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生子,鬼抬棺 第774节

“以大计贤弟的......天资,为兄教导不了。”

“救家师的事情我再另想办法......告辞!!”

看着晃晃悠悠朝门外走的王书山,众人尽皆无语。

陈大计这得是多么不堪教化啊,逼得人家连自己师傅都不救了......

只有当事人一脸的无辜,东看看、西看看,傻乎乎的问道。

“老、老大,书山哥这是啥意思?咋忽然就走啦?!”

“再急的的事情也得吃完饭啊?!”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面对这样的局面,华九难也很无奈啊。

暗道果然和实在人说话不能拐弯抹角,容易适得其反。

赶忙拉住毅然决然的王书山直接开口。

“师兄你误会了。”

“我的意思是请你想想办法,直接让大计去贵学府读书......”

王书山一愣,随后满脸的严肃。

“君子‘行不由径’(注1)!”

“师弟,我等孔圣门徒怎能如此行事!”

注1,行不由径:

字面上是“不抄小道”的意思,实际上指做人办事“不走后门”。

第1282章 大计出息了

一句“君子行不由径”,把华九难弄尴尬了。

他生而知之,所以做人做事始终没被别人说出过明显过错。

如今被王书山在这么多人面前教训......虽然人家说的是君子之道,没毛病......

华九难可以接受“训导”,知错就改。

但所谓君辱臣死,义薄云天的灰老六、常怀远不能忍啊!

尤其是谦谦君子常怀远。

他自幼勤奋、熟读诸子百家典籍,近些年又在华九难帮助下达到“兵家大成者”,若论口才并不输于任何人。

冷笑一声刚想出言反驳,却见王书山脸色微红、话锋一转。

“子又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小生虽然不了解大计贤弟,但家师曾言他乃‘真忠义之士也’。”

“嵇康先生说过: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可见德行的重要性远在学识之上......”

众人看着摇头晃脑、不断“吊书袋”王书山,尽皆一头黑线。

好么,合着正反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

陈大计向来脾气急,再加上听不懂之乎者也的,立即挥手打断王书山的长篇大论。

“停,停一下!”

“书山哥你说的这些咱听不懂,直接讲啥意思行不?!”

王书山有些尴尬,不过立即斩钉截铁的说道。

“意思是大计你是个人才!”

“想来读孔子学院的事情,行!非常好!”

“为兄这就让人起草特招录取通知书!”

“你看是现在便来就读,还是等读完高中再说?!”

众人:“......”

还真是书生一张嘴,横竖都是理......

屋里众人的对话,刚好被路过的陈富听到。

先是一愣,随后满脸的难以置信。

兴奋的原地转了几圈后,立刻拍着屁股跑回到自己房间。

喊来陈大计他娘:“媳妇媳妇,你咬我一口!”

“快咬我一口!”

陈大计娘不明所以:“当家的你咋地了?”

“好端端的为啥让我咬你?!”

陈富拼命摇头,示意别问、先咬再说。

“哎呀妈好疼,都出血啦!咱不是在做梦!”

“哈哈哈,小瘪犊子出息啦!可以去京城读大学啦!”

“大学毕业还有部队特招,我们老陈家祖坟冒青烟啦!!”

言毕一溜烟的跑到院子里,拿出手机拨打电话。

“喂,春凤饭店么?我是老陈!”

“赶紧的往我家送好酒好菜!来且了,招待贵客!”

“啥好来啥,有多少要多少!!”

挂断电话后又一溜烟的跑回自己房间,抱出一箱华子送到了华九难这边。

“你们小哥几个慢点吃啊,还有好多菜没上齐呢!”

众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饭后王书山以“冒昧登门不为礼”的借口,和周利民一起返回了县城。

并连夜回京,着手准备前往百越的事情。

华九难等人由于都喝了不少酒、再加上旅途劳顿,所以这一觉睡的十分香甜。

再醒来时已经是后半夜。

刚睁眼就听到院外传来喇叭、唢呐的声音。

陈大计翻身坐了起来,挠着光头、睡眼朦胧的就往地上走。

这货纯粹是尿憋醒的。

“大半夜的这是干啥呢,出殡啊......啊!”

两声“啊”同时响起,然后就是常八爷的咒骂。

“小瘪犊子你注意点行不,踩八爷我尾巴啦!”

陈大计一边道歉一边轻声嘟囔。

“哎呀妈八爷,你不好好在炕上睡,趴地下干啥。”

“幸好咱没下炕就直接尿,不然的话得呲你一身......”

关于自己为什么会在地上,常八爷也纳闷呢。

他记得自己以前睡觉挺老实的啊......

陈大计方便完后,晃晃悠悠来到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

借着雪地的反光,正见到一群人在一个道装打扮的人带领下,吹吹打打的往村外走。

许多人还穿着白色的孝服。

“卧槽,还真是出殡的?!”

第1283章 送肉粽

陈大计话音刚落,就听聋婆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傻小子,这可不是出殡,是送肉粽。”

“你们没回来的时候,村南头老孙家媳妇上吊走了。”

“算算时间,正好今天也该办事喽。”

陈大计回头,正看到胡菲儿、蟾如玉搀扶着聋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

“奶奶奶奶,您咋这么早就起来了。”

陈大计三步两步跑到老人家身旁,接替胡菲儿搀扶着。

聋婆婆微笑,走到石桌旁坐下。

只有蟾如玉帮着放上厚厚的坐垫。

“人上岁数了觉都少,只是连累这俩丫头也跟着睡不好。”

胡菲儿和蟾如玉闻言,立即笑着说“不要紧,我们异类修行本就不用睡太多。”

陈大计好奇心爆发,一边给聋婆婆捶背一边问道。

“奶奶奶奶,啥是‘送肉粽’?跟出殡不是一回事儿啊?”

老人家笑着解释......

“送肉粽”又名送煞或吃面线。

传说是因为怕自缢的死者吊煞怨气太重,会找替身。

所以必须由法师来举办法会将死者煞气(以其上吊用的绳索作为代表)送到野外丢掉。

但因对死者不敬,人们不称“赶缢死鬼”,而称代号为“送肉粽”。

之所以称“肉粽”,乃因端午节时制作肉粽,亦多以细绳捆绑,悬吊于壁上,故缚粽(包粽子)就暗喻上吊。

在法事进行时,还有其他诸多规矩,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只提醒各位读者一句:

要是半夜在家一不小心看到“送肉粽”的,可以侧身面向屋内回避,心中默念道家诸神、弥陀地藏等等法号,不要直视。

若已经直接相遇,一定要跟着队伍走完全程,表示送死者一程。

回家前,再去道观、庙宇求取香火护身即可。

最好再用“净符”化于水中洁身。

“哦,这样啊......”陈大计听的恍然。

首节 上一节 774/1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