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银对孙少安要孩子这么上心,也因为自己改变了太多。
如果有了什么改变,秀莲没有意外怀孕,孙家第四代只有虎子一个独苗苗,太可惜了一些。
本来第四代就只有两个,直接给腰斩了,对孙家来说太残忍了一些。
孙少安帮助自己养活过小猫蛋,小狗蛋。
王满银只能多回报孙少安一些腰子了。
希望孙少安能早点有二孩。
剩下的时间,王满银大部分都花在了工厂上面。
羊毛还好说,厂子规模不大,石圪节乃至原西饲养羊群规模都还可以。
留出来一部分利润,就不愁收不到羊毛,自然会有很多人帮着收购羊毛,并且送到厂门口。
但是对于水果来说,就对季节的要求比较高。
没有什么私人成规模的果园。
想要收购大量的水果,王满银还是要利用起来,培育多年的二流子关系网。
对于二流子群体来说,你是二流子,我也是二流子,那大家就都是哥们兄弟。
同为二流子来说,你流窜到我这边来了,招待一番是免不了的。
王满银这几年虽然没有怎么出去流窜。
但是有二流子流落到石圪节这边,王满银都有尽二流子的义务。
给予二流子自己能力之内的帮助,招待的都不错。
先是厚厚的买了一打信封,王满银就开始一个一个给记住地址的二流子朋友写信。
只要离原西不是太远,每个县里面,王满银都给二流子去了信。
告诉了二流子朋友们,有收购水果这个商机。
普通村民可能胆子小,没头脑,不敢做生意。
但是对于二流子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
现在家业发达起来最多的,正是之前村民看不起的二流子。
不过相比于庞大的二流子群体来说,发财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部分不够精明的二流子,因为普通村民也开始做小生意,造成的竞争,生意做的还不如以前。
王满银的目标群体,大多数都是这一类人。
不只是可以给王满银带来新鲜水果,回去的时候带走一部分罐头,连销路都解决了很大一部分。
罐头厂开发的暂时以黄桃罐头,苹果罐头,梨子罐头,山楂罐头为主。
王满银的见识和能力,调制出比市场上,大多数同类口味优秀的罐头不难。
人们缺少甜食的情况下,罐头就是简单的用糖水泡一下,就足够好吃。
剩下的销路当然就要打通供销社的门路。
原西供销社系统,有刘根民的关系,和王满银的人情世故,本地产品可以轻松打开渠道。
不过原西的消费能力有限,罐头厂现如今的产量,起码也要整个黄原地区才能吃的下。
所以王满银为了打开黄原地区的供销社渠道。
这段时间没有少去黄原。
也就孙少平从黄原跑路了,要不然王满银这个频率的去黄原,还真是不方便。
兰花妈和兰花,肯定要嘱托王满银去看孙家二少爷。
这个时期供销社,还属于眼高于顶的时候。
一个营业员都牛气哄哄,更不要说供销系统的领导。
谁能想到十几年后,供销社就会日薄西山,入不敷出。
掌握着供销系统,领导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供销社卖什么,家里就有什么。
其他人难以购买的物品,都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情。
最后王满银还是用黄橙橙的“土特产”打开了渠道。
忙起来时间就过的很快,忙过来秋收,又忙过了冬天,时间转眼就到了82年。
王满银的工厂忙碌,孙少安的运输生意当然也火爆。
自己的一部分存款,加上刘根民这个公社主任,帮着孙少安在农村信用社贷款。
买了第一辆130轻卡,孙少安的运输生意终于走出了原西。
孙少安买卡车还是有优势的,金波顶了金俊海的班,给孙少安送回来一个老司机。
货车明显的比拖拉机复杂,而且货车运输跑长途,也经常出门在外。
对司机的要求就高了很多。
可以跑长途的司机,重要的不是会开车,最重要的会修车。
开车容易学,胆子大一点的后生,学几天开起来就没问题。
修车就不是简单能学会的事情了。
现在也不是到处都有服务站,车坏了随时有地方修。
只会开车,不会修车的司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司机。
如果单纯的学习开车,金波也不能跟着金俊海一学就是好几年。
金俊海名副其实,孙家及时雨,孙家需要老司机,金波就把金俊海顶了回来。
金俊海五十来岁,也算是年富力强,没到养老的年纪,当了几十年司机,回到农村,也不擅长种地。
