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626节

  眼见著谷雷带著人走了,她转身看了许大茂夫妻两个一眼,灰溜溜的走了。

  事到如今。

  也算是真相大白了。

  许家先是答应和谷家换亲又后悔。

  四合院儿的邻居们会怎么看她们许家?

  周氏没脸再待下去。

  许大茂夫妻两个也没脸再待下去了。

  只是。

  除了四合院儿。

  他们还能去哪里?

  夫妻两个只能采取尽量少和邻居们接触的方式避免尴尬,许大茂回家吃过饭以后就去工作,谷雨则是尽量的深居简出。

  当年有百分之几十多的农民参加了合作社,有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参加了高级社。

  所谓的高级社就是集体化的程度更高。

  荒地、林地甚至是家禽、家畜都收归合作社所有,一切生产资料归公。

  交足郭嘉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才是个人的。

  麦收以后就开始结算,留给个人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还要根据个人在半年内所得的工分分配剩下的一点儿财富。

  很多人都是半年只有几十块钱的收入,还不如城市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高,积极性被消磨殆尽,很多人都想著要往城市里跑,想要进城当工人。

  合作社自然是不会轻易同意的,但还是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城了,很多人都到了京城、魔都等大城市。

  袁树森一家就是成功进成的那批人当中之一。

  他得了血吸虫病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和合作社的领导说要找个地方治疗,将首选地点定在了京城,说是自己的病实在是太严重,要是不到京城大医院看病的话怕是没多久活头。

  袁树森的后遗症是肝硬化,腹水。

  肝脏是血吸虫主要侵害的脏器之一。

  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脏,病变主要在汇管区,以左叶更为明显。

  急性期肝脏轻度肿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黄色、粟粒或绿豆大小的结节。

  慢性期,肝内可见慢性虫卵结节和纤维化。

  感染较轻的病例,仅在汇管区有少量慢性虫卵结节。

  长期重度感染的病例,汇管区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肝因严重纤维化而变硬、变小;肝表面不平,有浅的沟纹分割成若干大小不等稍隆起分区,严重时形成粗大结节。

  临床上常出现腹水、巨脾、食管静脉曲张等表现。

  袁树森手上有县医院开的证明,说是他们医院太小治不了这种病,要是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很快就没命了。

  合作社的领导也有些担心。

  要是袁树森死了,他的妻儿怕是要闹,名声不好。

  领导特意给他批了一笔医药费,还给他写了介绍信到京城去找大医院诊治。

  袁树森将家里的房子都卖了,带著妻子和儿子一起到了京城。

  进京以后,他们并没有立即找医院给袁树森治病,而是先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玩了几天,打听到六院在治疗血吸虫方面很在行就找到六院附近的居委会说明情况,还要求居委会帮忙找个工作,他要在六院进行长期治疗,要是不找个工作他们还不得饿死啊!

  一家三人声泪俱下。

  袁树森当时就要给居委会大妈跪下。

  他是南方人,本身就长的白,再加上是瘦高个,看起来还真像是个长期饱受疾病折磨的人。

  居委会大妈动了恻隐之心,介绍袁树森到扎钢厂工作。

  见领导的时候袁树森又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他的老家是多么多么的艰苦,自己在合作社的时候是多么多么努力的干活儿,原先也是一个魁梧的汉子,现在却成了这样。

  还说他虽然变瘦了,但是依旧是有不少力气,只要扎钢厂愿意收留他,他肯定会努力工作,不让领导失望。

  最后。

  这家伙被安排到钳工车间做了学徒,每月工资十八块钱。

  领导询问工资少不少的时候袁树森憨笑著说道:“不少了,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能赚这么多钱!”

  在老家乡下的时候,一家三口一起下地干活儿也得不到相当于这么多钱的工分啊!

  本来。

  厂办的人是想要安排袁家人住到家属楼的。

  可是袁树森夫妻两个都是吓的双腿发抖,说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的建筑,不敢上去。

  厂办的人心里骂了他们几句,还真的想到了办法,将他们带到了四合院儿。

  让他们在阎解成家东边的两间房子里住了下来。

  原来的户主被调到其他地方工作了,在当地分了房子,按照约定,这两间房子就是公家的。

  扎钢厂有权处理,让袁家三人住了进来。

  刚刚进京就有了工作,袁家人自然是很高兴。

  在四合院儿待了两三天袁树森的妻子赵芳就和三大妈搭上话了,听说四合院儿里有三位大爷,平时这三位大爷管理著四合院儿里的大事小情,袁家人还特意的去拜访了三位大爷。

  袁树森和易中海等三人说话的时候一直客客气气的,特别是对易中海这个一大爷更是恭敬。

  易中海很是高兴,还说以后可以跟著自己学习钳工技术,三年后学徒期满就可以慢慢提升工资待遇了。

  袁树森用一种很尊敬的语气试探著询问易中海的工资,易中海非常骄傲的说自己已经是七级钳工,每个月的工资有九十块钱。

  袁树森佩服不已,看著易中海的眼中冒著精光。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这么高的工资。

  “好好跟著我干吧,将来会有出息的!”易中海微笑著说道。

  他看出了袁树森眼里的敬仰和期望,很是得意。

  “多谢一大爷提点,我会努力的!”袁树森恭恭敬敬的说道。

第397章 刚进四合院儿就要挂了?

