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那年十八 第175节

  这一改,的确是大改,原版的毛病太多了。

  就拿开篇来说,大殿之上一片寂静,群臣肃穆,汉献帝等得实在无聊在那儿玩鸟,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曹操信步进殿,启奏说要征讨孙刘,汉献帝嗫嚅答应,而孔融站起来反对,然后被曹操轻蔑一笑,大手一挥,杀了孔融祭旗!

  这一段,大概是通过群臣的敢怒不敢言,和汉献帝的噤若寒蝉,烘托曹操的权势滔天,而杀孔融,刻画他的跋(bá)扈(hù)恣(zì)睢(suī)。

  而后画面一转,就到了长坂坡。

  陆恒不是说这样有什么问题,而是开头的营造,有点脸谱化和单调,而且你是战争大片,不是文青,上来搞这么一段,看得压抑。

  赤壁之战一开始就评价了,曹操失败,是因为轻视的“骄”——刚刚得胜回朝,旋即发兵八十万南下征讨,何等的气吞如虎!

  但,骄兵必败!

  原版开始,在曹操让汉献帝准他讨伐孙刘的时候,汉献帝说他刚刚北征乌丸,让他休养一阵。

  而曹操北征乌丸这一按史料记载的大获全胜,不仅仅扫平了袁家,也解决了三郡乌丸之祸!这样一来,作为后背的冀、幽两州,就直接被安定下来,更为南下讨伐奠定了基础。

  所以,北征乌丸完全可以放在开篇!

  这不仅不突兀,跟赤壁之战也是承前启后的关系,当然不会用大篇幅,而是用几分钟的镜头,着重刻画曹操在其中横扫一片的运筹帷幄,纵横驰骋的威风霸道,杀伐果断的虎狼之师,还有德胜凯旋的日渐骄横!

  有了这样一个铺垫,顺势就为南下征讨的“骄”,奠定基础,也通过这样一场戏,刻画他的形象。

  而作为电影,开篇一场刺激荷尔蒙的战场狂飙,不仅能迅速把观众拉进去,也是一道开胃好菜,而不是像原版汉献帝的噤若寒蝉,群臣的肃穆低垂那么压抑。

  有了这些,开头那些群臣、汉献帝的反应,完全没必要,孔融反对,杀了就是,短短篇幅结束!

  再转到后来的挥师南下,吓得刘琮立马投降,一路势如破竹,更添他的彪炳气焰,而后得知刘备逃跑,为了防止他占据有丰富物资的江陵,曹操亲带五千轻骑

  ,一天时间奔袭三百里,在长坂坡追上刘备!

  其实这个篇幅根本没有多长,寥寥三两分钟就能呈现,但原版直接舍弃,从曹操杀了孔融祭旗后,画面一转就到了长坂坡逃跑征战。

  交代不清,短时间内也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搞不清时间线。

  也就是说,该有交代的没有,没什么卵用的佟大围钱薇的戏份,还有小乔的,以及诸葛亮和周瑜的基戏,却大演特演,妥妥的头重脚轻!

  所以陆恒准备把那些无关紧要拉慢节奏的玩意儿删减,转而完整的讲故事,不仅厘清时间线,层层推进,让曹军不断胜利而来的气焰,到最后遭到沉重一击,完成惊天反转,再到最后败走华容道的狼狈不堪,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大片,要的就是一个酣畅淋漓,搞那么多文戏,甚至感情戏……吃饱了撑的?

  人命如草芥,刘备舍妻弃子的时代,哪有那么多感情谈——当然不是说不能,而是周瑜和小乔的可以来一段,至于小乔和曹操的……那是什么智障桥段?

