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
身后,数十骑飞奔而至,马车的行进速度自然不能与快马相比,不一会儿,身后的快马已赶了上来,为首之人正是李贞。
当下李贞带着挡在了车队的去路前,李贞朗声说道:大婚在即,岳父大人何故离开长安?
王虎心说坏了,让李贞给追上了,只好陪着笑脸说:原来是太子殿下,我们只是去长安郊外拜佛祈福,并不是要离开长安。
李贞当然不会相信王虎的鬼话,冷笑一声说道:我长安城中寺庙无数,岳父何必舍近求远?
太子说的极是,那我就回长安城。
事到如今,王虎还能说什么呢?
李贞没有和他撕破脸,已算是给足了他的面子,而且也说明,李贞并不打算治他们的罪,王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度过了眼前的难关,至于以后的事,他也是顾不了许多了。
当下车队回返,李贞来到马车前,打开马车,一看王妙玉正在熟睡,当下李贞也不说什么,抱起王妙玉自己的马背上,翻身上马。
驾!
夕阳美景,李贞已载着王妙玉向长安城而去。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不知何时,王妙玉已醒了过来,口中喃喃说道。
李贞一听,心说这诗怎么熟悉?
王妙玉笑着说:这诗不是殿下在宫中诗兴大发所作的吗?已被收录在了太子的诗集中,太子忘了,我却铭记于心。
李贞这才想起来,这首《卜算子》却是北宋词人李之仪所作的千古名句,当初自己在宫中吟出,后来被抄录成集,自己都忘记了,却想不到王妙玉永铭记于心。
王妙玉还真是自己的小迷妹,貌似这种上粉丝的事,后世也有不少人干的,感觉确实不错。
黄昏下,李贞抱着王妙玉骑在马上,身后的薛丁山等随从刻意与李贞离开一些距离,给李贞和王妙玉独处的机会。
二人也不急,身下的战马缓缓向前走去,那马不时停下,悠闲的吃两口青草。
看着四野的麦田在晚风吹拂下不断涌起一阵阵麦浪,李贞的心情很是不错,与王妙说着情话,不时调戏一下。
两个人郎情妾意,情意绵绵,远处,王家的车队与李贞的侍卫在后面隔了一段距离尾随。
姐姐!姐夫,等等我!身后,一个小女孩儿跑了过来。
这小女孩儿约有十二、三岁的样子,身体还没有发育,长的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眉宇间与王妙玉倒有七分相似,只是却多了几分调皮。
李贞将马停下,只见那小女孩儿气喘吁吁,叉着小腰说道:你们等等我啊,可把我累坏了。
王妙玉微微一笑说道:殿下,这是小姐妙清。
李贞笑着看向自己的小姨子,觉得这小丫头还蛮可爱,笑着说:你刚才叫我什么?
我叫你姐夫啊。王妙清笑吟吟的笑道。
妙清,不得无礼,这可是太子殿下。王妙玉见妹妹不识礼数,怕她惹到了李贞,慌忙说道。
可他就是我姐夫啊。王妙清撅起小嘴嘟囔道。
叫的好,这声姐夫我爱听。
李贞却是一乐,与王妙玉下了马。
说起来,自从来到这个平行世界,李贞直接成了太子,很多人对他尊敬有加,但骨子里却又极为生疏,不敢接近。
孙清绮算是第一个大胆与李贞对话的人,所以她给了李贞不一样的感觉。
而这小丫头王妙清,算是第二个。
她是真的把李贞当成了一个普通人,敢于主动和李贞接近,这让李贞感到很是亲切。
见李贞并没有怪罪,王妙玉松了一口气,不过却瞪了王妙清一眼,这个时候自己与李贞正在说情话,这小丫头不识趣却来插一杠子,真在是煞风景,王妙玉就直向王妙清使眼色。
