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银哥,听说建国现在是跟着你干活?”
王满意这几年,变化没有建国明显,一米七五的个头,在这个年代在西北也不算矮,下地干活之后壮硕了不少,不过长着一张娃娃脸,就算晒的黝黑,看着也不够成熟。
“对啊,知道了你还问?”
“满银哥,当初一直是咱们三个在一起,你们怎么忍心抛下我一个人。”
“乱说什么,什么就在一起了,那是在一块放羊。我不是听说你要去南方闯荡了吗?”
“这不是我爹娘都不让嘛!我只有来投奔满银哥你了。”
得亏满意爸妈,没有让王满意出去,王满意表面看着能说会道的,是一个做生意的材料。
不过王满意的社会经验不够,心眼太少,这样的人去了南方,让人卖了都还帮着人数钱了。
“你跟着我能做什么?”
“我跟建国一样,给人送货去啊。”
“送货有建国一个人就够了,没看我现在大部分都是在家里了吗?”
王满银对王满意,担心的不是信任的问题,担心的能力问题。
王满意做事,想独挡一面还不行,还缺少社会的磨练。
“满银哥,你如果不要我,我只能跟着满仓哥去工地了。”
王满意用着一副生无可恋的语气说着。
其实去工地,真没有王满意说的那么惨,首先对于农村人来说,农闲的时候,能找个能赚钱的工作就不错。
正经农村人哪有资格挑三拣四的,而且都是一个村子组成的建筑队,对于王满意这种新手来说已经很友好了。
建筑队重要的是有技术的大工,陌生人去做小工,不说身体的劳累受的了受不了,做事不合大工的心意,打骂都是常有的事情,心里能不能承受都要另说。..
所以说孙少平,自己出去做小工,能顺利找到工作,没有被欺负,做什么都是顺顺利利的,可以说遇到的都是“贵人”。
罐子村的建筑队,也就是王满仓没有放开口子,如果在外村招人,想去的从罐子村都可以排到石圪节了。
“这段时间暂时没有什么事情,你要在家没什么事,可以过来跟着我做木匠活。”
“满银哥,你要教我做木匠啊?”
王满意听了都要乐的合不拢嘴了。
“不一定教不教你,先跟着我干一段时间,先看看了再说!”
对于王满银来说,专研各种技术,要比单纯的赚钱有意思多了。
木匠不了解的时候觉得没意思,专研进去了还是挺好玩的,怪不得有人皇帝都不爱干,天天琢磨木匠活。
王满银既然想在陕北倒腾木材,想了一下,木材利润还是薄了一点,正好自己一步到位,一条龙服务,做成家具利润更高。
王满银最近也一直在提升木工技能,办一个家具加工厂也很合适。
第一百一十五章 要拜师
家具风格,以后几年变化很快,相比于请木匠师傅定做家具,直接购买成品家具的人会越来越多。
王满银让王满意跟着自己做木匠活,不是想让王满意成为什么优秀的木匠,只是想让王满意对木材方面多一些了解。
了解清楚之后,最简单的在乡下收木材,有个一两年的功夫,都可以成为万元户。
当然了王满银留下王满意,也是因为有好多木匠活,两个人要比一个人方便不少的原因。
不过王满银没有想到,第二天,王满意再过来的时候,王满意爸妈提着糕点,罐头也跟来过来,要给王满银拜师。
“满意,快给你满银哥磕一个,以后就要改口叫师父了。记得以后好好的跟着你师父学,学成以后好好孝敬你师父,要给你师父养老送终。”
王满意别说平常时候看着有点调皮,对爸妈话,也是真听,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王满银可不愿意承受这个,看王满意要跪,提前就侧身躲了开来。
自己有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哪里用得着收徒弟养老。
王满意要给自己养老,是不是还要继承自己遗产啊,两个人也就差十岁,说不定谁能活的过谁呢。
“有粮叔,你们是不是误会我意思了啊,我就是最近接木匠活接的有点多,没有收满意做徒弟的意思。”
“满银啊,误会啥嘛,没有误会。满意这孩子以后就交给哪里,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你当自己孩子就行。”
王满意他爸,王有粮拉着王满银,就是情深意切的说道。
“满意,你赶快起来,我叫你过来,是让你帮着我干活,会给你开工资的。你不会真的想当学徒,在我家白干几年吧,不挣钱,你这几年还想不想娶婆姨。”
王满银话对着王满意说,但是话也是说给王满银爸妈听的。
王满银相信,王满意爸妈经受起这个糖衣炮弹。
非要把王满意塞给自己做徒弟,王满银就是一个普通乡村木匠的水平,自己要学的都有很多,哪有功夫教人。
王满银招人是为了自己能够轻松一些,不是太闲了,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
王满意这个年龄也真不是什么学艺的好年龄。
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档口,应该养家糊口,顶门立户的时候,真不适合当免费的学徒。
“满意都怪你,没和我们说清楚。”王有粮先是呵斥了王满意几句。
然后才和颜悦色的对着王满银说道:“满银,那就让满意来你这给你帮忙。我们刚才说的都算,孩子就交给你了,任打任骂,你能让孩子跟着你干活,还是要谢谢你,这糕点和罐头,你都留着给孩子们吃。”
挣工资和当学徒,对于现在的农村人来说不难选择。
也不能都说是目光短浅,明天都要饿死的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后天的事情。