  周瑜和小乔有一段感情戏,让紧张的气氛增添一点舒缓,使节奏张弛有度,也给周瑜刻画一个大军压境而淡定自若的气度烘托。

  就像苏东坡那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不迫,而这种淡淡的装逼,反而更把观众胃口吊足,给最后巅峰对决的期待值拉得满满。

  另一个孙尚香和刘备的戏,自然也得提一下,至于其他的感情戏,和一些为了给明星展示增加的戏份,只要对情节无关紧要,该删的删,不可能还留着。

  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吴宇森还自卖自夸说,这么长的戏,非我所愿,实在是处处都是精彩,删无可删,只能搞成上下两部。

  而如果像陆恒这么操作,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完全够讲完了。

  而吴宇森一部《赤壁上》,就用时145分钟,而下部也是如此,两部将近三百分钟五个小时,节奏拖慢了爽感,也极大影响了观感。

  虽然把两部变一部,总票房可能会降低,但单片票房,绝对会超过一大截。

  再者,当初除了华夏和霓虹,其他国家的电影版权,早在开拍前就通过好莱坞的代理公司卖出去了,对于他来说,可以提前拿到钱投到拍摄中。

  但陆恒自然不会这么做。

  其实很多导演、编剧,并不是不会好好讲故事,而是掣肘太多,但陆恒这边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到了他现在的地位,背后还有韩平支持,谁敢来塞人?

  所以,修改后的赤壁,观感和爽感上升一大截,甚至这种大片比《英雄》更带劲,欧美的票房同样可以期待一下,因为这也符合他们的口味——好莱坞那些大片,不都是这种节奏么?

  别的不说,吴宇森去年拍的《碟中谍2》,全球五亿多美元的票房,这种系列,还有007,都是换汤不换药,一个顶尖特工,带着很难完成的任务,通过紧张刺激的画面,最终在一场激烈的对决后,完成任务,大圆满!

  只要陆恒节奏把控到位,还有元彬的武指设计,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赵子龙的横穿长坂坡等等,别说国内观众,国外观众也得兴奋得嗷嗷叫。

  所以,搞定了这些后,陆恒运指如飞,把脑中的画面一一呈现在电脑上。

  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是把原片打碎重组,保留一些精彩的片段,其他的……估计拍完后拿给前世的吴宇森看,他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第214章 拉大佬入伙VS阿瑟一岁了(二合一)

  写完了剧本,陆恒就让影视部注册版权,随后把剧本交给旗下几个编剧、导演传阅,他们看得差不多了,陆恒打电话把韩平请了过来。

  韩平看剧本很快,看完后他没吭声,缓了好一会儿后才抬头看向陆恒,竖了竖大拇指:

  “你确实天生是吃这碗饭的。”

  说完后,他又话锋一转:“但是——”

  陆恒笑道:“但是还有些问题是吧?”

  韩平哈哈大笑,随后点了点头:“虽然有些问题,不过以我的经验来看,主要是一些细节方面,或者拍摄成本的限制等等因素。”

  陆恒道:“我找您过来就是这个意思,我一个人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您经验丰富,也参与过历史大片和战争片的制作,找您跟我公司的导演、编剧一起碰一碰,争取把这些完善。”

  “这很有必要。”韩平道,说着他一脸欣慰的看着陆恒:

  “你都有现在的成就了,难得的是还不骄不躁,很好,继续保持,以后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觉得自己多牛了,就听不进意见。”

  指了指手上的剧本:“老曹当年要有你这么冷静,不贪功冒进,大冬天的南下,还跟南方人打水仗,估计他也不会遭此惨败。”

  陆恒知道他在提点自己,笑着点了点头:“我晓得。”

  韩平乐了:“怎么学我们川人说话。”

  陆恒笑着纠正道:“我们老家也有这个方言,可不仅仅川话哈。”

  “原来这样。”韩平笑道,随后感叹道:

  “如果老曹当年北征乌丸后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徐徐图之,看似时间慢了,但其实真这么搞,速度不见得慢,反而他赤壁之战后缓了好几年恢复元气,如果不是他是曹操,仅这一场大败仗,他的统治就稳不住了。尽管他能压住,但也失去了短时间一统天下的契机,还给孙刘好几年的缓冲壮大自己,此消彼长,时间多耗了几十年。”