这波和少安的合作,勉强也算得上双赢。
孙少安也不只是有这件喜事,“良种”总算是成功种上,到了年中应该就能收获。
这可乐坏了孙玉厚老两口,人逢喜事精神爽。
孙家的几个孩子,都过的不错。
老大兰花,王满银一家不用说,随着今年在石圪节,开办工厂,想装穷都装不下去了。
老二孙少安,日子越来越红火,买了村里第一辆卡车,虽然不是小汽车,在村里也足够的轰动,而且即将要有孙家第四代第二个孩子。
老三孙少平,被铜城煤矿招成了工人,虽然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不过可以给孙玉厚,每个月邮寄过来五十块钱,想来过的也不差。
五十块钱已经不少了,孙少安辛辛苦苦一天才赚几个五十块。
老四孙兰香,更是孙家人的骄傲。
就算几个孩子过的不错,成为村里,县里的冒尖户,也远没有大学生来的荣耀。
第一百五十章 带孩子寡妇
所以虽然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孙玉厚老两口精神头看着比以前更好,人看上去也比之前年轻一些。
孙玉厚孙老汉忙活地里的农活之后,每天就营务着一片烟叶,收获之后到集市上换点零花,孙老汉的日子过的也挺满足。
记挂着的事情也就只有老母亲的一身病,和幺儿孙少平已经是大龄剩男。
每天闲着无事的时候,就蹲在墙角,叭叭的抽着旱烟发愁。
兰花奶奶在王满银和少安都有钱之后,不是没有带着去县城看过。
一家子带着奶奶,去了县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
不过兰花奶奶,不管是瘫痪,还是湖涂,一身都是慢性病,看过了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费了不少的功夫,托人,也请到了少平同学,顾养民的爷爷,已经身体不大好的顾老先生,给兰花奶奶开病。
开了不少的苦汤药回来调理,兰花奶奶一个湖涂的老人哪里愿意吃。
清醒一点的时候,吃一次。
如果一天都在湖涂,一天都吃不了一次。
兰花奶奶被送到医院的原因,也有点可怜又可笑。
年初的时候,兰花奶奶天天肚子疼。
医院也不愿意去,非要双水村村里的新晋神棍刘玉升,给自己看病。
改革开放了,集体没了,不能跟着集体混日子,有的人活不下去,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坑蒙拐骗能搞到钱就行。
实行责任制以后,双水村大家的光景都开始慢慢变好了。
但刘玉升家的光景却大不如前,于是他开始寻找生计。
一天半夜,刘玉升鬼哭狼嚎了几声之后,第二天就开始信口开河,说自己下了一回阴界,看到了很多故去的人。
就这样,刘玉升就成为了双水村的一位显赫人物。
打这以后,刘玉升就开始为别人“看病”。
由于几次偶然和巧合,竟然真的给人看好了,于是刘玉升的名声大噪,被人大肆宣扬。
兰花奶奶时常湖涂,其他事情记不住,但是偏偏就记住了神棍刘玉升。
兰花奶奶湖涂迷信,没化的孙玉厚和兰花妈两口子也不遑多让。
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兰花奶奶不愿意去医院。
只能请了刘玉升给兰花奶奶看病。
经过刘玉升一番装神弄鬼,骗了兰花妈用一斤多白面蒸的两个猪头之后,兰花奶奶彻底的病倒了。
最后兰花奶奶被少安送到了石圪节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兰花奶奶是肚子里面有虫。
吃了打虫药,就恢复了正常。
因为兰花奶奶的胡乱折腾,所以王满银在和少安商量过后,一家子带着兰花奶奶去了县医院做身体检查。
给兰花奶奶做检查的时候还可以,所有人都同意可以接受。
但王满银想给其他人顺便也做一遍体检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同意和支持王满银的建议。
一群人没有一点定时体检的概念,就连有一定化的孙少安也不同意。
奶奶的身体情况,算孙老汉的一个心病。
另一个放不下的当然就是孙少平,24岁的孙少平,和孙少安当年一样,成了大龄未婚男青年。
如果在村子里面,孙老汉还能催一下婚。
现如今,孙少平一个人去了铜城煤矿,春节也不回来,孙老汉想管也管不着。
孙老汉有时候,难免都要羡慕一下田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