孙少安不是一样的知道多上学,多读书能更有出息,但是还是选择了辍学回家,这都是无奈的选择。
……
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去之后,冬去春来,时间就来到了八零年,进入到了八十年代。
春节过后,整个石圪节又热闹了起来,因为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像罐子村,下山村,几个村子粮食的丰收。
几个村子也不只是粮食的丰收,因为村民从土地之中解放了出来,做小生意,进城揽工,也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受这些村子的影响,在春节过后,整个石圪节公社所有的村子,都要实行包产到户。
热闹当然是分配土地,分配集体财产,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像罐子村这样,分配大致公平,村委有足够威望,村领导也支持的村子,包产到户,吵吵闹闹的也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但是也有不顺利的村子。
石圪节的代表,就是双水村。
干啥啥不行,搞事第一名。
因为包产到户,会影响不少村支书的权力和权威。
田福堂因为权力受到了削弱,赌气之下,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双水村放话支持搞包产到户之后,就撒手不管。
双水村生产一队,因为去年就搞了包产到组。
土地和小组集体财产,因为是在亲近的几户人家分配,没搞出来什么乱子。
但是双水村生产二队,就彻底乱了套了。
包产到户,生产队队长,没有了记公分的权利,影响不到村民的利益,在村民心里自然就没有了什么权威。
金俊武在勉强用抓阄的方法,分配的土地之后,就完全压制不住了村民,村民当时就争吵了起来,大打出手的也不少。
等着二队分牲口和生产资料的时候,二队开玩笑一样的也选择了抓阄。
分配牲口的时候,村民按着抓到纸蛋,去饲养室里面抢牲口,运气好的笑,运气不好的叫、骂,因为运气不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也不少。
最后分配生产资料的时候,就更乱了几分。
按土政策分,分不清楚的就抢,就夺,接着就吵,就骂,就打架。
哪怕是一根牛缰绳也要剁成几段麻绳头,一人拿走一段。
整个生产队的村民都自私的不行,都报着,我得到,你也别想得到的心里。
最过分的是,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不好分配。
村民就把整个拖拉机大卸八块,一人一块给扛回了家里,因为拖拉机用的钢好,村口们准备拿着零件去集市的铁匠铺,融了打成农具。
村民们跟土匪一样,分东西红了眼,都准备去分公路旁属于国家的树的时候。
还是副支书金俊山,看不过去了,怕闹出来大事,派了儿子金成去公社找领导来阻止这场闹剧。
公社副主任刘根民,到了双水村先是批评了田福堂的不作为。
可以说双水村这次的闹剧,根子就是出在了田福堂身上。
田福堂也这么多年第一次,被公社的领导狠狠的批评,没有因为田福堂有一个做领导的弟弟,照顾田福堂的面子。
然后刘根民,让二队金家这边的,生产责任制停止进行,并让村民们把分走的东西先交回来,被破坏了的生产工具,根据情况,由破坏者照价赔偿,最后吃亏的还是这些村民。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决定
等石圪节的生产责任制,都搞完之后,时间也就到了春耕。
王满银忙完了春耕,也开始了下一步行动。
做了这么久服装生意,王满银的本钱,早已经翻了几番。
想要进一步发展,王满银还是要去南方一趟。
因为出门时间过长,家里需要做不少的安排。
田里的事情,服装批发的事情,家里牲口的喂养。
就连村里的建筑队,都要王满银给一些方向性的指导。
随时全面铺开的生产责任制,各个村村民都有了农闲。
建筑队慢慢也就多了起来,改革开放开放刚开始,需求建筑队的都是城里的单位和工厂。
就这么多的工程,建筑队也会面临竞争,罐子村建筑队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当然了除了公家的建筑队,其他建筑队也都一样,能接到工程还是要靠关系。
技术都差不多,想提高竞争力,当然要购买现代化的工程设备,对于罐子村来说现在当然不可能。
村里的建筑队王满银也没奢望有什么大发展,只是希望这段时间村民能有个赚钱的渠道。
能在王满银工厂发展起来之前,村民能有地方赚钱,就算达成了王满银的目的。
从去年开始,王满银也去省城进了好几次货,兰花多少也适应了王满银隔一段时间出去几天。
猫蛋已经9岁,后半年都应该上三年级,已经是小大人一个了,能帮着兰花照顾不少的家里。
狗蛋也已经7岁,马上也要开始上小学,除了有男孩都有调皮的毛病,也能照顾好自己。
蛋蛋虚岁也有4岁,虽然没有和猫蛋一样,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格外懂事,不过对于兰花来说照顾一个孩子是小菜一碟。
从西北坐火车去广州就更慢了一些,走走停停的坐了三天三夜,这也是王满银之前都是在省城进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