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生子,鬼抬棺 第654节

陈大计心中,到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治’的。

就算再厉害,还能厉害得过自己......自己老大?!

再说了,就算自己老大不行,不是还有光头哥、常大哥、干爹雪尸、树爷爷他们呢么!

这么多人一起上,就算活阎王来了也能把他削放屁喽!

尽管心中这么想,可看到聋婆婆担心的样子,还是张嘴给出主意。

“奶奶您年纪大,别操心了。”

“咱现在就把辛大脑袋拎上来,让他告诉下边。”

“多弄点人去磨盘地狱找找,直接把那瘪犊子弄死不就得啦!”

聋婆婆知道陈大计虽然看着混不溜丢的不着调,但实际上特别孝顺。

欣慰的拍了拍他的手开口说道。

“傻小子,地府能人老鼻子去了,哪用咱们刻意给信儿。”

“没准现在都已经查上了。”

话音刚落就见屋子里冒出一团阴风龙卷。

龙卷中一只鬼物转着圈儿缓缓从小变大,直到头顶房梁才停了下来。

头生双角赤面光头,不是豪鬼辛连山还能有谁!

辛连山显然是刚才转懵了:

晃悠着大脑袋摇摇晃晃好一阵儿才勉强稳住身形。

刚想跟华九难、陈大计打招呼,却猛然看见端坐在炕上的聋婆婆。

立即放下钢叉,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他是如此的用力,以至于水泥地面都被双膝磕出两个小坑。

“小鬼辛连山拜见聋婆老祖!”

“祝老祖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老人家向来谦卑,哪肯让阴司正神跪拜自己。

赶忙亲自伸手去搀扶。

怎奈辛连山硬要客气,卯足力气砰砰砰连磕三个响头之后才肯起身。

于是,水泥地面上又多出一个大坑......

陈大计不理解豪鬼的小心思,见状颇为埋怨。

“辛大脑袋你魔怔了吧,不年不节的给奶奶磕什么头!”

“这特么可好,明天还得请人重新抹地面!”

辛连山只是讪笑,嘴里叨咕着“给奶奶磕头还分什么年节,礼多人不怪......”

注1:关于八狱炼仙,并非笔者胡编乱造。也有一说是五狱成仙。

传说宋朝黄裳目有双瞳,杀世间人魑后,得道成仙。

成仙需经五道地狱:即寒冰狱、火炕狱、拔舌狱、抽肠狱、剜心狱,最后方可得道成仙。

还有大病与炼丹也是成仙的要件,人只有在大病之时才可大觉大悟。

感兴趣的读者老爷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注2:上文中的黄裳,并不是先生笔下写《九阴正经》那位,而是确有其人。

《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说他:“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

第1075章 好戏登场

华九难亲自去取了一副碗筷,邀请辛连山一起吃饭。

豪鬼却说“不敢跟长者同席”,自己倒了一大碗白酒后,坐在小地桌旁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华九难无奈,只能拉着陈大计陪豪鬼一起。

“辛大哥,您这次特意过来一趟,可是有什么事情吩咐。”

听到华九难询问,辛连山才猛的一拍自己脑门放下酒杯......酒碗。

“你看俺老辛这记性!又差点喝酒误事儿!”

“小先生,昨晚俺们一起弄回去那几个矿疖子可不简单......”

不等豪鬼说完,陈大计不耐烦的将他打断。

“八狱炼仙是不是?!”

“这还用你说,奶奶刚才就告诉咱了!”

豪鬼一愣,赶忙朝着聋婆婆连连抱拳。

“聋婆老祖见多识广,可比俺们地府里这群半吊子强多了!”

“俺老辛以后一定多来请教学习......”

陈大计就看不惯辛连山这副“世态炎凉”的样子,闻言再次打断。

“辛大脑袋,你要想来蹭吃蹭喝就直接说,少忽悠咱奶奶!”

“呸,德行!”

目的被揭穿,豪鬼也不尴尬。

咧嘴一笑继续说道。

“上头看到咱们送去的矿疖子后,已经开始彻查石磨地狱了。”

“七爷、八爷担心那伙人狗急跳墙,打扰了聋婆老祖和小先生清修,特意派俺暂时来这边当差。”

“万一那群不开眼的要敢过来,俺就立即给下边报信儿!”

聋婆婆闻言,自然知道这是阴司地府的一片好意——看在自己两个孙子面上的一片好意。

“如此有劳辛将军,让七爷、八爷费心了。”

豪鬼辛连山赶忙连连摆手。

“聋婆老祖您这话说的......不有劳、不费心!”

“这都是俺们应该做的!”

一天无话。

等到下午时候,陈富请来的戏班子已经到了村里。

搭戏台、布置场景的好一阵儿忙乎。

按照戏班子的想法,本想着把戏台搭在聋婆婆小院门前。

谁出钱就在谁家门口唱戏,这才能凸显主家身份。

怎奈老人家坚决不同意。

一来自家就在村口、四面迎风,看戏的乡亲们容易冻着。

二来既然主要是为了辟邪,当然要在老庙门前唱。

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

眼见着戏班班主为难的看向自己,陈富赶忙说道。

“别看我啊,都听老婶子的!”

“只要她老人家高兴,怎么弄都行!!”

......

九十年代的时候,偏远农村根本就没什么娱乐项目,更难得有什么热闹。

因此戏班子的到来,自然引来十里八村的村民集体围观。

甚至有人都把晚饭带来了,就等着太阳落山之后开戏。

之所以消息能传播得这么快,还有赖于那时候农村独有的宣传工具——大喇叭!

附近所有村庄几乎都在广播:

全体村民注意啦,全体村民注意啦!

九道沟村今晚请戏班子唱戏、连唱三天,想看的赶紧去啊!

天黑路滑,大伙来回来去的尽量结伴儿,可别磕着碰着!!

有热闹最开心的就属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八零后读者应该记得,小时候村里放映露天电影的情景。

孩子们其实哪里是看电影,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和小伙伴们多玩闹一会儿。

这也是唱戏能辟邪的原因之一:吸引来大量人气,邪气自然就冲散了。

在五六个一百度灯泡的照耀下,老庙附近被照得亮如白昼。

一阵儿紧凑的锣鼓声中,晚七点大戏准时开场。

毕竟是临近鬼节,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华九难还特意请五大仙家派出大量“人手”四下“巡逻”。

因此村口、路边、各个角落,总是能看到小动物们那一双双充满灵性的眼睛......

第1076章 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戏班子后台,演员们都已经化妆完毕,就等着随时登场。

这时一个老花旦忽然指着包拯、包青天的扮演者说道。

“谁给你上的妆,简直胡闹!”

“赶紧把眉心的月牙擦了重化,希望时间还来得及!!”

其余演员闻言,纷纷围了过来。

“徐姐,他的妆怎么了,没看出什么毛病来呀!”

“月牙虽然小了一些,但不偏不倚正在眉心。”

喧闹声引来了戏班子的班主,见到包拯饰演者的妆容后也是一惊。

“不偏不倚?!毛病就出在‘不偏不倚’上了!”

“你们这些后生啊!平时里贪玩不好好学,就连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规矩都记不住!”

“这可怎么办才好,马上就要登场了!现在改哪来得及啊......”

听班主和老花旦都这么说,其余演员顿时好奇。

首节 上一节 654/1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