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10节

  李若琏再次跪地,重重叩首,“小的遵旨!子时前要么众国公大臣的账册放在皇爷面前,要么小的脑袋放在皇爷面前!”

  朱由检点点头,让许峰留给李若琏五百人后,便带剩下的锦衣卫和三千营骑兵直奔兵部而去。

  他也很想歇歇,但崇祯给他留的烂摊子实在太大了!

  勇卫营目前战斗力很强,装备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种精锐之师,装备不求和系统给的三千营骑兵一般精良,最少也得甲胄俱全。

  而根据记忆来看,京城内最大的武库在兵部武库司。

  每朝每代的京营和边军装备都由武库司分发。

  就算兵部贪污再严重,在那么大的体量面前,几千人的装备应该也还能凑够。

  ……

  酉时的京师上空笼上一层薄雾。

  空气中弥漫着股铁锈味。

  当兵部员外郎范永康在锦衣卫的监督下,寻找武库司钥匙时,内心是慌到极点的。

  从当今皇帝登基到现在十七年,也没说来过武库司啊!

  怎么就让自己摊上了?!

  那地方上次进人还是一年前,成国公往里面押送了一批军械,又拉出了一批因“保养不当”需要“报废”的兵甲。

  一年过去,不定烂成什么样呢。

  要是让皇帝看到,可是要掉脑袋的!

  范永康越想越惊恐,他们兵部尚书赶来还要一些时间,必须拖一会。

  就算问责,也不能问道自己一个守武库的员外郎身上!

  找钥匙的动作微微停滞,范永康不着痕迹的从袖口掏出一锭二十两银锭。

  笑眯眯的塞到身后锦衣卫怀中。

  “这位总旗大人,武库钥匙不知被那个不长眼的放起来了,找到还得一会,不如先带着弟兄们去翠香楼吃杯水酒歇息片刻。”

  按照正常来说,这一锭银子下去,锦衣卫就该笑着配合兵部办事。

  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超出了范永康的理解。

  那锦衣卫百户笑着接过银锭,没有搭理范永康,而是冲着外面大喊一声。

  “兵部武库司员外郎范大人赏二十两银子!”

  范永康懵了。

  你不偷偷藏起来就算了,怎么还跟皇帝汇报呢!?

  锦衣卫什么时候有这般清廉啦!?

  总旗没有为范永康解释,将银子递给一名小旗,让他去上交给皇帝。

  而后笑眯眯的看着范永康说道。

  “范大柄快些找吧,若找不出来,可别怪小的们下手重了。”

  听着阴恻恻的话语,范永康一个激灵。

  怎么昨天见了他还卑躬屈膝的锦衣卫,今天就跟变了一般?

第10章 兵甲!兵甲!

  不管范永康如何拖延时间。

  朱由检可没功夫等着他找钥匙。

  今天已经快要过去,他才勉强凑够了两千精锐,距离七万之数还差的远呢。

  明天中午,李自成就要抵达京师。

  那时候他的生命也就陷入倒计时。

  随着铁骑一刀砍断武库生锈的大锁。

  锦衣卫上前推开巨门。

  一阵灰尘喷涌而出,堆积如山的军械也在暮光中显形。

  三名账房在锦衣卫友好的带领下,一一介绍武库内的装备。

  朱由检越看越心惊。

  账目上崇祯五年制的三千领锁子甲其实是正德年的,都已经锈成渔网。

  嘉靖年的腰刀爬满红锈,万历年的三眼铳都成了渣。

  最深处二十门“红夷大炮“裹着油布,拆开竟是填满沙土的木壳。

  “这武库内到底还有多少能用的?”

  朱由检随口问了句话,顿时惊起成群老鼠。

  三名账房一时有些迟疑。

  许峰顿时抽出腰刀。

  账房连滚带爬跪在碎木屑里,“皇爷饶命啊!自天启年起,九边军械皆由晋商代购,并不从武库中转.”

  “每年……每年京营所需,武库兵甲保养修缮也都是成国公府承接,武库实数均有成国公府账房撰写,小的们只是抄录,实在不知具体数目啊!”

  “所以这些就是成国公府修缮的'精铁腰刀'?”朱由检踢了踢蜂窝状的铁片。

  三名账房只是一味的跪地叩首求饶,根本不敢回话。

  朱由检摇头叹息一声。

  心中自我安慰,一切都是意料之中,赈灾银都敢贪,武库贪点怎么了?

