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生子,鬼抬棺 第345节

再也不用担心这傻货成流氓、街溜子了......

天下哪个父亲不是望子成龙!

陈富可谓笑的“眉毛都开了花”。

“小兔崽子,你总算会说一句人话!”

“到咱家吃吃喝喝的,咋能让且花钱呢?!”

“对了,小徐同志......侄儿小子你抽烟不?抽烟也别花钱买去,叔屋里有的是!”

第525章 染血的嫁衣

崎岖的盘山公路上,苗家姐弟坐在抛锚的汽车里闲聊。

自从上次聋婆婆帮他们取下手臂上的蜈蚣后,两人气色明显好了很多。

尤其是仡徕阿花,原本略显干瘦的身材,如今变的傲人无比。

倒是完全满足了陈大计的审美观点:

买牛要买趴地虎,娶妻要娶大屁股......

“阿弟,咱们把巫祝一家的事情都告诉了组织,她老人家不会生气吧?”

仡徕嗲木依旧双目紧闭。

“阿姊你放心,巫祝大人心胸比家乡的老山都要宽广,不会生气的。”

“我只是在想......在想怎么才能完成迷拉(古苗语巫师的意思)交给我们的事情。”

仡徕阿花闻言也陷入沉默。

是啊,怎样才能请动五羽巫祝前往湘西大山中,帮助自己族人镇压大鬼呢......

另一边,接到“救援”任务的乡镇派出所,值班的小王、小李立即请了修车师傅,带上工具出发。

临行前已经是正所长的周利民不忘叮嘱。

“记得慢点开,安全第一!”

开车的小王笑着回答。

“知道了周所,我们办事儿你放心!”

“上次在义庄,小九他们救了我。”

“这回正好跟着省里来的同志,一起过去道个谢。”

派出所距离苗家姐弟汽车抛锚的地方,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大概有六十多公里。

主要都是崎岖、狭窄的盘山路,再加上长期冰天雪地的,所以很不好走。

行至一半,正是荒郊野岭的地方。

副驾驶的小李,猛然见到对面半山腰居然隐隐有火光闪烁。

“着火了!小王快停车!”

“趁着没烧起来,咱仨赶紧把火扑腾灭了!!”

积雪的山上,松树、柏树油脂旺盛,再加上枯枝死树很多,所以也会有森林火灾。

而且一旦燃烧起来,更加不好扑灭。

小王出于职业素质,立即把车停在路边,刚要开门下去,却被修车师傅拉住。

“两位小同志你们别急,先听我说句话!”

“这荒郊野岭的,看到的不一定是野火,也可能......也可能是鬼火!”

“鬼火?!”经历过灵异事件的小王,听了顿时大惊。

下意识的锁紧车门。

修车师傅透过车窗,怕怕吓吓的向外看。

“我估摸着,这里正是孤女坟的位置,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咱们还是别多管闲事儿了!”

孤女坟,北国的老人或多或少都听过相关传说。

旧社会的时候,神州极北边陲还是战乱之地。

这里众多小国林立、异族侵扰,互相征伐、连年打仗。

本地有个小伙叫宋鄂,年轻气盛想要建功立业。

选择了一方势力参加了军队。

临行前辞别自己没过门的媳妇,答应最多三年,一定会衣锦还乡。

到时候骑着高头大马,抬着八抬大轿风风光光的娶她。

姑娘见心上人有如此大志,自然支持。

于是含情脉脉的点头答应。

“你去吧,我等着!”

“三年五年我都等!”

二人分别后,这个痴情的女子便每天盼着爱人归来。

每天坐在半山腰等,一边等,一边甜蜜的笑。

一边一针一线的给自己做嫁衣。

一年......

眼看着新的嫁衣变旧了,于是拆了再做;

两年......

嫁衣蒙尘,只能重做;

三年......

千针万线拉不回心上人,万千思念不见那人影......

可姑娘还在坚持,任谁劝说也不听。

只是一边唱歌,一边不停的重做嫁衣。

“你说三年以后回来,我等到月上东山,月眉弯弯,清泪两行也弯弯,我盼伊人望眼欲穿。”

“你说天黑以后要来。我等到两鬓霜白,发丝斑斑,清泪两行也斑斑,我盼伊人万般心酸......”

嫁衣不知道重做了多少次,十指尽皆磨破,滴落鲜血使的嫁衣红的更加娇艳。

第526章 明月环,相思

《礼记内则》有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意思是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所以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表示她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

注:笄(iī),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候,人成熟的较早,所以女性出嫁的都很早。

这女子一等情郎就是七年,转眼到了桃李年华。

二十二岁的年龄,放到现在大学还没毕业,正是风华正茂。

可别忘了那是神州古汉时期。

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算”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

十五岁以上、五十六岁以下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

每人税款金额一百二十钱,称为“一算”。

五算就是七百二十钱!

也就是说,如果适龄不结婚,就是违反当时政策,要缴五倍人头税的罚款。

这个罚款在当时可非常高了:

以整个西汉的粮食均价每石一百钱上下的标准来算,七百二十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

在那吃都吃不饱的年代,女子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何况,还有各方面的流言蜚语!

终于有一日,这个痴情的女子妥协了。

“爹、娘、兄长、嫂嫂,这么多年我闺中不嫁,连累了你们。”

女子说完之后,朝着所有家人深深一拜。

“请再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那人若是再不归来,就请为我说媒。”

“无论未来夫家状况如何,女儿都无怨无悔!”

女子家人七年都支持她了,怎么还会在乎这三天!

也都知道女子心里凄苦,于是含泪点头答应。

这三天中,女子始终坐在半山腰青石上眺望远方,不吃不喝不眠。

一边哭,一边把那反复缝了无数遍的红布,再次做成嫁衣。

只是这次落在上面的血,除了手上的,还有眼中滴下来的......

三天后,等家人寻来时,女子已经双目失明。

本就年龄太大,如今又身有残疾,女子自然更难出嫁。

就在一家人愁云惨淡的时候,那一夜,女子自己摸索着走出家门,身披血红的嫁衣,在她等了七年的地方引火自焚。

被人发现时,佳人早就香消玉殒,唯有那浸满了血泪的嫁衣,高挂在枯树上。

风中,还依稀回荡着那首《明月环、相思》。

“你说天黑以后要来,我等到两鬓霜白,发丝斑斑,清泪两行也斑斑。”

“我为伊人,转眼半百......”

女子死后,被其家人就地掩埋。

从此这个地方就被附近村民称为“孤女坟”。

起初一切还算平静,直到半年后。

夜间路过的,总是能见到嫁衣女子坐在青石上远望。

有人要敢靠近,女子还会轻声细语的问话。

“先生可是奔赴远方?”

首节 上一节 345/1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