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施展了障眼法,防止路过的普通人见到这边的情景。
做完之后,华九难又从陈大计那里借来手机,直接打给了已经调到县公安局当副局长的周利民。
“周叔,我是小九......”
把这边的事情说了一遍后,华九难便挂断了电话。
以周利民的见识,剩下的事情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同时周利民告诉了华九难另一个消息:京城那个特殊部门由于没办法直接联系华九难本人,便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了周利民。
大概意思是征调华九难去特殊部门任职,而且越快越好。
这件事还是大儒荀毅、紫衣道尊吴永明等联名举荐的。
只不过被孙司令员,也就是李大爷的老部下孙大炮知道后,才拖延的一段时间。
孙大炮的理由是:华九难是老首长的独苗,老首长这辈子已经为国家付出够多了。
特殊部门的任务实在危险,要是华九难有个什么意外,他死后实在没办法向李大爷交代。
事情僵持到最后、双方妥协之下才决定让华九难自己选择。
听了这个消息,华九难还没决定倒是急坏了陈大计。
“老、老大,那个什么征调就叫你自己啊?没顺便提咱一嘴?”
“我去给他们扫厕所行不!男女厕全包的那种!”
“老大你知道,咱在学校就是干这个的,绝对没毛病......哦对了,咱不要工资还不行么?”
“实在不行的话,咱每个月再往单位交几千都行......”
华九难当然知道陈某人的意思,笑呵呵的摇了摇头。
一心不想上学的祸害,怎能轻易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死鱼眼一转便有了主意:“老大,咱看电视上去外地工作,都能带家属不是么?”
“你就带着咱一起去呗!”
到了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大长虫终于忍不住开口。
再不说话的话,他实在担心华九难会被陈大计说动,然后放弃学业去什么特殊部门上班。
天地良心,这可不是咱八爷胆小,不敢跟着华九难一起冒险。
而是在老实巴交的大长虫心中,干啥都不如读书好。
他还没筷子长、偷偷去私塾听讲的时候,就听老先生摇头晃脑的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退一万步讲,即便华九难要去工作,那也得等考上秀才......考上大学再说。
常八爷可不想自家小先生是个盲流子......盲流子有小瘪犊子一个就够够的了......
在大长虫充分表达完自己的建议,顺道狠狠抽了陈某人两尾巴后,华九难才笑着把斗鸡一般的好基友分开。
“八爷您放心吧,周叔说了我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工作。”
“就在荀毅先生的孔子大学里读书,专业任选......也可以直接当老师。”
常八爷闻言这才放心,如同老父亲见到儿子高中状元那般满脸的欣慰。
也不和陈某人斗气了,变成长虫手环后,噌的一下套到了华九难的手臂上。
“卧、卧槽,到那边还得继续上学?半工半读啊?!”
听到还是逃脱不出上课的命运,原本打了鸡血一般的祸害瞬间蔫了。
耷拉着大脑袋走到缺德茧身边,和他一起蹲在角落画圈圈去了。
华九难也不管他们,只是静等周利民带人来后,才请他用警车把自己送回村里。
如今天色大亮,自己要是火花带闪电的骑长虫回去,一定会上明天的新闻。
对于这样的灵异事件,现场没什么好勘察的。
因此是周利民自己开车送华九难一行。
“小九,你怎么决定的?”
“其实按照叔的意思,早点出去见识见识也好。”
“而且叔觉得......”
不用周利民说完,华九难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而且华九难也早就猜到了:特殊部门这么着急征用自己,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行周叔,您放心吧。”
“等我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会考虑的。”
华九难并不是那种愣头青似的热血青年,凡事都会处理圆满再做决定。
况且他相信我们神州的特殊部门,总会有几个“老怪物”坐镇的。
这些老怪物的实力或许比不上第一教主张角,但也不会相差太多。
毕竟是集全国之力培养出来的“国之重器”,相当于灵异事件领域的核弹。
当几人到了小院门前,却见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正是昨天早上坚持离开的王张氏。
同时,那个全身肌肉却异常睿智的大汉,也跟在老人家的身边。
“哎呀王奶奶,您回来啦!”
