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359节

  这种后遗症一般不会造成肺小叶大面积坏死,不需要做手术,需要用药物控制。

  这个时代能够治疗这种炎症的只有可的松,当然,中药方剂,吴泽家传的那个方子也是可以应用的。

  李平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提议不用手术,用可的松和吴泽家的那个药方进行治疗。

  王春燕盯著李平安看了很久,心里很不舒服。

  吴家家传的药方,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张药方都落到了李平安手里。

  “你确定我是不需要手术的?”严冰开口问道,有些高兴。

  只要不做手术,医药费肯定能少很多。

  “有一件事情我想问问你!”李平安说道:“据我所知,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一般都进行安置了,你,你怎么会没有工作,还需要自己出医药费呢!”

  “我得了鼠疫以后勉强活下来了,可身体不行了,仗还没有打完,我们连长硬是逼迫著我从战场上下来!”严冰开口说道:“我也觉得自己的身体不行,可能胜任不了上面给我安置的工作,所以我就没有去,自己租了个房子,平时就依靠做点儿小生意为生,先是卖早点,后来身体好了一些,我就用我的复员费和安家费买了一辆三轮车拉活儿,算是一个窝脖儿吧,勉强维持生计!”

  李平安没有再多问。

  病因、病情都弄清楚了,甚至李平安连治疗方案都交代了。

  接下来就是吴泽的活儿了。

  他给患者开了可的松和二十副中药。

  毕竟是吴家家传的药方,吴泽开起药方来很快。

  “这。”拿著药方的时候严冰有些疑惑,他不知道药房在哪里。

  一个小护士刚要跟他一起过去就听李平安说道:“我帮你去将药取来吧!”

  严冰答应道:“多谢!”

  他忍不住轻声咳嗽了一声,将吴泽开的药方递了过去。

  李平安到药房抓了药,将药费给出了,当然,他亲自过来抓药,药费自然是经过优惠的。

  李平安也没有给现钱,还是老规矩,药钱记在他的名下报给财务,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从工资上扣除。

  梅姨抓药的时候就看出这张药方不一般,就问李平安这是什么方子,李平安就说这是吴泽开的方子,应该是他们家的祖传秘方。

  梅姨犹豫了一下,她本来是要将方子记住的,可听说是人家的秘方就不再记了。

  李平安看出了她的犹豫,说道:“梅姨,吴泽已经将这个药方献给咱们医院了,我爸那些中医都已经知道这个方子了!”

  梅姨点了点头。

  她听出了李平安的意思,自己丈夫肯定也知道了这个方子,她记不记都是一样的。

  李平安拿了一支可的松和二十副中药回了外科医生办公室。

  严冰开口问道:“医生,我的医药费多少钱,我这就给你!”

  李平安说是四十五万块。

  他的话一出口,吴泽等人都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别说可的松是进口药,就算是二十副中药也不只这点儿钱啊!

  其实。

  这四十五万块钱仅仅是优惠过的二十副中药的钱,可的松是免费的。

  安德烈当初和李平安探讨可的松副作用的时候曾经和他说过,如果李平安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使用的药物他可以通过相关机构进行报销。

  看的出来,严冰手头并不宽裕,李平安想动用这种权力,让安德烈将他使用的可的松给报销了。

  药费居然有四十五万块!

  严冰觉得有些多,但还是将药费出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堆钱,拼拼凑凑,总算是凑了四十五万块钱给了李平安。

  李平安有些心酸,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兵,医治在战场上留下来的后遗症时居然还要自己出钱。

  而且他身上带的钱并不是很多,拼拼凑凑的才够医药费。

  李平安做了说明,说是四十五万块钱只是中药的钱,可的松的钱苏国人帮他出了,要求就是他配合人家进行研究,将使用该种药物以后的反应告诉李平安,也算是对苏国人有个交代。

  护士给严冰打了一针可的松,严冰很认真的说了自己使用以后的感受,当然,他是第一次用这种药物,时间尚短,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副作用。

  李平安告诉严冰,他还要再用两针可的松,接下来的两天他都要来六院。

第230章 并不是没次都能那么好运

  严冰又到六院打了两针可的松,李平安还特意向他要了住址,患者是很典型的鼠疫后遗症,估计像他这样的间质性肺炎患者还要有不少。

  冉倩告诉李平安她已经将这件事情汇报上去了,要将这个病例做成典型,如果再遇到此类疾病就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治疗。

  没想到。

  冉倩将这件事情上报以后上级也很重视,说是让六院将严冰的治疗结果上报给上级,苏国红十字医院的苏国医院对此很感兴趣。

  战争期间。

  患了鼠疫的可不仅仅是志愿军,还有朝过军民。

  当时治疗肺部间质性炎症西医手段有限,也只能使用可的松进行控制而已。

  苏国红十字医院的意思是如果严冰这个病例能够成功治愈,他们愿意学习治疗经验,甚至是通报朝国方面,让他们从华夏进口一批药物。

  直接给他们中药是不行的,最好能够做成中成药。

  吴泽家传的那个药方也是能够做成中成药的,而且不需要特别的进行研制,只需要制造成丸剂,保留其药效就成。

  肺间质性炎症本就是一个慢性过程,急性肺间质性炎患者死亡率很大,抗过去之后就成为慢性。

  不像速效救心丸那样,吃这种药的都是心脏病患者,需要争分夺秒。

  既然是要严冰的住址,有些事情总是要和他说清楚的。

  李平安将前因后果都说了出来。

  严冰听说要将自己当成典型,若是能将自己的病治好还要将这种药推广出去,甚至还能出口,他非常高兴,急忙说自己愿意配合,甚至不需要李平安等人过去找,他会主动定期过来复诊,让李平安及时掌握他的身体状况。