  现在追责也晚了,还是先凑出勇卫营可用的装备在说。

  低头思考片刻,朱由检最终还是说道,“传工部尚书张凤翔,半炷香不到,提头来见!”

  在他记忆里,这个工部尚书张凤翔是个投降满清的贰臣。

  但现在这种情况,能抓紧修缮兵甲的,只有工部的工匠。

  他当然可以以皇帝的身份组织工匠修兵甲,可工匠从哪里来?一日三餐谁来管?工钱怎么说?谁来验收?各部门如何配合?

  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更何况兵甲对于士兵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对于朱由检来说,却算不上大事。

  将勋贵手中的银子刮出来,抽取词条才是正道。

  能做到工部尚书,最起码证明张凤翔还是有点能力的。

  大明没亡之前,谁明面上看不是忠臣呢。

  一炷香不到。

  工部尚书就被锦衣卫快马拖来。

  这位万历四十七年的老进士官袍散乱,看着满地的兵甲武器浑身发抖。

  “给你两个时辰。”朱由检表情看不出息怒。

  附身亲自将张凤翔拉起,“召集京畿所有军器局匠户,把兵部和工部所有材料涌上,不惜一切代价修缮兵甲。”

  “陛陛下!“张凤翔的乌纱滚落尘埃,“工部匠籍早在三年前就逃散殆尽”

  “朕不是在和你商量,明白吗张卿?”

  “子时前要修出足够装备一千人的兵甲,明日午时前要有最少五千套,少一套,朕就让锦衣卫在你身上刮一刀,不要想着联名劝谏上书什么的,李自成到之前,朕有能力先把你一家老小砍成肉酱!”

  许峰适时拔出腰刀。

  还没明白啥是啥的张凤翔便哭着接下了这个重任。

  ……

  日落西垂时,千余名面色菜色的匠户被锦衣卫押至校场。

  他们抱着祖传的锉刀锤钳跪在尘埃里,有个独臂老匠人甚至带着天启年间军器局的腰牌。

  “修好一副铁甲,赏杂粮三斗。”

  锦衣卫捧着尚膳监的米缸高喊,“造出十支箭矢,再加盐一引!”

  锦衣卫全程监工。

  朱由检也特意留下吴镶献出的两千两银子。

  临走时还特意给锦衣卫交代,“子时前凑不齐勇卫营的装备,就把张凤翔填进熔炉!”

  兵部衙门的算盘声密集如雨。

  二十名被调来是户部书吏跪在算盘堆里,将历年军械账册翻得哗哗作响。

  “万历三十七年存鸟铳一千杆,实际.实际在广渠门库房!“

  “快!快派人去广渠门库!”

  “崇祯九年蓟辽运回一批废弃雁翎刀,一半由晋商就地熔炼,一半存于右安门库。”

  “去右安门库,修补一下还能用!”

  张凤翔的幞头早已跑丢,官靴陷在泥里也顾不得捡。

  整个京师内,只要还存有兵甲武器的库房,都被他这个工部尚书派人去查验。

  在锦衣卫贴心保护、张凤翔高压逼迫下,工部从上到下效率高的出奇。

  缇骑不断穿梭在各个角落。

  一辆辆工部马车将散落各地的兵甲运回。

  戌时二刻,后世七点半。

  仅仅用时三个小时,武库门前就升起十二座熔炉。

  匠户们将各库房搜刮的军械分类拆解,嘉靖甲片补进万历甲衣,正德箭簇装上天启箭杆,甚至一些报废的铁渣也被重铸火铳弹丸。

  好在大明的底子还没彻底败光。

  修修补补之下,竟真凑出了一千套装备。

  “大人,一千人的装备齐了!”

  工部右侍郎捧着清单的手在抖,“铁甲七百领,腰刀六百柄,鸟铳三百杆.”

  他都没想到,自己这些人动作会这么快。

  放以前,光是起个炉子都得花一个月时间来安排。

  “不够!”张凤翔一脚踢飞脚边断裂的枪头。

  “这些都是之前剩下的,修补一下就能用,剩下的四千人装备呢?!”

首节 上一节 10/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