  袁树森只比易中海小十几岁而已,这家伙打蛇随棍上,还真的就拜易中海为师了,在扎钢厂车间跑前跑后的围著易中海转,“师傅”不离口,张嘴就叫。

  易中海很满意。

  他还提醒袁树森要尽快将户口迁到京城来,否则,一家人都没有口粮,单单依靠他们从家里带过来的一点儿全国粮票是不行的,很快就能用完,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要将户口迁移到京城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要在京城有工作,其二是原籍所在地的介绍信,介绍信上写著迁移户口者的个人信息,必须身家清白方能迁移户口。

  工作他有。

  关键是原籍所在地领导的介绍信。

  他拿到的介绍信是让他来京城看病的,可不是让他在京城落户的。

  袁树森很是头疼。

  他反复的查看了自己的介绍信。

  介绍信分三页。

  第一页是介绍袁树森个人情况的。

  第二页是介绍病情的,说是他已经肝硬化,有腹水了,在当地医院无法治愈只能到京城去。

  第三页是说袁树森到京城以后希望各单位能够照顾一下,还有就是开证明的单位介绍,也就是某某合作社。

  袁树森反复看了很久,对介绍信有了了解,这家伙还真的想出了办法。

  将第二页抽取出去。

  只看第一、三页的话勉强能连贯下来。

  没了第二页,这个介绍信就成了介绍袁树森并且要求京城各机关单位照顾他了。

  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他让扎钢厂钳工车间主任开了一张自己是工人的介绍信,同样带著自己从老家拿过来的那一封去了交道口派出所,说是要办理户口。

  扎钢厂的介绍信是真的。

  外地的介绍信看起来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办理户籍的民警心里有点儿疑问也归结为各地介绍信的写法不同,也许当地就是这么写的。

  民警答应帮他们办理户口了。

  不过要等几天才有户口本和粮本批下来。

  袁树森微笑著连连感谢。

  只要能把户口迁过来,别说等几天,就算是等一两个月都行。

  从派出所出来这家伙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蒙混过关了。

  回到家以后袁树森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儿。

  只要他努力工作,没准儿以后能像易中海那样一个月几十块接近一百块的工资。

  等到自己儿子够年龄了可能也会有工作,到时候他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比待在乡下日子好的多。

  这家伙将自己要迁户口的事情告诉了易中海,还说他们家暂时没有粮本,买粮食都成了问题。

  易中海沉吟著说道:“咱们四合院儿的邻居都非常好,谁家要是有困难了都是会帮忙的,先前我就是将家里的口粮指标分了一点儿给贾家,要不然,我就能帮你了!”

  “师傅,我刚刚搬过来啊,怕是没人会给我面子将粮食指标借给我!”袁树森开口说道。

  “无妨!”易中海很大气的说道:“我去帮你借,不借给你,还不借给我,我可是四合院儿里的一大爷,大家这么多年的邻居,其他人能不给我一点儿面子吗?”

  易中海信心十足。

  他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李家。

  他并不知道李平安夫妻两个还在实验室那边多领了口粮指标,只是认为李家的伙食不错,吃的好了,所需的粮食自然也减少,可能会有些盈余。

  只是。

  易中海找到李家说明情况的时候李平安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说道:“你说什么,以后袁家的粮本下来了再将指标还给我们?他拿什么还?粮本的粮食指标都是按照人口制定的,就算是将来他们家发了粮本口粮指标也仅仅是够吃而已,再说了,我家粮食指标也不多,你凭什么认为我们家能给他们均出一部分口粮指标?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帮不了你!”

  李平安知道。

  这种事情就是肉包子打狗,将粮食指标给了袁家人以后他们怕是不会再还回来。

  李平安才不会将口粮指标借给他呢。

  这段时间秦淮茹怀孕,吃的也多了起来,单单靠喝鸡汤可不行,这么紧要的关头李平安怎么可能将粮食指标借给一个刚刚来四合院儿几天,几乎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你。”易中海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没事儿的时候他经常诋毁李平安父子是庸医。

首节 上一节 626/9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