王妙清却向王妙清吐了吐舌头,就是不走,反而对李贞说道:姐夫,这初次见面,你是不是要送我点礼物啊,这姐夫也不能白叫啊。
那个送点值钱的,不值钱的你的身份也拿不出手啊。
没等李贞说完,王妙清又笑着接口说道。
李贞哈哈大笑,觉得这王妙清真是可爱,说话直爽,这么俏皮,自己还真要送她一点东西,否则让她们姐妹瞧轻了。
想到这儿,李贞向身上摸去,却发现,自己来得匆忙,除了腰间的一把火枪之外并无它物。
李贞想了想,反正自己还有一支1911手枪,这只原来用的火枪就送与王妙清吧。
想到这儿,李贞取出火枪,以及身上带的子弹送给王妙清,口中说道:这种短火枪,最适合女子防身,整个大唐只这一支,就送与你吧。
哇,这就是火枪!王妙清兴高采烈的接过火枪和子弹,高兴的一脸是笑,拿着枪不断比比划划。
火枪虽然现在已经在大唐军队中装备,但却是一个稀罕物,一支火枪价值十金,像这样防身的短枪,更是只有李贞才有,如果放到市面上,根本就是有价无市的稀世宝物,得到这防身利器,也难怪王妙清乐成这样
第320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王妙清很是开心的摆弄着火枪,将枪口对准了李贞。
不要胡闹,这可不能乱指别人。一旁的王妙玉说。
没事儿,枪里没有子弹。李贞说。
啊?这东西要有子弹才能打响?
王妙清将枪里装上了一枚子弹,枪口在李贞面前晃来晃去。
看着这个小萝莉玩上了枪,李贞连忙说:小心,别走火。
怎么会
砰!
一声巨响传来,枪口顿时冒出一股青烟,吓得王妙清大叫一声,扔了火枪,双手捂着耳朵蹲在了地上。
汗!李贞吓了一跳,王妙玉这一枪,子弹贴着自己的头皮飞过,将头上的冠冕打落,就差那么一丝,自己的脑袋就要开花儿。
不过,看着王妙清囧迫的样子,李贞不由又笑了出来,心说这小萝莉也太好玩了,自己把自己吓成这个样子。
一旁的王妙玉也是吓了一跳,连声说道:还是把火枪还给太子吧,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玩什么枪。
王妙清听了这话,一噘嘴,将枪捡了起来,口中说道:我不,这枪我要定了。
虽然这么说,她再也不敢将子弹放进枪里。
李贞就说:给她玩吧,女孩子家,有把枪用来防身也好。
当下李贞带着王氏姐妹,以及王家的人回到了长安城,大张旗鼓,筹备两天后的婚礼。
与此同时,长安城西百里之外。
骑在马背上的李治得到了李贞两天后要迎娶王妙玉的消息。
李治听后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头发都立了起来。
可恶!
可恶!李贞欺我太甚,我必杀之!
男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被戴了绿帽子,李治也不例外,更何况,这个要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人,还是自己的死敌。
李治气得眼睛都红了。
传令下去,步兵在后,骑兵与我先行回长安,一定要在李贞结婚之前夺下长安!
李治手下有五万骑兵,其余全是步兵,当下李治要带领这五万骑兵立即杀回长安,阻止李贞娶王妙玉。
一旁的薛万彻却是久经战阵,当下阻拦道:殿下,这五万骑兵是我军最为精锐的力量,若果轻骑冒进,万一中了李贞的埋伏,则我军必然损失惨重,殿下不可轻举妄动啊。
李治红着眼睛说道:难道你让我亲眼看到我的未婚妻嫁给李贞吗?
薛将军,别的事我可以依你,但唯有这件事,我不能依你!