  陆恒点了点头:“是啊,欲速则不达,他太着急了,担心让孙刘发展壮大,却没仔细想自己的问题。历史上不光曹操,他这都已经是活教材,算前车之鉴了,但一百多年后苻坚又重蹈覆辙,都是北方打南方,巧的是连兵力也都是八十万……”

  淝水之战高中历史就有学,陆恒一个文科生还算熟悉,当初陆恒的历史老师讲课从来不带课本,大概是讲了好多年滚瓜烂熟了,课本的讲完了,就开始东扯西扯,带出一堆相关典故或者八卦,而陆恒他们则听得津津有味。

  韩平听完后则道:“其实苻坚也不是没参考曹操,曹操打完乌丸没多久就南下了,而苻坚当初重用汉人宰相王猛,王猛在世的时候一直反对,理由就是根基不稳,东晋还有长江天险,苻坚就没再坚持,按照王猛的策略休养生息,

  直到王猛死后七八年,苻坚觉得时机成熟才南下。虽然后来失败了大家都笑话他,但放到打仗前,其实都觉得他准备已经很充分了,至少比曹操强太多了。”

  “这是运气吗?”陆恒笑道。

  “也不算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看又过了一百多年,杨坚也是一样的情况,但他就成功了。”韩平道。

  陆恒在记忆里翻了翻,点头道:“这倒也是,苻坚那时候的东晋已经稳定,杨坚那时候的陈国已经烂到家了。”

  韩平点头道:“这是其一,算是天时吧,也就是时机符合,你要是了解过两场战争的过程,就会知道苻坚也同样冒进。”

  顿了顿,韩平道:“南方能够割据,主要凭借的是长江天险,一般都会有荆州和建康两个防御重点。连司马炎这样的中庸之才,当初西晋从北面灭吴的时候都知道,要先在上游取得突破,防止被两个军团合击,才能取得胜利。”

  说到这里韩平摇了摇头:“但苻坚是怎么做的?他根本不等荆州取得突破,就急吼吼地带领中军孤注一掷,能赢才是见了鬼。”

  陆恒恍然,哭笑不得:“敢情他跟曹操比也没强多少,虽然准备充分了,但还是太着急了。”

  “是啊。”韩平道:“杨坚就不一样了,分几路兵不说,还随机应变,防止他们合围,如果把杨坚放到苻坚的位置上,就算因为东晋稳定最终没占到什么便宜,但也不会像苻坚那样丢盔卸甲折损大半。”

  陆恒点了点头:“难怪说读史明鉴,确实能学到很多。”

  “对,多读点书没什么坏处。”韩平笑了笑道:“看你了解的也不少,应该也看了不少书,继续保持。”

  陆恒笑着答应。

  两人聊了一会儿后,就跟那几个导演编剧碰面,开始对剧本进行完善和调整。

  他们几个人主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说出来,陆恒和韩平参考这些意见,再归纳总结,最后确定是否调整。

  这场碰撞,一直持续了两天。

  虽然韩平现在是华影集团掌舵人,工作很忙,但陆恒这部戏显然是大制作大场面,更拉进来这么多家,从电影厂到民营影视公司,他同样很重视,而且扶持电影产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当然不算翘班。

  不过一些关于成本限制的场面,还有全局的预算,陆恒道:“只要是能让电影效果更好,增加一些预算也能接受。”

  说着,陆恒把之前霓虹跟东宝的松冈功的商议也说了,表示霓虹那边对三国的历史特别感兴趣。

  “如果拍好了,霓虹那边的票房绝对差不了,至少远超之前那部《那山男人那狗》。”

  这方面韩平倒是有了解,点头道:“这个确实,之前他们也做过一些关于三国的影视、动画之类的作品,我听说十来年前他们就出了一个游戏,就

  叫《三国志》,在霓虹风靡一时。”

