莫要食生水,娘亲你这水是凉的,我不喝!”
小孩奶声奶气的,却似乎已经将这故事里的内容,深深记在了心里。
旁边一名中年男人笑着说道:“月宝,这可不是什么生水,近来家里都是烧开的水,带到车上已经凉咯。”
见孩子还是不满意的样子,他又说道:“来来来,娘亲不给你念,叔叔给你念念。”
说话间,他示意了一下女人,女人无奈地叹口气。
随即转头从包裹里面取出一张报纸,已经有些皱褶了,显然是反复翻看了很多次。
随后后排便传来了抑扬顿挫的故事声。
甚至于周围一些人都安静下来,将耳朵竖起来听一听这边的故事。
毕竟不是谁都舍得每日买上一份报纸。
章太炎显然也听到了后排几人的交谈声音,抬了抬眼眸看了一眼包国维,随后说道:“做的不错,小子。”
包国维含蓄的一笑,但心里则是说不出来的舒坦。
比起那些权威人士的夸赞,这些平民对于《防控疫病小故事》的喜爱才是令他最为开心的。
要知道为了能让平民也能够理解,他甚至将故事的文笔都改得更加的简单直接。
有了后世看小白文的经验,这个对于他来说难度不大。
幸亏是《时报》编辑对于自己的信任,不然不知情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小学生作文。
不过也是得益于此,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十几篇故事很快便念完了,每一篇故事都十分简单。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脱胎于后世各类寓言故事,影视作品的剧情,其中起承转合一点也不缺少。
三四千字的内容放慢语速念起来也就是十几分钟而已,可是却令人意犹未尽。
讲着讲着,车厢内的其他人正在兴头上呢,突然就戛然而止了。
这么短小无力的吗?
可毕竟是免费听故事,也没有人敢发表意见,但评价的倒是大有人在。
一位穿着破旧马褂的老头子,捋了捋花白长须说道:“文字有些太过于市井粗俗了,但这故事倒是极为有趣,里面的防控疫病内容令人记忆深刻啊!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有一个老太太是个健谈的,则是评价说道:“咱们普通老百姓没有贵人的条件,这些故事里讲的方法倒是实用,这不喝生水,在烧饭时灶边顺便烧上一大壶就成,若是能够防治感染上伤寒、霍乱这些疾病,就算是结结实实地捡回来一条命咯!”
“听说疫病已经传播到姑苏了,死了好多人啊!不知道会不会到沪市哦!”
“难说,刚刚那个故事讲什么来着,我记一记,回头或许还有些用处。”
“我也记不清了,诶后生,你这报纸是叫做《时报》是吧?”
刚刚讲故事的男人,赶紧将自己手上的报纸收好,生怕被人盯上一般,可还是和善地回答说道。
“是的,是的,老先生,就是叫《时报》,如今还刊登了许多生活小妙招,这疫病防治之法据说会持续刊登一段时间,买最新的就成。”
众人当即将这报纸的名字记下了,下车之后就打算立即去买上一份。
可这么多人里面,不免也有不同的声音。
“你们这些肤浅之人,只是懂得这平日里的奇淫巧技,真正想要防治疫病哪里有那么简单?
来来来,听听我这份报纸的内容,让大家伙都见识一番。”
一名身穿西服的中年男人对众人说道,他将西服打点的十分仔细,钢笔手表什么一一尽全。
但要是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衣服已经洗的卷边破旧,连手表的金漆都已经褪色了。
这个装扮,在这个三等座车厢里面已经算得上一等一顶级的了,众人都对他投去羡艳的目光。
“后生,你只管念一念,好不好由大家来评说,正好这旅途可无聊着呢!”
有了一名老先生的开头,车厢里面的众人也纷纷撺掇他念出来。
中年男人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将手在衣服上面擦了擦,随后对着众人抑扬顿挫地念起来。
“此文乃是张之平所作,张先生早年留学东洋,后更是发表了众多小说文章,如《冲积期化石》等,
被称作我民国现代小说执牛耳者,如今还是沪市的大学文学系教授嘞。”
他这么一说,众人心里便有了一些概念。
虽然不知道这个张之平到底是谁,但只觉得对方十分的牛逼。
当下里就有更多人投来了目光,竖起耳朵听中年男人讲话。
受到关注之后,中年男人脸上就有些得意了。
他端坐了身子,为显得自己所说的更加牛逼,不免拉踩说道。
“先前那篇《防控疫病小故事》,不过是杭城一名高中生所做,此君听说素来张扬,在杭城名声不好,这篇文章的文学素养实在是太低了,我来给诸位洗洗耳朵。”
章太炎听到这个话之后,不免皱起了眉头,冷冷地看了一眼对方。
而包国维则是没有注意对方的诋毁,他此刻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作者的名字上面。
张之平?
印象里这好像是个汉奸啊?
下一章晚点
第88章 杜月笙
民国时期,盛产文学大师,也盛产文学败类。
而张之平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经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文学巨星,甚至于作品《冲积期化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前两年他的恋爱小说就在沪市红极一时,甚至可以与张爱玲一拼高下。
在如今人们看来,这是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大作家。
可包国维知道,在抗战爆发后,这位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通过成立汉奸文化组织,宣扬“中日一家”等思想,成为了曰本在国内的喉舌。
在后来甚至以“汉奸罪”被国府逮捕,写辨明书请求胡适之帮助,连胡适之都拒绝了他。
对于此人,包国维自然是没有一点儿好感。
而如今他虽还未成为汉奸,可文章听起来是一等一的膈应。
但中年男人读起来却如痴如醉。
“疫病之处理从古便是有之,但死亡率奇高不下,历朝历代因为疫病肆虐而死者数不胜数.故而鄙人思量,真正想要解决疫病还得从学习国外之先进理念做起.”
“如德意志之果敢坚韧,如英吉利之彬彬有礼,如美利坚之自由奔放,这都是我国人应该好好学习之精神,再说东洋曰本.”
文章处处引经据典,言辞也算是通顺严谨,结构也算是流畅。
能在沪市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张之平肯定不是一般人。
可包国维发现一点重要的东西。
文章的确是很漂亮,那他是想要表达什么呢?
疫病当头,让国人去学习外国人的精神?
学习外国人的精神便可以解决疫病,便可以活命吗?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