  李平安还是留下了他的住址。

  严冰就住在崇文门那片儿,就是原来军管会附近。

  打了三针可的松之后严冰的症状其实就减轻了不少,用了十副药之后过来复查,说是症状差不多都消失了,只是偶尔还会咳嗽几声。

  苏国红十字医院将检测严冰病症的任务交给了安德烈。

  可能是苏国那边也有类似中华医学会之类的组织,安德烈和其他苏国医生联系都很紧密。

  李平安和他说了严冰的情况,还告诉他自己给严冰免除了可的松的药费。

  其实。

  安德烈已经将可的松的副作用研究的差不多了,不过他还是很慷慨的将三支可的松的钱给了李平安,又说可以将严冰送到苏国红十字医院,苏国红十字医院会负责他的后续治疗并监测其身体状况。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只是给他使用了三支可的松而已,其他都是中药治疗,你们对中药可能不是很熟悉,还是让我来吧,放心,我会定时将严冰的情况向上级做汇报,你们要想知道可以向卫生局的同志进行了解。”

  要是让苏国红十字医院接手的话肯定是要将吴家的药方交出去的。

  李平安有些不请愿。

  毕竟这个药方从哪方面来说都不错,李平安可不想就这么随意的给苏国人。

  当然。

  苏国人可能不知道方子的价值,更大的可能是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李平安不得不防。

  他不想让药方流出去,更不想从自己手里流传出去。

  安德烈想了想之后还是答应了。

  现在李平安这套治疗鼠疫后遗症方案的效果还没有出来,苏国人是不可能太重视的。

  严冰的事情通过安德烈的口传到了轧钢厂那边。

  轧钢厂保卫科主任宋小雨特地过来找李平安要了严冰的住址,说是要给他提供一份儿工作,想让他到轧钢厂保卫科去工作。

  他去找了严冰。

  严冰思考过后还是答应了。

  虽然他不想麻烦组织,但是轧钢厂保卫科很多同志都是老兵,从朝战战场上下来的也不少,大家经历相同肯定是有共同语言的,在一起工作也开心。

  严冰的房子是租的,他是个窝脖儿,相当自由,将房子退了,骑著自己那辆三轮车就到轧钢厂保卫科报导。

  宋小雨帮著他补了各种手续,算是正式入职,若是以后再看病的费用也是能够报销的。

  事实上。

  宋小雨将二十副药吃完之后肺部的炎症已经得到了控制。

  李平安将严冰的病例汇报给了冉倩,冉倩又向上级汇报了。

  没过几天,冉倩就让李平安将这件事情写成文章发表在《健康报》上。

  《健康报》是卫生部的机关报,也是医疗机构比较权威的报刊。

  《中华医学杂志》著重于技术性,《健康报》则更侧重对事实的报导,新闻性比较强。

  医学方面的论文大多数都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卫生部、卫生局的动态,比如说是召开什么会议,发布什么通知等一般都发布在《健康报》上。

  两者各有各的领域,谈不上哪个更加权威。

  不过。

  李平安的文章要是能发表在《健康报》上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京城以及地方医院大都是订《健康报》的,李平安的文章发表以后可就算是扬名了。

  李平安将文章写好以后交给了冉倩,他在文章中只说是用中药方剂进行后续治疗却没有说明究竟是用的什么方剂,更是没有提具体的药方。

  他的文章还真被录用了,发表在《健康报》的头版头条上。

  当时卫生部提倡中西医结合,发扬中医。

  李平安提供的这个病例就有很好的导向性,能发表也不奇怪。

  虽然吴父不再是中医科主任,可他毕竟是擅长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医生,这方面有任何进展大家还是会告诉他的。

  三院某些看过当期《健康报》的医生将报纸上的内容告诉了吴父。

  六院李平安医生开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鼠疫后遗症的方法,还上报纸了?

  吴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想著这件事情要是自己儿子做的就好了。

  等到吴泽和王春燕回家的时候吴父就向两人询问这件事情。

  吴泽夫妻两个听了吴父的述说之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王春燕当即就大声说道:“吴泽是严冰的首诊医生,方子也是他开的,应该也算是主治医生了吧!怎么活儿是我们做的,扬名的好事儿却是李平安的?太不公平了!”

  吴父以为其中另有隐情,急忙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吴泽将严冰来六院看病时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叹息了一声说道:“严冰是鼠疫后遗症这个情况是李平安发现的,患者相信他,后续治疗找他不找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还有李平安和上级关系好,冉倩、院长,甚至还有轧钢厂那些苏国医生,谁不向著他,好事儿轮到他而轮不到我也在情理之中!”

  吴母叹息了一声说道:“吴家几代人才琢磨出这么一个方子,现在可好,京城几乎所有医生都知道这个方子了!”

  吴父也觉得可惜。

首节 上一节 359/9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