  陆恒笑道:“可不仅是霓虹,在咱们华夏也很火,大概您不玩游戏,所以了解的不多。”

  “要是这样的话,霓虹那边确实是一个大市场,他们的电影票价可不便宜。”

  陆恒点了点头:“不仅是霓虹,高丽也是一样,咱们的宝岛、香江那个边也同样有很大市场。”

  “行,先按这个剧本做预算,到时候再跟他们那几家电影厂和影视公司碰一碰。”

  最后韩平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感觉最好把八一厂也拉进来,毕竟这种史诗级大片,军士的精神面貌,远不是那些群演能展现出来的,当初央视拍《三国演义》也是一样,拍官渡之战的时候,动用了一个师的兵力,就是八一厂协拍的。”

  陆恒双眼一亮,但还是有迟疑:“我这样一部戏,他们能答应吗?毕竟是商业性的电影。”

  韩平摆了摆手:“你不要这样想,央视的《三国演义》算商业化吗,他们毕竟是央视,本身就是单位,可以说不算商业化。但当年很多广告商,专门要在那个时间段上广告,广告费都涨出一大截,这么看又算商业化。所以但你不能光看这个,还要看背后的意义。”

  喝了口茶后,韩平继续道:“这是对名著的宣传,毕竟影视的覆盖面比书籍广,也更好接受,再一个就是拍出了气势,提升了我们影视行业的标杆化,还有信心,还有弘扬文化等等很多。”

  陆恒点了点头,笑道:“我明白了,不过我还是不够资格,这个得麻烦三叔您出面了。”

  韩平摆了摆手:“这个没问题,我出面找他们,你内场景不是要在涿市影视城和旁边找个水库吗,到时候可以让京城这边的军区也参与进来,当初三国演义也是,不过这个得他们八一厂来协调了。”

  “行,谢谢三叔了。”

  “应该的,我也期望你能拍好,拍出一部精品巨作,在好莱坞的夹击下,拍出我们华夏的气势!”韩平郑重道。

  那一刻,陆恒看到他眼里有光。

  “好!”陆恒也郑重答应。

  在做预算的时候,因为涉及到不少特效,所以周期需要一段时间。

  陆恒倒也没闲着,偶尔去华戏旁边的房子里陪程好,偶尔去看看李晓冉。除此之外,就是偶尔上央视或者京城卫视录个节目,唱两首歌,期间还随着音乐家协会去了趟偏远地区慰问两天。

  恰好孟欣和张雁都打来电话,说过两天《同一首歌》去赣省演出,问陆恒去不去。

  如果只是孟欣问,陆恒可能会拒绝,但张雁也一起问了,陆恒就道:“那就去吧。”

  然后就跟他们同一首歌的团队,去了赣省。

  同行的不仅有张雁,陆恒公司就去了一大批人。SHE,还有阿朵,以及黄美馨和钟晴——她俩是之前超女的第九、第十

  名。

  现在她俩和阿朵的专辑都在制作中,而她们仨的主打歌,已经通过上几次同一首歌,开始扩散了。

  而钟晴的歌《恋爱达人》,是跟沙宝亮合唱的,所以沙保亮自然也一起去,现在的他虽然还没有《暗香》,但通过这首歌,知名度也提升很快。

  除了他们几个,水木年华和景岗山是《同一首歌》的常客,已经去了不少地方,参加过几十期演出了。

  这么算的话,单单陆恒公司,就有七个歌手/组合参加这一期的同一首歌,虽然不算半壁江山,至少也有三分之一了。

  去的时候孟欣笑称:“陆恒,每次都是我们给你公司演出费,但我怎么感觉……你得给我推广费呀?”

  陆恒朝她腿上拍了一巴掌!

  “啪!”

  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把孟欣吓了一跳,同时还痛呼一声。

首节 上一节 175/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