有人要给自己戴绿帽子,李治当然急了眼,薛万彻一时之间也不知要如何劝阻李治,他虽然控制了军队,但是李治怎么说也是一军之主,自己立的牌位,如果真把李治惹急了也是不妥。
再一想,现在长安的军队中,能打仗的,也不过羽林卫和李贞的火枪兵,加起来也没有一万人马,自己的五万骑兵都是精锐,战斗力强大,这李贞就算想打自己的埋伏,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且,李贞的火枪兵在野战中威力大,但自己的骑兵同样擅长野战,自己领兵的话,想打伏击,没有那么容易。
想到这儿,薛万彻就说:殿下,那就让我带兵前行,殿下随后跟进即可。
李治根本就没有带兵能力,薛万彻自然不会放心将五万主力骑兵交到他的手上,所以,他要亲自带领这五万骑兵突袭长安,如果成功,或可一战而定长安,如果不成功,也不会有大损失,而且军中的粮食不多,如果先打下了长安,就不用再愁无军粮可用了。
李治也知道自己带兵的本事不如薛万彻,虽然心急如焚,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了薛万彻的办法,由薛万彻带领五万主力骑兵星夜兼程,突袭长安!
当下,薛万彻连夜点起五万骑兵,向长安而去。
薛万彻手下的这五万骑兵,是整个大唐最为精锐的部队,因为大唐缺马,每年要花高价从草原地区购买马匹,这些高价买来的战马数量有限,只能组织起一只规模有限的骑兵。
所以,大唐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的数量,远不如边疆异族的多,这五万骑兵,基本是大唐骑兵的主力,也是大唐最为精锐的力量。
薛万彻想起了当年侯君集灭高昌一战,那时的侯君集只带几千骑兵,千里奔袭,数日之内突然到达高昌城下,打了高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战,他就要仿效侯君集,百里突袭,一战而下长安!
此时已是黄昏,薛万彻计算了一下马匹的速度与行程,如果中途不耽误时间的话,明天黎明,就可以到达长安城下,而这个时候,也是人最困乏和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攻城,正是时候。
就在薛万彻带领五万大军,星夜兼程,奔袭百里奔袭长安之即,李贞也没有闲着,在长安城外做起了迎战准备。
李贞很清楚,百里之外,想要在一两天内赶到,怕是只有骑兵,所以,李治一定会派骑兵先行到达长安。
如此一来,就可以将这些叛军的主力骑兵与步兵切割成两部分。
如果能一战而歼灭叛军的主力骑兵,那么叛军的步兵胆气一丧,自己很容易就可以击败他们。
但叛军有数万骑兵,这些骑兵装备先进,都是原来唐军的主力骑兵,特别是其中的五千重甲骑兵。
这五千重甲骑兵,人马俱披甲,装备精良,自己曾经做过实验,普通火枪的子弹在二百米远的距离内,对这些重甲骑兵很难形成有效杀伤。
而骑兵与步兵的距离一旦进入二百米的范围之内,以战马全力冲刺的速度计算,骑兵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杀入步兵阵中,对步兵展开屠杀。
也就是说,在野战中,这些重甲骑兵将是自己火枪兵最大的威胁。
所以,李贞是绝不会让火枪兵与叛军的重甲骑兵进行平原正面野战的,对付骑兵最有效的办法,在热兵器时代就是强大的火力,而在冷兵器时代,那就是城墙。
骑兵不可能骑兵爬上城墙,特别是长安城这么坚固的城墙,骑兵必须下马进行进攻,所以,自己必须利用长安城的城防抵消叛军重甲骑兵的优势
第321章 晨雾长安
为了抵消叛军重甲骑兵的优势,李贞在城墙上设下了大量的滚木擂石,还从武器库中取出了五千枚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将在长安攻防战中取到巨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李贞让人将系统奖励自己的没良心炮抬上了城墙。
为了配合没良心炮的使用,李贞让孙清绮带着工匠连夜制做了大量的炸药包。
这些没良心炮威力巨大,也是李贞的底牌。
有了这些没良心炮,必将给叛军骑兵沉重的一击!
与此同时,李贞还让人在长安四周埋设了很多地雷,设制了一个巨大的雷场,用来阻止叛军骑兵的进攻。
这些事情,李贞已经让人忙了几天,现在终于大功告成,李贞当即宣布,全城戒严,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贞观二十二年夏,四月十五,清晨。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东方的天际已微露出蛋白,云彩聚集在天边,像是浸了血,显出淡淡的红色!
乳白色的轻雾弥漫大街小巷,笼罩着长安城,虽还不见太阳,却散发着一股战火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