陈大计见状开心得不得了,甚至等不到汽车停稳就开门跑了下去。
惯性作用下立即摔了个狗啃泥——大脸重重的砸在了院外的青石台阶上。
只听咣当一声,然后就是祸害的惨叫:“哎呀卧槽......卧槽,不疼?!”
“石头台阶还让啃坏啦?!”陈大计一边说一边猛吐石屑。
“呸呸呸,可忒埋汰!”
要知道祸害的门牙可是倭奴创世神的神核,别说是普通石头了,就算修行界的宝物都能啃稀碎,然后嘎嘣嘎嘣咽下去。
至于吃完了有什么不良反应、会不会呲呲拉稀,那就只有试试才知道了......
第2146章 救回聋婆婆的方法
看到陈大计摔倒,王张氏拄着拐杖快步走了过来。
“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没事吧......嚯,大计你好硬的牙口。”
原来是看到了被啃坏的青石台阶,老太太才如此惊讶。
陈某人从小就皮实,再加上压根屁事没有,因此在吐干净嘴里的石渣后乐呵呵的过来扶着老太太。
“王奶奶您回来啦?这次不着急走了吧?”
“就在咱家住着得了,这大岁数东颠西跑干啥!”
东北人说话直、语气硬,通俗点就是好话也不会好好说。
陈大计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番看似埋怨的话里,其实满是浓浓的关心和依恋。
王张氏闻言心中感动,刚要说什么就见陈富从里面走了出来。
“臭小子不用你操心,老子已经和老婶子说好了:他和四兄弟以后就住咱家。”
“反正他家那亲戚彻底找不到了,就当咱们是亲人呗!”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因为王张氏实在太像聋婆婆了,所以小院众人对她都十分亲近。
甚至可以说是尊重、依恋。
陈大计闻言顿时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哈哈哈,那可真是太好了!”
“四哥你就跟我住一个屋,我可喜欢听你讲的神话故事了!”
“哎呀妈讲的真真的,就跟自己经历过一样!”
王张氏的孙子,也就是陈大计口中的四哥,闻言也不推诿,立即笑呵呵的点头答应。
“行!”
“只要你不嫌弃四哥就行!”
有了王张氏和大汉四哥,小院似乎又充满了活力。
尤其是众人吃着王张氏做的早饭,更是和记忆深处的味道一模一样。
王张氏自己没有吃,只是一脸慈祥的看着大家。
当看到华九难时,王张氏笑着开口。
“怎么了九难,你有心事?”
华九难闻言轻轻点头:“王奶奶,您叫我小九就行,长辈都是这么叫我的。”
“奶奶您经历的多,我想向您请教一下:总觉得一个重要的人离开我了,可又想不起他是谁,这该怎么办?”
华九难说完,小院其他人也都放下碗筷齐齐点头,齐齐看向王张氏。
一切都源自于记忆最深处,对聋婆婆的信任、依恋......
王张氏看到这样的情景,脸上多出几分怅然。
思考片刻才开口回答:“九难,奶奶年轻时候有幸认识一个大人物,他曾告诉过我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大人物”三个字,王张氏的脸上满是回忆。
等到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她才继续开口。
“人这一辈子,其实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阳寿尽了,成了鬼。从此和至亲人鬼殊途;”
“第二次是出殡的时候,亲朋好友都来送他,从此他就在亲人们的生活中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死后,那他就真的死了,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留下一点痕迹。”
说到这里,老太太长叹一声:“所以即便你记不起来谁离开了你,也千万别忘记心中的感觉。”
“如果忘了,那他就真的回不来了。”
“九难,你记住了么?”
华九难深深点头:其实王张氏说的他自然清楚,就像是太阳烛照和太阴幽荧。
因为心中想着事情,所以华九难没注意王张氏对自己的称呼没有变。
没有叫他小九,只是依旧称呼九难。
想着想着,华九难再次开口:“奶奶,有什么办法让我心里想的人尽快回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