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门大的,不一定就能赢。
阴阳怪气的才能真的气人。
后来……
发现好像是这样的情况。
果然,这话让孙亮火了,直接就站起来了:“你丫的,厂子几道门你摸清楚了嘛?搁着跟谁横呢?”
“你说呢?”
王青松也站了起来。
妈的,老子离了这厂子找不到其他工作了?
能进配件厂,我就能其他厂子。
代价又不是付不起,搁你这受什么气呢?
一样是新人,也就早了一年而已。
“我……”
“行了!”
孙亮还要叫唤,被板着脸的张元给制止了。
“都是一个科室的,有必要这样吗?”
孙亮看着张元的脸色,最后还是悻悻的坐下了。
看着还站着的王青松,张元板着脸说道:“行了,你也坐下吧!以后办公室打扫卫生和打水大家轮流来,没规定一定是谁做。”
只不过此时他感觉王青松有些不懂事,哪有新人这么横的。
现在都有些后悔让对方和自己一个科室了。
王青松见状,这才坐了下来。
将目光看向了门口探头看过来的杨科长。
对方只是看了一眼,又回去了。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王青松毕竟不是很懂科室的业务,还是决定先去把粉丝的任务给完成了。
娘的,让他滚蛋?
行啊!
吃的东西吐出来。
老子临走的时候闹一场,看谁收的了场。
想到这里,他拿着手里的东西,以及从马干事那里预支的三百多块钱和单据直接就出了单位。
看着人走了,孙亮这才在那里抱怨着:“元哥,这小子连你的面子都不给,让这小子滚蛋。反正他的户口是集体户口,调去后勤扫厕所去。不干就滚回农村去。”
张元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神经病。
老子收了礼的,你让人去扫厕所,就刚刚对方的脾气,能忍的下来?
闹开了谁能讨的了好?
“行了,你也少说点,你说话的时候,能不能戴上帮忙两个字?”
要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可能也就忍了。
但是王青松还是太年轻了,太不懂事了。
孙亮见状悻悻的没再说什么了。
……
王青松离开了单位,四下看了看,心里的烦闷也消散了许多。
还是不够成熟。
要是二哥,以前直接会干起来,现在肯定是面子上笑呵呵,找个机会揍人一顿。
甩开思绪,他在脑子里想着粉丝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这关系到以后的事情。
那就是账。
公对公都有账。
之前收鸡蛋和肉,属于特殊的情况,粉丝这样弄估计不行。
应该说不知道行不行。
不管怎么样,他不能给人留下话柄。
老是拿手表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个事情,以后那么多单子,那么多单位,总不能全都按照这个办法来吧。
还是得想个好的办法才行。
手表,以后作为最后的手段,而且这个手段估计也不是全都有用。
想到这里,整理了一下思绪,向着二哥那边赶去。
走在路上,他还在想着这个问题。
举一反三,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遇到其他的各种物资采购,其实也应该差不多。
第229章 人总不能一直运气好吧?
大哥家离的远。
二哥家近一些,走路也就半个多小时。
“青松?你不上学,怎么跑这里来了?出事情了?”
得知他过来,二哥王青河从厂子里出来,一阵的好奇。
这个时间,他应该是在上学才对。
王青松见状,将对方拉到一边,轻声嘀咕道:“我没上学了,我在配件厂那边上班呢!”
“啥玩意?”
二哥惊讶了一下:“你怎么跑厂里来上班了?学不上了?小妹呢?丢家里了?”
“学不上了,工作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我已经上了几天班了,小妹我也接过来了。”
王青松如实的说道。
随后将具体的情况给说了出来。
“啧啧~~”
王青河啧啧嘴,“你小子是真能耐了啊!这么大的事情,你就这么决定了,没想到还真让你找到了。”
打量了一下他,问道:“那小妹的口粮没有怎么解决?”
“嘿嘿,那还不得靠二哥和大哥嘛!反正城里吃议价粮的又不是一个两个。”
王青松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王青河已经明白这個兄弟的想法了。
因为55年弄城市户口的时候,当时城里有不少的人没弄,有的情况特殊媳妇没弄,反正个各种情况的都有一些。
这些人都是没定量的。
人口多的只能回农村原地,不然议价粮根本就吃不起,吃议价粮的人少倒是还能勉强支撑,所以还是有不少的人留在城里的。
随后上下打量了一下他,捶了他一拳:“你小子,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和大哥说一下啊!今儿找我干嘛?”
知道这家伙不缺少钱,不缺吃的,找自己肯定有事情。
“我找您有什么事情啊!让您过去给我充充门面呗!不然的话,小妹的口粮从哪里来啊!小麦的年龄,按照城里标准是一个月18斤,你和大哥一人9斤。”
城里的工人、干部、普通居民,所有的人这段时间的定量都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是儿童的定量一直没有减少过,只不过以前是几岁一个阶段,现在改成了一岁一个档次。
十周岁以上到18周岁以下都是一个档次。
因为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
比大人还能吃。
说完,笑呵呵的看着他。
王青河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粮食王青河自己出,但是名义上还是得让他和大哥两个出。
点了点头,琢磨了一下问道:“按道理说,小麦的情况是可以投奔我和大哥的,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要不……我回去问问伱嫂子,挂在我们这边,住在你那里?”
他以为王青松这么小心,是担心银元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所以也没问他为什么这么小心。
王青松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我知道,我也听说了,所以我现在也在打听这个事情,到时候我自己来办好了。”
投奔的事情他自然已经知道了。
只不过这手续非常难办,听说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办好的。
至于挂在二哥或者大哥名下。
还是算了,自己能做的好事情,没必要去搅合人家。
亲兄弟那也是他和大哥二哥,和大哥大嫂中间还隔着一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见他这么说,王青河点了点头:“那行,不过你做事情自己注意着点,有事情就来找我和大哥,对了,在厂里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
随后笑道:“不过先说好了啊!这城里不比农村,你不占理的情况下,我可没办法上去揍人,只能背后敲闷棍。”
王青松听到这话,咧嘴一笑:“二哥,你想什么呢!我是那种经常惹事的人嘛!”
什么地方都有什么地方的规矩。
农村和城里的规矩自然是不一样的,在农村打架那只要别闹大了,基本上不会出村子。
但是城里不一样,弄不好就要进派出所。
“啧啧,我看,像!!说说,最近厂里的一些事情,我听听。”
听到这话,王青松想了想,将最近能说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就连今天的事情他也说出来,主要是听听二哥的看法,毕竟他没在城里待过。
二哥对其他的事情倒是没说什么,倒是对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嗯,今天的事情你做的不错,你自己有觉悟去打水,是一回事,被人当成理所当然的使唤你,就没必要惯着他。”
随后想到自己之前说的话,嘀咕道:“你别以为就农村打架多,我告诉你,城里打架的一点也不少,为了一句面儿,就算是自己错了,那也得干,所以你只要占理了,就给我揍,记住了,打疼,别伤人就没事。”
这话让王青松在那里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